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5.54 KB
- 2022-05-17 13:14:21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学校代码:学号:HENANINSTITUTEOFENGINEERING毕业论文题目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系(部)计算机学院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时间2014年5月16日3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目录摘要4Abstract51绪论61.1研究背景61.2国内外现状71.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2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82.1概述82.2系统需求概述93系统的相关技术103.1ASP技术简介113.2B/S结构工作原理123.3数据库技术简介123.4ASPStudio2005134系统设计134.1设计原则134.2系统结构设计144.3系统功能设计154.4数据库设计154.4.1数据库物理设计164.4.2数据库逻辑设计185系统实现183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5.2界面设计195.3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205.3.1用户注册界面205.3.2学生权限系统界面215.3.3管理员权限系统主界面225.3.4考勤管理模块226系统的运行与测试246.1系统运行与测试环境246.2测试方案246.3系统功能测试256.4系统性能测试27小结28参考文献29致谢303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学生考勤管理系统是一个管理学生出勤情况的系统,规范学生制度管理,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是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出于对出勤率的关注,才诞生了这个系统的蓬勃发展。随着高校不断地扩大招生,学生人数越来越庞大,学生上课缺勤状况成为了管理的负担。本文认真研究了目前各大企业以及高校的考勤现状,对学生考勤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我们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个采用B/S结构的学生考勤系统来设计系统,并且给出了数据库的详细设计。同时利用ASP技术作为辅助,实现了其中的主要功能模块,如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学生考勤信息管理模块,学生统计查询模块和系统用户管理模块,并在文中对其各个具体实现作了充分说明。关键词:学生/考勤管理/ASP/B/S/SQLserver3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AbstractStudentattendancemanagementsystemistheeffectivemanagementofstudentattendancesystem,standardizethestudentmanagementsystem,toensuretheirnormallearning,isanimportantpartofthemanagementofstudents.近年来,高校不断地扩大招生,学生人数越来越庞大,继而行政管理人数也相应的大大的增加。本文认真研究了目前各大企业以及高校的考勤现状,对学生考勤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我们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个采用B/S结构的学生考勤系统来设计系统,并且给出了数据库的详细设计。同时利用ASP技术作为辅助,实现了其中的主要功能模块,如学生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学生考勤信息管理模块,学生统计查询模块和系统用户管理模块,并在文中对其各个具体实现作了充分说明。Inrecentyears,thecontinuousexpansionofenrollment,thenumberofstudentsmoreandmorelarge,andadministrativemanagementhasthecorrespondingincrease.Thispaperstudiedthecurrentattendancestatusofuniversitiesandinstitutions,onthestudentattendancesystemin-depthanalysis,discussion.Wecombinedwiththeactual,putforwardastudentattendancesystemwithB/Sstructuretodesignthesystem,andgivesthedetaileddesignofthedatabase.Atthesametime,usingtheASPtechnologyasanassistant,toachievethemainfunctionmodules,suchasstudents"basicinformationmanagementmodule,attendanceinformationmanagementmodule,students"statisticalquerymoduleandthesystemusermanagementmodule,andthespecificimplementationgaveafullexplanation.Keywords:student,membermanagement,ASP,B/S,sqlserver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绪论1.1研究背景伴着高校的蓬勃发展,学校行政管理人数的日益增加,使得原人事处每月提交纸制考勤表的次数越来越多,由人事处劳资学生进行审核的考勤工作加大了,严重影响考勤工作的进度。学生是学校办学的基础和原始动力,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元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开发的高低,并且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与办学效益。考勤管理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考勤管理的效率对教学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1]。信息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也是各项管理工作相互联系的纽带,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必然要充分地利用学生中的各种信息,而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又必然能带动学生的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近年来,某高校学生通过连续不断地建设与经常性的评估活动,提高了管理水平,部分学生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建立先进的学生管理系统,使其具有整体性强、流程简单、功能丰富和通用性强等特点,是加快高校实验工作自动化、信息资源化和管理科学化建设进程必要途径[4]。但大部分学生仍然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是管理工作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仍然继续着不规范的管理状况。在学生考勤管理中应当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标准化,最终实现现代化的思路[5]。通过推动信息进程,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的辅助管理将管理者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推进管理模式走向现代化,促使学生各项任务高效地完成[6]。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完成信息化必然要求对学生的管理模式进行重组优化,改造单项任务的业务流程,对不同任务之间的链接进行优化,以促使各项任务更加有力的完成;同时为保障信息稳定运行,必须以制度的形式优化后的管理模式。所以,信息化必然能够带动学生的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必须要实现信息化。本课题正是针对现在高校教学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现代管理思想以及最新的计算机知识,通过分析并优化原有管理模式,开发出一套操作简单的、友好的、不失先进性的高校学生考勤管理系统。本研究利用ASP技术开发了一套基于B/S结构的网上考勤管理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统计学生的迟到、早退、旷课、事病假情况,这些信息将直接作为学校对教职学生的奖惩、记过的依据。1.2国内外现状学生管理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专门用于学生各类信息管理的系统,他是计算机技术管理科学与分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普遍采用了统一的浏览器界面客户端为中心的分布式管理体系,使用极其方便,数据的共享和发布更为简单功能更为全面软件的更为容易,这些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LIMS系统中的应用,代表了今后LIMS技术的发展方向。产品具有更良好的用户界面,操作更简单,功能更全面,性能价格比更好,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我国高校传统的学生管理主要是以人工方式进行的,存在着工作繁重查询统计不方便等不便,这种人工管理往往耗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虽然现有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样式比较多,但真正功能比较完备而且耐用、适合于高校教学型学生的成型系统却非常难找。所以结合以上国内外研究概况,得出比较真实的现状-高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仍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大量的人员来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广泛的探索,来发掘出它应有的价值。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同样考勤管理系统也是给人们的生活和管理系统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主要是为了满足单位日的考勤管理的需求,扩大工作空间使单位管理过程更加快速、安全与高效。通过统一界面使得系统操作更为灵活、方便便捷。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论文系统规划设计过程是从单位的业务流程出发展,完成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过程,完成部分功能模块设计,实现了数据库信息的增加、查询、修改、删除等各种操作。考勤管理信息管理的重要部分。开发一个界面友好,易于操作的考勤管理软件进行自动化处理变得让人向往。本着提高学校的工作教学效果,学校自身的发展及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考勤管理系统实现以下目标:系统界面友好美观,操作简单易行,查询灵活方便,数据存储安可靠。实现信息共享,相互之间信息传递准确、快捷、顺畅。全面自动化管理,可随时掌握学生出勤,事假等情况。完善的系统开发方案与规范。能够快速、准确地查询学生各个时间的考勤信息,便于各系别进行管理。系统维护安全、方便、可靠,并且能够满足实用性、先进性的要求。2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2.1概述本系统的目标把以往手工考勤审核统计为主的考勤方法,让考勤学生能在任何计算机上随时进行考勤操作,统计考勤天数补贴数以及考勤汇情况。考勤管理系统包含两个层面—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从管理层面上说该系统应符合高校教学生考勤管理的应用需求特性,实现高校考勤信息网络化管理能够为各院系的人力资源建设提供有力的信息服务,也为学校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学生考核信息的有力支持。在技术上,该系统应应用先进适用的软件开发模式软件开发过程,并用先进的技术来实现。系统开发的出发点我想应该是实用。系统建设要求达到提高办事效率、减轻办事学生的劳动强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实用性做到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灵活实用是系统建设的最高要求,是系统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便于用户应用,便于系统管理,便于数据更新和系统升级是一款软件具备的最高境界,有着优化的系统结构、人机交互方式和完善的数据库系统、用户界面和及时向用户提供有效的帮助信息。第二、软硬件上采用B/S结构结构,有效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合理地控制数据流向的效果,用户可以通过局域网进行多方面交互。第三、实用性的领一个层面是系统建设要求在经济可行性,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在软系统开发、硬件配置和数据库建立上都充分考虑投入经济效益的可行性。2.2系统需求概述学生考勤管理系统是为学生的考勤管理而设计的,系统主要面向三类用户:行政管理人员、普通学生和系统管理员,在系统中设立管理员和普通学生两种用户。用户的形式是用户权限的唯一标记,作为其拥有相应操作权限的依据。用户的管理中,用户可通过注册成为该系统的用户,用户的区别如下:1.普通学生普通学生为具体学生,他们仅可以修改、查询个人考勤和相关的个人信息。2.管理员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系统管理员为具体学生的管理,负责管理该学生考勤系统的各项内容,保障系统的正常使用与实验教学等活动的顺利开展,信息化的管理工作,学生系统管理员主要工作包括:系别管理考勤和活动管理。3.使用案例根据用户需求,我们给出了教学生考勤信息案例,其中的角色有:一般学生、系统管理员,抽象后的角色都是教学生。功能包括密码验证、权限管理、查看考勤以及个人信息、查看全部学生信息。学生通过密码验证登陆,然后,系统管理员通过权限管理给各个学生赋予不同的权限。有权限的系别管理学生可以查看所有学生的信息、形成考勤工资表。2.3数据流数据流是数据在系统的途径传输方向,数据流从数据传输和饰板的角度,以流水的方式展示了数据流从前到后的变换过程。数据流程是一种能详细的描述信息系统模型的工具,它可以用几种符号全面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数据流程的基本成分包括系统的处理过程、外部实体、数据存储和系统中的数据流几个部分。通过加入控制流元素后,数据流技术就可以扩展到允许实时系统的建模。数据流模型把层次运用到系统分析上,这种方法很合适的事务处理系统和其它密集型功能应用的地方。各子系统的数据流分为如下部分:1.学生考勤管理提供对学生考勤及信息的查询。除管理员外的用户,即学生只可以在系统中查看学生自己的考勤和信息。管理员具有对这些信息的所有的增、删、改、查权限。2.用户管理用户在系统中根据自己的权限进行各种操作,用户先注册用户,然后才可以修改、查询个人信息,管理员才可以增加、修改或删除相关信息。3系统的相关技术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学生考勤管理系统技术采用浏(B/S)模式开发。B/S模式是随着Internet发展起来的网络服务系统结构,它可以使用VisualC#、ASP、ASP.NETPHP、和Java等众功能强大的各个开发工具或语言来开发网络应用程序,服务器使用后台数据库来保存数据,基于B/S模式的管理系统的主要优势是用户不需安装客户软件,只要使用浏览器就能使用系统。本系统采用ASP编写,ASP不是一种语言更不是一种开发工具,而是为生成动态交互的Web应用程序而提供的一种方法.服务器端数据库采用MicrosoftSQLServer,它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执行效率和伸缩性,能满足B/S系统的需要;它能提供很好的工具进行数据管理和响应。具有数据并行的处理,数据分离的特性;它能够提供方便灵活的数据管理方式。许多需要人工调整的任务和设定值都能自动完成,方便了用户的后期的维护工作,提高了智能程度,它集成了OLE对象和C#程序集技术,它符合ANSISQL标准,并改进增强了语言的功能;另外,实现了逆向兼容性的特性,用户可方便地升级系统。3.1ASP技术简介学生考勤管理系统开发基于B/S的考勤管理系统,首先解决的问题是通过Web程序访问后台数据库.Web应用程序被分成页面,通常以页面文件的形式呈现在Web服务器上,用户通过与Web页面的相互操作提出对数据库访问请求来获取访问结果,这就要求Web程序为什么能很好地实现动态Web页面.Web服务器技术,可以创建动态快速的交互性Web站点,产生动态网页。ASP是Microsoft公司在1996年11月完成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在Microsoft中ASP被描述为一个服务器端的脚本运行环境,可以运行动态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它的主要特性是把HTML文件基于COM标准的组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够在服务器上运行的Web应用程序,并能按用户要求标准送给客户端浏览器.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ASP的建立对象不用创建就能使用,除此还提供了内置组件和扩充应用程序功能,用户也可以自己定义制作组件,或者使用第三方的组件。通过这种环境产生动态的、高性能的WEB应用程序,如使用表单收集处理信息,进行上传下载等,就和用户在使用自己的CGI一样。由于所有的程序都在服务器端执行,因此就减轻了浏览器的负担,加大了访问的速度。3.2B/S结构工作原理B/S结构工作原理:在前端采用浏览器将用户提供的的信息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Web通过ASP和一些组件访问数据库,并将结果以HTML页面的方式返回给浏览器。B/S模式数据库体系结构是利用Web服务器和ASP作为数据库操作中的中间层,将客B/S模式的结构与Web技术紧密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三层Web形式的B/S模式的数据库体系。B/S很大的优点是可以在任意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专门软件。只要有一台能联网的电脑,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管理访问权限,数据库也很安全。系统的扩展容易,另一方面简化了客户端电脑的载荷量,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以及其中的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成本。3.3数据库技术简介SQLServer是Microsoft推出的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一般工作于Microsoft公司的工作平台上,如Microsoftwindows2000/XP/2003等.目前的SQLServer数据库有多种版本:SQLServer2000个人版和企业版、SQLServer2005及SQLServer2008。功能也逐步提高。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本系统用的数据库版本是SQLServer2000个人版。该版本继承了SQLServer7.0版本的优点的同时,它增加了许多先进的功能。比如,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可跨越从运行MicrosoftWindows98的电脑到运行MicrosoftWindows2000的大型多处理器的服务器等。3.4ASPStudio2005在编写和调试过程中,用的开发工具依然是ASPStudio2005。它是一个集ASP代码编辑、程序调试一体化的高性能项目开发工具。编程只需简单的建立一个ASP项目,便可在内置的带有调试功能的ASP服务器的配合下,实现ASP项目的编辑和调试。另外,除了代码编辑功能外,ASP编辑器还带有提示功能,能对ASP内置对象、自定义对象、COM对象列出其成员函数和其函数的语法提示,很好的方便了ASP源程序编辑,提高了程序的编写速度。4系统设计4.1设计原则1.使用方便性和可维护性功能模块划分必须合情合理,让用户在进入系统后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方便的操作,对于有相应权限的用户其检索数据等操作同样应该易于执行。同时,对于系统的管理者,可维护、信息查询、信息更新等操作易于执行。2.功能完善性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对于具体业务,系统功能应该是完善的,具有准确地表示业务数据的功能,对于学生考勤的管理,除考虑管理者对系统的使用外,还要注意的信息查询,把它设计在管理系统中会便于学生和管理者。3.可靠性系统应该是可靠的,用户在遇到系统出错时,应该有相应的提示,让用户理解相应的情况,以便于对数据的更改。4.数据的安全性安全机制是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确保数据准确的,对于用户的登录、权限、数据库存储过程都要采用相关的验证和数据保护措施才是一个软件应该做到的。5.可扩展性系统可以适合于可能出现的改进数据库结构、架构变化和功能调整的功能,来满足实际过程中出现的系统功能扩充或调整的需求。4.2系统结构设计根据对学生考勤系统的功能来区分,可以将系统功能划为三大模块:系统管理员、学生和系别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系别情况对系别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修改学生缺勤信息和个人奖惩的信息。学生:个人信息修改中,学生可以对自己的用户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进行修改,对考勤和个人信息的权限只限于对自己查询操作。系别管理员:该系别的管理学生可以对所有学生的考勤和个人信息进行添加、更新、查询以及统计。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4.3系统功能设计根据系统的权限,可以发分为不同学生权限,系别管理权限和辅助管理权限。学生拥有的是最基本权限,他拥有的功能如下:学生能够随时浏览自己的基本情况,通过注册用户名,可以将用户自己的信息上传到系统上,使用系统。个人信息管理功能可以随时改变学生自己的信息。学生可以随时浏览自己的考勤情况,并且能够按照关键字查询自己的考勤记录。系别管理者拥有的功能如下:考勤管理功能,系别管理者可以随时查阅本系别内所有成员的考勤信息,并能够对每位学生的考勤情况进行管理,如迟到、旷课管理。系统管理者拥有的系统辅助管理权限,它所要拥有的功能如下:系别管理功能,如新系别的添加删除,修改信息等。参数管理功能,管理和设定考勤管理和信息管理的基本参数,如上课时间、奖惩方式等。4.4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考勤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是:对于一个特定的环境,进行符合应用语义的逻辑设计,以及提供一个确定存贮结构和物理设计,建立实现系统目标,并能有效存取数据和数据模型。在本系统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管理系统数据繁杂,重复性很大,数据使用频繁。因此本系统采用了一种能正确反映用户实现环境,能被现行系统接受,易于维护、效率高的数据管理方法。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4.4.1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主要用到的表如下:⑴学生信息表学生基本信息表主要记录学生的基本个人信息,有学生学号、学生姓名、真实姓名、密码、学生性别、所在系别、电话号码。该表的主键为学生编号(id)。学生信息表结构如图4-5所示。图4-5学生信息表⑵管理员信息表管理员信息表用于存放管理员信息,管理员编号、管理员姓名、密码、所在系别、所处的管理角色。物理结构如图4-6所示。图4-6管理员信息表⑶系别信息表 用于存放系别信息,主要用于记录系别编号和系别名称。物理结构如图4-9所示。⑸日常考勤信息表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日常考勤信息表是主要的信息记录表,其主要记录学院学生每天考勤签到记录。其的主要信息有:签到学生编号、学生姓名、系别、签到时间、签到情况。物理结构如图4-7所示。图4-7日常考勤信息表图4-9系别信息表⑹考勤参数信息表考勤参数信息表主要记录本系统的主要考勤参数,主要的表项有:学生编号、上下课时间。物理结构如图4-10所示。图4-10考勤参数信息表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4.4.2数据库逻辑设计概念层模型是从现实世界到机器环境的一个中间层次,常用的概念模型有实体-联系(Entity-Relationship)模型,也称为ER图。E-R方法使用的工具称为E-R图,定义数据分类对象,数据库设计就可以将数据项归到已知的数据类别中。实体是具有公共性质的,可相互区别的现实世界与之相对象的集合范畴,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联系。属性是描述实体或联系的性质或特征的数据项,一个实体的所有实例都具有共同的性质。在E-R图中,这些性质就是属性。实体内部的联系通常是指组成实体属性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是指不同实体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本系统相关参与者的分析,得到本系统的逻辑实体,主要有学生、主管、公司系别、考勤记录等。5系统实现5.1关键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1.系统的权限区分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本系统需要三个大权限,它们是教职学生权限、系统管理权限和系别管理权限。在本系统中,使用了ADO对象中的Session对象,而session对象是全局的,所以用户登录到用户退出的过程中一直保存与系统的运行中。用户登录的时候,将用户登录的用户名和权限写入session对象中,当需要判别权限时将系统中的session取出进行必要的判别即可。用户的所有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若能在数据库中检索到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并验证后才能被允许访问该页面。单击“登陆”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按钮后,登陆页面的信息将被提交到Login/LoginCheck.Asp进行验证及权限分配。2.日期信息的判断和提取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学生考勤信息与时间日期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判别时间和提取时间是系统开发的重中之重。在考勤管理中采用的措施是,提出当前系统的日期,然后判断在该日期下是否有记录信息,因每位学生在某一天只可能有一条记录信息,如果存在,那么判断该日的信息已被添加,提供出修改的功能,如果没,则判断该日的信息没有添加,提供出添加界面的功能。而且为了方便信息能够按关键字年份、月份查询,在数据库的设计中,添加年份、月份、日字段从而进一步保存日期信息的准确性,方便查询功能有条不紊的进行。5.2界面设计整个系统的界面设计,要简洁明快。方便为目标,方便的查询和修改,这样系统才能被用户很好的接受。所以,用户界面的设计要遵循以下规则设定:1.统一界面一致的人机界面不但不会增加用户的负担,让用户始终用一种方式特有的思考与操作,最不愿意的是每换一个屏幕用户会随着自己的习惯而换一套操作命令与操作方法,那样是用户不能接受的。2.用户界面要接近实际系统的用户界面与用户在日常工作中接触的实际如果不相吻合,那么会有一种不协调感,为了使用户产生亲切感,迅速地掌握软件的使用,系统设计的要遵循实际的情况而定这个原则,在用户界面的设计上尽可能接近实际情况。例如考勤管理界面,当选定某一系别,系统自动提供该系别的学生名单,并按编号排序,形成规则的考勤表格,操作员只需在表中添加或更新信息即可。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3.减少用户输入工作量数据输入量较大的缘故,需要对一些相对固定的数据,设计在相应位置弹出固定框的需要,这样让用户用鼠标能够轻松选择。对于关键字的计数、顺序编号、日期等采用自动生成的方式,来减少错误的出现,提高查询速度,如在考勤和信息管理界面中,系统时间等固定的数据一般都是自动显示出来的:而编号的顺序则按规则自动生成的方式,查询修改工作就会容易完成。4.具有较强的容错功能在系统中按键连击等错误操作均有可能导致键入错误数据。在程序设计时应采取相应的数据验证措施来防止一些错误数据输入。我们规定了两种登录权限——学生和管理,其中两类管理学生(系别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的分辨是通过ASP中的session对象来实现的.学生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后,在下拉框中选择“学生”,单击“登陆”按钮后,即进入学生权限的系统页面,同样的,管理学生也是如此。所以该页面的设计使学生和管理员能够使用同一个登陆界面来访问系统。5.3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5.3.1用户注册界面根据系统分析,相应的学生要进入系统,应当首先注册该学生基本信息,如用户名、密码、联系方式等,该文件为LoginAsp,存放在login目录下。页面采用表单处理。在登录用户输入完成注册信息后,单击“清核实填入信息,现在注册”按钮,表单信息将被提交到Login/register.Asp进行添加信息处理,其数据库操作代码实现如下: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id_name=request("id_name")true_name=request("true_name")password=request("password")sex=request("sex")Telphone=request("telphone")department=request("department")set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Sql="select*from[User]"rs.opensql,conn,1,3Rs.addnewrs("name_id")=id_namers("true_name")=true_namers("password")=passwordrs("sex")=sexrs("department")=departmentrs("telphone")=telphoners.updateRs.closeconn.closeresponse.Write("你已经注册成功!")%>请返回系统的登录是分为不同权限的,等到用户注册成功以后,系统将会重新回到登陆页面,然后分别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陆,进入系统后会识别是管理员或者普通学生信息。5.3.2学生权限系统界面学生具有对自己考勤信息的查询权限和自己基本信息的修改权限,学生登录系统后,将进入学生用户权限系统界面。该主页面采用的是左右框架结构,提供了一个平台,把所有与管理员有关的功能页面都集中在该平台上。系统主页面左边是便于应用的导航区,所有的功能页面都将是以超链接的形式放在该导航区内。右边是工作区,所有与之有关的功能页面都将显示在该工作区内。页面文件为index.Asp,存放于work目录下。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5.3.3管理员权限系统主界面管理员权限系统主界面的框架结构与上面的用户权限系统界面相同。但是管理员的权限分两种,一种是系别管理员,一种是系统管理员。5.3.4考勤管理模块与考勤信息有关的功能逻辑,都编写在WorkInfo.Asp,存放于system目录下。数据库操作部分的代码如下:<%department=Session("Department")setu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sqltext1="select*from[User]wheredepartment=""&department&""orderbyid"date_time=date()date_year=year(date())date_month=month(date())date_day=day(date())%><%Ifrequest("action")="查询"Thendate_time=trim(request("new_year"))&"-"&trim(request("new_month"))&"-"&trim(request("new_day"))ifrequest("st")="姓名"Thentrue_name=trim(request("sc"))EndifUs.opensqltext1,conn,1,1%><%WName=trim(request("WNname"))WNormal=trim(request("Normal"))date_time=date()set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sql="select*from[User]wherename_id=""&WName&"""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更改考勤记录功能页面为Work_Update.asp<%WName=trim(request("name_id"))WNormal=trim(request("normal"))date_time=trim(request("date_time"))setrsZW=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Sqltext="select*from[Work]wherename=""&WName&""anddate_time=""&date_time&"""rsZW.opensqltext,conn,3,3"更改记录到数据库RsZW("name")=WNameRsZW("department")=WDepartmentRsZW("true_name")=WTrue_nameRsZW("date_time")=date_timeRsZW("work_year")=work_yearRsZW("work_month")=work_monthRsZW("work_day")=work_dayRsZW("normal")=WNormalRsZW.updateRsZW.closeconn.closeresponse.Redirect"WorkInfo.asp"response.end%>6系统的运行与测试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6.1系统运行与测试环境1、硬件环境:IntelPentium1GHz或以上的CPU;内存256M;硬盘2GB;CD-ROM驱动器。2、支持环境:windowsXP、SQLserver2000、ASPstudio20056.2测试方案测试有两种方法: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1.白盒测试好比透视眼,是知道产品的内部工作流程,可以通过来检验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说明书中的的规定正常进行。2.黑盒测试是知道产品应该具有的功能但是不知道内在的工作流程,通过测试来检验设计出来的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从而得到我们目标实现的效果。在本设计中,我们为了测试系统的功能是否都按照了我们的理想去实现,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来实现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把程序看作是不能随便打开的整体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恰当的接受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看重程序外部结构的功能实现,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6.3系统功能测试本系统是基于B/S结构的Web应用管理系统,对系统的功能测试应包括数据操作功能测试、用户权限测试、链接参照系统的需求及功能实现的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检查各个程序模块是否正确的实现了规定的功能。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的状态,确定系统操作的实际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在数据操作功能测试中,如对系统中数据的新增、查询、修改、删除等逐一进行测试,确保各个功能模块中的功能正确。考勤管理系统中不同类型用户所拥有的权限不同,在各个相关的模块中对用户权限的设置进行测试,如用户管理模块中普通用户不可以对其他帐号的用户进行管理。系别管理员不可以对系统参数进行管理等。在表单测试中,主要测试提交操作的完整性,从而校验提交给服务器的信息的正确性。在表单中测试使用与系统数据要求不一致的类型或数据不符合要求报错。同时在SQLServer2000中查看能否正确保存所操作的数据。在本管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中的各项功能进行逐一测试,为确保测试输入数据的全面性,每种类型都有2个以上典型数据值的输入。此外,对于数据重复、表单重复提交进行测试,如在考勤信息等数据进行新增操作前是否已存在相同数据;在信息重复提交时是否会给出相应的提示。在链接测试中,主要测试所有链接是否按预期确实链接到了该链接的页面;测试所链接的页面是否存在;保证系统中无孤立的页面(孤立页面是指没有链接指向该页面,只有知道正确的URL地址才能访问),链接测试在整个系统开发完成时进行。在数据库测试中,对可能发生的数据一致性错误和输出错误进行测试。数据一致性错误主要是由于用户提交数据信息不正确造成的,而输出错误主要是由于网络速度或程序设计问题等引起的,对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测试。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按照以上各项测试内容在考勤管理系统各个接口进行测试,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举例如下:例1,在学生考勤管理页面中,测试表单提交信息功能,当添加了一条考勤消息后再重复添加时会显示系统操作提示如图6-1所示:图6-1系统提示信息例2,用户登录功能测试测试用例(1):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都为空。测试结果如图6-2所示:图6-2系统登陆提示测试用例(2):输入用户名“admin”,密码为空。测试结果如图6-3所示:图6-3系统登陆错误提示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需要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为系统。对设计相关的软件结构的构造进行集成测试与发现,找出并排除在模块连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时需要考虑如下问题:1.在把各个模块连接时候,模块接口的数据是否会丢失;2.各个子模块功能组合起来的时候能否达到预期要求的总体功能。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一个模块的部分功能是否会对另一个模块的功能产生不好的影响;2.单个模块误差的积累是否会放大从而达到不能接受的程度。针对以上问题在学生考勤管理系统使用不同类型用户进行测试,各子模块运行正常,可以达到预期需求功能。6.4系统性能测试经过运行与测试,管理员、学生的对应操作功能基本完善,各个已实现的模块功能满足需求分析中确定了的各种需求。通过用户对字符串长度、字符类型、信息重复、重复提交等进行测试,可以达到预期的结果或有相应的操作提示。在系统可用性方面,页面布局、页面字体风格、页面提供的信息、整体界面等符合管理系统用户操作的需求。通过系统的运行和不同用户的测试,系统使用正常,功能基本完善、运行可靠,且具有较好的维护性和扩展性,能够满足系统设计的性能要求。整个管理系统完成时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作全面的性能测试和压力测试,如系统中一个功能的服务同时可以接受的用户数、系统的超负荷运转等。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小结本文主要是对学生考勤系统在应用以及具体实现方面的进一些探讨和研究。在应用方面,主要从考勤管理系统的意义作为出发点,提出了系统应包含的具体各大功能模块,给出了基于B/S的学生考勤系统设计的分析;在具体实现方面,本文着重使用ASP技术开发出来的的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具体实现作了详细阐述。该系统只是一个考勤系统的简单实现,跟理论上分析的系统模型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也基本实现了应有的简单功能。学生考勤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今后应继续对系统进一步的深入探讨研究,采用更加先进的、适用的软件开发模式和与时俱进的开发流程来完成功能强大的系统,使得该系统在层面上能符合现代高校学生管理系统的应用特性,在实现高校学生考勤信息管理的基础上,为其它系别的相关信息服务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为学校各级领导干部提供决策支持的需求,从而使学生考勤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学校教学、管理等提供更好的服务与需求。由于时间的仓促,以及本人能力和研究经验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错误和谬误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及同学批评并提出宝贵意见。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参考文献[1]溪江华.ASP.NET完美入门—使用C#.基峰咨询出版社,2009[2]章立民.用实例学ASP.NET[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闪四清.SQLServer2005数据库应用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周峰.SQLServer2005中文版关系数据库基础与实践.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4]孙仕宝,张瑾,张鸣.ASP.NET数据库网站设计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5]曾建华.VisualStudio2010(C#)web数据库项目开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6]林巧民.Java程序设计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0[7]覃国蓉.《基于B/S架构的软件项目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刘紫玉,王巧玲,梁普选.基于B/S模式的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21(12):218.220.[9]陈章龙,余厚全,倪腾飞.基于ZigBee的信息家电远程监控方案设计[J].现代计算机.2007(11):121-123。[10]黄磊,付菲,闵华松.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方案研究。[11]孟祥敏,侯德文.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9(2)[12]瞿雷,刘盛德,胡威斌.ZigBee技术及应用[M].[13]FahrnerWR,WemerM.SensorsandSmartElectronicsinHarshEnvironmentApplications[J].MicrosystemsTechnology,2001[14]齐放.基于ZigBee的元线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07.[15]杨威.ASP3.0网络开发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112.130[16]RichardAndersonBrianFrancis.ASENET高级编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致谢在完成论文期间,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他能在授课期间腾出精心为我的论文选题,并在之后的编写和修订过程中的指导,他一颗博爱的心让我由衷的敬重,并一直对我关怀直至,令我大受裨益。同时我要感谢教学实验中心的一些辅导老师,他们的关怀也对我的论文完成提供大量的汗水,对考勤系统应包含的功能模块方面给我提示和建议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最后感谢所有在我完成任务过程中给我精神支持和鼓励的老师和同学,没有你们的鼎立帮助,不会成功的完成这篇论文!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规范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5年03月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目录一.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目的1二.指导教师选聘及对指导教师的要求1三.毕业实习分组及实施计划3四.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3五.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控制4六、毕业论文的结构与格式7七、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10八、毕业设计的归档工作10九、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12附件1:任务书的填写格式14附件2:开题报告的填写格式18附件3:文献综述格式22附件4:实习报告封面格式27附件5:实习鉴定表格式28附件6:实习成绩评定表格式29附件7:毕业论文格式的基本要求30附件8:毕业设计袋封面填写格式39附件9:毕业论文验收表40附件10:毕业设计(论文)评论标准41附件11:毕业设计资料电子文档目录结构461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根据学院有关学生实习的规定和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作如下具体安排:一.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目的1、毕业实习的主要目的:(1)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软硬件应用问题,达到实践锻炼的目的。(2)总结升华理论知识的目的,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3)为毕业论文(设计)获取素材。2、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目的:(1)全面检验学生四年所学得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状况,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弥补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优化毕业生知识结构,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原则,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理论和时间问题研究的能力。(4)通过论文撰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二.指导教师选聘及对指导教师的要求1、指导教师选聘(1)指导教师应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相关专业人员。(2)指导教师的聘任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初步名单,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审核,予以聘任。(3)1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讲师或具有硕士学位的指导教师一般不超过6人,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高工)的指导人数不超过8人。(4)指导教师责任1).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应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各项工作。2).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的以下事项负责: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选题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论文(设计)结构与撰写格式的规范性;督促学生保质、保量,按时圆满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5)指导教师指导工作基本要求1).提出参考选题;2).针对学生的选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并提出明确的撰写要求和进度计划;3).介绍有关参考文献,指导学生搜集和查阅必要的资料;4).下发《毕业设计任务书》,认真指导和检查学生填写《开题报告》等相关内容,并在签名处签名;5).指导学生拟写毕业论文提纲,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做好每个阶段的工作记录;6).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认真指导学生提交论文初稿、2稿、3稿等,并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圆满完成最终定稿;7).根据评分标准,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评定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指导教师评语字数不少于200字,其中包括工作态度、选题意义,理论水平、应用价值等;1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8).确认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否可以递交答辩,并签署意见;9).协助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归档工作。10).撰写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总结,包括所指导学生的选题分析、质量分析、计划执行情况等。三.毕业实习分组及实施计划(1)毕业实习分组毕业实习主要采取集中与分组相结合,以收集毕业论文资料为主,主要采取由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所选论文(设计)题目,联系,分派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实习,收集资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可以在此基础上做统一安排。(2)毕业实习时间根据教学计划,学生在第四学年第2学期的第1周到第4周进行毕业实习,共4周。(3)实习要求1).实习期间,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学院和实习单位的一切规章制度;2).并认真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尊敬教师;3).经常与指导教师沟通,全面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所规定的各项任务;4).校外实习的同学,特别注意安全问题;5).按规定的时间和格式等要求,在第四周结束后完成并前提交实习成果,主要包括:实习日志、毕业实习报告(不低于2000字,格式参见附件4)、实习单位鉴定表(格式参见附件5);6).实习报告的内容1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实习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目的、实习单位介绍、实习内容介绍、实习心得体会等,根据具体实习情况可以添加其它一些内容。7).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填写实习成绩评定表,格式参见附件6;四.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1)题目来源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主要来源是:1).教师和学生到企业调研,了解和收集毕业论文(设计)的课题;2).教师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结合当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研究重点、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方向以及一些横向联系的单位的具体需求拟订论文(设计)题目;3).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研究方向自行确定,并经指导教师同意的题目。(2)题目主要类型和范围根据大学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关于“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要求,每个教师拟订一定数量的题目,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讨论,确定最终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类型和范围。题目应保证符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方向、培养目标,大小适宜,并具有新颖性(注意出题不要与其他老师重复,且不能和以前毕业设计题目重复)。(3)学生选题1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于第七学期15周以前下发给学生,并在计算机学院毕业设计网站上公布,组织学生选题,采取学生自选与系里指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每一个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并配备指导教师。具体题目及学生、指导教师配备情况、学生的选题情况等在学生完成选题工作后,于第七学期18周以前按大学实践教学科的要求上报。每一阶段的工作都要在计算机学院毕业设计网站上公布。(4)指导教师填写好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及时下达给学生。五.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控制1.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控制1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阶段工作要点时间进度(周)备注第七学期第八学期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指导教师资格认定1.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2.在专业领域内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汇总毕业设计题目1.教师结合教学科研推荐题目;2.学生自拟题目3.系统一汇总题目,审查后公布。确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讲师或具有硕士学位指导人数不超过6人;高职称不超过8人1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教师与学生商量确定论文题目1.符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向;2.大小适宜,具有新颖性,实践性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1.教师下达任务书;2.正式任务书的格式参见附件1毕业实习,收集资料,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英文文献翻译学生参与生产实习,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完成实习报告,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并进行英文资料的翻译深入分析系统的业务功能和流程,确定业务模型给出初步设计方案对课题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业务模型,完成系统的需求分析,并提交需求分析说明书及初步的设计方案;拟订论文大纲1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阶段工作要点时间进度(周)备注第七学期第八学期141516171819202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准备论文1稿划分模块和数据库设计;完成论文初稿1;指导教师根据论文初稿1,提出修改意见各模块程序编写、整个系统调试,准备论文2稿进入系统实施阶段,开始进行软件和硬件的设计;学生根据论文修改意见修改论文;提交论文2稿;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1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系统调试,毕业论文3稿系统进入调试阶段;学生根据论文修改意见修改论文;提交论文3稿提交可运行软件,论文定稿、准备答辩完成所设计的软硬件系统,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最终定稿,提交全部文档准备答辩1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注释:(1).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应结合选题内容,在调研、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一篇文献综述,字数不少于2000字。格式参见附件3。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最好是期刊文章),至少含英文文献3篇;(2).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英应完成一篇文献翻译,文献内容必须和毕业设计内容相关且应独立完成,文献原文不少于1万英文印刷字符,译文稿撰写在统一的稿纸上,同时上交原文。教师应留下评阅意见,签注日期最好在毕业实习收集资料结束时。(3).学生毕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实践锻炼,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同时也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收集资料。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提交不低于2000字的实习总结报告1份(格式参见附件4)、实习日志1本(记录整个毕业实习过程及其每天的心得体会,用32开软抄本记载)、实习单位鉴定表(格式参见附件5),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填写实习成绩评定表(格式参见附件6),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提出学生实习的建议成绩。(4).有下列情形之一,取消正式答辩资格:1).论文撰写过程中,学生如果未完成阶段工作,经指导教师催促、教育仍不改正者;2).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程序编制或不能完成论文定稿者;3).毕业设计达不到规定要求,或软件无法演示(特殊原因除外);4).不能在规定时间提交论文正确及全套材料者;1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5).凡在毕业论文中出现未经注释援引、窃取、抄袭他人作品的情况,一律视为“剽窃”,论文中“剽窃”内容超过2页者。六、毕业论文的结构与格式1.纸张与页面设置:学院有统一规定,B5纸单面打印。2.毕业论文的组成部分:毕业设计论文是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写作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封面;(2)摘要(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3)目录;(4)前言;(5)正文;(6)结论;(7)致谢;(8)参考文献与附录等。3.基本结构:论文结构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①标题。题目要确切、恰当、鲜明、简短,文字要简练、准确、有概括性。既能概括整篇论文的中心内容,又能引人注目。通过标题概括说明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加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②摘要。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是全文的缩影,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精华。中英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一般应概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为何从事这项研究(即研究工作的缘由、问题的重要性);完成了哪些工作(研究的内容与过程);获取了哪些重要成果(含结论性意见);成果的意义。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对应;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使用要精炼、概括;1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2)陈述要客观,不加主观评价;(3)摘要的重点是成果和结论;(4)设计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①目录。目录应列出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别层次,逐项标注页码。一般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等,要求标题层次清晰。②关键词。一般3至5个。③前言(或序言、引言)。前言是论文的开头,前言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写这篇论文的背景介绍;对本论文研究主题范围内已有文献的评述;说明本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范围及解决的主要问题,所采用的研究手段、方式、方法。④正文。正文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论述。它是全文的主体,其内容包括:问题的背景和提出,毕业设计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条件;相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基础;系统分析;设计方案的拟定;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系统实现;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结果的讨论等。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论文,可根据实际情况取舍内容。⑤结论。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论与前人结论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结论集中反映毕业设计的工作成果,表达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精髓,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结论要简洁、明确,措辞应严谨;1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2)结论应反映工作主要成果。①致谢。致谢应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给予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②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引用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一般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应列入引用的主要中外文文献。应包括参考的文献和资料的名称、作者名和出版社以及时间等。③附件。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或有主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数据、表格、编写的算法、数据字典、主要程序和其他需要说明的资料以附件的形式放置在正文之后。2.论文格式具体格式参见附件7:毕业论文格式的基本要求。七、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1.毕业实习(1).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是实习纪律及表现、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实习单位鉴定。(2).毕业实习成绩由各指导老师填写评分表(评分表见附件6),提出每名学生的实习成绩。(3).最终实习成绩由计算机学院综合评定。(4).最终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毕业论文(设计)1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遵照《大学关于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的精神,具体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执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见附件10。八、毕业设计的归档工作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后,必须提交全套的毕业设计资料,包括纸质资料和电子文档资料,各个学生上交的资料是否齐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需要各个指导老师进行验收,并签字:1.毕业设计纸质资料归档规范毕业设计资料袋封面的填写格式见附件8,所有的纸质文档资料均用B5纸打印,全部装入毕业设计资料袋中,袋中资料应包括:毕业设计任务书1份,开题报告1份,文献综述1份,毕业实习报告1份,英文翻译1份(手写稿),附英文翻译原件1份,毕业论文修改稿多份,毕业论文定稿1份,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1份,光盘1张(光盘中存放2中的所有内容)。2.毕业设计电子资料归档规范每个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后,必须上交符合规范的全套电子文挡资料,方能参加答辩,电子资料全部存放在光盘中,现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电子文挡的归档规范做如下规定:(1)1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每个学生必须将所有电子资料存放在光盘中,光盘中的根文件夹为学生在自己班内的学号(2位),如:01,然后在此文件夹中建立两个子文件夹:“程序”和“文档”,所有的毕业设计电子资料都放在子文件夹下。(2)在程序文件夹下存放本次毕业设计编制的所有程序,可以再建子文件夹。(3)在文档下应包括如下word文件:毕业设计任务书.doc开题报告.doc文献综述.doc毕业实习报告.doc毕业设计论文_1稿.doc毕业设计论文_2稿.doc毕业设计论文_3稿.doc毕业设计论文_定稿.doc其中毕业设计论文可以有更多次修改稿,毕业设计论文_定稿.doc中的内容必须和打印的毕业设计论文一致。光盘中的内容同时应提交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毕业设计管理人员指定的服务器文件夹下;整个目录结构见附件11。1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3.学生将上述纸质文档和光盘提交给指导教师,请各指导教师完成相关的意见批注和签字。需要批注和签字的地方有: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英文文献翻译、初稿、二稿、三稿、N稿、成绩评定表的指导教师意见栏。请各指导教师收妥资料后仔细检查:每个学生各份材料中题目的一致性,各份材料的填写是否符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设计规范。4.经指导老师确认后,填写“**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资料验收表”(见附件9),并签字,该表同时需要各个指导教师签字。5.凡是有需要专业系主任和二级学院院长签字的地方(任务书、开题报告等),如果还未签字,在论文答辩结束汇总后,由专业系主任和二级学院院长统一签字。6.请各指导教师认真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尽快填好《成绩评定表》中的指导教师评语和成绩。于答辩前2天将《**届毕业论文相关资料验收表》、学生论文成绩、不能参加正式答辩的学生名单一并交系教学秘书处。九、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领导小组王越,李梁,杨武,黄贤英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4.03.1015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附件1:任务书的填写格式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按指导老师确定的题目准确填写(任务起止日期2015年2月21日——2015年6月10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杨武29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系主任王越课题内容:本部分内容由指导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填写课题任务要求:本部分内容由指导老师根据具体情况填写主要参考文件(由指导教师选定):本部分内容由指导老师指定具体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格式:引用期刊:作者名.文章题名.期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引用专著:著者(或译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29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同组设计者:填“无”或同组同学学号姓名注:1、此任务书应由指导教师填写。2、此任务书最迟必须在毕业设计开始前下达给学生。29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表序号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任务工作进度日程安排周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根据任务书进行毕业实习,收集资料此表内容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课题实际填写2完成文献综述,英文文献翻译,开题报告3深入分析系统的业务功能和流程,确定业务模型给出初步设计方案29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4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准备论文1稿5各模块程序编写、整个系统调试,准备论文2稿6毕业论文3稿,最终定稿、准备答辩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2、此表每个学生一份,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工作进度之依据;3、进度安排请用“-”在相应位置画出。29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工作情况检查表时间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内容组织纪律完成任务情况组织纪律完成任务情况组织纪律完成任务情况检查情按学生实际情况填写况教师根据学生选题,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实习收集资料,详细提纲等的完成情况进行填写按学生实际情况填写根据学生的需求分析,设计方案,论文初稿的完成的实际情况进行按学生实际情况填写根据学生设计的软件,提交的论文定稿及全套资料的具体情况填写教师签字签字日期2015.3.18签字日期2015.4.15签字日期2015.6.1029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注:1、此表应由教师认真填写;2、“组织纪律”一栏根据学生具体执行情况如实填写;3、“完成任务情况”一栏按学生是否按进度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情况填写;4、对违纪和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者,指导教师可根据情节轻重对该生提出警告或不能参加答辩的建议。29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附件2:开题报告的填写格式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按指导老师确定的题目准确填写系名称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杨武时间2015.2.2829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本部分内容由学生完成,经指导老师检查后填写.29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本人对课题任务提出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只限工科类)本部分内容由学生完成,经指导老师检查后填写.2、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本部分内容由学生完成,经指导老师检查后填写.29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1、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设计绘图、实验、调研等)及解决办法本部分内容由学生完成,经指导老师检查后填写.29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5、工作方案分析及进度计划(工作思路)本部分内容由学生完成,经指导老师检查后填写.报告人(签名)需手工签名2015年2月28日29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导师意见本部分内容由指导老师填写,不能简单写“同意”两字,应对学生的开题报告作简单的评价后,再表示“同意”或“不同意”。导师签名需手工签名年月日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附件3:文献综述格式29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成绩:年月日29
小二黑体,居中,文献综述五号宋体,居中——小标题三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摘要小四号黑体小四号宋体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两字流化床燃煤固硫技术是先进的燃烧技术,但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流化床燃煤固硫渣没有成熟和经济的综合利用途径受到严重限制。由于人们对流化床燃煤副产物的认识程度还很有限,基础资料十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化床燃煤固硫渣的资源化利用。本论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流化床燃煤固硫渣的特性,并根据现行规范,提出一套新的活性评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燃煤固硫渣活性的影响因素、激发方法、体积膨胀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利用XRD、SEM等微观手段研究了燃煤固硫渣的自硬性、活性激发及膨胀机理。最后对燃煤固硫渣建材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空行关键词:流化床,燃煤固硫渣,活性,膨胀,资源化1筏板基础的非线性分析空行1.1引言[1]二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正文全部按此格式,用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2个字目前国内外对上部结构、筏板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的分析和研究中,对筏板基础的非线性变形特性考虑得较少,绝大多数都将筏板基础视为线弹性结构进行计算。1.2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1.2.1双轴受力混凝土的强度准则三级标题用四号黑体根据试验结果,Kupfer[95]和Gerstler[96]提出了混凝土在双轴受力条件下的强度,其强度包络线,如图5.1。曲线方程为:二轴受压:图名用宋体五号英文图名用TimesNewRoman五号图1.1混凝土双轴强度包络图fig1.1页码居中,用阿拉伯数字顺序排序
空1行三号黑体,居中,下空1行小四号宋体英文用小四号TimesNewRoman参考文献[1]贲克平.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扫描.人民日报,1998-2-21[2]吴中伟.廉慧珍著.高性能混凝土.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3]K.Kuhlmamn,H.Paschmamn.BeitragezurOkologislhenvonZementund[4]Beton.Zement-Kalk-Gips.Nr.1,1997[5]唐明述.可持续发展与水泥结构调整.1997年[6]芈振明主编.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参考文献格式:引用期刊:作者名.文章题名.期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引用专著:著者(或译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7]赵洪义,李峰德,包西祥.水泥工业大量利用固体废渣的有效途径.中国建材.2000.8
页码居中,用阿拉伯数字顺序排序参考文献情况国内篇国外篇共计篇收集参考文献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列出收集的参考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0篇且至少含3篇外文文献):[1]岳云.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近况.科技与经济,1998,1:17-18[2]刘允才、张素、施鹏飞.智能交通国际发展概况和国内优先考虑的课题.公路,2001,11(11):26-33指导教师对文献综述的评语:此部分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所写文献综述进行评注,写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年月日附件4:实习报告封面格式(实习报告不低于2000字,用B5纸打印,正文字体用宋体,五号)实习总结报告实习性质:毕业实习实习单位: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年月日附件5:实习鉴定表格式大学学生实习鉴定表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学习性质毕业实习实习时间
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对学生实习情况的意见(签名)年月日总体评价好一般差好一般差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有事请假尊敬师傅知识水平工作主动,态度端正实践动手能力
勤学好问,谦虚谨慎工作业绩实习单位意见(签章)年月日备注附件6:实习成绩评定表格式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实习成绩评定表(学年第学期)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实习时间实习性质毕业实习实习单位成绩评定项目实习单位鉴定(30%)□优□良□中□差说明:实习态度及表现(40%)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优良中差工作主动,态度端正□□□□毕业论文资料收集□□□□实习日志□□□□其它()□□□□综合评定:□优□良□中□差说明:实习报告(30%)格式规范、工整优良中差结构合理、行文流畅、重点突出□□□□反映实习经历、内容和成果□□□□内容充实,字数达标□□□□其它:()□□□□综合评定:□优□良□中□差说明:评语:总评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附件7:毕业论文格式的基本要求(1号魏碑,居中)毕业设计(论文)(0号黑体,居中)题目根据最后确定的题目准确填写(题目用小二号宋体)(以下为3号仿宋)院系名称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评阅教师时间2015.6
大学毕业论文中文摘要空1行三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摘要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两字流化床燃煤固硫技术是先进的燃烧技术,但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流化床燃煤固硫渣没有成熟和经济的综合利用途径受到严重限制。由于人们对流化床燃煤副产物的认识程度还很有限,基础资料十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化床燃煤固硫渣的资源化利用。本论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流化床燃煤固硫渣的特性,并根据现行规范,提出一套新的活性评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燃煤固硫渣活性的影响因素、激发方法、体积膨胀性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并利用XRD、SEM等微观手段研究了燃煤固硫渣的自硬性、活性激发及膨胀机理。最后对燃煤固硫渣建材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小四号宋体小四号黑体关键词:流化床,燃煤固硫渣,活性,膨胀,资源化
大学毕业论文Abstract空1行三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ABSTRACTTimesNewRoman小四号TimesNewRoman小四号Duetolackofeffectivewaystoutilizethebottomashesofcirculatingfluidizedbedcombustion(CFBashes),itisdifficulttousewidelytheadvancedtechnologyofcirculatingfluidizedbedcombustionanddefulfurization.Inthispaper,thepropertiesoftheCFBashesaresystematicallyanalyzedandthenaseriesofmethodsareproposedtoevaluatethereactivityofCFBashes.Meanwhile,thefactorsinfluencingandthemethodactivatingthereactivityofCFBashes,andtheexpansionpropertiesareinvestigatedexperimentally.Thespontaneoussetting,andthemechanismofactivationofreactivityofCFBashesanditsexpansionareinvestigatedbyXRDandSEM.Finally,theutilizationinbuildingmaterialsofCFBashesisstudied.小四号黑体Keywords:CirculatingFluidizedBedCombustion,CFBAshes,Reactivity,Expansion,UtilizationinBuildingMaterials.
大学毕业论文目录空1行三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目录小四号黑体,左对齐,下空一行中文摘要Ⅰ英文摘要Ⅱ1绪论1小四号宋体,二级标题退位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11.2国内外研究现状31.3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102弹性地基上薄板的分析122.7本章小结507结论151致谢156参考文献157
大学毕业论文5筏板基础的非线性分析空1行换页,三好黑体,居中,下空一行5筏板基础的非线性分析引用数字用上标表示5.1引言[1]二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正文全部按此格式,用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2个字目前国内外对上部结构、筏板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的分析和研究中,对筏板基础的非线性变形特性考虑得较少,绝大多数都将筏板基础视为线弹性结构进行计算。5.2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5.2.1双轴受力混凝土的强度准则三级标题用四号黑体根据试验结果,Kupfer[95]和Gerstler[96]提出了混凝土在双轴受力条件下的强度,其强度包络线,如图5.1。曲线方程为:
大学毕业论文5筏板基础的非线性分析图名用宋体五号图5.1混凝土双轴强度包络图页码居中,用阿拉伯数字顺序排序fig5.1英文图名用TimesNewRoman五号二轴受压:
(5.1a)(5.1b)空1行5.6算例分析5.6.1算例1对于双参数弹性地基板的计算,以方板为例。取地基的弹性模量=4.0×10kN/m.表前空一行按Valzov模型计算得出的结果比较文献[5]的精确解见表1.1。表中第一行是本文的结果,第二行是文献[5]的中文表头用宋体五号英文表头用TimesNewRoman五号表1.1方板的挠度(单位:m)Table1.1Deflectionofsquareplate(m)xy0.00.1250.250.3750.50.00.00270.00270.00200.00200.00110.00110.00040.0004-0.0001-0.00010.1250.00200.00160.00090.00030.0004-0.0001
0.00200.00160.0009-0.00010.250.00110.00110.00090.00090.00050.00050.00020.0002-0.0001-0.00010.3750.00040.00040.00030.00040.00020.0002-0.0001-0.0000-0.0003-0.00020.5-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3-0.0002-0.0006-0.0004
大学毕业论文致谢空1行3号黑体,居中,下空1行致谢以下为具体内容。小四号宋体,首行缩进2个字王XX年月于重庆63
大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空1行三号黑体,居中,下空1行小四号宋体英文用小四号TimesNewRoman参考文献[1]贲克平.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扫描.人民日报,1998-2-21[2]吴中伟.廉慧珍著.高性能混凝土.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3]K.Kuhlmamn,H.Paschmamn.BeitragezurOkologislhenvonZementund[4]Beton.Zement-Kalk-Gips.Nr.1,1997[5]唐明述.可持续发展与水泥结构调整.1997年[6]芈振明主编.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参考文献格式:引用期刊:作者名.文章题名.期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引用专著:著者(或译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7]赵洪义,李峰德,包西祥.水泥工业大量利用固体废渣的有效途径.中国建材.2000.863
大学毕业论文附录空1行三号黑体,居中,下空一行附录一[1]*****.石灰形态对粉煤灰活性激发效果影响及动力学分析.新型建筑材料1999,10.pp23-25.PP后的数字表示参考的页码范围[2]*****.钱觉时,卢浩.双免无熟料粉煤灰砖的研制.新型建筑材料.2000.2.pp13-14.[3]*****.当前国外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及其预防措施综述.混凝土.2000.1.pp52-57[4]*****.水泥混凝土超时缓凝的初探.混凝土.2000.12.pp59-65.小四号宋体英文用小四号TimesNewRoman[7]*****.StudyontheStateoff-CaoinSulphur-FixedCoalAshesofCirculatingFluidizedBedBoilerThe5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CementandConcrete2002.1063
附件8:毕业设计袋封面填写格式填毕业的年份,如0137填2015届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确定的题目准确填写填写设计(论文)题目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填写班级和学号班级0137-01-01填写指导老师姓名,若安排有两名指导教师,则填写两个教师的姓名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填写毕业设计答辩的时间2015年1月63
附件9:毕业论文验收表填毕业设计学生毕业的年份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届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资料验收表姓名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文献翻译原文文献翻译译文实习报告初稿二稿三稿N稿论文正式打印稿(一式三份)光盘(且其中内容符合要求)成绩评定表学生签名指导教师验收签字注;完成并提交在表中画“”,否则在表中画“×”另请注意:如不清楚的地方,请及时与教学秘书或系主任联系。谢谢!63
附件10:毕业设计(论文)评论标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参考评分标准说明:1、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三个部分评定,即学生毕业环节进行情况分(占30%),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确定,并必须在学生参加答辩前给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分(占20%),由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在学生参加答辩前给出;学生答辩情况分(占50%),由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答辩的情况给出。2、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按优、良、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评分时,先按100分制计算,然后把各小项所得分数全部加起来,再按100-90分为“优”、89-80分为“良”、79-70分为“中”、69-6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的标准折合成五级分制。63
第一部分:学生毕业环节进行情况评分标准(占30%),由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确定。评分等级系项目数ABCDE最高分得分1~0.80.8~0.60.6~0.50.5~0.40.4~0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角度新颖,富于创造性,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现实意义。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难度适中,工作量饱满。中心论题明确,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基本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难度适中,工作量饱满。中心论题基本明确,能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基本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难度适中,工作量不合适。论文选题与专业基本相关,但理论水平和应用性较差。基本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难度、工作量不合适。论文选题无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与专业无关。不能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难度、工作量不合适。102文献资料使用材料翔实、恰当,掌握大量的背景资料和数据,能独立检索文献。有比较丰富的文献材料和较充足的理论依据,能独立检索文献。持论有据,能较好阅读老师指定的文献。理论依据和客观资料有少部分欠缺,能阅读老师指定的文献。缺乏理论依据,客观材料空乏,不能能阅读老师指定的文献。153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能在问题研究中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的能力能运用专业理论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能力。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一般,但能独立完成论文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较差,经过努力能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缺乏应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不能独立完成论文204写作水平理论分析准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符合技术规范理论分析恰当,条理清楚,层次较清楚语言通顺基本符合技术规范条理清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说服力,有少许语病基本符合技术规范材料陈述较为清楚,但分析力不强,有个别地方语言不通顺不符合技术规范分析能力差,论证不准确,材料简单堆砌,语言不准确不符合技术规范205学术水平有独到的个人见解,学术强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学术性能从个人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无明显的个人见解结论观点有错误15663
格式规范化论文格式符合要求,打印清晰漂亮,无错别字,达到正式出版物的标准格式基本符合要求,有个别的错误,打印清楚,基本达到正式出版物的标准内容提要和正文基本符合要求,但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有问题,打印基本清楚行文基本规范,但不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论文的格式不规范,打印不清楚107态度纪律工作严谨认真,严格遵守校纪,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工作较严谨,能遵守校纪,能按时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工作基本认真,基本能按时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工作不够认真,基本未按时问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工作不认真,违反学籍管理或毕业环节有关规定,未能完成规定的任务10合计:分折合:*30%=分63
第二部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分标准(占20%),由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给出评分等级系数项目ABCDE最高分得分1~0.80.8~0.60.6~0.50.5~0.40.4~0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角度新颖,富于创造性,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现实意义。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难度适中,工作量饱满。中心论题明确,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基本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难度适中,工作量饱满。中心论题基本明确,能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基本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难度适中,工作量不合适。论文选题与专业基本相关,但理论水平和应用性教差基本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难度、工作量不合适。论文选题无理论和现实意义,与专业无关。不能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难度、工作量不合适。102文献资料使用材料翔实、恰当,掌握大量的背景和数据。有比较丰富的文献材料和较充足的理论依据持论有据理论根据及客观材料有少部分欠缺。缺乏理论根据,客观材料空泛203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能在问题研究中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的能力。能运用专业理论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能力。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一般,但能独立完成论文。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较差,经过努力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论文。缺乏应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不能独立完成论文。2063
4写作水平理论分析准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符合技术规范理论分析恰当,条理清楚,层次较清楚,语言通畅基本符合技术规范条理清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说服力,有少许语病基本符合技术规范材料陈述较为清楚,但分析力不强,个别地方语言不通顺不符合技术规范分析能力差,论证不准确,材料简单堆砌,语言不准确不符合技术规范205学术水平有独到的个人见解,学术性较强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学术性能从个人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无明显的个人见解结论观点有错误206格式规范化论文格式符合要求,打印清晰漂亮,无错别字,达到正式出版物水平。格式基本符合要求,有个别错误,打印清楚,基本达到正式出版物水平。内容提要和正文基本符合要求,但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有问题,打印基本清楚行文基本规范,但不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论文的格式不规范、打印不清楚10合计:分折合:×20%=分63
第三部分:学生答辩情况评分标准(总计50分),由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给定:1、答辩准备情况分(计5分)A充分(15分)B较好(12分)C一般(9分)D较差(5分)E很差(0分)2、毕业设计(论文)介绍表达情况(计10分)A简洁、流利、清楚、重点突出、表现出对所从事的工作掌握得很透彻(15分)B较好(12分)C一般(9分)D较差(5分)E很差(0分)63
1、抽问回答和即席回答表现分(计15分)A回答问题全部正确(20分)B能正确回答大部分问题(15分)C经提示,能正确回答大部分问题。(10分)D经提示,基本回答主要问题。(5分)E经提示,仍不能回答大部分问题。(0分)63
椭圆框中的内容为学生光盘中的内容附件11:毕业设计资料电子文档目录结构程序文件夹下存放毕业设计过程中编写的程序前三级目录已经由教师在服务器上建立好63
文档文件夹下存放所有的毕业设计文档资料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号建立63
29基于B//S模式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6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某银行考勤管理办法
- [管理精品]考勤管理办法
- 中小企业必备管理制度范本--员工考勤管理制度microsoft_word_文档
- 2018年考勤管理制度
- 2018最新公司考勤管理制度
- 公司员工打卡考勤管理制度
- 日常考勤管理制度(钉钉版)
- 钉钉考勤管理制度-(2)
- 基于vf的企业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论文+源程序)
- 基于jsp的员工考勤管理系统设计毕业论
- 基于web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开题说明书
- 聊城大学教职工考勤管理办法
- 长治学院教职工考勤管理和请销假制度
- 员工打卡考勤管理制度
- 公司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报告
- 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奖金管理模块---毕业论文
- 考勤管理工作总结
- 考勤管理作业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