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00 KB
  • 2022-05-14 14:54:08 发布

零售企业规模化发展与供应链组织结构变迁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零售企业规模化发展与供应链组织结构变迁一、零售市场组织结构呈多元化特征(一)“福德效应理论”与零售店铺数目的稳定性经济发展、人口集中,以及零售业规模效益的内在要求,世界范围内零售企业不断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不仅单体大型零售企业不断增加,更多的中小零售企业通过连锁经营走上了规模化发展道路,并且引领了世界零售业发展的方向。通常认为,大规模单体零售企业的发展将减少零售市场企业的数量,然而经济学家福德0针对伴随着经济发展出现的这种大型零售商的增加的趋势,提出了“福德效应”理论。他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大型零售企业增加的同时,人口所拥有的店铺密度通常并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店铺的结构变化却很大,这是因为生活必需品店铺数量减少的趋势和奢侈品数量增加的趋势相抵的结果。根据“福德效应理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道路与交通工具的改善,食品、日杂、简单衣物等容易实现标准化生产与购买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大量进入连锁大卖场销售,传统的日杂品店铺需要量大为减少;而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以后,对奢侈品、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会不断\n扩大,为满足高收入阶层消费者的购物享受,以销售单一性产品为主业的专业化品牌店铺数会不断增加。由此,从零售商品品种区分角度考察零售市场结构,呈现的格局必然是生活必需品零售门店的大型化与精品零售门店的零细化,即生活必需品大卖场式经营,奢侈品专卖店式经营。这种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趋势反映了零售业规模组织结构变化的独特性。(二)“零售业态的演进理论”与中小零售企业发展“零售轮转学说”(wheelofRetailing)、“手风琴学说”(RetailAccordion)、“自然选择学说”(NaturalSelection)、“辩证进程学说”(DialecticProcess)等现代流通理论,从多个角度阐释了新零售业态层出不穷。零售业静态规模复杂多变的成因。在一个动态规模扩张的市场环境中,中小零售企业之所以仍有生存发展的市场空间,一则是出于零售领域的企业家精神发挥,中小零售商风险承担、革新开拓、资本运营等企业家创新意识发挥,将促使其不断钻研新的销售方法,各种零售店铺不断涌现;二则是出于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地区交通设施的限制,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在中小城市的商业街、城郊结合部等地区,分散的零售小店铺仍会不断出现以满足市场需要,零售市场呈现大型零售商店(连锁店)与\n分散的中小零售企业同时并存也是发达国家的零售领域常见的市场格局。综合上述分析,在零售企业大型化、连锁化发展的背景下,分散的中小零售企业仍有继续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零售市场的组织结构呈现的是多元化格局:既有一批以大卖场、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店)、连锁超市等形式存在的单体或连锁型的大零售企业,又有众多以分散经营方式存在的专卖店、品牌店、城乡日常杂货店等中小零售企业。二、生产制造业强化渠道战略隐含的问题生产企业营销活动的基本战略导向是尽可能接近最终顾客、品牌化和流通组织化,营销与流通活动差异性表现的重要方面在于市场营销是由现代生产者独自承担流通活动而产生的。在经济发展早期,由于生产供应的严重不足,社会经济运行格局通常以生产为核心,流通活动只能依附于生产。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流通的地位与作用与日倶增,在生产、流通专业化分工背景下,现代生产企业必须非常重视最终消费环节,时刻关注商品流通渠道的环节结构及交易方式,以最终消费者为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对市场与利润的掌控,而生产企业通常迫切希望通过流通渠道\n的组织化管理,将流通渠道变成企业自己的市场营销渠道。然而由于大型零售企业的成长,生产企业对营销渠道的支配与影响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大型零售企业凭借渠道控制力量,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下。往往更具有产品发言权,通过经常性地向生产企业收取“通道费”、“入场费”等形式,向上直接挤压生产企业,赚取零售利润。为了尽可能维护自身的利益,生产企业开始转变传统的渠道战略,逐步强化自身渠道建设,希冀通过对供应链整体链条的把握占领制高点:部分生产企业撇开现有的流通企业,自建新的流通分销渠道。通过流通系列化经营方式,实施垂直一体化战略,走商业化发展道路,直接将企业活动推广到零售环节;还有部分生产企业为抵制大型零售企业独占市场,以各种方式扶持、培育现有零售渠道,对现有中小零售商实施控制和组织化管理,专卖店制、委托销售制或会员店制等特约经销方式均为生产企业的渠道控制战略。生产企业的上述举动使流通市场出现了新的分散化,而这与生产一流通的专业化分工、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理论是相违背的。三、批发商机会的得失与拓展大型零售企业发展对批发市场组织结构的影响是双重的。传统的批发企业主要承担在生产企业与零售企业之问的集散功能,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在减少了依赖批发商存\n在的中小零售企业的市场机会的同时,由于大零售企业通常都是大规模进货,为了节约成本,往往绕过批发商直接向生产企业订货,这也使各级各类中间批发商的市场机会大为下降,这是批发商市场机会的丧失;但另一方面,大型零售企业经营的品种多、数量大,对库存备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大型零售企业在产品库存、配送、运输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花费更多的财力、人力与物力,为解决备货压力,通常需要设立一个自有配送中心担当此项工作,这对零售商自身的能力与实力无疑是巨大的考验。现代分工理论告诉我们,分工的效率在于专业化与规模经济,在零售企业与生产企业相互不能达成直接满足,交易的差异性较大时,为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就需要有中间环节的中间商介入加以协调,批发商由此能获得新的市场机会。在一个大型零售企业快速发展的市场中,批发商机会的减少源于其传统集散商品职能的受限,而机会的增大则源于其与生产者直接发生联系的一级批发功能的拓展发挥。批发商业的市场组织结构变化趋势将是二、三级中小批发商逐渐减少,与生产企业直接发生交易的一级批发商经过改造,从传统的服务于众多小批发商,转而服务于大零售企业、连锁门店。从传统的转售功能拓展为兼具运输、包装、加工、配货等综合功能的配送中心,并借此进一步走\n上规模化、效益化发展道路,此举将成为今后批发业新的增长点。大型零售企业,特别是零售业的连锁化发展在减少了中小批发企非生存机会的同时,又为批发商提供了用不同种商品的综合交易来节约交易费用的机会。批发商将传统有分销、转售功能与现代商品物流配送功能相结合,就会获得新的市场发展机会。事实上,在西方发达国家,面对零售领域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传统批发商已经逐步分化:一部分服务于制造商,成为制造商的批发分支机构或制造商的销售代理;另一部分服务于零售商,成为大零售商的采购代理;还有一部分小批发商则服务于中小生产、流通企业,坚守专职批发阵地,发挥有专长的服务项目,转型成为“有限服务批发商”。四、结论与政策建议当我们认识到传统以分散活动为典型特征的竞争型零售业组织结构将走向规模化发展的垄断竞争型时,必须重视这一趋势中零售业规模的动态与静态结构分布变化。零售市场并没有绝对固定的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零售业高集中度发展趋势中,“一刀切”的规模化整合并不符合零售业的经营特征与运行要求,应充分考虑企业所经营产品\n的特性,日常生活用品适宜于企业标准化生产与规模化销售,可以在这一产品领域积极引导与鼓励大超市、大卖场发展,推进分散的中小零售企业走连锁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对于高档产品、选购品、奢侈品等特殊产品,以及提供特色产品销售或特定地区服务的中小零售商店,则应鼓励品牌店、专卖店、农村偏僻地区的代销店等的多样化发展,以满足社会各阶层不同需要,这符合社会经济发展以后零售业运行的规律与特点。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__流通产业链关系模式,针对产销关系可能出现的新矛盾冲突,一方面必须制止大零售企业凭借渠道控制力向上游企业乱收费,损害生产者利益;另一方面应引导企业合理地推进渠道战略,防止生产企业不顾自身产品的实际情况,过于热衷自建渠道走商业化发展道路。这不仅违背生产__流通专业化分工的内在要求,违背零售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会破坏正常的产销关系,造成零售市场的重复建设,进而浪费社会资源,扭曲零售市场的组织结构布局。大型零售企业的发展并不能完全取代批发商的功能,但批发商必须在机会的得失之间做出重新选择,必须调整服务目标、积极拓展功能。批发商业应有的放矢地推进改革,从传统单一的产品转售功能转向现代配送、物流服务;从传统的主要服务于中小批发商、中小零售企业,转向服\n务于大零售企业、连锁企业的备货与配送货,实现从传统批发商业向现代批发配送中心的转化。在这一进程中,批发商业需加速体制改革,积极引导各级批发资源的合理整合与效率提升,防止出现新的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使批发业的发展不断满足现代生产__流通产业链组织结构演进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