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操作流程 28页

  • 132.50 KB
  • 2022-05-16 15:31:34 发布

中医诊疗操作流程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蒲县中医医院妇科操作流程目录1、中药外敷2、中药灌肠3、熏洗4、针灸5、局部用药6、穴位帖敷7、拔罐8、中药超声导入9、熏蒸10、穴位注射 中药外敷的操作流程用胶布或绷带固定固定将调制好的药物平摊于棉垫上或纱布上,并在药物上面加一大小相等的棉纸或纱布。敷药核对姓名、诊断,解释,松开衣着,保暖;按外敷部位选择合理体位,暴露外敷部位,保暖,敷药局部作清洁处理。患者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内盛调制好的药物、油膏刀、棉垫或纱布块、棉纸、胶布、绷带。用物准备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外敷部位的皮肤情况,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评估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服装、鞋帽整齐态度和蔼,语言温柔护士洗手,戴口罩素质要求 根据医嘱的要求,详细记录实施外敷治疗后的客观详细情况,并签名记录整理床单位,协助衣着,舒适卧位,清理物品,洗手整理一、外敷中药的调制  1、调制的药物须干湿适中,厚薄均匀,一般以0.2~0.3cm为宜,大小须超出病变处1~2cm为度,对皮肤有腐蚀的药物应限于病变部位以内。  2、用水或醋调制的药物,容易干燥,可加适量凡士林一起调制,一般1~2天后更换一次。3、敷药后应询问病人有无瘙痒难忍感觉,并观察局部有无皮疹、水泡等过敏现象,若有过敏反应,应停止敷药。二、注意事项    1.妇女孕期禁用有堕胎及致畸作用的药物。    2.小儿皮肤娇嫩,不宜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用药时间不宜过长,加强护理,防止小儿将所敷药物抓脱。   3.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4.如局部出现水疱,应用消过毒的针刺破,外用消毒药物,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5.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6.敷药疗法虽然相对安全,但对一些特殊病人,如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者,要密切注意其敷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感应及时中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7.皮肤破损处禁用刺激性药物。   8.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9.有些病证不能单纯依靠敷药疗法,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针灸的操作流程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观察有无弯针、晕针、滞针、折针;有无血肿、气胸观察将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提插捻转毫针以调节针感,留针10—20分钟行针根据针刺部位。选择进针方法,正确进针进针按腧穴深浅和患者体质选择毫针,检查针柄有否松动、针尖有无弯曲带钩等情况选取毫针消毒局部(穴位)皮肤由内向外擦拭,直径﹥5厘米消毒皮肤拇(食)指循经按压腧穴,询问患者感觉,以确定穴位。定穴核对姓名、诊断,解释,松开衣着,保暖;按腧穴选择合理体位,暴露针刺部位,保暖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评估物品准备治疗盘、毫针盒、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可备毛毯、屏风患者准备素质要求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服装、鞋帽整齐态度和蔼,语言温柔护士洗手,戴口罩 根据医嘱的要求,详细记录实施毫针治疗后的客观详细情况,并签名记录整理床单位,协助衣着,舒适卧位,清理物品,洗手整理一手捻动针柄,另一手拇(食)指按压针孔周围皮肤,将针退至皮下,迅速拔出。用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出血。检查针数,防遗漏起针 局部用药的操作流程 穴位贴敷的操作流程穴位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一定穴位,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故又称“三伏灸”、“三伏贴”。1)部位:根据患者病情,按规定选择相应的穴位。2)体位:以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为宜。3)环境:应选择清洁卫生的环境。4)消毒:①部位:用75%乙醇或0.5%~l%碘伏棉球或棉签在施术部位消毒。②术者:医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施术方法1)贴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上,然后外覆医用胶布固定;或先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贝占。硬膏剂可直接或温化后将硬膏剂中心对准穴位贴牢。2)敷法: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涂搽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使用膜剂者可将膜剂固定于穴位上或直接涂于穴位上成膜。使用水(酒)浸渍剂时,可用棉垫或纱布浸蘸,然后敷于穴位上,外覆医用防渗水敷料贴.再以医用胶布固定。3)填法:将药膏或药粉填于脐中。外覆纱布,再以医用胶布固定。4)熨贴法: 将熨贴剂加热,趁热外敷于穴位。或先将熨贴剂贴敷穴位上,再用艾火或其他热源在药物上温熨。贴敷时机  一般在每年夏季,农历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贴敷治疗(如果中伏为20天,间隔10天可加贴1次)。在三伏天期间也可进行贴敷,每两次贴敷之间间隔7~10天。  目前,有些单位尚在探索“三九”天或平时时间进行贴敷,以提高临床疗效。 贴敷时间  ①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2~6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2小时。  ②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  疗程  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贴敷部位  贴敷的部位一般以经穴为主,临床常用的穴位有肺俞、定喘、膏肓、大椎、中府、膻中等。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辨证取穴,临床常用穴位有风门、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等。施术后处理 1)换药:贴敷部位无水泡、破溃者,可用消毒干棉球或棉签蘸温水、植物油或石蜡油清洁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并消毒后再贴敷。贴敷部位起水泡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后再贴敷。2)水泡处理: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大的水泡应以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泡应做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注意事项1)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2)孕妇、幼儿慎用。3)颜面部慎用。4)糖尿病患者慎用。5)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6)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挥发。7)若用膏剂贴敷,膏剂温度不应超过45C,以免烫伤。8)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布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9)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10)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11)贴敷时间和皮肤反应参见附录B。 12)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疹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禁忌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贴敷方法  先将贴敷部位用75%乙醇或碘伏常规消毒,然后取直径1厘米,高度0.5厘米左右的药膏,将药物贴于穴位上,用5厘米×5厘米(小儿患者可适当减小)的脱敏胶布固定。  其他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未病”方法,需要至少3年以上的长期使用。对贴敷期间病人的管理非常重要。患者如果疾病发作或者病情加重应积极就医,控制病情;并应认真记录每次发作的时间、程度、治疗情况等;临床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给予治疗和康复的咨询指导。同时,此疗法的使用要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进行此疗法前,要向患者认真介绍适应病症和注意事项等。  此疗法实施时间集中,患者众多,实施部门应该充分准备,做好实施流程安排,并注意疾病诊断依据的收集和整理。 拔罐的操作流程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服装、鞋帽整齐态度和蔼,语言温柔护士洗手素质要求评估物品准备患者准备定位拔罐观察起罐整理记录治疗盘、火罐、95%酒精棉球、血管钳、火柴、小口瓶等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松解衣着,暴露拔火罐部位,保暖核对部位,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穴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撒手,适时留罐随时检查罐口吸附情况,局部皮肤紫红色为度,其疗效最佳,留罐10分钟。疼痛、过紧,应及时起罐。一手夹住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利起罐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实施拔罐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拔火罐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中药超声导入的操作规程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1-1治疗前要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检查有无长指甲、手部有无没愈合的伤口。手指甲长的要剪短后才能为病人进行治疗,手部伤口没愈合者,不能光着手操作。1-2将正负极板套和治疗专用药液加热到50℃以上,检查药垫是否干燥,药液有无变质发酸。药垫不干者应烘干后再用,药液起絮、发酸要弃用,重换新鲜药液。1-3①将治疗机接通电源,检查机器各指示灯光是否正常,电位器旋钮有无松动,治疗输出导线有无扭曲、破损,夹子是否裸露、松动或缺损,插头有无松动,电极板是否平整、完好。②如指示灯闪烁、或明或暗、甚至不亮,导线、插头、夹子破损裸露应极时更换,治疗输出导线扭曲要理伸,电极板不平要拍平才能使用,破损较重不能再用。③治疗输出导线太脏时,要及时擦干净,隔水布发硬、破损要及时更换,电极板破损、变小不要再用。2、治疗步骤2-1将加热好的极板套尽量拧干、置于盘中,将加热好的药垫轻拧(以不滴药液为准)置于盘中备用。2-2察看病人的治疗卡是否盖章,收缴号牌(上午),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简单询问症状、体征,对初次治疗者要交待注意事项。2-3①将病人安置在合适的治疗位置,充分暴露治疗部位。置放负极的位置可征求病人的意见,但切忌不可简单地问“放哪里”,以免造成病人的误会。②将正负极板分别置于加热好的正负极板套中,检查极板是否完全在套中,正极加上药垫。③将极板连接治疗输出导线,检查夹子是否外露。④用手背检查正负极板套及药垫温度是否合适,烫了要凉一下到不烫时才能放于病人治疗部位,凉了要重新更换热的。⑤将准备好的正极极板套和药垫按要求置于治疗卡上写明的部位,将负极极板套置于附近部位(离正极2-4cm)。⑥分别盖上隔水布,再一次检查极板及夹子是否外露,特别是治疗部位不平,皮下组织薄的地方要特别注意。⑦压上沙袋,询问病人轻重是否合适,太轻了会引起接触不良,太重会使病人不舒服。⑧将病人的衣服拉好,冷天盖好被子,防止病人受凉。2-4打开机器的电源开关,设置好治疗通道的时间,检查好治疗通道的电位器是否回零,按下确认键,治疗通道的电流即接通,慢慢调节电位器旋钮至病人能耐受为止,对初次治疗者电流不要开得太大。2-5在病人治疗期间,要定期巡查,及时给病人调整治疗电流,询问病人在治疗中的感觉,特别是对对初次治疗者更要密切观察,防止意外情况发生。2-6机器报鸣后,治疗电流自动切断。 ①按下消音键关掉报鸣声,将电位器回零。②分别取下沙袋、隔水布、极板套及药垫,用毛巾擦干净治疗部位。③将极板从极板套中取出,放于隔水布上,正负级不能互相接触,否则会引发短路。将治疗输出导线理顺,放在合适的位置,以免影响病人的活动。④检查治疗部位皮肤有无烫伤,如有破损要及时报告、处理,轻者涂擦碘伏等消毒药液,重者要进行包扎处理。⑤如最后一个病人治疗完毕,要关掉电源开关,拔出电源插头。2-7将极板套洗净,放入锅中煮沸消毒,以备下次使用,将药垫集中放置,一起洗净、凉干。2-8填写病人的治疗卡片,记录病人治疗的部位、时间、反应。3、治疗部位选取3-1颈椎①病人多采取坐位,个别人在特殊情况下可选俯卧位。嘱病人解开衣服胸前上一两排钮扣,头发长者将头发掀开,充分暴露颈部。②如医生在治疗卡上填的是“颈椎”,可选以发际(第二椎)以下至大椎(第七颈椎)以上之间部位放置正极;医生没在卡上注明放置负极的部位时,负极可置附近肩背部,距正极约2-4cm,也可询问病人哪边症状明显些,负极置于哪边的肩背部,但不能距离太远,正负极之间不可超过10cm,更不能将负极置于手臂上。③如医生在治疗卡上填的是“C3-7”“C3-6”或“C4-7”“C4-6”按以上方法取选部位。如填写的是“C3-5”或“C4-6”特别是个子高、颈项长的患者即按发际(第二椎)以下至大椎(第七颈椎)以上部位酌情选取。④负极应经常更换部位,特别是皮肤过敏者。遇有皮肤破损者,应尽量避开破损处,实在不能避开的要用大于破损面积的胶皮复盖伤口。⑤不论新老病人,没次治疗一定要先看治疗卡,看清遗嘱,选取正确部位,以免前面的错了,后面的跟着错。3-2腰椎①病人多采取俯卧位,个别人在特殊情况下可选仰卧位或半趟位,甚至侧卧位。掀起衣服,暴露腰骶部。②操作者双手找准两侧髂棘最高点,以此连线穿过腰部的部位是第四腰椎棘突或四五椎间隙,以此选取治疗部位。③如卡片填的是“L4-S1”、“L3-S1”,就取髂棘最高点连线与骶骨之间的正中部位,对个子较高的病人取位时,可采用前者偏下,后者居中的取法。如卡片填的是“L3-5”侧稍向上取1-2cm,以此类推。④负极置腰臀部附近部位,不可放在腿上,最好不要同时放在脊柱上。⑤同3-1之④⑤条。3-3膝关节①病人多采取坐位或卧位,挽起裤子,暴露要治疗的膝关节。②膝关节治疗正负极的放置采取对置法,即正负极可分别置于关节的左右两侧或前后,最好每天交换,不但前后左右交换,还应将正负极交换,以减轻对皮肤的损害。③在放置好正负极后要永带子进行捆扎,在开电流前要检查极板和夹子是否紧靠突出的骨性部位,以免引发烫伤。 ①极板套的放置要以膝关节为中心,不可太过往前或太往下。不可将正负极都放在膝关节下的胫前。3-4其它部位3-4-1踝关节可选内外踝对置法,用带子捆扎固定,正负极每天交换位置,注意极板或夹子不要烫伤内外踝处的皮肤。3-4-2足跟坐位,患足踩在有小沙袋的矮木凳上,正极置足跟,负极横放足背,注意不要烫伤足背皮肤。3-4-3肩关节应选平卧位,正负极交替置肩关节前后面,后面可垫一小沙袋,前面压一较大沙袋。注意被压的一面皮肤不要被极板或夹子烫伤3-4-4髋关节可选平卧位或俯卧位,正负极交替置髋关节前后面,注意被压的一面皮肤不要被极板或夹子烫伤。3-4-5肘关节可选对置法,用带子捆扎固定。 中药熏蒸治疗仪操作流程图素质要求评估物品准备患者准备定位熏蒸观察熏毕整理评价记录仪表端庄,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评估患者发病部位、症状、相关因素、既往史及心理状态等。中药熏蒸床检查,药液,盛放药液容器,水温等。核对姓名,诊断,部位方法,做好解释,关闭门窗,屏风遮挡,取适宜体位,暴露熏蒸部位。必要时以屏风遮挡。定时观察熏蒸床运作情况,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清洁局部皮肤、擦干。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用物清洗整理好,归还原处,洗手。记录并签名。体位及皮肤情况;药液温度、患者感受等。再次核对,确定熏蒸部位,并根据不同疾病准备不同药物。将中药倒入容器,根据不同部位按要求熏腾。 评估物品准备患者准备定位拔罐观察起罐整理记录治疗盘、火罐、95%酒精棉球、血管钳、火柴、小口瓶等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松解衣着,暴露拔火罐部位,保暖核对部位,遵医嘱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一手持火罐,另一手持止血钳夹95%酒精棉球点燃,深入罐内中下端,绕1—2周后迅速抽出,迅速将罐口扣在选定部位(穴位)上不动,待吸牢后撒手,适时留罐随时检查罐口吸附情况,局部皮肤紫红色为度,其疗效最佳,留罐10分钟。疼痛、过紧,应及时起罐。一手夹住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利起罐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实施拔罐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拔火罐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中药灌肠的操作流程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服装、鞋帽整齐态度和蔼,语言温柔护士洗手,戴口罩评估物品准备患者准备插管前准备插管灌滴药液观察拔管整理中药灌肠液、灌肠筒连接输液管一套、治疗盘、弯盘、肛管、纱布、石蜡油、棉签、止血钳、止水夹、草纸、橡皮单、治疗巾、输液架、水温计嘱病人排二便,查对解释,取左侧卧位,脱裤,臀下用一小枕抬高臀部10厘米,垫上橡皮单、治疗巾,遮挡,保暖取去渣中药灌肠液约200毫升,倒入灌肠筒内,挂在输液架上,移至病人床边(液面离肛门约40~50厘米)弯盘置于臀沿,润滑肛管前端,排气关止血钳,分拔臀部,擦入肛门20~25厘米,稍停片刻,固定松开止血钳,滴入通畅后,调整60~80滴/分病人反应、药液滴入情况药液滴完,用止血钳夹紧肛管,缓缓拔出,置于弯盘内,分离肛管,用草纸轻轻按压肛门协助患者平卧、抬高臀部,嘱病人平卧1小时。整理床单位,清洁用物,洗手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体质、心理状况记录灌肠液量、滴注过程、时间、病人反应等,签名素质要求 熏洗的操作流程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服装、鞋帽整齐态度和蔼,语言温柔护士洗手素质要求评估物品准备患者准备定位熏洗观察熏毕整理记录治疗盘、药液、盛放药液容器、水温计等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关闭门窗,取合适体位,暴露熏洗部位,保暖再次核对,确定熏洗部位遵医嘱配制药液,将药液趁热倒入容器,根据不同部位按要求熏蒸。药液偏凉时,随时更换保持药液的温度,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清洁局部皮肤、擦干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熏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体质、熏洗部位皮肤情况、心理状况 蒲县中医医院皮肤科操作流程湿敷的操作流程清创的操作流程 药膜的操作流程 药膜的操作流程穴位贴敷的操作流程面膜的操作流程拔罐的操作流程针灸的操作流程熏洗的操作流程穴位埋线的操作流程薰药的操作流程临方调配的操作流程 湿敷的操作流程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服装、鞋帽整齐态度和蔼,语言温柔护士洗手素质要求评估物品准备患者准备敷药观察整理记录遵医嘱配制药液、容器、敷布、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等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关闭门窗,取合适体位,暴露湿敷部位,保暖再次核对湿敷部位,然后将温度适宜的药液倒入容器内,置敷布于药液中浸湿,敷于患处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敷布的湿度,并频频淋药液于敷布上擦干局部药液,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洗手根据医嘱要求,详细记录湿敷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字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体质及心理状况等 清创的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