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讲稿 27页

  • 242.50 KB
  • 2022-05-20 20:08:18 发布

世界经济概论讲稿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讲稿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是经济专业、国际问题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世界经济这一学科以世界经济现状为对象,反映世界经济发展的最新现实。目前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因此,本课程以经济全球化为对象对世界经济进行分析研究。《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目标:本教材从经济全球化入手进行世界经济的分析,让学习者能对现实的世界经济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教学要求:本课程内容上与宏、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等有关联。因此,学习本课程前最好先学习《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等一些基础课程。同时,学习者要关注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关于教材与学习参考书的建议本课程拟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的、由张幼文教授主编的(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专业系列教材)《世界经济概论》一书,作为本课程的主教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建议学习者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几本重要的参考书:1、2、3、课程教学内容纲要本书除导轮部分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外,其余部分分微观与宏观上下两篇。微观篇中(2-6章),介绍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国际分工,世界商品与服务市场,作为世界经济特有的主体跨国公司与国家,以及作为资源配置的资本市场。宏观篇中(7-13章),介绍促使经济经济全球化制度形成与发展的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标志的世界贸易组织,作为经济全球化一个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也阐述了世界经济增长、发展和均衡这些宏观经济问题。最后一章是对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分析和对发展中国家的战略思考。研究对象:世界经济的现状世界经济的现状: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线27 第一章导轮: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第一节世界经济概述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与趋势第三节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第四节经济全球化理论本章主要探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包括世界经济的内涵,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当代世界经济的特性,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区别及联系,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与趋势,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信息革命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最后以主要国际组织的分析和有影响的研究机构、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提供了一个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全球化理论的发展状况和主流观点的框架,即里斯本小组发表的《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未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理论等。第一节世界经济概述一、世界经济的内涵二、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三、当代世界经济的特性四、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一、世界经济的内涵l世界经济不是世界范围内各国国民经济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国经济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连接起来的有机整体l世界经济的微观主体l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的重要主体l政府对本国经济的控制能力正在减弱,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和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能力日益增加二、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l商品的国际化16-18世纪出现早期:工业革命前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商品国际化晚期:工业革命后工业革命为商品国际化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l资本的国际化从19世纪70年代起,形成并发展。第二次技术革命后,发展迅速。资本输出成为世界经济的最主要的现象。世界经济基本形成。l生产的国际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国际分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推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主体力量。生产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增长。三、当代世界经济的特性多元性,立体性,整体性,国际化,全球化,一体化27 四、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现状(一)以经济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泛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以整个地球作为资源配置的大舞台,生产资本向全球流动以及由它所带动的全球贸易和金融活动,是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二)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u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要有高效率的通讯和运输条件,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使这一条件成为可能。u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全球范围内快速、经济地进行通讯、传递信息、数据成为可能,这既缩短了空间距离,又跨越了时间的限制。u跨国公司的生产者和经理们,可以把生产的各个阶段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通过信息传递,把这些生产统一增长起来而不至于形成管理的失控,从而给管理科学带来了一次飞跃。u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决策者们可以在瞬息之间了解世界各地的市场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计算,作出最有效的资源配置决策。u  新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三)总量发展与不平衡发展并存u中心”与“外围”:世界经济体系的二元结构u战后,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在总体上不仅没有缩小反而继续扩大u1950年第三世界低收入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164美元,西方发达国家人均为3840美元,相差23倍;u1980年低收入国家的人均总产值为245美元,西方发达国家人均达到9684美元,差距扩大到39倍;u1994年低收入国家的人均总产值为380美元,中等收入国家人均为2520美元,西方发达国家人均达到23420美元,发达国家与低收入国家的人均差距62倍,与中等收入国家的人均水平相差近10倍(四)全球化与区域化、集团化并存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出现了144个区域性经济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查数为68个;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公布的数字则显示,从1948年到1994年全世界先后出现过109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中2/3是90年代的产物。目前至少已经有14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以上各种形式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在集团化方面,迄今出现的经济集团有,七国集团、七十七国集团、二十四国集团等。(五)面临环境、资源和人口等全球性问题人口增长的巨大负担和经济资源的相对匮乏,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等。第二节全球化的特点与趋势一、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区别与联系二、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与趋势27 一、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区别与联系u全球化是一体化的外在形式,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内在本质;全球化是一体化的前提条件,一体化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全球化与一体化是统一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趋势的两个方面。2、全球化反映全球范围内要素流动与资源配置的广度,一体化则体现这一流动与配置的深度。3、全球化涉及世界市场扩展的经济问题,一体化涉及政治经济问题。u它们的联系在于:全球化是全球一体化的基础,只有在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基础上,才会有全球一体化;而全球一体化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全球化固定下来,从而会大大推进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u区域经济集团化与全球化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政府之间的行为,由各种不同形式的协定、条约、宣言确定参加该集团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权利、义务,并实行不同程度的一体化,为了共同的利益,参加者往往自愿实行某种程度的主权让渡。二、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与趋势1、贸易自由化进一步走向制度化2、生产一体化进一步走向深层次3、金融全球化寻求安全保障4、技术进步在全球化推进中显示更强威力(1)国际商务活动空间距离将迅速消失(2)经济信息不充分性规律将会淡化(3)国家间技术差距将会更快缩小5、一体化从功能性走向制度性第三节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意义一、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影响二、信息革命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一、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影响u(一)科技革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共性1、显著地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2、产生了国际经济关系的新内容和新形式3、带来国际经济关系的新矛盾和新冲突(二)科技革命对当代世界经济的影响1、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2、使先进国家普遍获益3、使产品日益复杂化4、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二、信息革命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一)信息革命使国际贸易发生巨大变化,出现“网络贸易”新趋势(二)信息革命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网络金融”快速发展(三)信息革命推动了国际分工深化和跨国公司发展第四节经济全球化理论一、里斯本小组发表的《竞争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未来》1995年27 (一)全球化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铁的事实1、全球化与国际化、跨国化的区别2、全球化与民族国家3、全球化与资本流动货币和金融流动资本流动外国的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与各种其他形式的金融交易4、全球化的推动力自由化,私有化,放弃经济管制(二)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竞争的新特点1、全球化与跨国公司2、企业与国家之间新的联盟(三)全球化的调控—全球契约全球契约要以全球的公共利益为目标,并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区域化2、全球化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1997年5月(一)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1、全球化与发达国家的非工业化2、贸易与发达国家的工资与就业3、资本流动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4、对资本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影响5、对金融一体化的影响(二)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1、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变化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力度明显提高,采取更加外向的、开放的政策。2、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收入格局的影响3、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面临的挑战27 第二章国际分工的深化与变革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形成原因及类型第二节国际分工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第二节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对国际分工的影响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形成原因及类型一、国际分工的含义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与国之间的产业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生产分工、产品生产过程分工,以及产品研究开发的分工,是人类社会生产分工的国际化和全球化二、国际分工形成原因国际分工及其格局的形成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原因。国际分工首先取决于各国的自然禀赋和社会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比较优势和经济制度,这是国际交换产生的基础,是国际分工的起点。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交换一旦发生,又对国际分工本身的格局、规模、演变趋势产生重大影响。世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国际分工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国际生产关系又制约了国际分工发展的方向和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三、国际分工的类型(一)按国际分工深度与稳定性划分,有基于自然资源差异之上的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的分工,基于要素富裕度差异之上的不同要素密集型制成品之间的分工,基于协议的产业内部分工等类型。其中稳定性最强的是第一种分工。(二)按生产关联度划分,有垂直型分工,水平型分工。(三)按国家经济性质划分,国际分工可以分成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四)按参与方式划分,有混合型分工与单一型分工。第二节国际分工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一、国际分工的特点(一)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工业品和农矿产品的分工,不同工业品之间的分工,同一产品的加工工序和零部件的分工产品研发与生产之间的分工(二)国际分工不完全原因:1、边际成本递增规律作用的结果2、运输成本、经济结构和国家安全等因素的影响3、发展中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结论:彻底的国际分工是不可能的,国际分工发展的真正内涵是分工的深化而不是分工的绝对化27 (三)国际分工格局不断变动(四)国际分工格局由生产力先进国家决定(五)国际分工格局由先进国家产业转移过程所决定(六)国际分工格局受各国发展战略的重大影响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二、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当代国际分工体系呈现出如下新的特征与趋势:1、垂直分工不断扩大,水平分工不断加深。2、研究开发与生产制造之间的分工不断加深。1、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分工不断加深。第二节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对国际分工的影响一,科技革命对国际分工的推动作用科技革命是国际分工深化的强大动力。国际分工深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与世界范围生产力的进步、尤其是与科技革命为标志的生产力的飞跃密切相关。二、信息革命对国际分工的影响信息技术代表了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信息产业对国际分工产生了重要影响:2、信息产品领域的国际分工呈现特殊性3、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时代国际分工中挑战与机遇并存4、经济信息化从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两方面影响国际分工、27 第三章世界商品与服务市场通过本章内容教学,要让学生掌握世界市场的演进与特点,世界商品市场的价值增值机制和竞争机制,国际服务贸易涵义及其发展趋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的地位等内容。一、世界市场的演进过程世界市场的演进过程,是从国别市场扩展到区域性国际市场再到早期的世界市场,从而最终形成统一的世界市场的过程。二、世界市场的特点世界市场具有扩展性、延伸性、网络化、统一性、层次性、不平衡性、竞争性、市场规律作用的局限性等特点。三、世界商品市场的国民价值增值机制在国内市场两种商品的交换是一个以国民价值为依据的等值变换过程,其国际交换过程是以国际价值为依据的等值交换过程,但是当以国民价值为参照系时,这个国际交换过程就成为一个价值增值过程了,这就是世界市场的国民价值增值机制。四、价值增值机制对世界经济的意义1、价值增值机制是世界经济的原动力2、价值增值机制是世界经济的结合力3、价值增值机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能源五、世界商品市场的竞争机制世界市场上的竞争27 机制有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等四种类型。跨国公司对世界市场竞争机制的影响:1、跨国公司的发展形成了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世界市场竞争格局;2、跨国公司之间的垄断与竞争表现为行业集中和行业多元化六、国际服务贸易涵义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涵义,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提法:1、从传统的进出口角度看,各国的服务进出口活动,便构成国际服务贸易;2、《美国和加拿大自由贸易协定》中的服务贸易的定义;3、《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四种模式。七、国际服务贸易趋势1、服务贸易高速增长2、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结构持续完善3、服务贸易地区分布极不平衡4、服务贸易呈现逐步自由化的趋势八、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在当今世界市场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半个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有所改善,但改善不大。第四章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本章主要有关于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兼并收购,跨国公司对国际分工的影响等内容。一、跨国公司及其结构的演变27 (一)跨国公司的涵义跨国公司是指通过资本投资或契约安排,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而拥有或控制生产设施、销售机构和其他资产,并在统一的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二)跨国公司所有权结构的演变跨国公司最初以建立独资公司为主,逐步发展为有选择地采用独资或合资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普遍地选择非股权安排形式,而且非股权安排的具体方式不断创新。(三)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的演变跨国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随着跨国公司生产一体化的进展,从早期的简单控股关系发展到以国际业务部为代表的本国中心式的组织结构,跨国公司进入成熟期后又转向全球中心式的组织结构。一、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经济中的微观主体(一)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1、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2、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经济中的主体3、跨国公司集中反映了全球化经济中的新矛盾(二)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跨国公司不但用生产的国际转移替代产品的国际贸易,而且27 大大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的内容、拓展了国际贸易的领域。首先,跨国公司创造了企业内部的国际贸易。其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直接推动了产业内部贸易的兴起。再次,20世纪7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国际服务贸易的成长。(一)跨国公司与国际资本流动跨国公司与国际资本流动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是国际资本流动发展到国际直接投资阶段的结果。跨国公司承担了绝对的国际直接投资。跨国公司的发展带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扩大和区域扩展。(二)跨国公司与国际技术转移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在国际化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对子公司实行内部化,对其他公司实行外部化一、国际直接投资的起因关于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有各种理论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1、国际寡头垄断理论;2、产品周期理论;3、分散风险论;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5、外国直接投资的东道国决定因素和分类理论。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外生因素有:汇率,政策,制度等。二、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1、规模扩大是总趋势,增长速度有起有伏2、投资具有多向性、非对称性和平衡性3、投资地区分布极为不均衡4、初级产业的投资比重骤降,服务业比重增加5、投资目标转向寻求战略资产,投资形式转向兼并与收购三、国际直接投资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国际直接投资27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1、资本的国际流动;2、技术的国际扩散;3、人力资源和管理技术的国际交流;4、出口能力的国际转移;一、跨国并购高速发展的动因1、经济全球化加剧竞争,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拓展市场2、跨国并购符合跨国公司迅速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的需要3、贸易、投资、资本市场的自由化为跨国并购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4、技术革命推动了跨国并购的发展5、国际组织和区域经济组织为跨国并购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二、跨国并购的特征和发展趋势1、20世纪90年代并购规模扩大,增长突飞猛进2、巨额交易日益增加,强强联合成为主流3、发达国家主导地位明显,发展中国家参与程度有升有降1、并购地域更加集中,产业范围十分广泛2、跨国并购大大超过“绿地投资”,股本置换逐步取代货币支付3、金融业既是并购主体,又是并购中介4、跨国并购长期将保持增长趋势,短期会发生周期波动第五章国家及政府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本章探讨经济全球化以前国家的经济职能,国际贸易战略及国家贸易激励政策,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及政府经济职能。27 一、经济全球化以前国家的经济职能在世界经济全面发展以前,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主要形式。因此,贸易政策(包括保护贸易政策和自由贸易政策),是国家主要的对外经济职能,也是国家对外经济职能的最初表现。二、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目的1、保护和发展国内生产力2、保护或增加国内就业3、改善国际收支4、保护国家安全5、调节贸易利益在国内的分配6、作为对其他国家不公平贸易的报复三、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特点1、贸易保护政策作用复杂化2、国家既顺应贸易自由化主流又维持不同形式的保护3、发达国家推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仍未放弃贸易保护手段4、发展中国家正逐步降低贸易保护程度以融入贸易自由化进程四、国际贸易战略的类型国际贸易战略分为两类: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进口替代也可以称为内向性战略,出口导向也可以称为外向性战略。五、国家贸易激励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7 贸易激励作为外向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靠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比如市场汇率、出口补贴、优惠信贷等。贸易激励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贸易政策的转变是全球贸易自由化趋势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有利于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2、更有效地扩大产出、增加就业、推进经济增长,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3、促进国际竞争的深化,使世界消费者享有更多新产品,使世界厂商获得更多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4、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5、克服国内市场的限制,获得规模经济,尤其对发展中小国和穷国。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1、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收益成为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2、经济全球化要求更高水平的政府宏观调节能力和政策制定能力3、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成为政府的关键经济职能之一第六章金融国际化与国际资本市场通过本章教学,学习者能够理解金融国际化的含义、金融创新对世界经济的意义、国际资本市场的分类及作用。一、金融国际化的表现形式金融国际化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27 1、金融国际化的规模不断扩大2、各国的国际金融依存度进一步提高3、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在金融国际化中的作用增强1、金融市场日益成为金融国际化的重要阵地2、全球化进程使发展中国家的外部融资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一、金融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金融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必要条件。1、金融市场国际化促使全球经济联系更加密切2、金融交易国际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3、金融服务自由化丰富了贸易自由化的覆盖范围4、金融机构全球化支撑了生产一体化的持续发展5、金融产品加大了对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二、金融创新的涵义和特点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的市场结构、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交易工具、业务品种、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创造性变革。金融创新呈现出如下特点:1、金融创新引发传统金融体系的制度变革2、金融工具创新分为便利交易和分散风险两大类3、融资方式创新表现为“证券化”和“非中介化”三、金融创新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27 1、经济全球化推动了金融创新的产生和发展2、金融创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化一、国际资本市场分类国际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国际性资金的交易市场,又成为中长期资金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市场可分为国际中长期信贷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和互换市场等。第七章贸易自由化与关税贸易总协定通过本章教学,学习者能够了解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形成,贸易自由化的表现和特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及其作用和局限性。一、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形成国际贸易自由化,是指民族国家之间国际贸易障碍的减少和消除。国际贸易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历史则要短得多,只有几十年。贸易自由化的出现和发展是世界经济的必然趋势。1948年1月1日关贸总协定生效,标志着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出现。此后贸易自由化进程几经反复,但其总体趋势是逐步深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则是贸易自由化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二、贸易自由化的表现1、进出口关税大幅度降低2、非关税壁垒受到削弱3、各种贸易歧视被限制在一定限度内4、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得到优惠待遇5、贸易自由化组织的管辖范围扩大27 一、贸易自由化的特点1、贸易自由化领域拓宽,参与者增加2、贸易自由化受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双重影响3、贸易自由化的全球性力量和制度性保障得到加强4、贸易自由化具有不平衡性二、关贸总协定在贸易自由化中的作用1、大幅度降低关税2、取消非关税壁垒3、其他方面三、关贸总协定的局限性1、地位不明确2、规则不够严密3、争端解决机制不完善第八章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本章教学要求学习者理解与掌握的重要内容有: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原则与职能、结构与运行机制、作用与发展趋势。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与原则27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规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为:协议成员方发展贸易和经济关系应有利于提高生活水平,保障充分就业,大幅度、稳定的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与服务的生产和贸易;促进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保护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根据成员方各自需求和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加强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益。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1、没有歧视是贸易2、更加自由的贸易3、可以预见的贸易4、公平竞争的促进发展和改革的贸易二、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世界贸易组织是根据缔约方政府和立法机构批准的国际条约所创建的常设国际组织,具有法人地位。为履行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职能,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了相当健全的组织结构。其运行机制有:1、比较完善和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2、协商一致与投票表决相结合的决策机制3、创新的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三、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及发展趋势世界贸易组织首先对贸易自由化,其次对金融全球化和生产跨国化发挥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在加快推进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角色。从其发展情况来看,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管辖范围将继续扩大,管理和协调能力将逐步强化。第九章区域经济一体化27 通过本章学习者能够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发展的原因、发展阶段和特点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等内容。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按照一体化程度的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划分为以下几种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等。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原因(一)微观原因1、实现规模经济,增强竞争实力2、要素自由流动,提高经济效率(二)宏观原因经济一体化与主权国家对国民经济控制和管理权的冲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间合作的障碍、更深层次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障碍等等。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模式1、以产业内部分工为特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2、以发展民族工业为动因的区域经济一体化3、以南北合作为动因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1、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初创时期2、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时期3、20世纪80年代中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深化时期4、世纪之交及21世纪初: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发展时期27 通过将近50年的发展,世纪之交及21世纪初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已形成了一系列的发展推进特征。1、以务实的态度步步为营推进一体化的发展2、屏弃简单模仿注重兼收并蓄3、呈现交叉重叠、跨区域网络化发展态势4、区域贸易协定呈现全球化发展态势5、区域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系同步推进,互补发展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阶段2、地区贸易协定对经济全球化有负面影响第十章世界经济的增长本章主要探讨世界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增长的涵义,世界经济增长中的周期问题,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一、世界经济增长与可持续性增长世界经济增长是指世界实际产出能力(包括商品生产和服务提供能力)的长期上升。具体表现为世界生产、贸易和投资等方面的增长。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是指在各国经济保持总体平衡以及世界经济与环境、资源和人口保持协调的条件下,世界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二、世界经济周期的涵义和分类世界经济周期,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交替出现扩张与收缩的波动过程,具体表现为世界经济增长率上升与下降的反复交替过程。根据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持续时间,一般将经济周期分为:1、周期长度为45~27 60年的长周期(长波),也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2、周期长度为15~25年的建筑业周期,也称哭兹涅茨周期;3、周期长度为7~11年的投资周期,也称朱格拉周期;4、周期长度为3~5年的短周期,也称存货周期或基钦周期。一、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中的全球性重大问题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2、资源问题3、人口问题第十一章世界经济的发展本章主要包括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世界经济中的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及其目标与趋势、经济全球化对发展的经济意义等内容。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一大特征。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按照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可大致划分为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等不同层次的经济。所以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既包括这些不同层次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也包括同一层次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即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发展机会的不平衡和国际环境的不平衡来影响世界经济,引发和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根本性变化。27 一、世界经济中的发展中国家定性地说,发展中国家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对较低或者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它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发展中国家处于从属地位2、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崛起3、发展中国家出现分化,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严重4、发展中国家对外依赖严重5、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作用增强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指具有公平平等互助的国际经济关系、有利于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型世界经济体系。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需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有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最终建立。三、经济全球化对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一定的条件下,经济全球化,包括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一体化,将加快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将有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从而缓解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第十二章世界经济的均衡本章主要探讨世界经济的均衡问题、国际经济传递机制与国际经济协调和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及其在国际经济协调中的作用。27 一、世界经济均衡世界经济均衡是指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同时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一种状态,即各国国内实现充分就业、较低通胀和较高增长,各国对外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和汇率的基本稳定。这种均衡是理论分析中的范畴,说明世界经济变动的趋势。世界经济均衡的特点:1、世界经济深受各国经济间相互依赖和传递机制的影响,世界经济均衡具有易变性。2、世界经济不存在超国家的调控主体,世界经济均衡具有复杂性。3、世界经济均衡的实现主要通过各国的合作与协调以及国际经济组织的干预和调控,世界经济均衡具有合作性。4、世界经济均衡的打破不能得到来自外部的平衡,因而具有严重性。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均衡1、经济全球化时代,实现世界经济均衡的难度加大2、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经济均衡需要更加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三、国际经济传递机制国际经济传递机制,在一定意义上是指一国的经济变动和经济政策会对其他国家经济乃至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国际经济传递机制提出了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的客观要求。国际经济传递机制的渠道:1、国际贸易传递渠道27 1、国际金融传递渠道2、跨国生产传递渠道3、信息和预期传递渠道一、国际经济协调国际经济协调是指以发达国家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主体,在承认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现实的前提下,就贸易政策、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磋商和协调,适当调整现行的经济政策或联合采取干预的政策行动,以缓解政策溢出效应和外部经济冲击对各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实现或维持世界经济均衡,促进各国经济稳定增长。其主要方式有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汇率政策的协调、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等。二、国际经济组织及其在国际经济协调中的作用国际经济组织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有全球性和区域性之分,有官方和民间之分,还有综合性与专门性之分。随着国际经济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的深入发展,又形成了国家间组织与超国家之分。国际经济组织的主要协调功能:1、国际经济关系的制度性调节2、全球性问题的监管和协调3、国际交流的专门性规则的制定4、国际信息传递及技术援助第十三章经济全球化的结构及其不平等性质本章主要探讨经济全球化的矛盾与不均衡性,经济全球化中的发展中国家问题。27 一、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矛盾经济全球化中存在着两个基本矛盾:一是全球化的推进相当迅速与风险保障机制尚未形成之间的矛盾;二是发达国家加速全球化的迫切需要和发展中国家快速融入全球化可能性之间的矛盾。二、经济全球化中的不平等1、决策参与权的不平等2、利益分配的不平等3、成本分担的不平等4、国家地位的不平等三、经济全球化中的结构性不均衡1、分工结构的不均衡2、资源结构的不均衡3、动力结构的不均衡4、经济规模的不均衡四、经济全球化中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1、发展中国家承受着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压力2、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挑战更严重4、经济全球化对各类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相异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战略与策略1、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经济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27 1、适应国际分工深化趋势,努力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中争取主动地位2、适应全球化竞争格局,全面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四部分:教学方案简要说明《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教学,安排在高年级。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课时计划是每周2学时。教师根据课时适当调整部分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采用课堂讲授讨论与研究性教学相结合,把科学研究的有关思想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引入课堂教学过程。教材中提供的许多案例、综述与资料使学生加深对教材主要结论的理解,并有利于研究和思考问题。本课程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课程教学强调理解与分析。第五部分:课程作业与考核评价的说明本课程重视平时的研究性教学与课堂表现。每一章都有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由教师统一布置的研究性或综合性作业1到2次。在课程进行的后半段,安排课程研究性作业一次。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方式可以有两种:闭卷考试。闭卷考试题目类型:(1)选择题;(2)判断题;(3)概念或词语解释;(4)回答问题;(5)论述题或研究题。本课程考试设计主要在于考查学习者理解与掌握现实的世界经济。考试设计基于教学内容,但又不局限于教学内容,适当关注当前世界经济问题。不过,考卷中有75%以上的考题内容与平时教学内容紧密关联。本课程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和平时研究性学习成果两部分构成,采用百分制。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27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