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8.17 KB
- 2023-01-18 11:45:52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财政收入统计一、概念: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抽泣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链接:各种财政思想一、论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的财政思想(一)、亚当•斯密财政思想的要点亚当•斯密为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国富论》主要研究促进或阻碍资产阶级财富发展的原因,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亚当•斯密主张利己主义、经济自由,认为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共同利益。(二)、亚当•斯密的收入论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把国家收入分为如下两类:第一、来自君主或国家财产的收入。他认为这两部分收入是由君主或国家所拥有的资产和土地构成的,君主利用其资产亲自经营所取得的收入称利润,把其资产贷与别人取得收入称利息。但君主生活奢侈,无经营能力,其收入极微。国有资产以国有土地地租收入为主要收入源泉,还有公立银行和官办邮局的利润收入。但这些收入远远不够支付一国的必要费用,则必须依赖于取之于人民的各种税收。第二、来自赋税的收入。亚当•斯密认为,一切税收都来自地租、利润与工资,或来自这三种综合的收入,他把税收划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地租税,包括房租税。所谓地租税即来自土地上的赋税,有两种征收方法:其一按照某种标准,对各地区评定一个定额地租,估定之后,不再变更。其二税额随土地实行地租的变动而变动,随情况的改善或恶化而增减。关于房租税,亚当•斯密认为可以分为建筑物税(即房租税)和地皮租税(即地产税)。建筑物租(房租)是建筑房屋所花资本的利息或利润,它必须是够支付建筑房屋投资的利息和不断修缮房屋的费用。否则,建筑资金将会用于投资于其他利润率较高的行业。因此,房租受市场利息率的影响。在全部房租中,其超过建筑主合理利润部分为地皮租,地皮租可因地皮所处地理环境不同而有贵贱之分。房租税由住户负担,地皮税由地皮主负担。如房租税定的太高,会抬高房租,人们满足于住小房;如定的太低,会降低房租,人们要求住大房。地皮租因所有者不用亲自费力,便可获得收入,所以地皮租对其它产业不产生影响,是良好的课税对象。但当时在欧洲各国,大都对房租课税,没有把地皮租当做另一种课税对象。二是利润税。亚当•斯密认为利润税是对资本收入的一种赋税,他把资本收入分为两部分;一为利息,一为利润。利息属资本所有者,利润是投资风险及困难的报酬,否则资本所有者就不会投资。例如利润税高,他就提高利润率,把利润税转嫁出去,或把资本转移国外,所以利润税不应定得太高。三是劳动工资税,亚当•
斯密认为,低级劳动者工资受劳动需求和食物平均价格的影响。例如劳动需求和食物平均价格不变,征劳动工资税又会使劳动工资上升到稍多于税额的水平,即工资不但会按照税率的比例提高,而且提高的比例还会稍高于税率上升。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工资税是由雇主负担的,最后转嫁给消费者;农业劳动工资税由地主负担,所以,劳动工资税会使地租缩减,制造品价格上涨。如一般劳动需求减少,则劳动工资税不会使工资相应提高。农业劳动税会使农业衰退,农业就业减少。他认为,在多种情况下,对官吏的薪金是可以征税的。他的意思是对劳动工资不宜课税,对高级官吏的报酬可以征税。四是人头税和消费税。亚当•斯密认为,人头税如按人的财富或收入的比例征税,那就变为任意的,不确定的,因为人的财富状况时有不同,往往凭任意评估而定。如人头税按纳税人的身体征收,那就完全是不公平的,因为同一身份的人其贫富程度不一,税轻尚可,税重则很难实行。因为人头税的不合理和不可能,于是引起消费税的征收,消费品税是间接地对人们支出的费用征税,不管他的收入是来自地租,资本利润或劳动工资。换句话说,消费品税是按人们的支出征税,这种支出在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他们的收入有一定的比例。消费品可以是必需品,也有奢侈品。亚当•斯密认为,对生活必需品课税和对劳动工资直接课税一样,最终会把税负转移给消费者。因为这种税虽由劳动者在购买消费品时由自己的手中付出,但在一定时期里将通过增加工资由雇主负担,如雇主是制造商,他将把增加的工资和一定增加的利润转移到物品的价格上。因此,税最终是由消费者负担。(三)、亚当•斯密的公债论亚当•斯密不赞成政府发行公债,他认为只有在战时由于平时储蓄不够,战时又耗费浩大,才可发行公债因为政府发行公债,会把私人用于生产的资金转移给政府浪费掉了,影响生产的发展。政府为了偿还公债的本息,又提高税收,增加人民负担,或者折价偿还,甚至赖账不还,使债权人蒙受损失。总之,通过对亚当•斯密财政学思想的研究,希望对我国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能有所启迪,能够制定出更加合理和有效的经济政策。二、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是指凯恩斯学派的财政政策思想以及根据其思想制定的财政政策。20世纪30年代以来,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及其追随者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加剧和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的形势,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垄断资本的利益,适应垄断资产阶级专政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需要,以其经济理论为基础提出一套财政政策思想。一些资本主义家,主要是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这些财政政策思想为依据,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广泛实行了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一)凯恩斯财政政策思想: 凯恩斯财政政策思想主要由其经济理论、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政策、财政平衡政策等几个部分所构成。(二)经济理论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立足点是所谓就业理论,核心思想是所谓有效需求理论。他以调节有效需求和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制定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认为有效需求决定社会就业量。有效需求指的是保证投资者获得最大利润的社会总需求。按照他的理论,社会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部分所构成,而最终决定有效需求规模的因素是所谓“消费倾向”、“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和对货币的“流动偏好”
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些心理因素运动的特点是:消费的增长幅度一般落后于收入的增长,结果会引起消费需求不足;投资的不断增加会带来资本边际效率的下降,结果造成投资吸引力的减弱,引起投资不足。这些都会带来危机和失业的增加。他认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就是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的结果。凯恩斯还用乘数原理论证增加投资可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经济效果。根据上述经济理论得出的财政政策思想,主张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社会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三)财政支出政策思想 凯恩斯以所谓边际消费倾向和乘数论为依据,断言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为了提高投资乘数,主张政府采取调整财政政策的方针,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以提高社会需求。同时,还可以执行扩大采购的政策,直接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的恢复。(四)财政收入政策思想 主张为了适应财政支出的增加和干预经济政策的需要而改革税收制度和公债政策。在税制改革上提倡用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代替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以累进税代替比例税,从而调节收入,刺激消费需求的提高。在公债政策上,提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把公债看作是弥补财政赤字和增加财政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以弥补私人消费的不足。(五)财政平衡政策思想 凯恩斯这一思想是提倡用赤字财政政策代替财政稳健政策,认为财政稳健政策会减少社会总需求,损害公共福利。为了刺激增加需求,主张政府要有意无意地造成超支,或者举债筹款救济失业。他认为举债支出虽然浪费,但结果却可以使社会致富。我国财政收入状况的分析一、财政赤字规模的决定因素人们对财政赤字的担心和恐惧主要是因为害怕财政赤字会引起通货膨胀,有人甚至把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等同起来。其实,财政赤字只有在赤字融资手段运用的时空不当(导致经济体系中需求过度膨胀),财政赤字的规模超出实际需要(导致货币供给量过剩)时,才会最终引致通货膨胀。要保证财政赤字在不发生价格的通货膨胀性上涨的情况下,促进资本形成,加速经济增长,其安全界限的确定必须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经济因素,二是资金来源因素。(一)财政赤字规模的社会经济制约因素1.经济增长率的提高程度。如果经济持续增长率比较高,即使政府施以较大规模的财政赤字用于发展经济,对国民经济也没有危害,或危害很小。这是因为本国经济的吸纳能力随着国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而相应加强,价格水平不会出现明显上涨。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Frieman,1971)所言,在实际产出增长的经济中,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引起货币需求的相应提高。由于货币需求增加得越多,通货膨胀越低,因此,增长的经济中的通货膨胀率相对较低。但是,如果经济增长率很低,即使存在少量的赤字,它对国民经济也有可能造成危害。2.货币化部门的增加程度。
在商品货币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当中的非货币化部门将不断地转化为货币化部门,这一进程就是这里所说的货币化。货币化进程有两个明显的作用:(1)引起人们持有货币的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资产动机)的增强,从而引起相应形式的现金余额增长;(2)对实物工资、租金、利息、税收或其他对消费者支付的替代,显然会使货币交易余额增长,货币储蓄对实物储蓄的替代也将引起现金余额的增加。虽然由货币化进程本身引起的货币需求的净增量比由已经货币化部门经济活动水平提高而引起的货币需求要小得多,但是,它毕竟为由赤字引致的“额外货币供给”减轻了通货膨胀压力。因此,由货币化进程引起的额外货币需求量,就是政府在确定财政赤字规模时所要考虑的指标之一。3.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力的未利用程度。政府以赤字为经济发展融资是否产生通货膨胀压力,在产出方面,首先要看经济中是否有未加利用或者利用不充分的现成资源存在,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如果在国民经济中,特别是农业和工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未利用或利用不足的资源和能力,那么,预算赤字可能会使闲置的资源和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增加本国的生产水平,而不会对价格水平产生上抬的压力。4.赤字支出的投资项目性质。一般而言,只有在更多的货币与更少的产品交易时,赤字融资才会引致通货膨胀压力。因此,通过预算赤字筹集的资金,如果用于周期短、见效快的建设项目上,就不大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压力。其最简单明了的理由是,生产的增加或多或少地抵消了公众持有货币购买力增加的影响。5.国际贸易的逆差程度。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是逆差,那么,该国的赤字财政就可能是非通货膨胀性的。这是因为:(1)一般而言,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表示该国的货币供给量将趋于降低,而赤字财政则表示货币供给量将趋于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增减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抵消,价格水平不会明显提高。(2)大量进口外国商品和劳务,并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给国内市场,从而吸纳家庭部门超额的货币收入,缓解供求紧张状况。(3)把有些资源从出口产业部门转移到为国内市场供应商品和劳务的产业部门来增加国内商品和劳务(例如,土地可以从生产出口原材料转向生产国内消费的食品),减少出口的机会,增加国内的商品和劳务的供给。由此可见,在不造成通货膨胀的前提下,赤字财政促进经济增长是以国际收支恶化为代价的。6.政府自身的管理能力。一般来说,财政赤字只要出现,就有可能产生通货膨胀压力。重要的问题是:政府有无适当而有力的管理措施和廉洁高效的管理机构来防止以致消除赤字财政塑成的通货膨胀压力。政府的这种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举债能力与征税能力。作为促进资本形成的一种工具,赤字融资在导致公众的额外收入增加时,政府如果有能力通过举债和征税等手段把这种额外收入的绝大部分筹集上来,那么赤字财政的实施将是成功的(Lewis,1955)。(2)工资和价格的控制能力。政府对工资的控制应与对物价的控制同步进行。为了不使工资上涨过快,物价应首先得到严格的控制。一般而言,价格水平上涨,尤其是供给弹性不大的食品价格的上涨,迟早会导致增加工资的要求。在必要时,还必须对消费品的分配加以管制,甚至对有些消费品实行配给制、凭票制。7.公众的牺牲精神。赤字融资安全线的确定还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因素,即广大民众的理解和牺牲精神。如果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通货膨胀变得不可避免,政府部门就有责任向社会做出宣传,求得社会各界的配合。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如果政府坦诚地告诉人民,要保证将来能持久地享有较高的生活水平,惟一的办法就是忍受今天的低生活水平,那也许是更明智的做法。
(二)财政赤字规模的资金来源制约因素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手段,财政赤字的规模自然要受经济体系当中有关因素的制约。但是,即使在各种因素允许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有时却发现,某一财政年度伊始所计划的财政赤字水平,在该财政年度终了时,要比计划的水平低。其原因何在?原来,财政赤字的规模还要受到本国能为赤字融资的资金来源的限制。财政赤字的资金来源渠道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即国际资金来源和国内资金来源。1.国际融资的限制财政赤字的国际融资渠道至少可以划分为四种,即国际援助、优惠贷款、商业贷款以及外债拖欠。不难看出,前两种方式似乎更好一些,它们可以使赤字国(债务国)不负任何或少负财政负担而使赤字得到部分弥补。所以,赤字国应尽可能地争取这类国际融资方式。但是,一国在—定期间内可供利用的外援和优惠贷款的规模不是赤字国轻而易举就能左右的变量,其规模主要取决于债权国。外债拖欠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也能弥补部分财政赤字而不增加财政负担,但是这一融资渠道无疑使赤字国(债务国)的信用扫地,将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寸步难行,只能作应急之用。商业贷款虽然比较容易得到,但它成本高风险大,如果超过一定规模,会发生外债危机。因此,利用这种融资方式的关键是要掌握好借款的总额度。可见,国际融资的规模是否适当,关键在于商业贷款是否适度。衡量外债规模是否合理,国际上通用三个指标:(1)外债余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总额的比率即债务率不能超过100%;(2)外债余额占当年GNP的比率即负债率要小于25%;(3)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总额的比率即偿债率要小于20%。当然,一国的外债举借规模不仅取决于该国的出口创汇能力,还与本国的经济增长状况有关。以往研究外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文献指出(Alter,1961),在经济增长中外债的累积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外债余额的增长速度不得高于GDP的增长率。2.国内融资的限制国内融资规模可以分两部分进行讨论:一是国债融资的规模;二是货币融资的规模。衡量国债规模是否合理,一般用四个指标:(1)国债余额占GDP的比率即国债负担率,欧盟各国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要求各国的国债负担率不得超过60%,这是衡量整个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指标;(2)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居民储蓄余额的比率,这是衡量居民应债能力的指标;(3)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收入的比率,这是衡量政府偿债能力的指标;(4)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这是衡量国债依存度的指标。
倘若政府向中央银行借债,赤字融资就非常容易,但这种融资方式的危险性也最大。因为这种融资方式会直接导致货币扩张,若货币扩张提高一般价格水平,就会降低货币单位的实际价值。这种实际价值的减少可以看成是对货币持有者的课税,即所谓的通货膨胀税。(1)当一国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果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其他一些融资来源就将被迫减少。例如,该国得到外国商业贷款和在国内出售债券将更加困难。(2)通货膨胀有可能降低政府的税收收入和出售公共服务的收入(TanziandBlejer,1982)。(3)即使通货膨胀不影响其他融资来源,较高的中央银行融资的比率所增加的实际收入也只能达到一定的通货膨胀率水平。超过了那个比率,通货膨胀再高也只是降低实际税收收入,因为构成通货膨胀税税基的实际余额相对于其通货膨胀前的水平有所降低。二、我国的财政赤字成为低通胀的发展手段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改革开放20年,几乎伴随20年的财政赤字,这种持续的财政赤字为什么没有引起恶性通货膨胀?如何评价赤字在中国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一)我国的财政赤字已成为一种发展手段回顾我国20年来的经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财政赤字有效地动员了社会资源,积累了庞大的社会资本,支持了国有企业的制度变革,促进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财政赤字的这种发展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即增长效应、改革效应和拉动效应。1.财政赤字的增长效应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财政政策的贡献非常突出。鉴于到目前为止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和健全,税收制度因个人所得税比重微乎其微而缺乏弹性,因此,财政政策中的自动稳定政策效果不彰,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相机抉择政策措施主要是减税和增加支出(结果必然是财政赤字),但这些措施不仅是出于短期调整不景气、稳定经济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长期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工具来使用的。史永东(1999)曾利用我们修正后的汉森模型,就中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经验研究,结论是过去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我们对史永东的计算结果作了修正,至少可以得到两点结论。(1)1981—1996年,实施财政赤字的政策总体上使经济增长率提高了1.3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3%,而其中的相机抉择政策使经济增长率提高了2.3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23%。特别是1990—1996年,这种财政政策总体上使经济增长率提高了2.01个百分点,贡献率近20%,而其中的相机抉择政策使经济增长率提高了3.8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37%。(2)在16年经济转型过程中,前9年的财政政策效果远不如后7年的财政政策效果。这说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加强,运用财政政策的技巧日臻成熟,技能大大提高了。2.财政赤字的改革效应中国的财政赤字极大地支持了经济改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改革,二是价格改革。
首先,财政赤字支持了企业改革。(1)减税让利。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从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造人手,实行了“简政放权、减税让利”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为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收统支”政策,到1983年开始的“利改税”,再到1994年的全面税制改革,政府对国有企业利润的分配比例,从100%下降到55%,再降到33%。这些改革措施,在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巨大财力支持的同时,也相应地减少了政府的财力。而在有关支出并没有同步缩小的情况下,财政赤字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2)企业亏损补贴。为了使关系到国计民生企业的生存,为了减轻失业压力,政府对国有企业亏损特别是政策性亏损给予补贴。近20年来我国企业亏损补贴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情况:1985年高达25.3%,1986—1990年为18.9%,1991—1995年为9.2%,1996—1998年为4.0%。从财政自身运行的结果来看,减收与增支没有区别,都会使已有的财政赤字加大。其次,财政赤字支持了价格改革。中国在“利用双轨、走出双轨”,逐渐从计划价格走向市场价格的改革进程中,为了保证价格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价格改革的关键10年(1981—1990年),财政的价格补贴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平均高达13.1%。3.财政赤字的拉动效应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财政赤字不仅不具有排挤效应,反而可能有拉动效应。从排挤效应理论来看,财政赤字对民间部门(包括企业和个人)投资的排挤效应是通过利率机制实现的,即赤字支出推动利率上扬,抑制了民间部门的投资支出。但是,我们认为,由于我国目前的利率管制制度使得利率水平对财政赤字的反应灵敏度很小,公债利率对银行利率没有推动作用,因此,财政赤字不会通过影响利率水平而排挤民间部门投资支出。即使利率与财政赤字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但目前经济运行中的民间部门投资对利率变化缺乏弹性。很多经验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私人投资对利率反应不灵敏的现象(Rama,1993)。不仅如此,中国的财政赤字还可能具有拉动效应。学术界认为,拉动效应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财政支出的生产性、投资函数的形式以及资产的替代性。(1)格鲁斯曼和卢卡斯(GrossmanandLu—cas,1974)在分析生产性财政支出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时指出,倘若财政支出具有生产性,赤字支出就具有拉动效应。中国在1981—1995年间,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费平均占近一半,即48.7%(国家统计局,1998),财政支出具有很强的生产性。况且,绝大部分赤字支出一般都用于为民间部门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基础设施的投资。(2)巴罗和格鲁斯曼(BarroandGrossman,1976)认为,如果投资函数的形式为I(r,Y)(其中,I为投资,r为利率,Y为国民收入),利率上扬虽然会使投资减少,但国民收入增加却使投资增加,投资最终是增是减,需要考虑这两种相对力量的大小。具体到我国的情况,如前所述,民间投资对利率缺乏弹性,而经济又是长期持续增长,故赤字支出通过国民收入增加而产生拉动效应。(3)在人们现有的财富主要由货币、公债和股票构成的情况下,如果股票相对于公债的风险越大,以公债融资的赤字支出就会产生拉动效应。在我国目前股票市场尚不完善,投资者尚不成熟的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股票的风险大于公债,这也是理论上早已证明了的。(二)我国的财政赤字没有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
按照中国现行统计方法,(1)1979—1997年,财政赤字比率年均0.88%,同期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7.47%,如果算上1998年,这两个指标分别为0.89%和6.97%;(2)1985—1998年间,财政赤字比率年均0.84%,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93%;(3)如果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口径,财政赤字比率年均2.03%,同期消费价格指数为11.43%。可见,无论以哪种口径计算,最终结果都表明,尽管我国的财政赤字连年不断,但没有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国的连年财政赤字为什么没有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需要根据赤字规模决定因素及其相关理论、积极的调整措施进行解释。1.有利的社会经济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中国20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9.8%(国家统计局,1999)。这种持续的实际经济增长大大减轻了财政赤字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况且,近20年来,国际学术界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观点,即只要实际产出增长率大于实际利率(我国的情况正是如此),长期赤字就是可行的(Feldstein,1976;HamiltonandFlavin,1986)。(2)在转轨过程中,财政赤字动员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闲置资源和能力,再加上货币化进程加快,既提高了产出水平,又增加了货币需求,而没有通货膨胀效应。(3)政府的管理能力,特别是工资和价格的控制能力很强。(4)我国民众对政府非常信任,而且具有牺牲精神。经验研究表明,在一个其储蓄者对政府的偿债能力有信心的国家,很容易容纳较大的预算赤字(Congdon,1985,1987)。2.大规模的财政补贴对于平抑物价起到了很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把财政补贴作为保证经济改革和社会稳定的积极手段,形成了以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为主,以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税收支出、房租补贴等为辅的多种形式的财政补贴体系。就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而言,1986—1997年间,这两项补贴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率年均17.3%(国家统计局,1998),无疑是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不管人们对这种“规模大、范围广、渠道多”的财政补贴如何评价(陈共,1998),正是这种财政赤字的成因,不仅支持了价格制度和企业制度的改革,更重要的是直接缓解了物价上涨压力。3.及时而迅速的财政政策调整保持了宏观经济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8—1989年出现经济过热现象,这两年的平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高达18.2%和18.4%。中央政府从1990年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比率从1989年的0.94%降至0.8%,降低了近15%。再加上货币政策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使1990—1992年的经济运行迅速恢复正常,这三年的平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降至3.5%和4.3%的低水平。1993—1995年出现了第二次经济过热现象,这三年的平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高达16.6%和18.6%。为此中国实施了“软着陆”战略,财政赤字比率从这三年平均的1%降至0.78%,降低了近29%,1996—1997年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可见,及时而迅速的政策措施调整是避免财政赤字引起持续通货膨胀的有力保证。
二、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财政收入进行不同的分类。国际上对财政收入的分类,通常按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下,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一)税收收入 税收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利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收入形式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财政收入在我国税收收入按照征税对象可以分为五类税,即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行为税。其中流转税是以商品交换和提供劳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流转税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主体税种,占税收收入的60%多,主要的流转税税种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所得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我国目前已经开证的所得税有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产税是指以各种财产(动产和不动产)为征税对象的税收,我国目前开征的财产税有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契税。资源税是指对开发和利用国家资源而取得级差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收,目前我国的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城市土地使用税等。行为税是指对某些特定的经济行为开征的税收,其目的是为了贯彻国家政策的需要,目前我国的行为税类包括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链接: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演变过程(我国为例);(1)统收统支制度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大体实行“统收统支”的分配制度,即企业实现的利润全部上交财政,企业所需资金全部由国家拨给。这种方式,有利于国家统一安排财政收支,保证重点建设项目,但统得过死,不利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2)企业基金制度从1978年开始,实行了企业基金制度。国有工业企业在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产量、品种、质量、利润和供货合同等计划指标后,可以按工资总额的11%提取企业基金,主要用于举办集体福利设施,弥补职工福利基金不足和劳动竞赛奖励等开支。评价:1、企业有一定的财权,职工有一定的利益2、财权太少;利益没有与贡献挂钩(3)利润留成制度1979年开始,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国有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利润留成制度,如:全额利润留成,基数利润留成加增长利润留成,利润上缴包干等。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但企业留成的比例“弹性”较大,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无法确定,影响了国家财政的稳定性。(4)利改税制度利改税,是指将国有企业向国家缴纳纯收入的利润分配形式,改为向国家交纳所得税、调节税等税收分配形式。从而把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用税收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企业纳税后剩余的利润,全部留归企业支配使用。1983年开始的“第一步利改税”1984年4季度开始的“第二步利改税”。税收万能论
(5)经营承包责任制其主要内容是按照“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额多留,欠收自补”的原则确定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用承包上交利润的办法取代了向国有企业征收所得税的办法。由于实行的是含税承包制,因此,这一制度也没有解决税利不分的问题。一包就灵。(6)税利分流制度所谓“税利分流”,就是国家在参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过程中,开征一道所得税(55%-33%)这一道所得税对所有经济成分的企业都是一样的,而后再以适当的形式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税利分流+现代企业制度目前,国家参与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主要形式有:股份制与国有股分红;承包制与税后承包上交利润;租赁经营与租金等。(二)国有资产收益 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的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等收入的总称。(三)国债收入 国债收入是指国家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有偿性收入。国债收入具有自愿性、有偿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四)收费收入 收费收入是指国家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实施行政管理或提供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时,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收入形式。具体可以分为使用费和规费两种。使用费是政府对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按一定标准收取费用,如对使用政府建设的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的车辆收取的使用费;规费是政府对公民个人提供特定服务或是是特定行政管理所收取的费用,包括行政收费(如护照费、商品检测费、毕业证费)和司法规费(如民事诉讼费、出生登记费、结婚登记费)。收费收入具有有偿性、不确定性的特点,不宜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五)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设贷款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捐赠收入等。 在我国实践中,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收入分类”全面反映了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不仅包括预算内收入,还包括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等应属于政府收入范畴的各项收入。附1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问题研究陈其勇 【摘要】:
财力不足是改革开放后一直困扰我国财政的主要问题之一,财力不足的一个突出表现便是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近些年来,由于财政收入的水平和比重连年下降,从中央到地方,从财政实践部门到财政理论界,都纷纷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比重。围绕提高比重的方法和途径,国内学术界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提高比重的内容和依据研究不够,研究的视角也多局限于预算内收入方面,忽视了如何将预算外资金转变为预算内资金的研究。作者运用公共财政学的基本原理,从预算内收入和全部政府收入两个角度出发,通过对我国财政收入现状问题的全面分析,得出我国政府的实际财力要远远超过预算反映的资金数字。因此,作者认为,进一步提高比重的重点,不在于“扩大财源”,不在于加重企业和个人税收负担,而在于规范财政收入形式,强化税收征管,减少“跑冒滴漏”,这不仅有助于加强人们对我国财政收入比重问题的客观认识,而且对解决我国目前的财力困难问题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全文共三万多字,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改革后我国财政收入(预算内)的现状进行初步分析。财政收入增长滞后于国民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并对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即财政分配秩序混乱,导致大量收入流于预算之外;收入结构不合理,致使税收总水平下降;税收优惠过多和征管不力造成税收大量流失。第二部分:对我国财政收入现状的进一步分析。主要从政府组织收入的角度,通过对财政收入的调整,得出我国政府的真实财力即大口径的财政收入比重处于较高水平上。由此可知,我国财政收入的问题实质是结构上的,财力不足并不是政府收入少,而是集中性财力太少。第三部分:运用界定适度财政收入规模的理论,并通过国际比较,对我国大小两种口径的财政收入规模进行判断。小口径偏小,不能保证中央政府履行正常性职能;大口径偏大,造成国民经济税外负担过重,且大口径财政收入中的非规范收入运作效率较低,未能体现公共财政的受益原则,更为严重的是后者扯肘前者。因此,两种口径的财政收入规模都不适应我国的经济形势,据此提出我国的适度财政收入规模问题。第四部分:提出解决我国财政收入比重问题的建议。首先要对现行财税体制继续进行改革,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明确纳税人中心地位。在具体措施上主要包括:规范政府收入形式,调整税费关系,形成良好的公共分配秩序;调整收入结构,强化个人所得税管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现行税制;规范各类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强化税收征管。本文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创新在于:(1)在提高比重的依据上,从支出方面对财政收入比重的合理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克服了前人仅从收入角度研究的片面性。强调财政收入比重是否合理,除应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负担外,还应看支出的溅和结构是否合理;(2)在提高比重的内客上,明确提出了提高比重“度”的问题,即明确了未来几年我国的适度财政收入比重,这不仅为提高规范性财政收入比重指明了方向,也为适度减少非规范性收入,降低国民税外负担提供了依据;(3)把国家财政收入研究的范围扩展到非规范性收入方面,并对非规范性收入的使用效率进行了初步分析,为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的财政收入比重问题和解决财政困难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附2我国财政收入适度规模问题研究洪梅华 【摘要】: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规模无论是过大还是过小,都会影响社会经济及财政自身的发展。因此,适度的财政收入规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本文首先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市场经济下我国财政职能进行了界定,然后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经济与财政的相互关系中探求我国财政收入适度规模的数量范围。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存在的问题,发现我国政府财政收入规模并不低,但由于大量存在的非预算收入,使政府财政分配过于分散,弱化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因此,本文提出建立合理分权与有效收权的财政体制,以规范各级政府及政府各部门间财政分配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构筑财税部门总揽财政收支的财政分配格局,增强政府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并使财政收入规模真正表现为适度的规模,从而促进经济与财政稳步、协调的增长。三、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主要讲三个问题:财政收入的分项目构成、所有制构成和部门构成。 一、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 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是按财政收入形式分析财政收入的结构及其变化趋势。这种结构的发展变化,是我国财政收入制度变化的反映。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收入对国有企业主要采取上缴利润和税收两种形式。由于实行统收统支体制,区分上缴利润和税收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而且长期存在简化税制、以利代税的倾向,所以直到改革前夕的1978年,以上缴利润为主的企业收入项目仍占财政收入的50%以上。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税收才逐步取代上缴利润,至今已占主导地位。1993年的第一步“利改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就是对国有企业开征企业所得税。1994年的第二步“利改税”又将原先已经简并的工商税重新划分为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盐税,同时开征或恢复了资源税等其他一些税种,这就大大增强了税收的财政收入作用和经济调节作用。为了适度集中财力,1993年开始征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1989年开始征集预算调节基金,1991年又开始征集教育费附加。但随后对国有企业又改制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实行企业包干制。企业包干实际上就是将已经开征的国有企业所得税包干上缴,而且不是按固定比例上缴,是按包干合同分别核定每个企业上缴的金额或比例,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税收的性质。但为了维持“利改税”’已经取得的成果,在财政核算上仍将包干收入计入税收项下,这样在形式上维持了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主导地位。1994年对工商税实行全面改革,同时停止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的征集,从此才最终奠定了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主导地位。1996年各项税收占财政收入的95.3%,各项税收中工商税收占76.3%,工商税收中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税共占88%,企业收入从1994年开始从财政收入项目中消失。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请参见表6—3。 表6—3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 年 份 各项税收 企业收入 企业亏 损补贴能源交通重 点建设基金预算调 节基金教育费 附加收入 其他收入
1978198019851990199519961997199845.949.3101.996.296.793.395.293.850.537.52.22.7 —25.3—19.7—5.3—4.6—4.3—3.3 7.36.30.30,1 4.50.60.2 1,31,31.21.13.613.213.910.26.49.77.98.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 二、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 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是指来自不同经济成分的财政收入所占的比重。这种结构分析的意义,在于说明国民经济所有制构成对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措施。我国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居支配地位,同时允许并鼓励发展城乡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在过去传统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居绝对主导地位,自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国有经济。改革前夕的1978年,国有企业上缴的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87%,直到1995年仍占71.1%,仍未失去它的主导地位。 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以及其他非国有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大于国有经济的发展速度,在GDP以及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提高而它们所提供的财政收入的增长则相对缓慢,同这些经济成分的增长速度很不相称。我们手头没有GDP的所有制构成资料,将不同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同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对比,也可以大体反映这种反差。表6—4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 表6—4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构成(%) 国 有 集 体 个 体 其 他
年 份 财政 收入 工业总 产值 财政 收入 工业总 产值 财政 收入工业总 产值 财政 收入 工业总 产值19781980198519901995 87.0 86.8 77.7 71.3 71.1 77.6 76.0 64.9 54.6 33.9 12.6 12.6 19.3 18.6 17.3 22.4 23.5 32.1 35.6 36.6 0.4 0.6 1.9 4.7 6.1 1.9 5.4 12.9 0.9 5.4 5.5 0.5 1.2 4.416.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中国财政年鉴(1996)》有关资料计算。 从表6—4中看出,1978—1995年间国有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776%下降为33.9%,而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只由87.0%下降为71.1%,集体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2.4%上升为36.6%,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却仅由12.6%上升为17.3%;1985一1995年间,个体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上升为12.9%,而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却仅由1.9%上升为6.1%,其他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2%上升为16.6%,而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也仅由0.9%上升为5。5%。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税率高的企业,如烟酒行业等主要是国有企业,自然国有企业上缴的比重较大。二是改革开放以来至今还未完全实现统一税制。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之前,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先征55%的所得税再征一道调节税;对集体企业实行8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税率为55%;私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5%;外商投资经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此外还享受各种优惠。这种倾斜的税收政策自然把重负压在国有经济身上。三是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小型企业居多,征管难度较大税收征管上存在抓大轻小的倾向。 三、财政收入部门构成 财政收入部门结构分析,在于说明各生产流通部门在提供财政收入中的贡献及其贡献程度。这里的部门有双重含义:一是按传统意义上的部门分类,分为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服务业等;二是按现代意义上的产业分类,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按传统意义上的分类,工农业是国民经济中两大生产部门,它们创造的国民收入始终占国民收入总额的80%以上,也是提供财政收入的主要部门,直接表现为工业始终是财政收入的支柱。这类财政收入部门构成情况见表6—5。表6——5财政收入部门构成(%)年 份工 业农 业商 业交通运输建 筑其 他1978198019851990199574.677.459.646.543.92.82.94.44.35.812.11.47.224.732.67.26.06.57.93.60.20.10.41.52.03.112.221.915.112.1资料来源:《中国财政年鉴(1996)》。 从表6—5中看到。农业部门直接提供财政收入的比重是比较低的。但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其他部门赖以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农业的发展,其他部门的发展及所能提供的财政收入都将受到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农业部门提供的财政收入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直接上缴的农(牧)业税,由于目前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还较低,扣除个人消费和内部积累后,通过税收上缴国家的只占很小一部分,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近年虽有所上升,但到1995年仍只占5.8%。另一种形式是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间接提供财政收入,即农业创造价值的一部分是通过为工业提供原材料,而转到工业部门来实现的。据估计,农业部门以间接形式上缴的收入比直接上缴的收入多得多,只是在直接统计中没有表现出来。 工业是创造GDP的主要部门,工业和建筑业同属于第二产业,在GDP中占50%左右,当然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过去我国工商税收在生产环节征收,所以工业部门提供的财政收入在整个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较高,1985年以前一直占60%以上。随着税制的改革,主要是实行增值税之后,所占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占40%左右,仍是财政收入的龙头。所以,加快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提高效益,减少亏损,仍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关键。
工农业以外的其他部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也并不是无足轻重的。自从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以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作用增强了,其中商业部门提供的财政收入迅速增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2.1%上升到1995年的32.6%。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兴起,它将成为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的潜在源泉。 现代产业结构分类与传统的部门结构是不同的,但又是相互交叉的。一般理解,现代产业结构分类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为人们提供基本需要的食品;第二产业提供其他进一步的物质需要;第三产业提供物质需要以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如果把传统的部门结构与现代产业结构分类简单对比,第一产业相当于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相当于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相当于上述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应当说明,部门结构属于传统的核算方法的分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而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分类是我国改革后的现行核算方法的分类,当前更具有实践价值。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达60%以上,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50%以上。目前我国第三产业还不够发达。但已显露出迅速增长的态势,占GDP的比重已达30%。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将成为财政的重要财源。由此,加强第三产业部门的管理,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并加强税收征管,应是今后财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四、意义:第一,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财政分配是收入与支出的统一过程,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目的,财政收入则是财政支出的前提和保证,在一般情况下,收入的数量决定着财政支出的规模,收入多才能支出多。因此,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积极雉资金,才有为更多的财政支出创造前提。 第二,财政收入是实现国家的职能的财力保证。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社会产品,财政收入正是家资金的重要手段。对实现国家职能有重要意义。 第三,财政收入是正确处理和方面和物质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财政收入的取得不仅仅是个聚集资金的问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取得多少、采取何种方式,关系到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涉及到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处理。只有在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才能达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分配关系的目的。五、经济来源: 一、财政收入与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的关系 C、V、M三部分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同时M构成财源主要因素,因此研究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同财政收入的关系应着重研究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中成本因素C和V的变化对M从而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在社会总产品一定且V不变时,降低物化劳动消耗即C,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M和增财政收入
长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降低生产资料耗费,要根据生产资料的性质区别对待。 1、属于原材料、易燃易耗品等生产资料的耗费,应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力求节约,通过技术或生产工艺流程创新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纯收入和财政收入。 2、属于固定资产耗费的补偿,应合理确定折旧率,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每件产品中转移的折旧价值,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盈利和财政收入。如果折旧率过高,就势必减少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如果折旧率过低,此时财政收入的增长是以牺牲企业发展后劲,减慢企业设备更新改造步伐为代价的,因此财政收入增收是虚假的不真实的。 在社会总产品一定且C不变时,V部分增大,M部分减少,相反V部分减少,M部分则增大。因此,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增加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有着重大意义。 二、财政收入的经济来源财政收入1、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剩余产品价值包括税金、企业利润和用剩余产品价值支付的费用(如利息)。其中主要是税金和企业利润。在统收统支的计划型财政条件下,国营企业所创造的M绝大部分均由国家集中分配用于扩大再产和社会共同需要形成财政收入。另外,国家以税金形式取走非国有企业的一部分纯收入形成财政收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赋予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根据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国家不能取走国有企业的全部M,只能参与一部分企业纯收入的分配,即国家以行政管理者身份参与分配,向企业收取税金,同时以资产所有者身份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2、V是财政收入的补充 V是指以劳动报酬的形式付给劳动者个人的部分。从我国目前来看,V虽构成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但它在全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这是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低工资制度,劳动者个人的收入普遍较低,国家不可能从V中筹集更多的资金。 就现实的经济运行来看,目前我国来自V的财政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第二,向个人收取的规费收入(如结婚登记费、护照费、户口证书费等)和罚没收入等。第三,居民购买的国库券。 第四,国家出售高税率消费品(如烟、酒、化妆品等)所获得的一部分收入,实质上是由V转移来的。 第五,服务行业和文化娱乐业等企事业单位上交的税收,其中一部分是通过对V的再分配转化来的。 今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和完善,财政收入来自V的比重将逐渐提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高工资政策和个人所得税和工薪税为主体税的财税制度,其财政收入有相当部分直接来自V。 3、C中的个别部分构成财政收入 补偿价值C中的基本折旧基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构成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中一般已不适宜将折旧基金列为财政收入,但是,由于实行国民生产总值型的增值税,仍有一部分C通过增值税成为财政收入。六、各种统计口径目前的财政收入统计口径有以下几种:1.全地域内财政收入这是最大统计口径的财政收入,也叫做大口径财政收入或者全口径财政收入。全地域内财政收入包括上划中央四税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政府基金预算收入、社保基金收入、海关关税收入、个人储蓄利息所得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石化企业所得税、车辆购置税等。各地的全地域财政收入的统计口径也并不完全相同。山东省的全地域财政收入范围最大,江苏省的比山东要小一些,不包括海关关税收入。
2.财政总收入按照财政部的意见,地方政府的财政总收入指的是上划中央四税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包括政府基金收入、社保基金收入及海关关税收入。南京市2006年财政总收入604亿元指的是全口径,包括中央预算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以及政府基金收入和社保基金收入,但是不包括海关关税收入。2007年起,南京市的财政总收入开始采用财政部的口径,指的是中央预算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月,南京这一数据是215.51亿元,其中中央收入108.1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7.37亿元。而2007年1-4月武汉全口径财政收入为210.41亿元,这个口径比南京的要大,如果用南京的口径,武汉1-4月的财政收入为189.51亿元,比南京少26亿元。如果采用武汉的统计口径,南京1-4月全口径财政收入至少在250亿元左右。3.中央收入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以后,属于中央财政的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的75%部分,证券交易税(印花税)50%部分和海洋石油资源税。4.上划中央收入主要包括增值税的75%,消费税的100%,企业所得税的60%,个人所得税的60%。5.地方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指的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加政府基金收入和社保基金收入。按照财政部的意见,地方财政收入指的就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包括:增值税25%、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屠宰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其他各项税收、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其他各项收入。不含基金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衡量一个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的重要指标。7.地方财政基金预算收入是按规定收取,转入或通过当年财政安排,由财政管理并具有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等。基金预算收入必须专款专用,不能任意支配。附1中国历年财政收入统计(1997--2002)2002年12月31日采集地区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地方总计4424.24984.05594.96406.17803.38515.0北京182.3229.4281.4345.0454.2534.0天津89.9101.4112.8133.6163.6171.8河北176.1206.8223.3248.8283.5302.3山西92.8104.2109.2114.5132.8150.8内蒙古66.177.786.695.099.4112.9辽宁228.2264.6279.6295.6370.4399.7
吉林82.993.6101.3103.8121.1131.5黑龙江136.2157.3170.1185.3213.6231.9上海332.5380.7420.0485.4609.5709.0江苏255.6296.6343.4448.3572.1643.7浙江157.3198.1245.5342.8500.7566.9安徽140.5159.2174.3178.7192.2200.2福建162.9187.9208.9234.1274.3272.9江西88.497.2105.1111.6132.0140.5山东304.4352.4404.5463.7573.2610.2河南185.7208.2223.4246.5267.7296.7湖北139.9169.0194.4214.3231.9243.4湖南137.2156.8166.5177.0205.4231.1广东543.9640.8766.2910.61160.51201.6广西99.2119.7133.6147.1178.7186.7海南30.933.736.139.243.846.2重庆59.371.176.787.2106.1126.1四川172.9197.3211.5233.9271.1291.9贵州55.965.374.385.299.7108.3云南150.4168.2172.7180.7191.3206.8西藏3.03.64.65.46.17.3陕西76.593.3106.4115.0135.8150.3甘肃46.954.058.461.369.976.2青海10.912.814.216.619.821.1宁夏14.117.818.820.827.626.5新疆54.565.471.379.195.1116.5注:单位:亿元附2重庆财政收入的统计分析时间:2009-02-02来源:宜宾学院学报作者:朱璟陈川杨编辑:xl·摘要:重庆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与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有着密切关系。重庆市国民经济高速而稳定的增长,财政收入也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仍赶不上现价GDP的增长。重庆的财政收入发展较为良性。关键词:财政收入;经济增长;回归分析;曲线回归分析一、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财政是从国民经济增长中取得收入,经济发展水平高,国民生产总值就多,财政收入总额多;而财政收入对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支撑政府职能的实现,保证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1〕因此,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正确把握经济发展对科学预测、分析财政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国内(地区)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理论上看,国家通过预算集中的财政收入就是归国家集中使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收入是GDP的一部分。〔3〕〔4〕在现实生活中,财政收入的来源有两个方面:首先,财政收入多少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其次,财政收入多少取决于经济效益高低。〔5〕二、重庆财政收入情况分析重庆财政收入的变化。重庆1994-2006年之间财政收入和GDP的变化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感性认识(重庆各年份各指标见表1)。重庆财政收入总规模是不断增长的,1994年财政收入716172万元,2006年增加到7421702万元,平均年增长515810万元。94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财税改革的深入,重庆市国民经济高速而稳定的增长,财政收入也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仍赶不上现价GDP的增长。表1 重庆各年份各指标 单位:亿元年份财政收入生产总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199471.6172755.96196.19316.50243.27199583.77481016.25264.19412.28339.78199694.26821187.47287.56474.31425.601997118.05551360.24307.21540.08512.951998133.88671440.56300.89558.87580.801999140.29351491.99286.16574.98630.852000163.23531630.16284.87623.83694.462001196.17611765.68294.90688.40782.382002269.46101990.01317.87780.97891.172003341.27812272.82339.06921.101012.662004462.95912692.81428.051112.801151.962005581.19213070.49463.401259.121347.972006742.17023491.57425.811500.971564.79可以看出,财政收入、生产总值和产业产值都是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增长,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生产总值和产业产值也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并且生产总值和产业产值的增长速度比财政收入增加速度要快。
用Markway统计软件对1994-2006年全市财政收入与GDP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曲线回归分析。财政收入与生产总值相关性为0.981,显著相关,即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关系密切。继续对财政收入与生产总值进行曲线回归分析,选择了指数曲线、线性回归和幂曲线三种拟合曲线,在显著性水平为0.001下,均有较好的拟合。指数曲线复相关系数为0.9902,在三种模型中最大,并且从三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图(如图3所示)也可以看出,指数曲线拟合最好,其方程如下:财政收入=35.86933exp(0.00093生产总值)可以看出方程拟合较好,从方程可以看出,GDP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较直接的。为了对全市财政收入进行预测,对1994-2006年全市财政收入建立时间序列模型。选用年份与1993的差作为自变量进行曲线回归分析,选择了指数曲线、线性回归和幂曲线三种拟合曲线,在显著性水平为0.001下,均有较好的拟合。指数曲线复相关系数为0.9862,在三种模型中最大,并且从三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图也可以看出,指数曲线拟合最好,其方程为:财政收入=51.63123exp〔0.19233(年份-1993)〕通过建立的模型可以预测出,2007到2011年全市财政收入分别为:762.29亿元、923.92亿元、1119.82亿元、1357.26亿元、1645.05亿元。为更好地了解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继续考虑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相关分析:在显著性水平为0.001下,财政收入与生产总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的相关性分别为:0.981、0.906、0.991、0.971,显著相关。说明财政收入与总产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即重庆市生产总值——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对财政收入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财政收入与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的回归方程存在的多重共线性,主要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一定程度上还受第一产业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考虑用财政收入增量与第一产业产值增量、第二产业产值增量、第三产业产值增量进行分析,具体数据见表2相关分析:在显著性水平为0.001下,财政收入增量与生产总值增量、第一产业产值增量、第二产业产值增量、第三产业产值增量的相关性分别为:0.896、0.906、0.931、0.
932,显著相关。说明财政收入与总产值增量、第一产业产值增量、第二产业产值增量、第三产业产值增量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即重庆市生产总值增量即第二产业产值增量、第三产业产值增量对财政收入起着很大的作用。继续作回归分析,同时剔除方程中影响不显著的变量第一产业产值增量,我们从第一产业产值年增量的数据中以及各年份生产总值可以看出第一产业产值年增量并不大,甚至还出现了负增长。重新建立得到回归方程如下:表2 重庆各年份各指标的增量 单位:亿元年份生产总值年增量财政收入年增量第一产业产值年增量第二产业产值年增量第三产业产值年增量1995260.2912.1668.0095.7896.511996171.2210.4923.3762.0385.821997172.7723.7919.6565.7787.35199880.3215.83-6.3218.7967.85199951.436.41-14.7316.1150.052000138.1722.94-1.2948.8563.612001135.5232.9410.0364.5787.922002224.3373.2822.9792.57108.792003282.8171.8221.19140.13121.492004419.99121.6888.99191.7139.32005377.68118.2335.35146.32196.012006421.08160.98-37.59241.85216.82财政收入增量=-36.0619+0.36493第二产业产值增量+0.50783第三产业产值增量方程的回归效果图可以看出方程拟合较好,且方程的F值是44.7674,相伴概率约为0,R=0.953,方程拟合较好,条件指数小于15且特征值分别为2.8075,0.1750,0.0175不都为0,建立的回归方程不存在共线性,从方程可以看出,第二产业产值增量和第三产业产值增量的系数为正,说明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都会促使财政收入的增加。从方程还可以估计出,当第二产业产值不变时,第三产业产值每增加1000亿元,财政收入将增加507.8亿元;当第三产业产值不变时,第二产业产值每增加1000亿元,财政收入将增加364.9亿元。由此可以看出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对财政收入起着重要的作用。三、结论从建立的两个模型中可以看出,重庆GDP和财政收入符合指数曲线方程,与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有着密切关系,即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重庆GDP发展和财政收入。重庆市国民经济高速而稳定的增长,特别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迅速,财政收入也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仍赶不上现价GDP的增长。一般而言,
GDP中第一产业比重越高,财政收入相对规模越低;第二产业比重越高,财政收入相对规模越高;第三产业比重越高,地方可控财力越强。〔6〕从上分析可以看出,对重庆GDP中,第一产业比重较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较高,财政收入相对规模较高且地方可控财力较强。由重庆产业结构及其对财政收入贡献程度可以看出,重庆的财政收入发展较为良性。通过建立的模型可以预测出2007到2011年重庆市财政收入可分别达到:762.29亿元、923.92亿元、1119.82亿元、1357.26亿元、1645.05亿元。
七、对我国现行财政收入统计分析方法的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