- 2.52 MB
- 2022-05-21 03:27:17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十三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本章近四年考情分析】年度总计考分考题总数涉及题型和数量单项选择题/分数多项选择题/分数案例分析题/分数2012年6分54道/4分1道/2分2011年6分54道/4分1道/2分2010年6分54道/4分1道/2分2009年6分54道/4分1道/2分【本章教材结构】第一节财政平衡第二节财政政策第三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财政平衡本节考点:1、财政平衡的含义与情形;2、财政赤字的内涵,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与类型;3、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本节内容:就财政政策本身而言,其焦点是如何处理财政平衡问题。一、财政平衡的含义1.含义:所谓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这种收支对比关系表现为三种情况:(1)收大于支,出现结余;(2)支大于收,出现赤字;(3)收支相等,出现数量上的绝对平衡。一般来讲,财政收支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可以视作财政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例题:2009年单选】财政收支矛盾的客观性,决定了财政收支运动的基本形态是()。A.收支平衡 B.收支不平衡C.收入大于支出 13页
D.支出大于收入【答案】B【解析】财政收支矛盾的客观性,决定了收支不平衡是财政收支运动的基本形态。2.造成财政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对财政支出需要的无限性与财政收入可能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3.坚持财政收支平衡在财政管理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制定和实施具体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应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1)坚持财政收支平衡,是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保证。(2)坚持财政收支平衡,有利于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运行。4.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坚持财政收支平衡能防止从财政渠道引发通货膨胀。【例题:2012年单选】充分利用财政资源,但又要防止从财政渠道引发通货膨胀的做法就是要坚持( )。A.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B.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C.财政收支平衡D.货币供求平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效应。二、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及分类(一)财政赤字的含义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二)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1.硬赤字-----用债务收入弥补收支差额以后仍然存在的赤字。硬赤字=(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对于硬赤字的弥补而言,财政只能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可造成通货膨胀。因此,硬赤字对国民经济的危害是十分明显的。2.软赤字----指未经债务收入弥补的赤字。软赤字=经常收入-经常支出。13页
弥补软赤字的经济来源是举债,就是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软赤字,西方经济学家将这一赤字弥补方法称为“赤字债务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统计本国财政赤字时的计算口径为软赤字。【例题:2012年单选】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统计本国财政赤字的口径是()。A.硬赤字B.软赤字C.周期性赤字D.主动赤字【答案】B(三)财政赤字的分类财政赤字的分类内容1.按照财政收支统计口径的不同硬赤字和软赤字2.按照赤字的起因不同主动赤字和被动赤字3.按照赤字在财政年度出现时间的早晚预算赤字和决算赤字4.按照赤字的出现和经济周期的关系充分就业赤字(结构性赤字):在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前提下,仍然存在的赤字。周期性赤字:在经济未实现充分就业条件下所新增的赤字,周期性赤字的数额=总赤字-充分就业赤字。【例题:单选】按照赤字的起因不同,可将赤字分为( )。A.主动赤字和被动赤字B.硬赤字和软赤字C.周期性赤字和充分就业赤字D.预算赤字和决算赤字【答案】A三、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一)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1.增收减支,即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来弥补财政赤字,通常没有多大余地2.动用结余,即动用以前年度滚存的财政结余。前提条件是财政必须有结余3.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容易引发通货膨胀。不少国家规定,财政不能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赤字。4.发行公债(称为债务融资或赤字债务化)13页
发行公债最为理想的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例题:2012年单选】通过货币发行凭空创造购买力来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是()。A.增收减支B.动用结余C.发行公债D.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答案】D【例题:2011年单选】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是()。A.发行公债B.向银行借款C.向银行解困D.压缩支出【答案】A【解析】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是发行公债(二)财政赤字弥补方式的经济效应1.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弥补方式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增收减支不会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动用结余如果结余未被信贷部门使用,动用结余弥补赤字就不会增加货币供给如果结余已经被信贷部门使用,动用结余弥补赤字就会增加货币供给量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增加货币供应总量,容易形成通货膨胀发行公债①如果认购者为家庭,不会增加货币供给②如果认购者为企业,通常也不增加货币供给,但企业认购公债后,如果出现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则会增加对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如果商业银行因此而不能实现信贷收支平衡,则会迫使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从而增加货币供给③如果认购者为商业银行,是否增加货币供给,关键取决于商业银行认购公债后能否实现信贷收支平衡,如果能实现信贷收支平衡,则不增加货币供给,反之,则增加货币供给④如果中央银行直接认购政府公债,则其与财政向中央银行直接透支一样会增加货币供给量2.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是指由于财政赤字的弥补而导致私人经济部门投资以及个人消费减少的现象。13页
一般来讲,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是否明显主要受货币需求和投资对利率的弹性大小的制约。影响排挤效应的因素对排挤效应的影响货币需求对利率富有弹性排挤效应小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弹性排挤效应大投资对利率富有弹性排挤效应明显投资对利率缺乏弹性排挤效应不明显【例题:2010年单选】由于财政赤字的弥补而导致私人经济部门投资以及个人消费减少的现象,就是财政赤字的()。A.债务化效应B.排挤效应C.收入效应D.替代效【答案】B3.通货膨胀税政府收入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GDP正常增量的分配所得;另一部分是价格再分配所得。后者就是西方经济学者所说的通货膨胀税【本节重要考点总结】第二节财政政策本节考点:1、财政政策的含义2、财政政策的目标3、财政政策工具4、财政政策的类型13页
5、财政政策效应的内涵本节内容:一、财政政策的含义1、含义: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与财政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则及措施的总称。2、财政政策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直接性和强制性。3、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公债政策等构成。4、财政政策的功能(1)导向功能: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是财政收支及其平衡关系(2)协调功能:要体现在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失衡状况的制约、调节(3)控制功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制约或促进,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4)稳定功能:财政政策稳定功能的主要特征是反周期性和补偿性。在繁荣时期,税收自动增加,转移支出自动下降,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在萧条时期,税收自动减少,转移支出自动增加,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此外政府可以主动采用相应的政策措施。二、财政政策主体财政政策的主体是指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主要是中央政府。三、财政政策目标(一)财政政策目标的含义我国财政政策目标为: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收入合理分配、经济适度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政策目标解释1.经济适度增长通常是指一国国民收入的实际总量增长或一国人均国民收入的实际增长。只有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人口的增长速度,才能认为经济有了真正的增长。对经济是否增长的评价还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2.物价基本稳定这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财政政策稳定功能的基本要求。物价稳定是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3.收入合理分配(1)人们用以维持最低生活的收入必须得到满足;(2)机会均等,特别是人们享受教育的机会,以及自由选择职业和就业的机会必须得到保障4.充分就业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消除失业国际收支包括四个项目: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遗漏与误差、官方平衡项目。13页
5.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遗漏与误差三个项目的总的收支对比状况四、财政政策工具(重点)财政政策工具包括政府预算、税收、公债、政府投资、公共支出和财政补贴等。(一)政府预算-----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中居于核心地位,它能系统地、明显地反映政府财政政策的意图和目标,具有综合性、计划性和法律性等特点。从总需求的影响而言,预算收入对总需求产生收缩效果预算支出对总需求产生扩张效果。1.预算收支差额的三种情况(1)收大于支的预算结余,可起到压缩需求的作用——紧缩性财政政策;(2)支大于收的预算赤字,可起到扩张需求的作用——扩张性(积极的)财政政策;(3)收支平衡,对总需求的净影响是中性的——中性财政政策。2.政府预算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1)通过预算收支规模的变动及其平衡状态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关系。①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可通过实现预算收入大于预算支出的结余政策,压缩需求。②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可通过实现预算支出大于预算收入的赤字政策,扩张需求。③社会总供求大体平衡时,可实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2)通过调整政府预算支出结构可以调节国民经济中各种比例关系和经济结构。(二)税收在对需求的影响上,增加税收会减少纳税人的税后可支配收入,对需求产生一种收缩效果;降低税收则会对总需求产生一种扩张的效果。税收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税率确定、税负分配、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等体现出来。1.税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调节资源在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分配。从总体上看,征税的结果会降低积累率,提高消费率;(2)调节资源在产业之间的配置,即调节产业结构;(3)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企业和居民)之间的配置。这主要是通过确定适度的宏观税率来实现的。税收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利润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实现收入公平分配(三)公债公债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1)公债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13页
(2)公债可以调节产业结构。(3)公债可以调节资金需求和货币流通。(四)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指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最终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的项目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外部效应大、产业关联度高、具有示范和诱导作用的基础性产业、公共设施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主导产业。(五)公共支出公共支出是指政府满足纯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性项目支出),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萧条时期:增加公共支出膨胀时期:减少公共支出(六)财政补贴------政府为实现特定目的而给予的财政援助。1.特征:(1)财政补贴是一种财政援助,对接受补贴者会产生激励作用;(2)财政补贴是为特定的目标或目的服务的,具有鲜明的政策意图。2.范围:(1)以财政支出形式直接提供的财政援助;(2)以减少应上缴收入的形式间接提供的财政援助:如减税、免税。3.财政补贴的最主要优点:灵活性和针对性。【例题:2012年、2009年单选】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税收政策B.公债政策C.支出政策D.预算政策【答案】D五、财政政策的类型与效应划分标准分类结果解释按照政策作用的对象划分宏观财政政策通过对经济总量发挥作用,来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财政政策,也称为经济稳定政策。中观财政政策以产业结构为调节对象,努力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财政政策。微观财政政策通过影响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发挥作用。13页
按照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重点)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某些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政策,无需借助外力即可直接产生调控作用。包括:累进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也称为“自动稳定器”或者“内在稳定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社会总供求根据在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重点)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增加财政支出,我国称为积极的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增税、减少财政支出,等同于盈余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例题:2010年单选】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属于()。A.扩张性财政政策B.紧缩性财政政策C.平衡财政政策D.综合财政政策【答案】B【例题:2011年单选】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手段来调节社会总供求,利用国家财力干预经济运行,称为()。A.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B.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C.内在稳定器D.健全财政政策【答案】B【解析】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手段来调节社会总供求,利用国家财力干预经济运行,称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本节重要考点总结】13页
第三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本节考点:1、货币政策概述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4、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本节内容:一、货币政策概述(一)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相应措施的总称。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由该国的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传导等内容。13页
1.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内容各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工具1.一般性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2.选择性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3.直接信用控制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直接干预4.间接信用控制道义劝告、窗口指导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手段或工具影响中介目标进而实现最终目标的途径和机能。4.货币政策的类型:(1)扩张性货币政策-----功能是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2)紧缩性货币政策-----功能是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3)中性货币政策【例题:2007年单选】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影响中介目标进而实现最终目标的途径和机能就是( )。A.货币政策目标 B.货币政策工具C.货币政策影响力 D.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3页
【答案】D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同点和统一性表现如下:(1)调控目标是统一的,即都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目标;(2)两者都是需求管理政策;(3)从经济运行的统一性来看,两者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点:(一)两者的政策工具和调节范围不同财政政策的工具政府预算、税收、公债、政府投资、公共支出和财政补贴等货币政策的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控制(二)两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形成;银行信贷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形成(三)两者在对需求调节的作用方向上不同1.消费需求(1)社会消费需求:财政在社会消费中起决定作用;银行信贷在这方面无能为力(2)个人消费需求:财政直接影响个人消费;银行信贷间接影响个人消费2.投资需求: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的作用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四)两者在扩大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银行信贷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五)两者的政策时滞性不同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执行时滞比货币政策的长;但效果时滞优于货币政策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适用情况1.“双松”政策,即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配合适用于在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2.“双紧”政策,即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适用于严重通货膨胀时期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配合适用于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但消费偏旺而投资不足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配合适用于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适应,投资过旺、消费不足。13页
【例题:2008年单选】下列手段中属于“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措施是( )。A.减少政府投资 B.减税C.压缩信贷支出 D.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答案】B【解析】减少政府投资属于“紧”的财政政策压缩信贷支出、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属于“紧”的货币政策四、我国财政政策的实现1.1993年~1997年: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2.1998年~2004年,2008年第4季度:积极的财政政策3.2005年~2008年第3季度:稳健的财政政策(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本节重要考点总结】13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中级经济师建筑实务考点汇总.pdf
- 中级经济师考试商业专业精讲:国际海洋货物运输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练习题汇总.pdf
- 中业网校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考试真题及答案
- xx年度中级经济师个人总结范文
- 2017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总结笔记
- 经济师《初级经济》四
- 2017人力资源--管理中级经济师专业知识与实务复习资料27336
- 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精准试卷
- 2010年——201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专业真题及答案
- 2015中级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真题与解析.
- 2016年经济师考试《中级人力资源》真题与答案解析
- 2018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真题与答案及解析
- 经济师中级商业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
-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题库(练习)
- 2018高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 2017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精华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