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02 KB
  • 2022-05-21 03:28:40 发布

经济师考试《初经济基础知识》重要考点汇总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重要考点汇总(一)经济诉讼法律制度 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重要考点汇总(一)经济诉讼法律制度   经济诉讼法律制度    考试内容和目的:    本章的内容较多,教材共分为七小节来介绍。依次介绍了经济诉讼概述、第一审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执行程序。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经济诉讼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应用经济诉讼法律制度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2004年考试试卷本章考查了4道单选题和2道多选题;2005年考查了1道单选和2道多选。本章是考试的重点,在历年考题中分值较多,主要考查考生对法条的准确记忆和灵活运用,难点主要在人民法院对经济案件的管辖,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以及执行程序的整体把握和其中重点法条的准确记忆。    需要掌握的内容:  1.人民法院对经济案件的地域管辖、级别管辖以及专属管辖等内容  2.上诉和两审终审制的含义  3.对上诉案件的处理方式  4.对支付令提出异议的条件和程序  5.公示催告程序适用的范围  6.申请公示催告的条件  7.权利申报的条件和内容  8.申请执行的条件  9.执行中止和终结的适用条件    需要熟悉的内容:  1.经济诉讼的概念  2.起诉和受理的条件和程序  3.开庭的程序  4.第二审的程序  5.提起审批监督程序的条件和途径  6.督促程序的概念  7.申请支付令的条件  8.支付令生效的条件和效力    需要了解的内容:  1.经济审判机关及其审理经济纠纷案件的范围  2.审判庭的组成方式  3.简易程序的概念、适用范围及特点  4.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5.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  6.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公示催告公告的内容  7.解除判决的概念和意义  8.执行程序的概念、执行措施的种类    重点难点及典型例题分析:    (一)经济诉讼概述  1.熟悉经济诉讼的概念  经济诉讼是指审判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参加下,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经济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2.了解经济审判机关及其审理经济纠纷案件的范围  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均设立了审理经济纠纷的审判庭,受理经济纠纷案件;还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等专门法院也受理一定范围内的经济纠纷案件。    3.掌握人民法院对经济案件的地域管辖、级别管辖以及专属管辖等内容  (1)地域管辖:是指按照各法院的辖区和民事案件的隶属关系来划分诉讼管辖。经济纠纷案件的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是“原告就被告”。还规定了九种属于特殊地域管辖的诉讼。  (2)级别管理: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上下级法院受理第一审民事纠纷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经济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经济案件有三类;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案件是标的额较大的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一审经济纠纷案件有两类。  (3)专属管辖:是指法律规定某些类型的案件是由专门由特定的法院管辖。(三种情况,重点记忆)    【例题1】甲船和乙船在港口相撞,造成数万元的损失,因而提起诉讼,(    )的法院有管辖权。(2004年真题)  A.受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            B.受害船舶被扣留地  C.受害船舶船籍港所在地            D.被告住所地  E.碰撞发生地  【答案】ADE    【例题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按专属管辖办理。(2004年真题)  A.企业破产案件              B.保险合同纠纷  C.不动产纠纷                D.票据纠纷  【答案】C  (二)第一审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  1. 熟悉起诉和受理的条件和程序  (1)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原告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受理的程序: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了解审判庭的组成方式    3.熟悉开庭的程序  开庭审理由以下几个阶段组成:  (1)宣布开庭  (2)法庭调查  (3)法庭辩论  (4)法庭辩论后的调解  (5)合议庭评议  (6)判决    4.了解简易程序的概念、适用范围及特点    (三)第二审程序    1.了解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2.掌握上诉和两审终审制的含义  上诉: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该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第二审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再上诉。    3.熟悉第二审的程序  二审程序是指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4.掌握对上诉案件的处理方式  对上诉案件的处理方式:  (1)原判决认定实施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2)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  (3)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裁定撤消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4)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消原判决,发挥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例题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可以上诉的是( )(2005年单选考题)  A.不予受理的裁定           B.对管辖权有异议的裁定  C.驳回起诉的裁定            D.二审裁定  【答案】D  【解析】第二审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再上诉。    (四)审判监督程序  1.了解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  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人民法院发现确有错误,依法对案件再行审理的程序。    2.熟悉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和途径  提起再审的途径有:  (1)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需要再审的,提交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2)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3)当事人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4)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们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可以提出抗诉。    【例题4】关于民事审判程序,表述正确的是( )。(2005年多选考题)  A.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  B.人民法院审理所有的案件,均应公开开庭审理  C.在简易程序中可以口头起诉  D.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但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径行判决、裁定  E.当事人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申请再审,原判决、裁定停止执行  【答案】ACD  【解析】此题综合了几个程序的知识。B项不正确,涉及国家秘密或者当事人的商业秘密的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E项不正确,当事人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2年内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五)督促程序  1.熟悉督促程序的概念  督促程序,又称债务催偿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催促债务人在法定期限内向债权人清偿债务的法律程序。    2.熟悉申请支付令的条件  申请支付令的条件:  (1)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的标的只能是金钱和汇票、本票、支票以及股票、债券、国库券、可转让的存款单等有价证券。  (2)请求给付的金钱或者有价证券已到期且数额确定,并写明了请求所根据的事实和证据。  (3)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不存在对等给付义务。  (4)支付令必须能够送达债务人。    3.掌握对支付令提出异议的条件和程序  对支付令的异议,是指债务人认为支付令有错误,而以书面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不应履行支付令所载支付义务的一种意思表示。  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支付令异议的提出,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债务人只要在法定的期间提出异议,就能使支付令失去效力,法院无须审查以是否有理由便直接裁定终结督促程序。    【例题5】债务人应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    )内清偿债务,或提出书面异议。(2004年真题)  A.5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答案:C  4.熟悉支付令生效的条件和效力  支付令经合法送达后,债务人对支付令未于15日内提出异议的,支付令与生效的判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债务人在15日内不提人民法院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便可以向申请强制执行。    (六)公示催告程序  1.了解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    2.掌握公示催告程序适用的范围  公示催告程序适用的范围:  (1)按照规定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被盗、遗失和灭失的  (2)依照法律规定可以申请公示催告的其他事项。    3.掌握申请公示催告的条件  申请公示催告必须符合的条件:  (1)申请人必须使享有申请权的票据持有人  (2)具有明确、合法的申请形式和理由  (3)   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    4.了解公示催告公告的内容  【例题6】按照公示催告程序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受理公示催告申请后,应发布公告,公示催告的期间不得少于(    )。(2004年真题)  A.30日        B.60日        C.90日        D.1年  答案:B    5.掌握权利申报的条件和内容  公示催告的利害关系人在公示催告期间认为自己对该票据享有正当权利的,应当向人民法院申报权利并提交票据。    6.了解除权判决的概念和意义    (七)执行程序  1.了解执行程序的概念    2.掌握申请执行的条件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时,应提交申请书,说明要求执行的事实、理由,提供作为执行依据的法律文书,同时说明被执行人的经济情况。    3.了解执行措施的种类    4. 掌握执行中止和终结的适用条件    执行中止的适用条件: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执行异议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的;  (4)作为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执行终结的适用条件:  (1)申请人撤消执行申请的;  (2)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消的;  (3)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无义务承担人的;  (4)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5)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  (6)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止的其他情形。    【例题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有权裁定终结执行的情形包括( )。(2005年多选考题)  A.申请人撤销执行申请的  B.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C.追索赡养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D.执行中双方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  E.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答案】ABCE  【解析】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要区分清楚,执行中止是因为特殊原因而使得执行程序暂时停止的,而执行终结则是因为特殊原因,执行程序不可能或者没有必要继续进行了,结束了整个执行程序的。D项“执行中双方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的情况是执行中止的情形。(二)经济仲裁法律制度   经济仲裁法律制度    考试内容和目的:    本章首先概要介绍了经济仲裁法律制度的概念、特点和原则;然后介绍了经济仲裁协议和仲裁程序,最后介绍了法院对仲裁的协助和监督。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经济仲裁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以提高考生应用经济仲裁法律制度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2004年试卷本章考了3道单选题和1道多选题;2005年考了5道单选和1道多选,分值达到了7分。    需要掌握的内容:  1.经济仲裁的独立原则、自愿原则以及一裁终局的原则  2.仲裁协议的无效及其确定  3.仲裁庭组成的方式  4.法院通过依法撤消仲裁、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等方式对仲裁活动的监督    需要熟悉的内容:  1.经济仲裁的概念和特点  2.仲裁协议的概念、原则和作用  3.仲裁协议的类型和内容  4.仲裁和申请和受理条件及程序  5.仲裁开庭程序和仲裁裁决的效力  6.法院在财产保全、证据保全以及强制执行仲裁裁决等方面对仲裁活动的协助    重点难点及典型例题分析:  (一)经济仲裁法律制度概述  1.熟悉经济仲裁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经济仲裁是指用仲裁的方法解决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纠纷。  (仲裁是指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所达成的协议,自愿将该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者进行裁判的争议解决制度和方式。)    经济仲裁具有的特征:  (1)自愿性  (2)专业性  (3)灵活性  (4)经济性与保密性  【例题1】经济仲裁的特点主要有( )。(2005年多选考题)  A.自愿性               B.专业性  C.灵活性                D.经济性  E.公开性  【答案】ABCD    2.掌握经济仲裁的独立原则、自愿原则以及一裁终局的原则  (1)独立的原则:仲裁应该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仲裁委员会之间无隶属关系,互不干涉。  (2)自愿的原则:体现在经济仲裁的许多方面都由当事人自行决定。  (3)一裁终局的原则:在裁决做出之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应受理。    (二)仲裁协议  1.熟悉仲裁协议的概念、原则和作用  仲裁协议是指经济活动的各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的或者可能发生的经济纠纷提交仲裁解决的书面协议。  仲裁协议是仲裁机构管辖案件的前提。  仲裁协议有排除法院管辖权的效力。  仲裁协议也是仲裁裁决可以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前提。    2.熟悉仲裁协议的类型和内容  仲裁协议的类型:  (1)仲裁条款  (2)仲裁协议书  (3)其他有关书面文件中包含的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的内容:  (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2)仲裁事项  (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3.掌握仲裁协议的无效及其确定  导致仲裁协议无效的原因:  (1)以口头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  (2)约定的仲裁事项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的;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4)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5)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或者仲裁协议对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对此又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在仲裁实践中,一方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决定或者裁定。如果一方当事人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而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仲裁协议有异议的,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之前提出。  【例题2】根《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有异议的,应当在( )提出。(2005年单选考题)  A.仲裁庭首次开庭之前  B.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时  C.仲裁庭开庭审理期间  D.在仲裁裁决作出之前  【答案】A    (三)仲裁程序  1.熟悉仲裁的申请和受理条件及程序  申请仲裁是指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依照法律的规定和仲裁协议的约定,将纠纷提请约定的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审理和裁决的行为。  仲裁的申请应当符合的条件:  (1)有仲裁协议  (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3)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当事人依照法律的规定和仲裁协议的约定,将纠纷提请约定的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审理和裁决,即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2.掌握仲裁庭组成的方式  仲裁庭不是一种常设的机构,其组合的原则是一案一组庭。  仲裁庭有两种组成方式:一种是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即合议仲裁庭设首席仲裁员;另外一种是由一名仲裁员组成,即独任仲裁庭。  并且,《仲裁法》还规定了仲裁员的回避制度。  【例题3】在具体仲裁活动中,是组成合议仲裁庭还是组成独任仲裁庭由( )决定。(2005年单选考题)  A.仲裁委员会主任                B.当事人协商  C.仲裁委员会集体               D.首席仲裁员  【答案】B    3.熟悉仲裁开庭程序和仲裁裁决的效力等内容  仲裁应当开庭进行。  仲裁不公开进行,即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  在开庭审理以前,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应该承担对其主张的举证责任。在仲裁过程中,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仲裁裁决应当按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效力。  调解和裁决相结合,是我国经济仲裁制度的一大特色。仲裁庭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节。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四)法院对仲裁的协助和监督  1.     熟悉法院在财产保全、证据保全以及强制执行等方面对仲裁活动的协助  (1)财产保全。是指为了保证仲裁裁决能够得到实际执行,避免利害关系人的合法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在法定条件下所采取的限制另一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处分财物的保障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  (2)证据保全。指在证据可能毁损、灭失或者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为保证其证明作用而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确定和保护的制度。  (3)强制执行仲裁裁决。由于仲裁机构没有强制执行仲裁裁决的权利,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例题4】申请强制执行仲裁裁决时,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申请执行的期限是( )(2005年单选考题)  A.6个月          B.1年           C.2年           D.4年  【答案】B  【解析】申请执行仲裁裁决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申请执行的期限为1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6个月。    【例题5】如果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而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的法院首先应当裁定( )。(2005年单选考题)  A.中止执行裁决                  B.终结执行裁决  C.撤销裁决                      D.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仲裁  【答案】A    2.掌握法院通过依法撤消仲裁、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等方式对仲裁活动的监督  (1)撤消仲裁裁决  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撤消:  ①没有仲裁协议的  ②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③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④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⑤ 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证据的  ⑥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在受理撤消仲裁裁决申请后,应当在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撤消仲裁裁决或者驳回申请的裁决。    (2)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在仲裁裁决过程中,如果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符合规定的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该裁决。  需要注意的是: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例题6】根据仲裁法的规定,( )属于法院对仲裁的监督。(2005年单选考题)  A.财产保全                        B.证据保全  C.强制执行仲裁裁决                D.撤销仲裁裁决  【答案】D  【解析】法院对仲裁的协助,主要表现在财产保全、证据保全和强制执行仲裁裁决等方面。而依法撤消仲裁、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等方式是法院对仲裁活动的监督。考生要区分清楚。    【例题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2004年真题)  A.仲裁应公开进行  B.当事人协议不开庭,仲裁庭可以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决  C.仲裁裁决作出之后,当事人不服裁决,就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应受理  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有异议的,应在仲裁裁决作出之前提出  E.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答案】AD  【解析】这道多项选择题综合了本章的一些知识,难度较大。A项不正确,因为《仲裁法》规定仲裁应该开庭进行,但仲裁不公开进行,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D项不正确,因为当事人对仲裁协议有异议的,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之前提出。(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成功稳定了人民币汇率,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的指导下,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1)汇率的形成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    (2)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3)浮动汇率    (4)有管理的汇率    人民币汇价管理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价实行一定程度的管理。(注意中间价、浮动幅度、挂牌汇率的相关规定)(四)汇率制度的类型 定义:汇率制度是指各国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主要类型:    传统上,国际汇率制度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两种类型。    历史上曾出现两种固定汇率制度——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199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取新的分类法,按照汇率弹性从小到大,将各国汇率制度分为:无单独决定货币、货币局安排、传统钉住安排、水平区间钉住、爬行钉住、爬行区间、事先不公布汇率目标的管理浮动、独立浮动等八种。    例题3: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汇率的决定基础是( )。(2005年单选考题)    A.购买力平价B.利率平价    C.铸币平价D.黄金输送点    答案:C    解析:此题也是2004年的一道考题。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是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黄金输送点是汇率变动的上下限。(五)企业经营观念的发展   1.理解企业经营观念的发展沿革及其在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企业经营观念是企业在制定各项经营决策时所遵循的基本思想和观念,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影响因素:    (1)社会经济水平    (2)市场经营环境    (3)企业资源状况    2.掌握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和关系营销观念的主要内容,熟悉各种观念兴起的原因及适用的条件。    归纳起来,曾经产生和流行过六种主要的经营观念:    (1)生产观念。生产观念认为,企业应通过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分销来降低成本,扩展市场。生产观念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生产观念产生于产品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兴起的原因是当时众多的企业面临的主要经营问题是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    (2)产品观念。产品观念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是质量高、花色多、功能强、款式好、有特色的产品就会得到顾客的青睐。当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时,产品观念会禁锢企业的发展。产品观念产生于产品供求关系缓和甚至趋于平衡的市场环境,兴起的原因是市场上出现品牌的竞争。产品观念可能会导致“市场近视症”。    (3)推销观念。推销观念的假设是,顾客在购买时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听凭自然的话,他们通常不会足量购买。因此,企业必须通过一定的技术大力促销其产品;只有这样做了,顾客才有可能对他们的产品产生兴趣和购买的欲望。当企业经营那些顾客一般不会主动购买的“非寻求商品”,或是处理过剩产品时,推销观念往往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推销观念产生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生的原因是市场的繁荣和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企业经营观念逐步转变。    (4)营销观念。营销观念认为,为了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不能仅仅“推销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而必须努力发现需求并设法向市场提供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产品。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一个始终以顾客需要和欲望为导向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营销观念产生于竞争激励、需求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中。营销观念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    (5)社会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认为,企业不仅要通过满足个体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来获得利益,而且还要符合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即要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全社会三方面的关系,统筹兼顾,求得它们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6)关系营销观念。关系营销是企业通过识别、建立、保持和加强与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履行承诺和实现交换,使各方互惠互利,实现各自目标。相比营销观念,关系营销观念的营销目标大大扩展,它不仅要通过满足需要使企业盈利,而且要为包括顾客、供应商、中间商等所有利益相关者贡献价值,进而实行本企业的价值。    3.掌握传统的以产定销型的经营观念与以营销观念为代表的以销定产型的经营观念之间的区别。    传统的以产定销型的经营思想不能适应竞争激烈、需求多元化的市场趋势,开始关注顾客的需求和购买行为,营销观念应运而生。    营销观念是一种以销定产型的经营哲学,它取代了以推销观念为代表的    传统导向,是企业经营思想上的一次革命。    结合教材上的图示,分别从出发点、焦点、手段、目标四方面来讨论这两种观念的区别。    营销观念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市场导向    (2)长期利益原则    (3)整合营销思想    4.理解营销管理的实质就是需求管理。(六)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  1、了解市场营销学的性质,知道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    市场营销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市场营销学具有综合性和边缘性的特点,它不仅是一门微观管理学科,更是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艺术。    它的研究对象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    2、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需要、欲望、需求、产品、交换、交易、顾客认知价值、顾客满意和市场;熟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理解顾客需求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重要性,能够区分几个近似的概念,如:需要、欲望和需求,交易和交换等;    (1)需要、欲望和需求    ①需要。需要是指人们在想要达成某一目的时感觉到某种匮缺的状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各种需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    ②欲望。当人们有了特定的要求并期望获得满足的时候,需要就变成欲望。欲望是指人们为满足某一特定需要所采取的形式。通常以能够满足需要的实物对人们的欲望进行描述。    ③需求。人们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而能用来实现欲望的资源却是有限的。当这种有限的资源能够换来可以实现欲望的产品的时候,欲望便成了需求。需求是指有购买能力支持的欲望,它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需求的产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①人们基本的要求构成需要,②需要在被期望获得满足是变成欲望,③ 而欲望在有购买力支撑的时候,需求便形成了。    (2)产品。    需要、欲望和需求是顾客的愿望,而产品是销售一方的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任何可以满足顾客上述愿望的东西,包括实物产品、服务、信息、场所、人员、组织、事件、体验等等。    (3)顾客认知价值与满意程度    顾客认知价值是产品或者服务给顾客带来的全部利益与他为此所需要付出的全部成本之差,或者说是所得与所付之差。这里的利益是指顾客感知到的利益。    顾客认知价值=顾客总利益—顾客总成本    顾客满意程度。顾客满意程度取决于顾客对某项产品所感知到的效用或利益与其期望值相比较的结果。    注意影响顾客期望的几个方面。    (4)交换和交易    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交换是以某物作为回报和他人换取所需要的产    品的行为。    交易:当交换的各方经过协商达成协议,一次交易就发生了。交易是成功的    交换的度量单位和基本单位。    (5)市场    市场营销学的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不再仅指具体的交换场所,而是泛指买卖双方实现商品让渡的交换关系,其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供给和需求。    3.知道构成有效市场规模和容量的三个因素。    有效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1)需要该产品的人数    (2)每个人对该产品的需求数量    (3)每个人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    有效需求:对产品有购买意愿且有购买能力的人们的需求。(七)外汇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支付手段。    (2)分类:外汇按买卖的交割期限分为    ①即期外汇(现汇)    ②远期外汇(期汇)。    (3)外汇的特性:(外汇三性)    (1)外币性    (2)可兑换性    (3)普遍接受性    目前,能够同时具备上述三性的是主要发达国家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瑞士法郎等,还有一些地区性货币。(八)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  衍生金融工具是通过某种交易方式,从普通金融工具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其自身价值决定于其所代表的基础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化。    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主要有:    (1)期货和期权。    期货交易包括货币期货、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等。    期权交易是一种协议,它给协议一方拥有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某种资产的权利,协议的另一方则承担在约定时期内卖出或买进这种资产的义务,期权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价格和时间。    (2)互换。一般有期限互换、利率互换、货币互换。    例题8:甲银行与乙银行签订黄金交易合约,约定在成交日之后的三个月内进行交割,这种交易通常是在()市场上进行的。(2006年真题)    A.现货B.期货C.初级D.资本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