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6.54 KB
- 2022-05-17 13:14:23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北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班级:1021学号:1021姓名:学院:软件学院专业:软件工程(软件开发与测试方向)设计题目:基于Web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指导教师:尹四清2014年2月28日17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1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的学校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校学生人数将不断增加,而学生管理人员相对减少。加上我国高等学校基层学生考核工作的内容杂,管理细,要求高,头绪多,传统的档案式管理办法已基本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1]。在校老师,学生的基本信息,成绩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的管理和学生上课考勤情况的管理,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错误。同时学生信息考勤系统的手工登录与查询,是一项非常繁重而枯燥的劳动,每天上课教师要进行学生出勤登记。每学期出勤登记记录数据量大,消耗很多人力和物力的管理。因此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应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学生考前信息统计调查的管理是可行而必要的工作,实现高效学生考勤信息网上管理,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提高工作水平。同时,使用计算机对学生考勤系统信息管理,具有传统手工管理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是学校管理科学化,正规化的重要条件。1.2考勤系统及相关技术现状1.2.1概况学生考勤管理是各大学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校、系、师、生的诸多方面,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学分制、选课制的展开和深入,学生考勤日常管理工作及保存管理日趋繁重、复杂。迫切需要研制开发一款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具有人性化的高校考勤管理系统[2]。1.2.2国内外研究现状在国外高校,17
由于国外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源头,所以他们有着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学习环境,相比较对于考勤系统国外技术一很成熟,稳定。有很多国外著名高校的考勤系统可以与电子卡,指纹机等技术结合使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使考勤更加方便,快捷。而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相对起步较晚。在数字校园理论逐步应用的过程中,各高校一方面不断投资购建各种硬件、系统软件和网络,另一方面也不断开发实施了各类教学、科研、办公管理等应用系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信息化建设体系。例如,基于三层B/S和C/S结构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3]与实现是由葛方振,饶运涛等人开发完成的,主要针对B/S和C/S结构对考勤系统进行了分析,还有由皮慧娟,彭松行开发的基于WEB的签到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4],改变了传统的签到方式,结合互联网使签到更加快捷省时。但是,由于国内整体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经费短缺,理论体系不健全等原因,国内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在机构设置、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及人员要求上与国外高校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考勤管理软件应充分依托校园网,实现教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传统的教务管理朝数字化、无纸化、智能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并为进一步实现完善的计算机高校考勤管理系统和全校信息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1.2.3典型案例分析(1)基于指纹识别的高校考勤系统基于指纹识别的高校考勤系统[5]由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梁静于2010年11月开发完成,开发工具是Visualstudio2005,数据库采用MicroftSQLServer2005,在MicroftWindows2003及以上版本运行。现被南京理工大学运用在本校的学生、教师的考勤中。该系统分为指纹注册、指纹签到、员工信息管理、考勤规则管理、考勤查询、报表管理六个功能模块。该系统的特色是讲传统的考勤方式与生物识别工程[6]相结合,采用基于细节点的方法的识别原理进行指纹采集、通过按手印签到实现考勤管理[7],使高院教职员工、学生的考勤管理更加快捷、简便、公开、安全、公正。该系统为了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对不同员工定义了不同的角色和权限,可以设置几个管理人员,给他们设定相同的权限,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具有查询其他普通员工考勤签到信息的权限,但普通员工只能用自己的用户名密码登陆,也就是说只具有查询自己考勤签到信息的权限。部门设置用的树状形式排列如图1所示。该考勤系统还有一个特色是针对不同管理部门可以设置自己的考勤方式,使教学更加人性化。该系统虽然实现了大部分功能,但仍有不足之处如:系统与指纹机的链接和防止盗用他人指纹签到的问题[8]、考勤时间设定,如何防止有人故意更改系统的时间[9]17
等,所以系统需要不断地根据不同时期、显示的需要进行更新。(2)高校综合考勤管理系统高校综合考勤管理系统是由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高猗男[10]于2010年11月开发完成,图1部门管理结构图指导老师是赵广利副教授,开发工具是MyEclipse,Java语言基于B/S[11]开发,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在MicroftWindows2003及以上版本运行。为了保证系统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还需要射频卡读写器;射频卡片;考勤机等硬件支持。本系统在功能上可以划分为六个功能模块,分别为人员信息管理、条件设定、考勤约束、考勤统计、打印输出和体统管理。高校综合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考虑到校园一卡通平台和其他人事管理系统的对接,为校园一卡通平台或其他人事管理系统提供无缝接入接口。该系统在实现传统考勤功能的基础上对考勤管理的基本参数和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具体如下:(1)班种名称:对各个考勤班种进行名称及代码进行设定。(2)班种内容:对各个班种起始时间、终止时间进行设定。(3)假种名称:系统将请假种类分为六个类别,分别为:事假、病假、公假、加班、看病、倒休,并按此六中类别进行请假统计汇总。(4)节日设定:对一年中各种节假日的日期进行设定(5)假日设定:对每周休息起始进行设定。17
(1)假种内容对具体请假内容进行定义,具体分为下列三项内容:①假种内容:对当前已有的假种类别进行查询浏览内容。②假种增加:在当时已有的假种类别中,增加一个新的假种。③假种删除:对当前已有的假种类别中,删除一个旧的假种。(2)考勤条件:对迟到、早到、早退、晚退的界限时间进行设定。高校综合考勤系统通过与校园一卡通系统[12]、人事管理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实现了高校人事信息的统一管理。在高校综合考勤管理系统中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的人员制定和修改各种考勤规则,通过校园网对考勤刷卡机进行考勤策略下发,考勤刷卡机将考勤数据通过校园网上传给考勤系统,实现考勤信息传输。高校综合考勤管理系统对人事考勤工作的管理,实现了快速、客观、准确的记录考勤结果,对考勤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13],汇总出各类人员考勤信息报表,并为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设定相应的权限,为其提供相应的管理功能和查询功能。主页面流程图如图2所示。此系统的特色是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实现了预期的所有功能,目前已投入到了学校的考勤工作之中,为学校的考勤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大大简化了考勤工作人员以往繁重的工作,减少了人为的干预,为全院师生的考勤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科学便利的平台。但由于开发时间和能力有限,该系统只是初步实现考勤系统的主要业务模块,要大规模推广还要经过更为细致的测试。例如数据安全保障方面、故障恢复能力方面和病毒防御[14]能力方面等功能的深入研究。1.3小结经过查阅关于高校考勤系统的优秀设计,结合导师给的毕业设计要求[15],使我对基于Web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有了进一步了解,大致分为五个模块:登录控制、信息统计、信息管理、考勤查询和考勤请假模块。系统为需要考勤的人员和学院提供不同权限的管理、查询,考勤等操作。考勤系统将人事考勤管理人员从传统的考勤方式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效提高关联工作的互动性和衔接性,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实现人性化服务。通过资料的查询也使我同样也发现了以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下:(1)考勤和请假方式的设定:包括学校对学生的考勤、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考勤、半主任对学生的考勤。考勤方式可以根据不同任课老师,不同学院自主设定,还有请假模块的设计还需要进一步研究。17
图2主页面流程图(2)权限控制问题:学生、班主任、教师、学校,针对不同的用户有不一样的管理控制权限,班主任可以查看管理自己班级的学生信息和考勤、请假信息,教师可以查询和管理选修自己课程的学生的考勤情况,任课老师可以查询,修改自带课程的考勤情况,其余教师只有查看权限,系统还设有超级管理员,可以对整个系统信息进行管理。通过学生考勤系统存储容量大,可以长期保存考勤资料。更加客观真实的记录考勤数据,从而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得汇总考勤结果更加真实可靠,是考勤管理工作进入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17
参考文献[1]陈可赢.考勤系统的发展背景.厦门科技报.2012,11(3):23~24[2]蒲玲.基于web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电子科技大学[J],2007:41-45.[3]葛方振,饶运涛,何斌,魏雄.基于三层B/S和C/S结构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01).[4]皮慧娟,彭松行.基于WEB的签到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8(06)[5]梁静.基于指纹识别的SIMS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961-963.[6]齐建华.基于生物模式识别技术的WEB考勤管理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7]朱瑞伟.指纹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0[8]马东升.指纹技术在社会保障平台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07(05):145-146.[9]项灿.指纹识别预处理算法研究及指纹特征在数字签名中的应用[D].海南师范大学2010:110-113.[10]高猗男.基于非接触式IC卡教学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10):67-67.[11]王冬波.基于B/S架构模型综合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66-68.[12]季相云.基于web的一卡通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2[13]洪锡军,田涌涛,李从心.基于IC卡考勤系统发布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2,23(2):29[14]Todd,Cook.Mastering.SanFrancisco,Calif.:Sybex,2002.[15]李波.基于web考勤管理.http://42.96.143.151/bysjxt/admin/main.php2013.17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2.1设计任务采用B/S模式完成学生课堂及上机(实验)考勤管理系统,开发语言采用javaEE实现对学生、班主任、教师、课程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对考勤、请假等信息记录进行录入、查询和统计(按班级、按专业方向、按年级等),以及对用户权限进行管理和控制等功能。2.2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1)权限控制问题:针对不同的用户学生、班主任、教师、学校有不一样的管理控制权限,例如班主任能够查看,修改管理自己班级的学生考勤情况,不是本班的班主任只拥有查看权限;任课老师拥有修改和查看考勤信息权限,非任课老师只拥有查询权限。(2)数据库设计问题:表之间的关联,外键的设置等。数据库的设计关系到系统的数据统计、查询问题,需要合理设计。2.3基于Web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根据系统的要求,学生考勤管理系统总共分为五个模块:登录控制模块、信息统计模块、信息管理模块、考勤查询模块、考勤请假模块,具体各个模块的层次结构如图3所示。(1)登录控制模块本模块分为四种不同身份的用户登录,分别为学生、教师、班主任、管理员,当不同的用户使用系统时,都要事先进行身份验证。用户在选则正确的用户类型并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登录模块关系到系统数据安全,所以不允许用户绕过身份验证登录,比如学生再使用正确的用户名密码登陆成功后,就算他知道老师用户或其他用户的某个网页,也不能打开。(2)信息管理模块17
本模块分为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班主任信息、和课程信息,用户可以更改自己的基本信息,但用户所属的级别由管理员确定。图3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图(3)考勤请假模块本模块分为考勤请假信息的修改、删除、记录。设计四种用户中的所有用户。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所有出勤信息,任课老师根据自己课堂学生的上课情况并记录,班主任查看不同范围的学生的出勤请假信息等。(4)信息统计模块本模块分为,班级按班级统计,按年级统计,按专业统计。主要任务是将所有学生的考勤请假信息进行整理统计,便于学校查看管理。(5)考勤查询模块本模块分为按班级查询、按姓名查询、按专业查询、按年级查询。不同用户根据自己所拥有的权限可以查询相应的考勤请假信息。2.4拟采用的研究手段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Internet的迅速发展,基于B/S三层结构的Web应用,因为具有易用性、通用性和良好的可扩展性等优点而发展迅速,正逐渐成为各类应用信息系统市场的主流。而java技术由于其简便有效、可重用性、跨平台、健壮的存储管理和安全性、以及开放的开发过程、开放的源代码等优势成为当今Web技术三层结构的发展潮流。因此本系统采用基于Java的B/S结构,利用SSH三大框架Struts+Spring+Hibernate技术来实现。Struts是一个基于Sun17
J2EE平台的MVC框架,主要是采用Servlet和JSP技术来实现的。Struts能充分满足应用开发的需求,简单易用,敏捷迅速。Spring提供了唯一的数据访问抽象,包括简单和有效率的JDBC框架,极大的改进了效率并且减少了可能的错误。Hibernate主要是数据的持久化到数据库,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JDBC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使得Java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1)需求分析对基于web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系统需要实现什么功能,大致包括五个功能模块,再由这五个模块细分,思考每一模块的设计,例如考勤查询模块,要实现不同用户的登录后对数据权限的控制,学生只能查看考勤情况不能修改,而教师拥有修改权限,同时还列出大体的的系统界面和界面功能。(2)概要设计对软件系统的设计进行考虑,包括考勤系统的基本的处理流程、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块划分、功能分配、数据结构设计和校验处理设计等,为软件的详细设计提供基础。(3)详细设计在概要设计的基础上,对学生考勤系统进行详细设计。在详细设计中,描述实现具体模块所涉及到的主要算法、数据结构、类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需要说明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一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的设计考虑,以便进行编码和测试。保证软件的需求完全分配给整个软件。详细设计应当足够详细,能够根据详细设计报告进行编码。(4)编码在详细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编码,分别实现各模块的功能,从而实现对目标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界面等方面的要求。这个阶段要注意编码的规范性,为后期的修改提供方便。(5)测试测试编写好的系统。可以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Web学生考勤系统主要是进行黑盒测试,主要测试系统的流畅性、考勤功能是否能实现、系统用户权限是否安全和信息的校验等,发现错误和潜在的错误。(6)验收导师验收。17
2.4时间进度安排根据软件工程的思想,对项目进行时间安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确保最后按时完成。具体时间如表1所示。表1项目时间进度表毕业设计进度表起止时间起止时间工作内容2014.02.17—2014.02.25熟悉课题内容,查找相关的技术资料,完成毕业设的计开题报告。2014.03.01—2014.03.22完成系统分析设计(需求分析、技术分析、开发平台、工具确定)。2014.03.23—2014.03.31完成系统设计(设计总体方案,体系结构,功能模块、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2014.04.01—2014.05.01完成编码工作(模块编码和单元测试)。2014.05.02—2014.05.15测试打包(集成测试、修改、打包)。2014.05.16—2014.05.31完成毕业设计的论文写作。2.5拟采用的开发工具简介选择微软平台作为主导,从技术角度来讲,微软平台上的应用无论是在开发上,还是在软件的部署上都是非常容易,而且性能优越。本系统采用B/S模式,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又称B/S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模式应用的扩展。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IE浏览器来实现的。B/S模式最大的好处是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最大的缺点是对网络环境依赖性太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网络中断都会造成系统瘫痪。采用Java技术,Java[13]是SUN公司推出的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它有很好跨平台性、安全性、重用性等特点。JSP的全称是JavaServlet17
Pages,它是SUN推出的一种动态网页技术标准。它在传统的静态页面文件(*.html,*htm)中加入Java程序片段和JSP标记,就构成了JSP页面。由Web服务器上的JSP引擎来处理JSP元素,生成调用Bean,并用JDBC访问数据库(或文件),最后以HTML或XML的形式返回浏览器。JSP在Servlet类中编译,编译一次后存入内存,以后再调用时,不用再编译,所以速度很快。数据库选用MySQL,相比较Orcale,MySQL是免费的,功能上Oracle肯定是更加丰富和完善的,但事实上,有很多功能都用不到,对于本系统MySQL比较合适。(1)开发工具:MyEclipse10.0(2)辅助开发工具:Dreamweaver8(3)数据库:MySQL5.0(4)服务器:ApacheTomcat6.0(5)运行环境:安装JDK1.6支持Java运行。17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指导教师意见:苗路阳同学结合毕业设计题目“基于Web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的要求进行了调研,查阅了相关资料,对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及功能需求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明确了课题需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可行的研究手段。同意开题。指导教师:2014年3月1日所在学院审查意见:负责人:2014年3月2日17
17
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学术资料。它既是本科学生开始从事工程设计、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也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进行研究的适当表述,还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撰写是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基本训练环节之一,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指导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把关。1、论文结构及要求 论文包括题目、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等几部分。1.1题目 论文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不应超过25字,原则上不得使用标点符号,不设副标题。1.2摘要与关键词1.2.1摘要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摘要均要求用中、英两种文字给出,中文在前。 摘要应扼要叙述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或结论,文字要精炼,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摘要一般应在300字左右。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1.2.2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17
1.3目录 目录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1.4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1.4.1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论文的首篇。绪论应说明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文管类论文的绪论是毕业论文的开头部分,一般包括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与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绪论只是文章的开头,不必写章号。 毕业设计(论文)绪论部分字数不多于全部论文字数的1/4。1.4.2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要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要求参照《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第五章。 论文主体各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1.4.3结论 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设计(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一般为400~1000字。1.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论文的取材来源和广博程度。论文中要注重引用近期发表的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学术期刊类文献。对理工类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应在15篇以上,其中学术期刊类文献不少于8篇,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对文科类、管理类论文,参考文献数量一般为10~20篇,其中学术期刊类文献不少于8篇,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 在论文正文中必须有参考文献的编号,参考文献的序号应按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排列。17
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各种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著名的内部报告如PB、AD报告及著名大公司的企业技术报告等除外)不宜做为参考文献引用。但对于工程设计类论文,各种标准、规范和手册可作为参考文献。 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网上参考文献不包含在上述规定的文献数量之内。1.6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1.7附录 如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译文及外文文献复印件、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数据表格等有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17
17
2、论文书写规定2.1论文正文字数 理工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20000字。 文管类论文正文字数12000-20000字。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少于7000字。 外语类论文正文字数8000-10000个外文单词。 艺术类论文正文字数3000~5000字。2.2论文书写 本科生毕业论文用B5纸计算机排版、编辑与双面打印输出。 论文版面设置为:毕业论文B5纸、纵向、为横排、不分栏,上下页边距分别为2.5cm和2cm,左右页边距分别为2.4cm和2cm,对称页边距、左侧装订并装订线为0cm、奇偶页不同、无网格。论文正文满页为29行,每行33个字,字号为小四号宋体,每页版面字数为957个,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页眉。页眉应居中置于页面上部。单数页眉的文字为“章及标题”;双数页眉的文字为“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页眉的文字用五号宋体,页眉文字下面为2条横线(两条横线的长度与版芯尺寸相同,线粗0.5磅)。页眉、页脚边距分别为1.8cm和1.7cm。 页码。页码用小五号字,居中标于页面底部。摘要、目录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2.3摘要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外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同,在语法、用词和书写上应正确无误,摘要页勿需写出论文题目。中、外文摘要应各占一页,编排装订时放置正文前,并且中文在前,外文在后。2.4目录 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含中、外文摘要;正文章、节题目;参考文献;致谢;附录。 正文章、节题目(理工类要求编写到第3级标题,即□.□.□。文科、管理类可视论文需要进行,编写到2~3级标题。)2.5论文正文2.5.1章节及各章标题 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 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2.5.2层次 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层次代号格式见表1和表2。表1理工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层次名称示例说明章第1章□□……□章序及章名居中排,章序用阿拉伯数字节1.1□□……□题序顶格书写,与标题间空1字,下面阐述内容另起一段条1.1.1□□……□款1.1.1.1□□………□□□……□□□□……题序顶格书写,与标题间空1字,下面阐述内容在标题后空1字接排项(1)□□…□□□…□□…□□□□□□……题序空2字书写,以下内容接排,有标题者,阐述内容在标题后空1字↑↑版心左边线版心右边线表2文管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章节条款项一、□□□□□(一)□□□□1.□□□□□□□□□□□□□□□□□□□□□□□□□□□□□□□□□□(1)□□□□□□□□□□□□□□□□□□□□□□□□□□□□□□□□□□□□①□□□□□居中书写空2字书写空2字书写空2字书写空2字书写↑↑版心左边线版心右边线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孤行)。2.6参考文献
正文中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五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二次铣削[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经济、管理类论文引用文献,若引用的是原话,要加引号,一般写在段中;若引的不是原文只是原意,文前只需用冒号或逗号,而不用引号。在参考文献之外,若有注释的话,建议采用夹注,即紧接文句,用圆括号标明。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应按文中引用先后次序规定如下: 著作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第一版应省略 翻译图书文献序号└─┘作者.书名(版次).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第一版应省略 学术刊物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序号└─┘研究生名.学位论文题目.出版地.学校(或研究单位)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西文文献中第一个词和每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俄文文献名第一个词和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日文文献中的汉字须用日文汉字,不得用中文汉字、简化汉字代替。文献中的外文字母一律用正体。 作者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前3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相隔。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将作者名的缩写置前,作者姓置后。 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可在会议名称后加上“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两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者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者省略“出版年”。 学术刊物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 参考文献序号顶格书写,不加括号与标点,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序号应按文献在论文中的被引用顺序编排。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若同一文献中有多处被引用,则要写出相应引用页码,各起止页码间空一格,排列按引用顺序,不按页码顺序。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示例见附录1。2.7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文管类专业技术术语应为常见、常用的名词。 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2.8计量单位 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GB3100~3102—1993,见附录2),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非物理单位(如件、台、人、元、次等)可以采用汉字与单位符号混写的方式,如“万t·km”,“t/(人·a)”等。 文稿叙述中不定数字之后允许用中文计量单位符号,如“几千克至1000kg”。 表达时刻时应采用中文计量单位,如“上午8点45分”,不能写成“8h45min”。 计量单位符号一律用正体。2.9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 按照GB3100~3102-1986及GB7159-1987的规定使用,即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等符号均用正体。2.10数字 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1987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参照附录3)。2.11公式 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附录2中的第一个公式为(②-1)等。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若分母部分为乘积应采用括号,以免含糊不清,如a/(bcosx)。通常“乘”的关系在前,如acosx/b而不写(a/b)cosx。2.12插表 表格不加左、右边线。 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排写(见附录4)。 表头设计应简单明了,尽量不用斜线。表头中可采用化学符号或物理量符号。
全表如用同一单位,将单位符号移到表头右上角,加圆括号(见附录4中的例2)。 表中数据应正确无误,书写清楚。数字空缺的格内加“—”字线(占2个数字宽度)。表内文字和数字上、下或左、右相同时,不允许用“″”、“同上”之类的写法,可采用通栏处理方式(见附录4中的例2)。 表内文字说明不加标点。 文管类的插表在表下一般根据需要可增列补充材料、注解、附记、资料来源、某些指标的计算方法等。 表内文字说明,起行空一格,转行顶格,句末不加标点。表题用五号字,表内文字及表的说明文字均用五号字,中文用宋体。 表格容量较大,必要时表格也可分为两段或多段(这只能发生在转页时),转页分段后的每一续表的表头都应重新排字,重排表头的续表上方右侧应注明(续表×)字样。2.13插图 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2.13.1制图标准 插图应符合技术制图及相应专业制图的规定。 机械工程图:采用第一角投影法,应符合附录5所列有关标准的规定。 电气图: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应符合附录6所列有关标准的规定。 流程图:符合国家标准。 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2.13.2图题及图中说明 每个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图的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有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上。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编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 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 图题用五号字,图内文字及说明均用五号字,中文用宋体。2.13.3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应编排在正文提及之后,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2.13.4坐标单位 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除无单位者(如标示值)之外,必须注明坐标单位。2.13.5论文中照片图及插图
毕业论文中的照片图均应是原版照片粘贴(或数码像机图片),照片可为黑白或彩色,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照片采用光面相纸,不宜用布纹相纸。对金相显微组织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毕业论文中的插图不得采用复印件。对于复杂的引用图,可采用数字化仪表输入计算机打印出来的图稿。2.14附录 理工类论文附录的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等,附录顺序为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的中文译文及外文复印件等。 文管类论文附录序号相应采用“附录一”、“附录二”等。3、论文排版要求3.1纸张要求及页面设置名称格式要求纸张B5(182×257),幅面白色页面设置上下页边距2.5cm和2cm,左右页边距2.4cm和2cm,页眉、页脚分别为1.8cm和1.7cm,对称页边距、左侧装订并装订线为0cm、奇偶页不同、无网格页眉宋体字五号居中页码宋体字小五号居中3.2封面(详见模版、B5纸单面打印)名称格式要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宋体字小二号,行距固定值25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要求字体居中论文题目黑体字二号,行距固定值25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论文题目中文字数不得超过25字,要求字体居中填写姓名宋体字小三号,行距固定值20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要求字体居中大学楷体字小二号,行距固定值20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每字间空1格,要求字体居中年月宋体字小三号,行距固定值20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日期为论文提交日期,要求字体居中3.3封面2(详见模版、B5纸单面打印)名称格式要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宋体字小二号,行距固定值25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要求字体居中
论文题目黑体字二号,行距固定值25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论文题目中文字数不得超过25字,要求字体居中学院(系)宋体字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字体左对齐专业同上学生姓名同上学号同上指导教师同上答辩日期同上3.4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单面打印)本科毕业设计/论文B5纸,单面打印,不编页码3.5中、英文摘要名称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标题摘要:黑体字小二居中,行距固定值20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1行Abstract:TimesNewRoman体小二号居中,行距固定值20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1行段落文字宋体字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TimesNewRoman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关键词同上,“关键词”三字加粗同上,“KeyWords”两词加粗页码罗马大写数字,TimesNewRoman体小五号字罗马大写数字,TimesNewRoman体小五号字3.6目录名称示例格式要求标题目录黑体字小二号居中,行距固定值20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1行各章目录格式范例黑体字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节标题目录格式范例宋体字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左缩进2字符条标题目录格式范例宋体字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两端对齐,页码右对齐,左缩进3字符(条标题目录文科左缩进2字符)页码格式范例罗马大写数字,TimesNewRoman体小五号字3.7正文名称示例格式要求理工论文文科论文各章标题第1章××一、×××黑体字小二号居中,行距固定值20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1行,理工类章序号与章名间空一个汉字节标题1.1××××(一)×××黑体字小三号,行距固定值20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理工类题序与题名间空一个汉字条标题1.1.1×××1、×××黑体字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间距段前、段后分别为0.5行,理工类题序与题名间空一个汉字款标题1.1.1.1××(1)×××黑体字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理工类题序与题名间空一个汉字正文段落文字××××××××××
××××××××××××××××宋体字小四号,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行距固定值20磅(段落中有数学表达式时,可根据表达需要设置该段的行距)3.8其它名称格式要求结论标题要求同各章标题,正文部分:宋体字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参考文献标题要求同各章标题,正文部分:宋体字小四号(英文用TimesNewRoman体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致谢标题要求同各章标题,正文部分宋体字小四号,行距固定值20磅,(英文用TimesNewRoman体小四号)附录标题要求同各章标题,正文部分:宋体字小四号(英文用TimesNewRoman体小四号),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行距固定值20磅,(段落中有数学表达式时,可根据表达需要设置该段的行距),装订时附录内容加封面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审意见表B5纸,单面打印,不编页码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评语表B5纸,单面打印,不编页码注:1.毕业设计/论文模版用Word2003文档排版,详见教务处网页-“文档下载”-“实践教学用表”中毕业设计/论文模版,下载的模版文档会变形需要进行整理。2.未注明事宜,请查看撰写规范有关要求。4、论文打印输出要求4.1输出样式 计算机双面打印输出。4.2字体字号 论文正文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字。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1个字。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题序和标题之间空1个字。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第四层次(款)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 第五层次(项)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字。 页码用小五号字,在底线下居中。 论文的中文和外文摘要属二次文献置于目录前,并编入目录,按第一层次(章)的编辑要求处理。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同样按第一层次(章)的编辑要求处理,另起新页,与正文一起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页。4.3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题头用小二号黑体字居中排写,然后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摘要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英文论文摘要另起一页,其内容及关键词应与中文摘要一致。 英文选用字体:TimesNewRoman,字号与中文摘要相同。 摘要的中、外文示例见附录7和附录8。 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
三字,关键词题头用小四号宋体字字体加粗顶格书写,然后空一格书写有关关键词,各关键词之间加标点符号“;”最后一词之后不加标点符号。4.4目录 目录题头用小二号黑体字居中排写。目录中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行距为20磅。目录的打印实例见附录9和附录10。4.5正文层次 正文层次的编排理工类论文应采用表3的格式,文管类可采用表4的格式。 表3理工类论文层次代号打印说明层次名称示例说明章第1章□□……□小二号黑体节1.1□□……□小三号黑体条1.1.1□□……□四号黑体款1.1.1.1□□……□□□……□□□□……小四号黑体正文用小四号宋体项(1)□□…□□□…□□…□□□□□□…… 表4文管类论文层次代号打印说明章节条一、□□□□□(一)□□□□1.□□□□□□□□□□□□□□□□□□□□□□□□□□□□□□(1)□□□□□小二号黑体居中排空2字,小三号黑体空2字,四号黑体
款项□□□□□□□□□□□□□□□□□□□□□□□□□□①□□□□空2字,小四号黑体空2字,小四号宋体 正文的示例参见附录11和附录12。4.6公式 公式序号的右侧符号靠右边线顶边排写。 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难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仅书写于转行式前,不重复书写。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破折号“——”后第一个字对齐,格式见下例:式中└─┘Mf——试样断裂前的最大扭矩(N·m); θf——试样断裂时的单位长度上的相对扭转角,dφdlθf=(rad/mm)。 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如
附录1参考文献示例参考文献1崔忠圻.金属学及热处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36~452张安峰,邢建东,陆文华.高铬铸铁的氧化行为.金属学报,1993,29(6):263~2683周敬跃,李伟文.利用基元叶片理论单级跨音速轴流压气机特性.见:中国工程热物理学术讨论会.北京:工程热物理研究所,1985,181~1964王连东.镦粗新理论及新工艺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齐齐哈尔: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92,126~1345JohnKT,GeorgeSA.Alloyandmicrostructuraldesign.London:AcademicpressInc.LTD.1993,12(5):236~2386SislerHH.Electronicstructurepropertiesandtheperiodiclow,selectedtopicsinmodernchemistry.ReinholdpublishingCorporation,1963,10(2):78~897CaianQiu.AnanalysisoftheCr-Fe-Mo-Csystemandmodificationofthermodynamicparameters.ISIJInternational,1992,32(10):1117~11278LeeBJ,LeeDN.AthermodynamicevaluationoftheFe-Cr-V-TisystemjournalofphaseEquilibria,1992,13(4):349~364…………
附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GB33100~3102-1993)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以下简称法定单位)包括: 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见表2-1; 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见表2-2; 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见表2-3; 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见表2-4; 5.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6.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词头见表2-5)。 法定单位的定义、使用方法等,由国家计量局另行规定。 表2-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米千克(公斤)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坎[德拉]mkgsAKmolcd 表2-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平面角立体角弧度球面度radsr 表2-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其它表示实例频率力;重力压力,压强;应力能量;功;热量功率;辐射通量电荷量电位;电压;电动势电容电阻电导磁通量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电感摄氏温度光通量光照度放射性活度吸收剂量剂量当量赫[兹]牛[顿]帕[斯卡]焦[尔]瓦[特]库[仑]伏[特]法[拉]欧[姆]西[门子]韦[伯]特[斯拉]亨[利]摄氏度流[明]勒[克斯]贝可[勒尔]戈[瑞]希[沃特]HzNPaJWCVFΩSWbTH℃lmlxBqGySvs-1kg·m/s2N/m2N·mJ/sA·sW/AC/VV/AA/VV·sWb/m2Wb/Acd·srlm/m2s-1J/kgJ/kg
表2-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换算关系和说明时间分[小]时天(日)minhd1min=60s1h=60min=3600s1d=24h=86400s平面角[角]秒[角]分度(″)(′)(°)1″=(π/648000)rad(π为圆周率)1′=60″=(π/10800)rad1°=60′=(π/180)rad旋转速度转每分r/min1r/min=(1/60)s-1长度海里nmile1nmile=1852m(只用于航程)速度节kn1kn=1nmile/h=(1852/3600)m/s(只用于航程)质量吨原子质量单位tu1t=103kglu≈1.6605655×10-27kg体积升L,(l)1L=1dm3=10-3m3能电子伏eV1eV≈1.6021892×10-19J
级差分贝dB线密度特[克斯]tex1tex=lg/km 表2-5用于构成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所表示的因数词头名称词头符号101810151012109106艾[可萨]拍[它]太[拉]吉[咖]兆EPTGM10310210110-110-210-310-610-910-1210-1510-18千百十分厘毫微纳[诺]皮[可]飞[母托]阿[托]khdadcmμnpfa 注:1.周、月、年(年的符号为a)为一般常用时间单位。 2.[]内的字,是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的字。 3.()内的字为前者的同义语。 4.角度单位度、分、秒的符号不处于数字后时,用括号。 5.升的符号中,小写字母l为备用符号。 6.r为“转”的符号。 7.公里为千米的俗称,符号为km。
8.104称为万,108称为亿,1012称为万亿,这类数词的使用不受词头名称的影响,但不应与词头混淆。 说明: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可查阅1984年国家计量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附录3数字用法示例数字用法示例 按《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1995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7个单位公布),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 (1)公历的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80年代,4时3刻等。年号要用四位数,如1989年,不应用89年。 (2)记数与计量(含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分数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3/4,4.5%,10个月,500多种等。 (3)一个数值的书写形式要照顾到上下文。不是出现在一组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数字中的一位数可以用汉字,如一个人,六条意见。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六。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应该用汉字数字,数字间不用顿号隔开,如三五天,七八十种,四十五六岁,一千七八百元等。 (4)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等应当使用汉字。如二倍体、三叶虫,第三世界,“七五”规划,相差十万八千里等。 (5)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可改写为以万、亿为单位的数。一般情况下不得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作为单位。如345000000公里可改写为3.45亿公里或34500万公里,但不能写为3亿4500万公里或3亿4千5百万公里。 (6)数字的书写不必每格一个数码,一般每两数码占一格,数字间分节不用分位号“,”,凡4位或4位以上的数都从个位起每3位数空半个数码(1/4汉字)。“3000000”,不写成“3,000,000”,小数点后的数从小数点起向右按每三位一组分节。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数不能从数字中间转行。 (7)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要注意下列用词的概念:1)增加为(或增加到)过去的二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二;2)增加(或增加了)二倍,即过去为一,现在为三;3)超额80%,即定额100,现在为180;4)降低到80%,即过去为100,现在为80;5)降低(或降低了)80%,即原来为100,现在为20;6)为原数的1/4,即原数为4,现在为1,或原数为1,现在为0.25。 应特别注意在表达数字减小时,不宜用倍数,而应采用分数。如减少为原来的1/2,1/3等。
附录4插表示例例1 表1-1合金钢的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材料名称化学成分(%)力学性能CMnCr其他抗拉强度σb/N/mm2屈服强度σs/N/mm2弹性模量E/N/mm2伸长率δ/%布氏硬度①/HBS……①×××××。例2 表2-44零件的最小壁厚α(mm)表2-44图冲裁材料纸、皮、塑料薄膜、胶木板、软铝α≥0.8t但αmin≥0.5tt≤0.5的硅钢板、弹簧钢、锡磷青铜α≥1.2t附录5有关的技术制图国家标准 GB/T17450–1998:《技术制图图线》 GB/T17451–1998:《视图》 GB/T17452–1999:《剖视图和断面图》 GB/T16675–1996:《技术制图简化表示方法》附录6有关电气图中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的国家标准 GB/T4728.1~13–1998.1999.2000:《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GB5465.1~2-1985:《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 GB7159-1987:《电气技术的文字符号制订通则》 GB6988-1997:《电气制图》
附录7中文摘要示例摘要 交会对接技术是发展空间在轨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本文对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空间飞行器自动对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首先,讨论了许多常规姿态表示方法,并指出姿态表示的复杂性。然后给出李代数法姿态表示和可能的定义。在各种姿态表示下,给出了空间飞行器姿态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为后面建立对接系统数学模型打下了基础……关键词 交会对接;计算机视觉;非线性最小二乘;非线性观测器;非线性控制器附录8外文摘要示例AbstractRendezvousanddockingaretwoofthekeytechniquestodevelopan
inorbitspaceinfrastructure.Inthisthesis,anautomaticspacecraftdockingsystembasedoncomputervisionisstudiedindetail.First,anumberofconventionalmethodsforattituderepresentationarediscussedandtheircomplexityindealingwiththeproblemofattituderepresentationare…KeywordsRendezvousanddocking;Computervision;Nonlinearleastspuares;Nonlinearobserver;Nonlinearcontroller
附录9目录示例(理工类)目录摘要……………………………………………………………………………………………ⅠAbstract………………………………………………………………………………………Ⅱ第1章绪论………………………………………………………………………………11.1课题背景………………………………………………………………………11.2交会对接技术发展概况…………………………………………………21.2.1美国空间交会对接发展概况…………………………………31.2.2俄罗斯空间交会对接发展概况………………………………31.2.3俄罗斯、美国联合飞行…………………………………………41.2.4欧空局空间交会对接发展概况………………………………51.2.5我国的空间交会对接发展概况………………………………51.3相关工作………………………………………………………………………51.3.1姿态表示和空间飞行器运动方程……………………………51.3.2对接制导………………………………………………………………61.4本文主要研究内容………………………………………………………8第2章空间飞行器姿态表示和运动方程……………………………………102.1引言……………………………………………………………………………102.2标准正交旋转矩阵姿态表示…………………………………………10………………………………………………………………………………………………结论…………………………………………………………………………………………89参考文献…………………………………………………………………………………90致谢…………………………………………………………………………………………91
附录1………………………………………………………………………………………92附录2………………………………………………………………………………………93
附录10目录示例(文管类)目录摘要………………………………………………………………………………………………ⅠAbstract…………………………………………………………………………………………Ⅱ绪论………………………………………………………………………………………………1一、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状况及成因………………………………………………1(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状况…………………………………………………………1(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成因…………………………………………………………21.经济上的原因……………………………………………………………………72.政治上的原因……………………………………………………………………8二、国际货币新体系构想………………………………………………………………9(一)理论界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几种设想………………………………12(二)以美元、日元、德国马克为中心的国际货币新体系构想………13三、国际货币体系变革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26(一)国际货币体系变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6(二)我国的对策………………………………………………………………………27………………………………………………………………………………………………结论………………………………………………………………………………………………79
参考文献………………………………………………………………………………………80致谢………………………………………………………………………………………………81附录一…………………………………………………………………………………………82附录二…………………………………………………………………………………………83附录11正文示例(理工类)第1章绪论1.1课题背景 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异常迅速的,每个时期都可以找到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技术成就。通常可以作这样一个概括:50年代为卫星上天时代;60年代为载人飞船(阿波罗)时代;70年代为星际控测时代;80年代为航天飞机时代;90年代为空间站时代。永久性载人空间站是本世纪最复杂、最巨大的航天工程,也可以说是当今空间技术进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 ……………………………………1.2交会对接技术发展概况 自从六十年代美、俄罗斯分别在空间轨道上实现了两个飞行器交会对接,至今二十多年来(即美、俄罗斯)已经在轨道上至少成功地进行了160多次交会对接,其中俄罗斯占120多次。俄罗斯在交会对接技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9]。下面概述美国、俄罗斯和欧空局和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发展状况。1.2.1美国空间交会对接发展概况 1957年俄罗斯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0]
,迫使美国迅速作出反应在太空与之竞争。 ………………………………
附录12正文示例(文管类)国际货币新体系构想 自从本世纪七十年代布鲁顿木森体系互解以来,国际货币体系进入动荡不安的状态。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陆续出现墨西哥金融危机、美元对日元和德国马克的大幅度贬值的现象,引起了金融界的恐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扩大,国际经济的变化也越来越直接地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是摆在我国经济理论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 …………………………一、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状况及原因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 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它是指为……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成因 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既有经济上的,也有政治上的。 1.经济上的原因 ×××××××××××××××××××××××××××××××××××××××××××× 2.政治上的原因 ×××××××××××××××××××××××××××××××××××××××××××× (1)(黑体、小四号)××××× 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小企业必备管理制度范本--员工考勤管理制度microsoft_word_文档
- 2018年考勤管理制度
- 2018最新公司考勤管理制度
- 公司员工打卡考勤管理制度
- 日常考勤管理制度(钉钉版)
- 钉钉考勤管理制度-(2)
- 基于vf的企业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源程序)
- 基于bs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论
- 基于jsp的员工考勤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论
- 聊城大学教职工考勤管理办法
- 长治学院教职工考勤管理和请销假制度
- 员工打卡考勤管理制度
- 公司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报告
- 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奖金管理模块---毕业论文
- 考勤管理工作总结
- 考勤管理作业指引
- wi-xx-g-03-考勤管理办法
- 某公司考勤管理制度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