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0.00 KB
- 2022-05-17 13:08:49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基于VB考勤管理系统设计
关键词:VisualBASIC,MicrosoftAccess,考勤管理,开放式数据库连接。
摘要
本文论述了MicrosoftVisualBASIC6.0可视化开发软件工具下分析、设计、开发的考勤管理系统的过程。通过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的论证,对应用领域进行调查分析,参考各种资料和进行数据库编程实践,以MICROSOFTACCESS数据库作为系统的后台操作,我们设计的数据库系统能够实现员工管理,上班时间设置,考勤管理,考勤统计。该系统基本上满足了用户在考勤管理方面的需求,用户界面友好。其功能在系统内部有源代码直接完成,用户只需按系统要求输入即可操作。
目录
前言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社会的高度信息化要求各企事业单位不停的提高信息管理技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我国当前考勤管理在许多企业中还是停留在手工记录的方式,其操作相当繁杂。考勤工作需要管理者深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中去统计员工的出勤情况。由于企业部门繁多,导致经常会出现记录错误的情况发生。极大的影响了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本设计运用MicrosoftAccess数据库设计软件与VisualBASIC程序语言设计了一个考勤管理软件。使用该软件,管理者可以快速记录公司全体员工当日的出勤状况。并可按月份统计员工出勤,出差,请假状况及正常工作时间。并以表单的形式给出统计结果。很好的解决了前者在管理方面所存在的弊端。且操作非常简单,用户只需要懂得操作Windows系统便可,无需再进行其他任何培训,方便用户使用。在本软件的开发过程中主要使用了VisualBASIC中的MFC库来完成用户界面设计和求值、统计的算法设计。运用MicrosoftAccess来建立系统数据库,并通过ODBC实现两者的连接。
VisualBASIC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功能强大的,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其中的MFC库是Microsoft公司基于Windows的BASIC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使用MFC,可以在任何时候调用Win32函数
,最大程度地利用Windows。而且,基于MFC的程序不仅小巧且运行速度很快。
MicrosoftAccess可以作为个人计算机终端和大型主机系统之间的桥梁。通过如SQL、ODBC等特定技术,方便存储、检索和处理服务器平台上的关键信息,提供了灵活、可靠、安全的客户/服务器解决方案。
本系统对数据库的连接方式采用的是ODBC(OpenDatabaseConnectivity,开放式数据库连接)技术。ODBC是Windows开放性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工作依赖于数据库制造商提供的驱动程序,使用ODBC的时候,Windows的ODBC管理程序,把数据库访问的请求传递给正确的驱动程序,驱动程序再使用SQL语句提示DBMS完成数据库访问工作。
本系统是考勤管理系统,本系统采用Visual
Basic和Access共同编写。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普及,利用
计算机实现企业考勤档案管理势在必行。企业管理单位的运作归根结底还是要由人去执行的。考勤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企业劳动考勤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事业要求。如何有效地对员工实施员工宏观管理,对企业单位的构成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统计、规划、分析、预测,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考勤政策,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
传统的考勤管理方式和手段主要依赖于手工操作,其效率低下,不利于企业单位的快速发展。所以,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结合中国行业主管机关的考勤管理经验,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考勤管理工作,实施考勤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行业管理发展与进步的必经之路。
考勤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管理员如何对普通用户进行授权,如何插入、删除一个员工的信息,用户如何浏览员工的所有信息,以及用户如何查询自己想要的结果,也即是通过输入查询条件,显示符合条件的员工记录。如何对查询或统计出来的符合条件的记录用报表的形式打印出来。
本系统包含8个模块,即系统管理、员工信息管理、考勤管理、工资管理、培训计划管理、福利管理、输出工资报表和帮助。系统管理,包括添加用户、修改用户密码、删除用户和退出。员工信息管理,包括添加员工信息、编辑员工信息和查询员工信息。考勤信息,包括添加考勤信息、编辑考勤信息和查询考勤信息。工资信息,包括添加工资信息、编辑工资信息和查询工资信息。培训计划管理,包括添加培训计划管理、编辑培训计划管理和查询培训计划管理。福利费管理,包括添加福利费管理、编辑福利费管理和查看福利费管理。帮助是这个系统的介绍。输出工资报表,包括员工工资信息的查询、统计和打印。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所限,系统中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请多多包涵,给出一些意见
3.3系统需求分析
(1)功能需求:
认证用户:系统在连接数据库前需对用户进行认证。如果认证通过,执行连接。对非法用户则拒绝执行操作并关闭程序。
设置上下班时间:系统应能由用户设置上下班时间,并能根据此时间来判断员工是否迟到或早退。
记录员工出勤状况:系统必须能记录员工每日的上下班时间,能够对请假或出差的员工进行登记。并且能记录其请假或出差的详细情况,能够提供多种查询方式供用户查询员工的出勤记录。
统计出勤状况:系统要能够按用户指定的时间范围对员工的出勤状况进行统计,列出详细的统计结果,其中需包含迟到,早退,请假,出差和旷工次数。并提供检索功能,使能够对单个员工的出勤统计结果进行查询。
添加删除员工:系统需能够对员工进行添加或者删除操作。并能够对新增的员工进行正常的记录,统计和查询操作。
(2)性能需求:
系统需能够对数据库进行反复读写操作,并且保证在数据库存有大量信息的时候,系统的所有功能依然能正常运行。
(3)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该系统可扩展按照统计出来的结果来计算员工应得的薪水并会同出勤统计结果一起制成详单提供给管理者。
3.4系统概要设计
(1)系统功能分析: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通过用户对员工每日出勤状况的记录以及事先设置好的出勤判断时间按指定时间段统计出所有员工的出勤状况,并提供各种检索功能供用户查询。
主要功能如下:
上班时间的设定。上下班时间相对固定,可保存在客户端的设置文件中
员工出入单位的情况记录。
请假、加班和出差情况的记录。
每个月底进行这个月的出勤情况统计。
(2)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对上述功能进行集中、分块分析,按照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要求,得到如下所示的系统功能模块图
一、概述………………………………………………………………………1
1.1摘要…………………………………………………………………………1
1.2概述…………………………………………………………………………1
二、需求分析……………………………………………………………………2
2.1理解需求………………………………………………………………………2
2.2需求分析………………………………………………………………………3
三、逻辑模型图………………………………………………………………4
3.1程序流程图……………………………………………………………………4
3.2系统模块图……………………………………………………………………5
四、系统配置…………………………………………………………………
6
4.1软件配置………………………………………………………………………6
五、数据库……………………………………………………………………6
六、模块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7
6.1考勤管理信息系统主窗口……………………………………………………7
6.2系统管理………………………………………………………………………8
6.21用户登录模块………………………………………………………………8
6.22添加用户模块………………………………………………………………8
6.23修改用户模块…………………………………………………………………9
6.24删除用户模块…………………………………………………………………9
6.3员工基本信息管理………………………………………………………………10
6.31添加员工基本信息模块………………………………………………………10
6.32编辑员工信息模块……………………………………………………………11
6.33查询员工信息模块………………………………………………………………12
6.4员工考勤管理模块………………………………………………………………13
6.41添加考勤信息模块………………………………………………………………13
6.42编辑考勤信息模块………………………………………………………………14
6.43查询考勤信息模块………………………………………………………………15
6.5工资信息管理………………………………………………………………………15
6.51添加工资信息模块………………………………………………………………15
6.52编辑工资信息模块…………………………………………………………………17
6.53查询工资信息模块…………………………………………………………………18
6.6福利费用信息管理…………………………………………………………………18
6.61添加福利费用信息模块……………………………………………………………19
6.62编辑福利费用信息模块……………………………………………………………19
6.63查询福利费用信息模块……………………………………………………………20
6.8工资报表…………………………………………………………………………..21
七、代码分析…………………………………………………………………………..22
7.1公共模块…………………………
摘要
JAVA语言是目前Internet上大型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时使用得最热门的编程语言,本文描述了JAVA和JSP技术的特点以及在互联网上的使用情况,介绍这两种技术的重要编程方法和两者之关的联系,同时也会应用相关的Struts框架,并完成一个基于这种技术的网上书店系统。
【关键字】JAVA,Struts,Servlet,JSP,网络编程,电子商务,网上书店
目录
中英文摘要
第一章JAVA的网络功能与编程
1-1 JAVA语言简介
1-2 JAVA语言在网络上的应用
1-3JSP的基础——Servlet技术
第二章Struts概述
2-1
Struts的由来和发展
2-1-1MVC简介
2-2Struts优缺点
3-3Struts的工作流程
第三章网上书店详细设计
3-1需求分析
3-2总体设计
3-3功能设计
3-4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3-4-1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3-4-2创建数据表的脚本
3-5网上书店基本流程
3-6网上书店各页面功能
3-7业务逻辑层各bean功能
3-8控制处理层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Struts概述
2-1Struts的由来和发展
Struts框架工具是Apache基金会Jakarta项目中推出的一个子项目。Struts在英文中是支架、支撑的意思,这也体现出Struts在开发Web应用程序过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Struts为Web应用提供了通用的框架,让开发人员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解决实际业务问题上,与此同时Struts框架也允许开发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扩展和定制,从而可以更好的适应用户的需求。采用Struts可以简化遵循MVC设计模式的Web应用的开发工作,很好地实现代码重用,
Struts架构一经推出,即受到Java开发群体的广泛重视,从2004年开始逐渐升温,并日渐成为Java创建Web应用开发的最流行的框架工具,在目前JavaWeb程序员的招聘要求中,几乎都提出了对Struts的要求,精通Struts架构已经成为JavaWeb程序员必备的技能。
2-2Struts优缺点
优点:
Struts跟Tomcat、Turbine等诸多Apache项目一样,是开源软件,这是它的一大优点。使开发者能更深入的了解其内部实现机制。
除此之外,Struts的优点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Taglib和页面导航。Taglib是Struts的标记库,灵活动用,能大大提高开发效率。另外,就目前国内的JSP开发者而言,除了使用JSP自带的常用标记外,很少开发自己的标记,或许Struts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关于页面导航,我认为那将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事实上,这样做,使系统的脉络更加清晰。通过一个配置文件,即可把握整个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后期的维护有着莫大的好处。
缺点:
Taglib是Struts的一大优势,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却需要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甚至还会打乱你网页编写的习惯,但是,当你习惯了它时,你会觉得它真的很棒。
Struts将MVC的Controller一分为三,在获得结构更加清晰的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Struts从产生到现在还不到半年,但已逐步越来越多运用于商业软件。虽然它现在还有不少缺点,但它是一种非常优秀的J2EEMVC实现方式。
3-3功能设计
1.图书信息管理
该模块实现图书书目信息的分类显示,也是提供图书信息依据书名及作者信息快速搜索的功能。此外,在用户选择了对应书目信息后,还可以显示出有关该图书的详细信息,以便于客户了解所购商品。
2.购物车管理
用于维护每一个进入网上书店的客户对应的购物车。即将客户所选购的图书商品信息记录到对应的购物车中,以便于到收银台进行结账处理。
3.会员注册
实现网上书店客户信息的注册、及身份验证。
4.订单处理
根据客户购物车中的信息,以及客户所选择的送货方式和付款方式,连同客户对应的个人信息生成订单,以便于后续进行送货处理。
3-5网上书店基本流程
网上书店在运行过程中页面的基本流程如下图: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一直沿用教学大纲的提法,课程标准这个术语只是近年来才开始涉及。2006年以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有关文件中提出了建立以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为主体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要求[1],但是对课程标准并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2]对课程标准作出了相对宏观的的定义: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
网站[3]参照基础教育中的课程标准概念以及现代各国对课程标准的不同界定,将课程标准定义为:课程标准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具体规定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实施建议及评价建议,体现该课程期望学生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它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
对于课程标准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的关系,国内有着不同的认识。一种是以马树超[4]为代表的等同说,他认为课程标准与传统的课程大纲“严格来说没有实质区别,只是课程标准更细一些” 。一种是李建平[5]等提出的差别说。这些学者认为,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大纲已不足以完整地体现课程的变化。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完整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表现形式。而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它具有法定的性质。因此,它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关于课程标准的建立主体,也有几种不同意见。马树超[6]等认为,“课程标准学校难以建立,应该由国家统一制定才有权威性,才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但我们国家研究力量不足,只能靠大家先尝试”。黄进[7]则认为,高职院校是课程标准制定的主体,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标准不可能像基础教育那样由国家统一制定、由学校负责实施,绝大多数课程标准是需要由高职院校自行制定并负责实施。因此,高职院校应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尽快启动课程标准工程。课程标准既是高职院校内部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石,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各高职院校评价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论据之一。课程标准的有无以及质量的高低将成为高职院校未来激烈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差异
高职院校的广大教师都非常熟悉各学科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具体规定了日常教学中可能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的要求;教师在学习和使用教学大纲时,主要关心的是知识点发生的变化,内容的增加或删减;具体的要求和课时数以及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标。
应当说,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着明显的差异,课程标准不等同于教学大纲[8]。课程标准体现的是标准制定单位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法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管理课程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从教与学的角度来分析,课程标准是从学的角度规定了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以及学到什么程度。课程标准是基本要求,是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
而教学大纲则是从教的角度规定了教师教什么,怎样教以及教到什么程度。教学大纲是最高要求,所以教学和考试都不应超越大纲。
3软件项目开发指导课程标准的制定
3.1软件项目开发指导课程概况
“软件项目开发指导”是我院信息工程系中英国际合作软件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英文名称为SoftwareDevelopmentProject。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已有三届学生学习了本课程。学生所选择开发的项目可以是基于工作实际的,也可以是基于学生兴趣的。但无论怎样选择,项目都必须符合本课程的框架体系和要求,以利于培养学生在给定的时间内开发出符合特定需求的实用软件的能力。
选择本课程开发课程标准的主要考虑为,该课程为国内同类院校率先开设,课程对于学生能力提高作用显著。课程教学团队中有专业带头人、双师型骨干教师、留学回国人员,有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还有英国合作院校教师。此外,团队成员还参加了近期在英国召开的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标准国际研讨会[9],带来的一些有关职业教育标准的最新信息也为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3.2 课程标准制定原则与主要流程
对于制定和实施课程标准的教师,我们有较高的要求。他们需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意义。需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相关知识,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内涵,明确课程标准基本框架和内容,掌握课程标准制订技巧。在实施过程中更要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探索课程教学的模式和途径,不断完善课程标准的内涵建设。
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中,我们重点把握了以下几个原则:
(1)主要针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描述;
(2)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
(3)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达到和可评估的;
(4)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消极教授者,而是教学方案的积极设计者;
(5)课程标准的范围应涉及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
我们对课程标准进行开发的主要流程为:
(1)讨论软件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2)参照中国职业大典和[10]英国职业课程标准[11];
(3)分析软件项目开发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4)征求意见,反复研讨,修改制定课程标准。
通过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单位共同开发,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体现了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使软件项目开发指导这门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紧密对应,强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4软件项目开发指导课程标准的特点与主要内容
4.1软件项目开发指导课程标准的特点
在课程标准开发中,我们能紧密围绕专业建设目标,开发的课程的标准明确具体,并积极开展了与专业教学改革相配套的教材建设,有关教材将于2009年初出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还特别重视校内学习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的协调性,建设了软件仿真工厂,积极推行和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为:
(1)课程标准格式规范,主要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考核、学习指导等部分;
(2)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为基本的要求;
(3)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4)将职业标准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标准中。
4.2软件项目开发指导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课程标准包括课程名称、课程学时、课程对象、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考核、学习指导等八个部分。
各主要部分的内容有:课程概述明确了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用直观的语言提出了学习成果;课程内容详细地列出了课程五个方面的分项要求,包括制订项目开发计划、
设计项目解决方案、实现项目解决方案、对项目进行演示、分析和评估;课程考核则使用表格的形式,将考核目标与通过的考核标准逐项列出;学习指导中对于上课、各门课程的相关性以及教学实训资源的利用、开发和考核都提出具体的建议。
在课程标准中不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作为附录,现给出我院软件项目开发指导课程标准。
浅谈Matlab与Origin软件
关键词:MATLAB;Origin
摘要:Origin和Matlab是当前流行的图形可视化和数据分析软件。Origin由美国OriginLab公司(其前身为Microcal公司)开发,Matlab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开发,由于这两种软件操作简洁,功能开放,运行可靠,已成为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常用的高级数据分析和制图工具。
ResearchonMatlab&OriginSoftware
LiShuangshuang,LiTan
(ChinaMining&TechnologyUniversity,Information&ElectricalEngineeringCollege,Xuzhou221116,China)
Abstract:OriginandMatlabisthepopulargraphicalvisualizationanddataanalysissoftware.OrigindevelopedfromtheUnitedStatesOriginLabcompany(formerlyMicrocalInc.),Matlab,developedbytheUnitedStatesMathWorks,becausebothsoftwareoperatingsimply,functionalopen,workingreliable,havebecomeScientistsandengineerscommonlyusedinadvanceddataanalysisandmappingtools
Keywords:MATLAB;Origin
一、MATLAB简介
MATLAB是Matthworks公司推出的一套工程计算及数值分析软件,具有强大的数学分析能力、方便实用的绘图功能及语言的高度集成性,被广泛地应用在科学运算领域里,包括数值计算、符号计算、数据拟合、图形图象处理、系统模拟和仿真分析等功能[12]。MATLAB的最高版为7.0版,与6.5版功能相近。
MATLAB程序设计语言非常简洁,效率很高,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运算符和库函数极其丰富,语言简洁,编程效率高,MATLAB除了提供和C语言一样的运算符号外,还提供广泛的矩阵和向量运算符。
(二)既具有结构的控制语言(如for循环、while循环、break语句、if语句和switch语句),又有面向对象的编程特征。
(三)图形功能强大。它既包括对二维和三维数据可视化、图形处理、动画制作等高层次的绘图命令,也包括可以修改图形及编制完整图形界面的低层次绘图命令。
(四)功能强大的工具箱。工具箱可分为功能性工具箱和学科性工具箱。功能性工具箱主要用来扩充其符号计算功能、图示建模仿真功能、文学处理功能,以及与硬件实时交互的功能。学科性工具箱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如优化工具箱、统计工具箱、控制工具箱、小波工具箱、图形处理工具箱、通信工具箱等。
(五)易于扩充。除内部函数外,所有MATLAB的核心文件和工具箱文件都是可读可改的源文件,用户可修改文件并加入自己的文件,它们可以与库函数一样被调用。
二、Origin绘图软件
Origin为OriginLab公司出品的较流行的专业函数绘图软件,是公认的简单易学、操作灵活、功能强大的软件,既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的制图需要,也可以满足高级用户数据分析、函数拟合的需要。Origin是美国OriginLab公司(其前身为Microcal公司)开发的图形可视化和数据分析软件,是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常用的高级数据分析和制图工具。自1991年问世以来,由于其操作简便,功能开放,很快就成为国际流行的分析软件之一,是公认的快速、灵活、易学的工程制图软件。它的最新的版本号是8.0,另外分为普通版(Origin8)和专业版(OriginPro8)两个版本。
Origin采用直观的窗口菜单和操作工具栏,所见所得的绘图方式,全面支持鼠标右键操作,支持拖放式图形转换,最主要的数据处理和绘图操作无需用户编写任何程序代码。
Origin像MicrosoftWord、Excel等一样,是一个多文档界面(multipledocumentinterface,MDI)应用程序。它将用户所有工作都保存在后缀为OPJ的项目文件(project)中,这点与VisualBasic等软件很类似。保存项目文件时,各子窗口也随之存盘。另外各子窗口也可以单独保存(/Save
Window),以便别的项目文件调用。
Origin主要有数据分析和科学绘图两大功能。其中,数据分析包括数据的排序、调整、计算、统计、频谱变换、曲线拟合等多种数学分析功能。将准备好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只需要选择拟分析的数据,再选择相关的菜单命令即可。用Origin绘图时,只须借助软件提供的几十种二维或三维绘图模板,再单击相关的工具栏按钮即可。
Origin基本的数据分析功能包括各项统计参数,如平均值(mean)、标准偏差(standarddeviation,SD)、标准误差(standarderror,SE)、总和(sum)以及数据组数N。可以对数据进行T检验,判断所选数据在给定置信度下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还可以对数据排序(sort)、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多重回归(multipleregression)等。
Origin可以对两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等,另外可以对数据进行平滑、积分、微分、平移等操作,还可以进行其他各种方式的拟合。
Origin更有强大的绘图功能。Origin可以制作各种图形,包括直线图、描点图、向量图、柱状图、饼图、区域图、极坐标图以及各种3D图表、统计用图表,还可以分别进行线性拟合、多项式拟合、S形曲线拟合,等等。Origin能够给出拟合参数,如回归系数、直线的斜率、截距等。
Origin还有其他多种有用的功能,它们是为用户扩展功能而提供的。Origin提供了广泛的定制功能和各种接口。用户可以自定义数学函数、图形样式和绘图模板;可以方便地与数据库软件、办公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连接;可以用C语言等编写数据分析程序;可以用其内置的脚本语言word/biancheng.htm"target="_blank">编程,实现工作自动化,更方便、更快捷地控制Origin,等等。综合运用这些功能就可以完成更为复杂的任务。图形可视化和数据分析方面,Origin和Matlab软件功能都十分强大,应用范围广泛。至于优劣,各有千秋,与本人的应用和使用习惯有较大关系。
参考文献:
[1]黄忠霖,黄京.MATLAB符号运算及其应用.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2]王秀峰,江红涛.数据分析与科学绘图软件ORIGIN详解.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教学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
1引言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融合是促进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之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带动和示范作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信息的安全,信息安全是构建整个社会信息化的根本保证。只有实现了信息的安全,才能确保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科研、网络银行、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真正造福于人类。
目前,国际上不少大学 开设了信息安全学科专业或者信息安全相关课程[1~3],国内则已有几十所高校开办有信息安全本科专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掌握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专门人才,这些信息安全专业毕业生的数量与社会的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开设信息安全专业有许多规定和要求,并不是什么学校都可以开办该专业的。此外,几乎所有高校均举办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者网络工程专业或者软件工程专业或者其他相近专业,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许多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信息系统、软件系统都是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设计、开发的。我们知道,只有从系统设计伊始就考虑信息安全需求与信息安全技术运用,才有可能使得开发出的信息系统是稳定可靠和安全实用的。因此,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及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去设计、开发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软件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等,是这些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一项重要的现实任务。
2各专业本科教学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
结合信息安全学科发展趋势[4],我们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应当学习如下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并逐步加以运用。
(1)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信息安全研究范畴,信息安全系统,信息安全体系结构,信息安全模型,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标准与法规。
(2)计算机设备与芯片安全
(3) 密码技术
DES对称密码,RSA公钥密码,ECC椭圆曲线密码,量子密码,密钥管理与密钥恢复技术,公钥基础设施PKI,基于口令、智能卡和生物信息的身份认证机制,基于私钥和公钥密码体制的信息认证技术,Kerberos认证系统与X.509标准;安全单向HASH算法,数字签名技术与标准;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技术。
(4)数据库安全
数据库加解密技术,数据库系统访问控制技术。
(5)操作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安全机制,Windows操作系统安全,Unix操作系统安全,Linux操作系统安全,Solaris操作系统安全。
(6)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技术,网络协议TCP/IP、HTTP的安全,电子邮件系统安全,网络互连设备安全,安全电子商务协议,入侵检测技术。
(7)应用程序安全与可信软件技术
应用程序安全,软件可靠性,软件质量预测,可信软件测试,可信软件开发与维护控制。
3各专业本科信息安全技术知识教学实施方法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独立地开设六、七门课程来讲授前述所列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将占用较多学时,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如果这样做的话,这三个专业几乎演变成信息安全专业了。我们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的教学既要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以最大程度地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又要体现出与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教学的区别。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实施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的教学,一种做法是单独开设一门“信息安全技术”课程,将前述知识点集中讲授。这样做的优点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对信息安全技术知识获得整体的了解与认识。但是,前述所列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其他课程的内容联系十分紧密,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点并加以运用需要学生具有相关的专业课程背景知识(例如,理解关系数据库加密的特征与过程必须具有关系数据库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知识)。因此,如果在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之后再独立开设“信息安全技术”课程,那么由于课时安排受限的关系以及授课教师专长有所不同,在授课过程中将信息安全技术各知识点与学科专业其他课程联系以及将信息安全技术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设计与求解的阐述可能就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如果在低年级就开设“信息安全技术”课程,那么学生们由于缺乏学科专业知识的支撑,一时半会难以理解授课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我们建议的实施方法是,首先聘请在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科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授在大学低年级为学生开设“信息安全讲座”,以使得学生们对信息安全技术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然后,融合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的传授贯穿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全过程,将有关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的讲授有机地集成到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下表所示。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相关课程实施我们提出的这种信息安全技术知识教学方法对专业课程任课教师来说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例如“数据库系统” 课程的任课教师除了具备坚实的数据库系统理论和技术知识之外,也应当比较熟悉数据库加解密和数据库系统访问控制技术(这些其实也是数据库系统课程的一部分内容),这样讲授如何将数据库安全技术知识应用到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4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院校除了开办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批量培养信息安全技术专门人才之外,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信息类专业本科教学中讲述信息安全技术知识也已经成为共识,虽然各校讲授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内容的多少、深浅以及侧重点有所不同,实施教学方法也各有秋千。
我们提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及其教学方法已在广西大学实施多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为这些专业不少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课题就是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毕业受聘的工作岗位是直接从事信息安全技术开发与维护工作,也有相当的本科毕业生考上了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本文结合信息安全学科发展趋势和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的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以及教学实施方法,期望它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ErikHjelmas,PstephenD.Wolthusen.Full-spectruminformationsecurityeducation:integratingB.Sc.,M.Sc.,andPh.D.programs.Proceedingsofthe3rdannu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securitycurriculumdevelopment,NewYork:ACMPress,2006:5-12.
[2]MattBishop.Educationininformationsecurity.IEEEConcurrency,2000,8(4):4-8.
[3]M.A.Wright.Theneedforinformationsecurityeducation.ComputerFraud&Security,1998:14-17.
[4]钟诚,赵跃华主编.信息安全概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摘要:本文针对操作系统课程的特点及现状,提出了教学中课件、课堂教学、实验课程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
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操作系统;课件;理论教学;教学方法
“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的重要阶段。它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了解操作系统的设计方法;且要求学生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模块设计。由于这门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多且抽象,因此成为计算机专业中既难学又难教的一门课程。
1目前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媒体使用不当。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把学生集中起来,以课堂讲授为主,形成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现在虽然有多媒体教室,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课件多是对书本内容的罗列,对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采用比较少。
(2)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割裂严重。如操作系统原理和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关系,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和数据结构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关系等。
(3) 实践性环节薄弱,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学生做的有针对性的实验太少,缺少课程学习小论文、课程设计环节。
2教学方法的改进
针对上述问题,本人在工作过程中对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改进:
2.1课件的改进
板书与课件相结合的方式可提高教学效果,但其中最关键的是课件的制作。课件的内容不能仅是课程内容的罗列,而是要对课程内容跨章节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当然也包括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联等。如将设备—文件—存储器—处理机用例子串联起来:利用外设(键盘)输入一个文件,存储在硬盘中,当运行此文件时,先放入到主存中,处理机从主存中取出此文件,在处理机中处理后,由外设显示其运行结果。
将操作系统中理论性强、极其抽象的内容制作成FLASH动画。例如在讲述多道程序设计时,学生对多个进程在CPU和通道中如何执行是很难理解的,可用FLASH动画来演示,以便在课上形象讲解多道程序是如何进行并发操作,理解多道程序的“宏观上并行,微观上串行”的特点,这种课件也便于学生在课下自主复习。
2.2理论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
“灌输式”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不希望的。教师最想得到的仍然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不只是“转述”,而是要让学生理解。目前多媒体教学中的计算机上装的都是Windows系统,在讲解Linux操作系统时就比较困难了。
我院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上有一定的优势。我院提供了一台小型机,可以在多媒体教室的Windows平台实时地与小型机上的Linux系统相连,以实例地讲解Linux操作系统的理论概念。如在讲述进程概念时,为增进学生对进程和系统调用的理解,可远程登录到Linux系统上运行以下程序,形象地让学生理解进程和系统调用:
intmain()
{pid_tchild;
if((child=fork())==1)
{perror(“fork”);
exit(EXIT_FAILURE);
}
else
if(child==0)
{puts(“inchild”);
printf(“tchildpid=%dn”,getpid());
printf(“tchildppid=%dn”,getppid());
exit(EXIT_SUCDESS);
}
else
{puts(“inparent”);
printf(“tparentpid=%dn”,getpid());
printf(“tparentppid=%dn”,getppid());
}
exit(EXIT_SUCCESS);
}
此程序的执行结果为有两种:
让学生用自己的结果与正解进行对照,就会发现为什么正解中既有inchild也有inparent?这与一般的if-else所得的结果不符?由此可以提起学生的兴趣,自然过渡到“系统调用”这个更深入的问题。
2.3实验内容的改进
课堂讲授之外,还要对实验课进行合理安排。我院实验平台选择Linux,并在这种平台上用C语言来实现实验内容。对进程、进程通信、存储管理、文件系统及设备管理各部分内容编写实验,实验内容有针对性,以便于学生结合课堂上的实例讲解,理解操作系统的抽象内容。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鼓励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并写课程小论文,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如对于进程通信中高级通信的实验,可在一台实验机器上完成信息的发送、接收、删除等。对于文件系统实验内容,可要求学生编写一个小的文件系统,完成文件的创建、保存等操作。
3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关于操作系统的教学方法将原本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形象、实例地配合实验进行讲解,从而变得易于理解。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较之传统的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及掌握。此方法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甲同.操作系统教程[M]. 西安电子出版社,2000,6.
收稿时间:2010-2-19
农村未成年人辍学的社会动因分析
——以四川省五星村为例
摘要:本文通过对四川省五星村未成年辍学生的调查,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农村未成年人辍学的社会动因以及辍学的家庭决策。研究表明,农村未成年学生的辍学行为除了其个人原因外,还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辍学不仅是学生个人的行为,也是一个家庭的教育决策。在辍学的家庭决策中,子女是辍学的提出者,并且在辍学的决策过程中起着控制作用。家庭的辍学决策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的情况下做出的,是一种理性的行为。
关键词:辍学;未成年人;农村;决策
AnalysisofthesocialMotiveofunderageDropoutsintheCountryside
——TakingSiChuanWuxingasaCase
Abstract:ThinarticleanalyzethesocialmotiveofunderagedropoutsinthecountrysideandthefamilydecisionofdroppingoutbythemethodofqualitativeinvestiaionintheinvestigationfundationoftheunderagedropoutsofwuxinginSiChuanprovince.Thisreseachsuggeststhatthecountrysidedropouts’behaviorisinfluencedbythefactorsoffamily,school,societyinadditiontopersonalreasons.Droppingoutisnotthestudents’individualbehaviorbutthefamily’seducationaldecision.Inthefamilydecisionofdroppingout,thechildrenputforwardthedecisionandplaythecontrollingroleinthecourseofthedecision.Thedecisionofdroppingoutisbasedonthinkingofallfactors,anditisarationalaction.
Keywords:dropout;theunderage;countryside;decision
参考文献:
[1]张梅,何赣湘.农村教育问题与思考[J].农业教育,2005(4).
[2]袁桂林,洪俊,李伯玲,秦玉友.农村初中辍学现状调查及控制辍学对策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2):88-92.
[3]符明弘,傅金芝.影响贫困地区学生辍学的家庭因素调查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5).
[4]邓志伟,蒋中一.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现状、原因、后果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3(4):66-70.
[5]刘朝晖.农村地区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剖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
[6]桂建生.对农村中小学“辍学”问题的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04(2).
[7]蔡国英.我国辍学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2).
[8]孙志军.中国农村的教育成本、收益与家庭教育决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4.
[9]龚继红,钟涨宝.农村家庭收入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5(9).
[10]Becker,JereR.andElizabethM.King.HouseholdSchoolingbehaviorandDecentealization[M]. London: EconomicsofEducationReview,2001:67.
[11]Bray,Mark.ReturnstoEducationinChina[M].London: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990:89.
[12]
郑蕾.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7):12-14.
[1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6.
[14]邓志伟,徐榕.家庭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67.
[15]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6.
[16]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7]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8]JamesS.Coleman.FoundationofSocialTheory[M].Cambridge:BelknapPressofHarvard
University,1990:34.
[19]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2.
[20]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80.
[21]JamesS.Coleman.IndividualInterestsandCollectiveA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