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供应链管理 9页

  • 101.50 KB
  • 2022-05-16 10:29:10 发布

第十章:供应链管理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华物流考试网www.56exam.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第十章 供应链管理第一节 供应链的概述  一、我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对供应链的定义  供应链,即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在20世纪90年代全球制造、全球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对供应链的理解不应仅仅是一条简单的从供应商到用户的链,而是一个范围更广阔的网链结构模式,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还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下面从物流的观念出发,讨论一下供应链的概念,从物流的观点看问题,供应链的概念,应当包含这样几个基本要点:  第一,供应链都是以物资为核心的。整个供应链可以看成是一种产品的运作链。产品的运作可以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单一产品的供、产、销;  2.多个产品的集、存、分。  第二,供应链是一种联合体。这种联合包括结构的联合和功能的联合。  第三,供应链都有一个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  1.生产企业。  2.流通企业。  3.物流企业。  除此之外,核心企业还可以是银行、保险公司、信息企业等,他们能够组织各种各样的非物资形式的供应链系统。  第四,供应链都必然包含有上游供应链和下游供应链。  第五,供应链都有一个整体目的或宗旨。  二、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根据供应链的定义,其结构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图10-1的模型。  供应/供应商制造装配分销零售需求/用户需求需求拉动销售时点信息设计信息流需求源供应源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核心企业用户用户的用户物流和服务流资金流信息流                          中华物流考试网打造最专业的学习网站http://www.56exam.com 中华物流考试网www.56exam.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图10-1 供应链结构模型  从图10-1中可以看出,供应链有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也可以是大型零售企业)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资金流、物流和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三、供应链的特征  从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可以看出,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节点企业和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供应链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复杂性  因为供应链节点企业组成的跨度(层次)不同,供应链往往有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构成,所以供应链结构模式比一般单个企业的结构模式更为复杂。  2.动态性  供应链管理因企业战略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其中节点企业需要动态地更新,这就使得供应链具有明显的动态性。  3.面向用户需求  供应链的形成、存在、重构,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的,并且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用户的需求拉动是供应链中信息流、产品/服务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  4.交叉性  节点企业可以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交叉结构,增加了协调管理的难度。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的概述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我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是这样定义的:“供应链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二、供应链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世纪之交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  这种变化必然会对传统管理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带来挑战。同时,信息社会或网络社会已经开始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这必然要带来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在短缺经济时代,量的供给不足是主要矛盾,所以企业的管理模式主要以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从数量上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主要特征。现在,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个性化需求越来越明显,一个企业靠一种产品打天下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多样化需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品种的增加必然会增大管理的难度和对资源获取的难度。企业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愿望往往受到资源获取的制约。从产品开发转入批量化生产的速度,再从批量化生产转向市场销售的速度,都需要新的资源来支持。但是这些资源的获取很难,尤其是知识,不是说今天想到,明天就能够获得的,获得知识需要时间,需要成本。最火,兼顾社会利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环保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使企业既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还要考虑社会利益,而有时候社会利益和企业经济利益是不相协调的。  (二)传统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新环境下的不适应性  中华物流考试网打造最专业的学习网站http://www.56exam.com 中华物流考试网www.56exam.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传统管理模式是以规模化需求和区域性的卖方市场为决策背景,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获得效益。在这种决策背景下,他所选择的生产方式,必然是少品种、大批量,采用刚性和专用的流水生产线,因为这种生产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其规模化效益是最好的。但是它的致命弱点是适应品种变化的能力很差,一旦外界发生新的需求,原有的生产系统很难适应。从组织结构的特征来看,它是一种多级递阶控制的组织结构,管理的跨度小、层次多。管理层次的增加必然影响整个企业的响应速度。再从管理思想和管理制度的特征看,主要是以一种集权式管理,以追求稳定和控制为主。就是说,过去为了控制影响企业生产的这些资源,企业要么是自己投资建设,要么是参资控股,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控制可能影响自己生产和经营的资源。要最大限度地来控制这些资源,必然走向集权式,因为只有集权式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对资源的控制。  (三)传统管理模式在新环境下显现的主要弊端  传统“纵向一体化”(VerticalIntegration)管理模式至少有以下四方面弊端:  1.增加了企业的投资负担。  2.要承担丧失市场时机的风险。  3.有限的资源消耗在众多的经营领域中,企业难以形成突出的核心优势。  4.对于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无法做到敏捷的响应。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  由于“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了这种经营模式,随之的是“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Integration)”思想的兴起,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只抓最核心的东西:产品方向和市场。至于生产,只抓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甚至全部委托其它企业加工。  【例子】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推出新车Festiva时,就采用了新车在美国设计,在日本的马自达生产发动机,由韩国的制造厂生产其它的零部件,最后再运往美国和世界市场上销售。福特作为制造商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其它企业的资源促使产品快速上马,避免自己投资带来的基建周期长的目的,显然是追求低成本高质量,提高自己的竞争力。Festiva从设计、制造、运输、销售,采用的就是“横向一体化”的全球制造战略。福特在制造汽车的过程,形成了一个企业群体。在体制上,这些群体组成了一个主题企业的利益共同体;在运行形式上,构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用户的链。由于链上向临界点企业都是一种供应和需求的关系,因此称之为供应链。  为了使加盟供应链的企业都能受益,并且要使每个企业都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加强对供应链的构成及运作研究,由此形成了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强调核心企业与世界上最杰出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委托这些企业完成一部分业务工作,自己则集中精力和各种资源,通过重新设计业务流程,做好本企业能创造特殊价值、比竞争对手跟擅长的关键性业务工作,这样不仅大大地提高本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使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都能受益。  供应链管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与供应商以及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实施电子商务,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根据有关资料统计,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可以使企业总成本下降10%;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按时交货率提高15%以上;订货—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25%-35%;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生产率增值提高10%以上,等等。这些数据说明,供应链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取得了发展,其中以“订货—生产的周期时间缩短”最为明显。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完全得益于供应链企业的相互合作、相互利用对方资源的经营策略。试想一下,如果制造商从产品开发、生产到销售完全自己包下来,不仅要背负沉重的投资负担,而且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采用了供应链管理模式,则可以使企业在最短时间里寻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赢得市场,受益的不止一家企业,而是一个企业群体。因此,供应链管理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  四、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它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供应链管理的萌芽阶段中华物流考试网打造最专业的学习网站http://www.56exam.com 中华物流考试网www.56exam.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第二阶段:供应链管理的初级阶段  第三阶段:供应链管理的形成阶段  第四阶段:供应链管理的成熟和发展阶段  五、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强调每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当今人们谈论的共同话题。为此,要清楚地辨别本企业的核心业务,然后就狠抓核心资源,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第二,非核心业务都采取外包的方式分散给业务伙伴,和业务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关系。  第三,供应链企业间形成的是一种合作性竞争。合作性竞争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过去的竞争对手相互结盟,共同开发新技术,成果共享;二是将过去由本企业生产的非核心零部件外包给供应商,双方合作共同参与竞争。这实际上也是体现出核心竞争力的互补效应。  第四,以顾客满意度作为目标的服务化管理。对下游企业来讲,供应链上游企业的功能不是简单的提供物料,而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  第五,供应链追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这几个流在企业日常经营中都会发生,但过去是间歇性或者间断性的,因而影响企业间的协调,最终导致整体竞争力下降。供应链管理则强调这几个流必须集成起来,只有跨企业流程实现集成化,才能实现供应链企业协调运作的目标。  第六,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目标管理。  第七,更加关注物流企业的参与。过去一谈到物流,好像就是搬运东西。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的作用特别重要,因为缩短物流周期比缩短制造周期更关键。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领域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领域: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由图10-2可见,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并且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这两个目标往往有冲突)。  供应链管理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Internet/Intranet的全球信息网络各种技术支持                    图10-2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领域中华物流考试网打造最专业的学习网站http://www.56exam.com 中华物流考试网www.56exam.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在以上四个领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供应链管理细分为职能领域和辅助领域。职能领域主要包括产品工程、产品技术保证、采购、生产控制、库存控制、仓储管理、分销管理。而辅助领域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制造、设计工程、会计核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  由此可见,供应链管理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物料实体在供应链中的流动,供应链管理注重总的物流成本(从原材料到最终产成品的费用)与用户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为此要把供应链各个职能部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供应链整体的力量,达到供应链企业群体获益的目的。  二、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个企业的管理无非集中于四个方面(或四个流程)的管理:商流(买卖的流通)、物资流(物资实物的流通)、信息流(信息、知识的流通)、资金流(货币的流通),企业供应链管理即是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指导思想对上述四流所进行的规划、组织和控制活动,即对生产过程中的物流,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流以及决策协调过程中的商流、资金流进行控制和协调。因而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  第一,供应链网络结构设计(即供应链物理布局的设计),具体包括链伙伴选择、物流系统设计。  第二,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具体又分为:  (1)各节点企业内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主要包括三大核心作业流程的设计与重组:  ①客户需求管理流程,如:市场需求预测、营销计划管理、客户关系管理;  ②客户订单完成管理流程,如: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管理、新品研发计划管理、物料采购计划管理、品质管理、运输与配送计划与作业管理、资金管理;  ③客户服务管理流程,如产品售前、售中、售后管理;客户退货管理。  (2)外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供应链核心主导企业的客户订单完成管理流程与其原材料供应商、产成品销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物流外包商)等合作伙伴管理流程之间的无缝对接。  (3)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市场需求预测信息、库存信息、销售信息、新品研发信息、销售计划与生产计划信息等的交互共享,以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协同预测、计划与补给的库存管理技术等。  第三,供应链管理机制的建设:合作协商机制、信用机制、绩效评价与利益分配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监督预警与风险防范机制等。  下表总结了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常见的主要实现技术。表10-1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实现技术供应链网络结构设计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与重组供应链管理机制建设内部集成化流程设计与重组内部集成化流程设计与重组中华物流考试网打造最专业的学习网站http://www.56exam.com 中华物流考试网www.56exam.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供应链伙伴选择:·合作对策与委托代理理论·各种决策评价方法:DEA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业成本法(ABC分析法)等物流系统设计:·网络结构决策支持系统·仿真模型与最优化技术·启发式算法·BPR(业务流程再造)理论·SCOR(供应链参考运作模型)·TOC管理(瓶颈管理、约束管理)理论·JIT、精益制造、零库存管理理论·MRPⅡ、ERP、DRP管理信息系统·CAD、CAP、CIM信息系统·SCOR(供应链参考运作模型)·BPR(业务流程再造)理论·TOC管理(瓶颈管理、约束管理)理论·CRM、SRM、SCM管理信息系统·QR(快速响应)、ECR(有效顾客反映)技术·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技术·JMI(联合库存管理)技术·CPFR(协同规划、预测与补给)技术·敏捷制造技术·合作信用机制·协商机制·绩效评价与利益分配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监督与预警机制·风险防范机制第四节 供应链管理方法  供应链管理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主要是讨论结合供应链的特点采用的一些特色的方法。  一、联合库存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联合库存管理。所谓联合库存管理,就是建立起整个供应链以核心企业为核心的库存系统,具体地说,一是要建立起一个合理分布的库存点体系,二是要建立起一个联合库存控制系统。  而联合库存分布一般是供应商企业取消自己的成品库存,而将自己的成品的库存直接设置到核心企业的原材料仓库中,或者直接送上核心企业的生产线(见图10-3)。图10-3中实际上给出了两种模式:  中华物流考试网打造最专业的学习网站http://www.56exam.com 中华物流考试网www.56exam.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生产过程供应商企业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生产过程核心企业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成品库存12        测      图10-3 联合库存分布原理和物资从产出点到需求点的途径  第一种模式是集中库存模式,即是变各个供应商的分散库存为核心企业的集中库存。各个供应商的货物都直接存入核心企业的原材料库,变各个供应商的分散库存为核心企业的集中库存(见图14-3中的1)。这样做有很多好处:  (1)减少了库存点,省去了一些仓库设立的费用和相应的仓储作业费用,减少了物流环节,降低了系统总的库存费用;  (2)减少了物流环节,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3)供应商的库存直接存放在核心企业的仓库中,不但保障核心企业的物资供应、取用方便,而且使核心企业可以统一调度、统一使用管理、统一进行库存控制,为核心企业方便高效地生产运作提供了保障条件;  (4)这种方式也为科学的供应链管理如供应商掌握库存VMI、连续补充货物(CRP)、快速响应(QR)、配送、准时化供货(JIT)等创造了条件。  第二种模式是无库存模式,核心企业也不设原材料库存,实行无库存生产。这个时候供应商的成品库和核心企业的原材料库都取消(如图10-3中的2,即最下面一个虚线弧状箭头所示),则这时供应商与核心企业实行同步生产、同步供货,直接将供应商的产成品送上核心企业的生产线。这就是准时化供货模式。这种准时化供货模式,由于完全取消了库存,所以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但是对供应商和核心企业的运作标准化、配合程度、协作精神则也要求越高,操作过程也要求越严格,一般二者的距离不能太远。  这两种联合库存模式,不但适用于各个供应商和核心企业,原理上也适用于核心企业与分销企业。在运用于核心企业与分销商的情况下,核心企业要站在供应商的立场上,对各个分销企业实行分布库存,将货物直接存于各个分销仓库,并且直接掌握各个分销库存,采用配送等方式实行小批量、多频次送货。  联合库存体系除了建立起如上的联合库存分布之外,还要建立起统一的库存控制系统。如果建立好了联合库存分布体系,则建立联合库存控制系统的问题也就很好解决了。  二、供应商掌握库存(VMI)  供应商掌握库存VMI(VendorManagedInventory),是供应链管理理论出现以后提出来的一种新的库存管理方式。它是供应商掌握核心企业库存的一种库存管理模式,是对传统的由核心企业自己从供应商购进物资、自己管理、自己消耗、自负盈亏的模式的一种革命性变动。  由供应商管理库存有很大的好处:中华物流考试网打造最专业的学习网站http://www.56exam.com 中华物流考试网www.56exam.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1)供应商是商品的生产者,它掌握核心企业的库存具有很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机动性。  (2)供应商掌握库存,就可以把核心企业从库存陷阱中解放出来。  (3)供应商掌握库存,就是掌握市场。  可见,实施VMI,由供应商掌握库存,可以实现核心企业和供应商企业的“双赢”,不但对核心企业,而且对供应商企业自身都是有好处的。  实施VMI管理,需要有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供应商要详细掌握核心企业的销售信息和库存消耗信息,也就是核心企业的销售信息和库存消耗信息要对供应商透明。  第二,为了使供应商能够及时详细地掌握核心企业的销售信息和库存消耗信息,就要建立起通畅的信息传输网络,建立供应链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及时传输和处理。  第三,建立起供应链系统的协商机制和互惠互利的机制,要加强沟通,及时协商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本着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精神,建立起企业之间的友好协作关系。可以建立起某种组织的或规章制度的保证系统,订立合作框架协议。  三、供应链运输管理  除库存管理之外,供应链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运输管理。但是运输管理相对来说,没有像库存管理那样要求严格、关系重大。因为现在运力资源丰富,市场很大。只要规划好了运输任务,很容易找到运输承包商来完成它。因此运输管理的任务,重点就是三个,一是设计规划运输任务,二是找合适的运输承包商,三是运输组织和控制。   设计规划运输任务,就是要站在供应链的整体高度,统一规划有关的运输任务,确定运输方式、运输路线,联合运输方案,设计运输蓝图,达到既能够满足各点的运输需要,又使总运输费用最省的目的。因为供应链运输问题,是一个多点系统的运输问题,涉及供应商到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到分销商以及供应商之间、分销商之间等多个企业、多个品种、多种运输方式、多条运输路线的组织规划等问题。要根据供应链正常运行的节拍,确定各点之间的正常运量,然后统一组织联合运输、配送和准时化供货。这个通常要建立模型,仔细地优化计算得出运输方案、建立运输蓝图。具体的做法可以运用运输规划法、配送计划法等方法来完成。这种做法比较完美,但是工作量比较大,需要运用计算机来进行计算和规划。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习惯于采用实用主义的做法,就是各个运输任务自发产生、单独处理,不进行统筹考虑,这样做,虽然简单方便,但是常常造成运输资源不能够充分利用、空车率高、浪费大。  运输任务方案确定下来后,就需要找运输承包商。现在运输资源很丰富,容易找,但是一般应当找正规的运输企业或者物流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甚至可以把它们拉入供应链系统之中来。不要轻易找那些没有资格、没有能力的运输承包者,避免运输风险。  运输的方式有长途的输送运输、短途配送运输和准时化供货等形式。长途输送运输,是长距离大批量的快速运输;短途配送运输是短距离、多用户、多品种的循环送货;准时化供货是更短距离的供应点对需求点的连续多频次小批量补充货物。运输组织和控制,就是按照给定的运输方案、运输蓝图对运输承包商的运输活动过程和运输的效果进行组织、管理和控制。  四、连续补充货物(CRP)  连续补充货物(CRP,ContinuousReplenishmentProcess),就是供应点连续地多频次小批量地向需求点补充货物。它基本上是与生产节拍相适应的运输蓝图模式,主要包括配送和准时化供货方式。配送供货一般用汽车将供应商下了线的产品按核心企业所需要的批量(日需要量,或者半天需要量)进行频次批量送货(一天一次、二次)。准时化供货,一般用汽车、叉车,或传输线进行更短距离、更高频次的小批量多频次供货(按生产线的节拍,一个小时一次、二次),或者用传输线进行连续同步供应。中华物流考试网打造最专业的学习网站http://www.56exam.com 中华物流考试网www.56exam.com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www.100xuexi.com  五、分销资源计划(DRP)  分销资源计划主要是指供应商对分销网点或客户的有计划地组织供应送货。  六、准时化技术(JIT)  准时化技术,包括准时化生产、准时化运输、准时化采购、准时化供货等一整套JIT技术。这些在供应链中基本上可以全部用上。它们的思想原理都一样,就是四个“合适(Right)”:在合适的时间、将合适的货物、按合适的数量、送到合适的地点。它们的管理控制系统一般采用看板系统。基本模式都是多频次小批量连续送货。  七、快速、有效的响应系统  快速响应系统(QR,QuickResponse)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塞尔蒙(KurtSalmon)公司提出并流行开来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系统,主要的思想就是依靠供应链系统,而不是只依靠企业自身来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效率。一个有效率的供应链系统通过加强企业间沟通和信息共享、供应商掌握库存、连续补充货物等多种手段进行运作能够达到更高效率,能够以更高速度灵敏地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动。  有效率的客户响应系统(ECR,EfficientConsumerResponse)也是美国塞尔蒙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一个供应链管理系统,主要思想是组织由生产厂家、批发商和零售商等构成的供应链系统在店铺空间安排、商品补充、促销活动和新商品开发与市场投入四个方面相互协调和合作,更好、更快并以更低的成本满足消费者需要为目的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八、电子化、信息化  强调企业间信息沟通、信息共享,建立EDI/Internet系统,进行信息及商务票据及时传输和处理。这是供应链系统有效率运作的前提条件。  九、第三方物流公司  第三方物流公司是指统一承包包括供应商、需求商在内的各种企业的各种物流业务进行专业化运作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于具有专业的物流能力和强大的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实行统筹化、规模化运作,因此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操作质量和效率方面具有优势,因此,生产企业都愿意把它们的物流业务承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去操作。  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并没有特别的必然联系。供应链管理并不是一定要用第三方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也不是一定要操作供应链物流业务。不过两者之间应当相互联系起来,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协调配合进行运作。供应链管理业务最好能够承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去运作,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第三方物流公司如果承包了供应链管理的业务,就应当根据供应链的特点,按照供应链的管理目标去运作,切实达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复习思考题】  1、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  2、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目前有哪些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方法。中华物流考试网打造最专业的学习网站http://www.56exa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