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67 KB
- 2022-05-17 13:38:0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考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考勤管理,严肃工作纪律,有效提升员工的敬业精神,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依据本制度,严于律己,互相监督,自觉维护正常的办公秩序,是集团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职责。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全体员工。第二章考勤管理第四条工作时间1、公司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每天工作八小时:上午:08:00—12:00午休:12:00—13:00下午:13:00—17:002、公休日及法定节假日等依照国家及当地政府有关规定执行。因工作需要公休日或法定假日加班的,由员工部门领导填写加班申请,报所在部门中心主任批准后执行。3、根据国家、地方规定或因特殊情况,集团公司可对作息时间进行适当调整,具体作息时间以人力资源部或综合办公室通知为准。第五条指纹考勤1、凡集团公司员工均需到人力资源部进行指纹录入登记,新入司员工应于入司当日到人力资源部进行指纹登记。2、刷指纹签到时间规定:每天两次指纹考勤,8:00之前签到,17:00之后签退;工作地点不在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或部门可按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签到及签退时间,但应提前报人力资源部备案。3、刷指纹考勤时,考勤机发出“谢谢”的语音提示时,代表签到成功;考勤机发出“请重按手指”的语音提示时,代表签到失败,需要重新签到。第六条上班时间10分钟后(即8:10后)未签到(通勤车晚点等客观原因除外)视为迟到,下班铃声响起之前(即17:00前)签退视为早退,员工事前不请假或假满未续假擅自不到岗,视为旷工。第十三页,共十二页
员工必须认真遵守上下班时间,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或旷工,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岗。若员工确因客观原因需要推迟签到或提前签退,可由其本人申请,部门领导审核,中心主任批准并报人力资源部备案后,方可推迟签到或提前签退,但推迟或提前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禁止在规定签退时间前提前在考勤机处排队等待刷指纹签退,一经发现,按早退处理。第一条当月迟到、早退时间累计达到30分钟以上,按照旷工半天处理;迟到、早退累计到达120分钟以上,按旷工一天处理。第二条所有参与考勤的人员,若当日出现漏刷指纹一次或一次以上,必须由其本人提交《特殊情况考勤说明》,《特殊情况考勤说明》中应包含监控视频(截图)或其它可证明出勤的材料,并经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方可补录指纹记录。第三条《特殊情况考勤说明》应在当月考勤周期结束后2个工作日内提交至人力资源部,指纹机无该员工当天考勤记录且人力资源部没有收到该员工当天的《特殊情况考勤说明》或者休假、出差申请的,一律按事假处理。第四条员工因私事在工作时间出、入公司,均需刷指纹进行考勤登记;员工因公事在工作时间出、入公司,可不刷指纹进行考勤登记,但须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签车单、出门证等相关材料。第五条员工在工作时间外出办理公务的,需要在e-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按请假流程进行申请,请假类别选择“其它”,并注明外出理由。公务办理结束后,要及时办理销假手续。第六条考勤周期每月考勤周期起止时间为上个月25日至当月24日。如遇特殊情况,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七条考勤统计人力资源部于每月25日至30日进行当月考勤的统计汇总工作,并交由员工本人签字确认后,报财务部作为计算工资依据。如遇特殊情况,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三章休假管理第十三页,共十二页
3.1事假管理第一条员工因私事而不能正常出勤的,须请事假。第二条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员工,请事假,不扣除当月工时,超过200小时部分按照1.5倍计发计件工资;非计件工资制员工,请事假,按请假天数扣除相应工资,日工资=月工资收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月计薪天数(21.75天)。3.2病假管理第三条员工因疾病或非因公负伤,不能正常工作的,应取得当地区(市)级以上医院出具的诊断书,方可请病假。否则,按事假处理。第四条一般情况下应提前请假,临时或突发患病不能来的,应由家人或委托他人电话请假,病愈上班时必须持医院的诊断书,补办手续。无医院出具的诊断书者,各部门领导无权签批病假申请。第五条员工赴外地工作期间患病,须凭所在地当地区(市)级以上医院的急诊证明或诊断书,方可申请病假。第六条异地员工休病假,原则上不许回家休养,特殊情况由部门领导报请集团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回家休养,并需报人力资源部备案。第七条员工因疾病或非因公负伤,需要停止工作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集团公司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至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医疗期标准如下:等级实际工作年限集团公司工龄10年以下10年以上15年以下三个月六个月25年以上六个月九个月310年以上--十二个月415年以上--十八个月520年以上--二十四个月第十三页,共十二页
第一条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第二条国家法定假日、公休日计入病假医疗期。第三条员工病假期间工资,在规定医疗期内的,按其基本工资的80%予以支付;超出规定医疗期的部分,则按照事假处理。3.3婚假管理第四条凡本公司未婚员工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均可享受婚假10天。如在本公司入职前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则无法享受婚假。第五条员工申请婚假需提供结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员工请婚假时,必须由本人在婚姻登记之日起12个月内提出申请,过期无效。第六条婚假须一次休完,国家法定假日、公休日计入婚假期间。第七条婚假期间,工资全额支付。公司不予报销休假期间任何费用。3.4产假及护理假管理第八条凡本公司女员工依法生育子女的,均可享受产假待遇。第九条凡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女员工,除国家规定的98天产假外,增加产假60天,其中产前可休假15天;难产者,可追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每多生育一个,增加产假15天。女员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第十条怀孕女员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但须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否则按照事假处理。第十一条配偶生育,男员工可享受15天护理假。第十二条有不满12个月婴儿的女员工,在每天工作时间内给予其2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30分钟时间;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多加30分钟。女员工每天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以合并使用。每天往返途中的累计时间不超过1小时。此后如特殊原因仍需继续哺乳,需经主管领导同意,且一律按事假处理。第十三页,共十二页
第一条女员工符合上述条件,但由于工作原因提前结束产假者,根据其所剩余的产假天数按每天8个小时折算,哺乳期限直至将剩余的产假休完为止。此后如特殊原因仍需继续哺乳,需经主管领导同意,且一律按事假处理。第二条国家法定假日、公休日计入产假及护理假假期。第三条产假、护理假期内的生育津贴由公司以工资形式先行全额支付。待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生育津贴及医疗费用发放后,由财务部扣除相应金额并将剩余部分支付给员工本人。第四条公司不予报销产假与护理假期间任何费用。3.5丧假管理第五条员工或员工配偶的近亲属(含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不幸去世,员工可申请丧假3天。第六条员工在外地的近亲属去世需要员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超过3天的部分,一律按事假处理。第七条国家法定假日、公休日计入丧假假期。第八条丧假期间工资全额支付,公司不予报销丧假期间任何费用。3.5调休假管理第九条对于满足本制度第七十三条的员工,可在加班申请通过后,依据剩余调休时间申请调休假。调休假可以抵顶事、病假。第十条当年度加班累计的调休时间,必须于当年度内休完,否则在下一年度予以清零。各部门负责人需根据部门工作任务情况合理安排员工的调休假,但单个员工单个考勤周期内申请调休假天数不得超过5天。第十一条调休假期间工资全额支付,公司不予报销调休假期间任何费用。3.6带薪年休假管理第十二条休假条件集团公司在岗员工,且在公司内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者,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以员工参加工作之日起连续工作满12个月为“连续工作满一年”。第十三页,共十二页
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当年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者;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当年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者;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当年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者;2、当年脱产学习半年以上者;3、旷工3天及以上者;4、因本人提出辞职或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者。如果员工已享受当年的年休假,年度内又出现满足本制度第十八条规定累计病休时间超过2个月的,不享受下一年度的年休假。第一条休假标准年休假天数根据员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累计工作年限指职工本人自入司当日起连续在本公司实际工作的年限,中断的工作时间不计入累计工作年限:1、员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符合相应休假天数的,将于次年1月1日起生效。2、享受年休假待遇的员工仍可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婚丧假、生育假待遇。3、国家法定假日、公休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4、退休返聘人员,只享受统筹年休假。第二条新入司员工且符合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例如,某员工在2013年7月1日入司满1年,该员工当年应享受的年休假天数为2天,具体算法为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日历天数共计183天,(183÷365)×5=2.5天,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所以取整后为2天。第三条根据员工累计工作年限,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依据第四十条年休假标准核定员工年休假天数,并对员工的年休假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第四条集团公司将结合生产运营情况,于年初统筹安排年休假。统筹休假计划,由人力资源部会同综合办公室于年底共同制定下一年度休假计划,报总经理审批后实施。第十三页,共十二页
第一条集团公司统筹安排的年休假,从员工应休年休假中扣除相应天数。第二条对于扣除公司统筹休假后仍有剩余年休假的员工,由其所在部门的负责人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情况,本着完成工作任务需要与员工个人意愿要求兼顾的原则,于每年年初统一安排该部分员工年度休假计划并上报人力资源部,避免员工临时性集中休假。第三条因工作需要确实不能安排年休假的,经员工本人同意,由部门负责人于每年年初上报,经总经理批准后,可以不安排员工年休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支付工资。第四条对于符合本制度第四十五条要求的员工,年休假必须按照部门年初制定的休假计划进行申请,且一次休假必须超过5天(包含5天)。员工当年必须休完当年度全部年休假,未休的年休假将在下一年度自动清零。年休假不可以抵顶事、病假。第五条员工休年休假必须提前一周进行申请,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休假。员工休年休假需部门负责人指定代理人代理休假人员工作。中、高层管理人员需指定具备一定能力的人员接替其工作行使代职期间岗位职责,并报至人力资源部备案。经集团公司总经理确认后,方可离岗安排休假。休假结束后,继续接任工作,接替人员回原岗位工作。第六条年休假期间工资全额支付。3.7工伤假管理第七条工伤认定及工伤假相关内容依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及丹东市相关规定执行。3.8其它假期管理第八条部分员工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1、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2、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青年放假半天;第九条部分员工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第十条部分员工放假的假日,如果员工因工作原因未能安排休假,则于当月考勤周期内安排时间予以补休,逾期不予安排补休。第十三页,共十二页
3.9休假申请流程及审批第一条员工休假必须提前申请。如因紧急情况或突发急病而无法提前请假时,应在休假当天上午8:00前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或邮件的方式向直接上级领导请假,经上级领导同意后方可休假,并在上班后第一天完成休假申请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第二条员工休假需本人在e-HR中进行申请,并依据系统中设置的流程进行审批,未经审批,员工不得擅自休假。第三条休假审批权限一天以内(含)由部门领导审批,三天以内(不含)由部门主管副总经理审批,三天以上(含)由总经理审批。部门负责人不得越权批准休假。第四条具有审批权限的领导,须及时处理员工的休假申请,以免影响系统的对休假信息的统计。对未及时进行审批处理的休假申请,休假员工有责任向相应领导进行告知。第五条员工请婚假、丧假、年假、产假及护理假等,须以天为单位,且为整数天,最少一天;其余假期的申请以小时为单位,8小时记为1天。第六条员工休假结束后,须于当月考勤周期内办理销假手续,如因销假手续办理不及时导致的任何后果,由员工本人承担。第四章加班管理第七条公司提倡高效运作,员工的本职工作应于正常上班时间内完成,不得故意拖延。员工在完成计划工作目标过程中,因个人原因而产生的加班不作为加班,因增加非计划内工作且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时,可申请加班。第八条员工加班由部门负责人在eHR中进行申请,部门主管副总经理负责审批。车间员工加班由制造部长统一申请。未经审批,一律不计为加班。第九条员工在每个工作日8:00以前或17:00以后、节假日或公休日的工作时间计为加班时间。第十三页,共十二页
出差期间(不含路途中)遇双休日、节假日和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的,确属提供了本职工作范围内劳动或公司安排的其他劳动的,记为加班,否则不计为加班。第一条对休息日加班和法定节假日加班,均需按照本制度第四条、第五条规定时间进行刷指纹考勤。员工当月加班时间,以考勤机记录为准。第二条实行计件工资的员工,公休日及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标准以当年公司《薪酬管理办法》公布的数据为准。第三条实行固定工资的辅助员工,法定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公休日及法定节假日加班费标准以当年公司《薪酬管理办法》公布的数据为准。第四条除第六十九条、第七十条所述以外的其他员工,加班时间以调休形式予以补偿,申请人在申请加班时予以注明。第五章出差管理第五条出差申请与审核员工出差需在eHR中进行申请,由部门领导负责审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出差,由主管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审批。无法提前申请的员工必须在到公司后补办出差手续。第六条交通工具的选择标准 1、短途出差可酌情选择汽车或火车作为交通工具。2、远途出差应当选择火车作为交通工具,夜间连续乘车超过8个小时,可以选择卧铺出行。特殊情况,可向总经理申请选择乘坐飞机。第七条员工出差原则上应该在出差申请中规定的出差结束时间前回公司报到,因工作原因或其他突发情况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间前回公司的,应在回公司后填写《特殊情况考勤说明》,并报到人力资源部审核备案。员工实际出差时间以往返车票票面标注时间为准。第八条员工出差休假规定:连续出差15天的可休息1天;连续出差30天可休息2天;连续出差45天以上可休息3天。满足出差休假规定需要休假的,按照请假流程进行休假申请,休假类别选择“其它”,并在“休假说明”中予以注明。第十三页,共十二页
第一条满足本制度第七十五条规定需要休假的员工,必须于10天内休完全部休假,不予累计,逾期无效。休假期间工资全额支付。第二条差旅费用标准参见集团公司当年有效的《差旅费报销规定》。第六章考勤机管理第三条按指纹前手指应保持清洁,手指上不准带有脏物及可能的化学腐蚀物,确保指纹考勤的一次成功率。第四条刷指纹时,应将已经采集指纹的手指平放于刷指纹镜面上,手指要尽可能大面积接触感应板,不要有翘、刮、滑、晃动、抠镜面等动作。第五条指纹考勤机上其它键盘不许随便按动。刷指纹成功后,不得重复、随意乱刷。第六条指纹考勤机对手指干燥、太冷等会感应失灵,自己要提前处理后再试,手不可有水。第七条常用和备份指纹因各类原因造成刷指纹不顺畅时,可以到人力资源部重新采集指纹。第八条在考勤机不能正常使用或者常用和备份指纹因各类原因造成刷指纹失败的情况,员工需到警卫室进行手工签到,并及时将情况上报至人力资源部。第九条人力资源部将依据考勤机所处区域,会同所在区域部门负责人确定考勤机责任人,责任人负责考勤机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对不按照操作规范使用考勤机的人员,责任人有权阻止并及时上报审督部或人力资源部。第十条考勤机时钟显示时间为公司作息的标准时间。人力资源部负责指纹考勤机时钟校对,正常情况下每周校对一次考勤时钟。审督部警卫室应以考勤机时钟作为公司上下班响铃依据。第七章奖惩第十一条当月迟到、早退时间累计在30分钟以内,依据《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予以相应处分,扣款从当月工资中扣除。第十二条计件员工旷工一天,按照9.5小时/天的工时标准扣除;其他员工旷工一天,扣罚双倍当日工资;扣款从当月工资中扣除。连续旷工3天以上或一年内累计旷工6天以上的,公司有权登报公告并予以辞退。第十三页,共十二页
第一条禁止任何员工代替其他员工或者要求其它员工代替自己刷指纹打卡。一经发现,二者均予以通报批评处分,并取消其当日考勤记录,按旷工处理;再次发现,按照严重违反公司纪律予以辞退处理。第二条各部门负责人应该仔细核查员工的休假申请、加班申请、出差申请及《特殊考勤情况说明》等材料的填写情况,确认属实后,方可同意审批。如因部门负责人审批不严导致的考勤信息不准确,由部门负责人承担相关责任及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第三条指纹考勤机由指定负责人负责管理与维护,如因管理不善造成考勤机损坏、丢失等问题,由相应负责人承担全部损失。第八章附则第四条本制度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第五条本制度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补充,若与公司其它制度相关制度内容相悖的,一律以本制度为准;若与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相悖的,按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执行。第六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规定执行。第七条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修订、解释。XXXXXXXX有限公司2016年4月15日第十三页,共十二页
特殊情况考勤说明单说明人 部门 事由 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部门领导 主管领导 第十三页,共十二页
第十三页,共十二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司员工打卡考勤管理制度.doc
- 末用企业员工考勤管理制度.doc
- 特殊工时制度的考勤管理规定1.doc
- 人事考勤管理制度流程.docx
- 考勤管理制度大全.doc
- 考勤管理制度-上传.docx
- 考勤管理制度范本.docx
- 考勤管理制度7166241521.doc
- 考勤管理制度1086686045.doc
- 考勤管理规定-最新-非常实用.doc
- 考勤管理规定20180717.docx
- 考勤管理办法12.doc
- 最新劳动合同法下的员工考勤管理制度.pdf
- 汉王考勤管理软件使用说明书.pdf
- 职工考勤管理规定.pdf
- 中国银行员工考勤管理制度 (1).pdf
- 员工考勤管理制度.pdf
- GL-S2-XZ-034考勤管理制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