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00 KB
  • 2022-05-17 12:54:31 发布

考勤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一、引言11.1编写目的11.2背景11.3定义11.4参考资料1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2.1要求22.2目标:22.3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32.4评价尺度3三、对现有系统的分析33.1.现有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43.2工作负荷5四、所建议的系统54.1对所建议系统的分析54.2所建议系统的概述6五、可行性分析75.1.技术条件可行性分析75.2.经济可行性分析75.2.1支出75.2.2收益85.3.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分析85.3.1法律可行性85.3.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8六、可行性分析结论8 一、引言1.1编写目的本考勤管理系统是为了解决单位员工考勤管理而设计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能够初步实现单位考勤管理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考勤管理效率,工作人员能够在各个岗位上的工作状态得到及时的反馈,而系统所需的工作人员的数量少,效率高。降低资源浪费,同时增强员工管理的透明度以及约束员工自觉遵守出勤制度。1.2项目背景l系统名称:考勤管理系统l项目提出者:l项目开发者:本小组成员l最终用户:相关企业单位1.3定义考勤作为一个企业的基础管理,是企业对员工工作管理的基本依据。目前一些企业单位的这项工作还处于半手工管理阶段,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程度低,大部分历史积累的数据,尚未数字化。不利于科学管理和决策。针对以上的情况准备开发员工考勤管理系统,完成员工基本信息维护、员工考勤的管理、员工考勤的查询与分析、员工奖惩的查询。实现人事考勤的需要,包括员工迟到、早退、请假、旷工的情况的记录,对员工整个月的考勤记录进行查询和统计。1.4参考资料l《软件工程》教科书清华大学出版社l一些相关的网络信息13 二、可行性研究的前提2.1要求考勤系统应该便于管理者的查询、修改、更新、统计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查询等操作。能从整体上体现每个员工每日,每月的出勤情况。(1)主要功能A、输入员工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所属部门等;B、浏览和修改员工基本信息;C、输入考勤信息;D、浏览和修改员工的出勤信息,可同时查看该员工当月考勤记录;E、按实际出勤情况查询员工;F、按姓名信息查询员工;(2)性能效率尽可能做到精准,信息维护功能做到简单易用,不需过多对人员的培训。(3)数据I/O输入:通过刷卡输入职工上班下班,以及请假、出差等信息。(员工的个人基本信息,出勤率和业绩。)输出:职工考勤情况。(用户对相关职工的查询结果和各类打印报表。)(4)安全保密系统允许考勤负责人登陆查询与修改,并且高层管理员可以进入直接查询。2.2目标:考勤管理系统的基本目标是辅助管理者管理,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1)方便职工(2)方便考勤记录随时传送与审查(3)方便管理员查询(4)人力与办公用品费用的减少(5)自动更新、统计数据的改进13 为了我们提高软件开发的能力,学习编程的技巧,提高工作设计思想,通过本次的工程开发,开发小组成员与辅助老师交流,能从中学习知识吸取经验,在技术和软件思想上同时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使总体水升到一个新的高度。1)经济目标由于本学生开发系统的主要背景(为本课程)在经济上不注重直接的经济收益。2)社会目标由于本系统对单位人事管理有很大的帮助。2.3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对相关的企业单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询问他们,以确定最佳的可行性研究方案。软件采用现代流行WINDOWS操作界面,可运行在WIN95WIN98WinMeWIN2000WINXPWINNT等系统平台上的多任务应用程序。2.4评价尺度1)是否功能齐全,运行稳定。2)在网络功能方面是否方便管理。3)设置是否灵活。4)是否具有多任务,高效率的特点。5)是否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的特点。三、对现有系统的分析当前高层管理者往往是通过以下方式获知考勤情况:① 考勤负责人定时或不定时的向高层管理者汇报员工出勤情况;② 高层管理者直接询问考勤负责人出勤情况。以上两种方式都会导致信息传递的滞后和遗漏,高层管理者根本无法随时了解员工的出勤情况对于员工的考勤,如果仍使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记录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不仅浪费了很多物质资还源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面对着手工管理的13 庞大的信息量,还存在着以下弊端:1)浪费人力而且效率低;2)手工记录的数据不便于长期保存;3)数据不能共享,无法互相利用,互相参照,导致大量数据冗余;4)没有相应的软件负责数据据的管理工作,数据据需要由专人管理,因此考勤人员的工作负担很重;5)考勤结果反映速度慢,主管部门不能及时全面地监督员工的出勤情况;6)难避免考勤中的弄虚作假现象。7)考勤统计工作复杂繁重,难以保证统计结果的正确性与及时性;因此,人工考勤已很难满足公司规范化管理的要求。考勤管理系统正是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环节。所以,建立现代化的智能考勤管理系统势在必行。3.1.现有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手工记录出勤请假登记上班登记缺旷登记审核员工查询13 手工管理出勤登记手工整理登记资料手工查询员工信息手工管理历史资料管理员员工3.2工作负荷传统的手动管理方式存在着不易更新、不易存放、容易丢失、难以备份等重大缺陷;查找起来也十分麻烦。而且很容易出现漏报、缺报等现象。评定以及嘉奖的程序和透明度不高。四、所建议的系统4.1对所建议系统的分析与现有系统的比较:(1)数据结构化,数据之间建立联系,便于存取数据;(2)数据清晰,便于高层管理员查询。(3)数据的统一管理和控制13 由于对数据实行了统一管理,而且管理的是有结构的数据,因此在使用数据时可以有很灵活的方式,当应用需求改变或增加时,只要重新选取不同子集或者加上一小部分数据,便可以有更多的用途,满足新的要求,很容易扩充;(1)数据可以长期保存大量的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可反复进行查询、修改、插入和删除等操作;(2)节约了人力与物力资源不再用一组人或更多的人去管理考勤,而是用一个人定时或不定时的去对考勤系统进行维护,这样不仅省去了很多的人力劳动,同时还节省了办公用品,进一步减少经费支出。(3)使用时速度快、易操作现有系统比原来系统查询、统计速度更快,而且易于操作,不用专门培训职工,就能简单的了解如何操作。(4)安全性好现有系统采用权限登录方式,不易被篡改(5)系统的维护系统可以由管理员定时或不定时进行维护。4.2所建议系统的概述考勤管理系统主要由“设置工作时间”;“添加考勤记录”;“考勤记录检索”;“统计考勤结果”组成,可方便的对员工的信息进行修改与记录,而且所有数据都会一目了然的汇总在计算机上,高层领导可以任意查询浏览,避免了人工传送过程,同时节省了人力资源。系统对数据的增加、修改、删除、打印和输出都给予了优化。设置工作时间:在系统里面您可以设置上班工作时间,方便考勤记录。添加考勤记录:您可以在里面添加出勤记录,添加出差记录,添加加班记录,添加请假记录来对员工的信息进行修改。考勤记录检索:您可以在里面检索员工的出差记录,出勤记录,加班记录,请假记录,方便高层管理员对员工的进一步了解。统计考勤结果:输入员工的编号或姓名,您可以完全了解到员工某个月份的考勤情况。13 五、可行性分析利用手工进行考勤的统计工作,大致要经过考勤统计查询,考勤的统计资料的整理,考勤统计分析三个过程,但这种手工统计过程,存在着几个明显的问题,比如说统计资料缺乏准确性,及时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手工方法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劣势,使人们慢慢意识到管理现代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在管理现代化的浪潮中,考勤管理现代化也势在必行。实现考勤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手段。而先进的科技手段主要是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之一的电子计算机来为考勤管理现代化服务。而且一个完善的考勤系统应做到以下几点:•提高了考勤管理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准确性;•为考勤负责人提供更方便、科学的服务项目。5.1.技术条件可行性分析本系统主要采用了Access来开发,而当前Access应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利用这些技术是完全可以完成这些功能的。考勤管理系统的工作主要是在职工和管理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能相互沟通信息和处理信息。这一特点非常适合计算机特点,通过网络internet技术,发挥计算机的信息传输速度快、准确度高的优势。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系统的建议提供了技术条件。5.2.经济可行性分析5.2.1支出基本无支出。13 5.2.2收益进一步实现办公自动化,减少人力投资和办公费用,极大提高办公效率,同时更好地控制考勤制度,降低成本。5.3.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分析5.3.1法律可行性新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将不会侵犯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不会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5.3.2使用方面的可行性新系统的研制和开发是充分考虑工作人员对考勤的易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能完全满足职工的使用要求,管理者与人员完全有能力使用此系统,。六、可行性分析结论经上述可行性分析,系统开发可以立即开始进行。13 下面红色字体部分是赠送的散文欣赏摘自网络,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可依靠的唯有自己  这是发生在一个普通犹太人家庭里,父亲和儿子的故事:  儿子叫约翰,在他4岁那年,有一天他和姐姐在客厅玩捉迷藏。他们玩得正高兴,父亲抱起小约翰,把他放在沙发椅上面,然后伸出双手做出接的姿势,叫他往下跳。小约翰毫不犹豫地往下跳,在即将抓住父亲的瞬间,父亲缩回了双手,约翰摔到了地板上,他号啕大哭起来。小约翰向坐在沙发上的妈妈求助,妈妈若无其事地坐着,并不去扶他,只是微笑着说:“呵,好坏的爸爸!”父亲站在一边,以嘲弄的眼光望着上当受骗的小约翰。  这便是犹太家庭教子的方法之一,这样做的目的是灌输给孩子一个理念:社会是复杂的,不要轻信他人,唯一可依赖的就是自己。  犹太家庭的孩子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房子被烧着了,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钱财,母亲会进一步问:“13 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会告诉他:“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财,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你对爸爸的爱,远远胜过那部车  一个犹太家庭的父亲,存钱存了很久,终于买了一辆自己向往已久的新车。新车开到家后,他珍爱有加,每天都要洗车打蜡。他5岁的儿子见父亲这么爱车,也常常乐此不疲地帮爸爸一起洗车。  有一天,这位父亲开车回到家后,累得一动也不想动。于是他决定破一次例,改天再洗车,尽管自己的爱车因淋了雨,而显得脏乱不堪。  这时,5岁的儿子见父亲这么累,就自告奋勇地要帮爸爸洗车,见他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体谅自己,心里甚感欣慰,便放手让儿子去洗。  儿子要动手洗车了,却找不到洗车用的毛巾。于是他走进厨房,立刻便想到母亲平时煮菜洗锅时,都是用钢刷使劲刷才刷干净的,所以既然没有毛巾,就用钢刷吧!他拿起钢刷用力地洗起车来,一遍又一遍,像刷锅一样地刷车。  等他洗完之后,听见“哇”的一声,他失声大哭起来,车子怎么都花了?这下可闯大祸了,他急忙跑去找父亲,边哭边说:“爸爸,对不起,爸爸,你来看!”父亲疑惑地跟着儿子走到车旁,他也“哇”的一声,“我的车,我的车!”  这位父亲怒气冲冲地走进房间,气急败坏地跪在地上祷告:“上帝呀,请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做?那是我新买的车,一个月不到,就变成这样,我该怎么处罚我的孩子?”  他才祷告完,耳边忽然出现一个声音“世人都是看表面,而我却是看内心!”突然间,他彻悟了。  他走出房门,儿子正害怕地流着泪,动也不敢动。  父亲走上前去,把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亲切地说:“谢谢你帮爸爸洗车,爸爸对你的爱,远远胜过对那部车子。”  凡事要透过表面去看本质,当家人或朋友无意间做错了某件事时,我们要理智对待,不要只看事情的表面,而忽略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学会用爱心去包容爱心,家会让你感觉自己的周围,时时洋溢温暖的阳光。  小饭馆的生意很好,因为物美价廉,因为他的谦和和妻子的热情。每天早晨,三四点钟他就早早起来去采购,直到天亮才把所需要的蔬菜、鲜肉拉回家。没有雇人手,两个人忙得像陀螺。常常,因为缺乏睡眠,他的眼睛红红的。13 不久,一个推着三轮车的老人来到他门前。她驼背,走路一跛一跛的,用手比划着,想为他提供蔬菜和鲜肉,绝对新鲜,价格还便宜。老人是个哑巴,脸上满是灰尘,额角和眼边的几块疤痕让她看上去面目丑陋。妻子不同意,老人的样子,看上去实在不舒服。可他却不顾妻子的反对,答应下来。不知怎的,眼前的老人让他突然想起了母亲。  老人很讲信用,每次应他要求运来的蔬菜果然都是新鲜的。于是,每天早晨六点钟,满满一三轮车的菜准时送到他的饭馆门前。他偶尔也请老人吃碗面,老人吃得很慢,很享受的样子。他心里酸酸的,对老人说,她每天都可以在这儿吃碗面。老人笑了,一跛一跛地走过来。他看着她,不知怎的,又想起了母亲,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一晃,两年又过去了,他的饭馆成了酒楼,他也有了一笔数目可观的积蓄,买了房子。可为他送菜的,依旧是那个老人。  又过了半个月,突然有一天,他在门前等了很久,却一直等不到老人。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小时,老人还没有来。他没有她的联系方式,无奈,只好让工人去买菜。两小时后,工人拉回了菜,仔细看看,他心里有了疙瘩,这车菜远远比不上老人送的莱。老人送来的菜全经过精心挑选,几乎没有干叶子,棵棵都清爽。  只是,从那天后,老人再未出现。  春节就要到了,他包着饺子,突然对妻子说想给老人送去一碗,顺便看看她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个星期都没有送菜?这可是从没有过的事。妻子点头。煮了饺子,他拎着,反复打听一个跛脚的送菜老人,终于在离他酒楼两个街道的胡同里,打听到她了。  他敲了半天门,无人应答。门虚掩着,他顺手推开。昏暗狭小的屋子里,老人在床上躺着,骨瘦如柴。老人看到他,诧异地睁大眼,想坐起来,却无能为力。他把饺子放到床边,问老人是不是病了。老人张张嘴,想说什么,却没说出来。他坐下来,打量这间小屋子,突然,墙上的几张照片让他吃惊地张大嘴巴。竟然是他和妈妈的合影!他5岁时,10岁时,17岁时……墙角,一只用旧布包着的包袱,包袱皮上,绣着一朵梅花。他转过头,呆呆地看着老人,问她是谁。老人怔怔地,突然脱口而出:儿啊。  他彻底惊呆了!眼前的老人,不是哑巴?为他送了两年菜的老人,是他的母亲?  那沙哑的声音分明如此熟悉,不是他母亲又能是谁?他呆愣愣地,突然上前,一把抱住母亲,号啕痛哭,母子俩的眼泪沾到了一起。不知哭了多久,他先抬起头,哽咽着说看到了母亲的坟,以为她去世了,所以才离开家。母亲擦擦眼泪,说是她让邻居这么做的。她做工的爆竹厂发生爆炸,她侥幸活下来,却毁了容,瘸了腿。看看自己的模样,想想儿子进过监狱,家里又穷,以后他一定连媳妇都娶不上。为了不拖累他,她想出了这个主意,说自己去世,让他远走他乡,在异地生根,娶妻生子。得知他离开了家乡,她回到村子。辗转打听,才知道他来到了这个城市。她以捡破烂为生,寻找他四年,终于在这家小饭馆里找到他。她欣喜若狂,看着儿子忙碌,她又感到心痛13 。为了每天见到儿子,帮他减轻负担,她开始替他买菜,一买就是两年。可现在,她的腿脚不利索,下不了床了,所以,再不能为他送菜。  这种信任和理解真的很重要。  这个故事对于众多家长来说有很强的的启迪和警示作用:“你到底爱的是孩子,还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如果是后者,那说明你不会爱!”亦或是“你到底是爱自己的孩子,还是爱那个你心目中的孩子?如果是后者,那说明你不会爱!”,往往,在和孩子互动过程中,我们关注自己的感受,关注孩子是否改错,关注孩子是否优秀,而我们忽略了关注孩子本身,这些都是打着爱的旗号伤害着孩子,但我们往往认为这就是爱。请牢记,孩子本身最重要!   让孩子去开辟自己的天空  《一个犹太人的家庭教育》讲的是一个伟大的犹太母亲把三个孩子培养成才的理念和方法。这位母亲生在上海,父亲是犹太人,在她12岁那年去世了,随后母亲也离她而去,她成了孤儿。长大后在上海铜厂做女工,结婚后生下三个孩子,但不久后丈夫又离她而去了。为了逃避痛苦,她成为中以建交后第一批回到以色列的犹太后裔。  为了生存,也为了三个孩子能早日回到以色列,她先发奋学习希伯来语,然后,在路边摆了个小摊卖春卷。以色列的官方货币是谢克尔,一谢克尔兑换人民币2块钱,更小的币值是雅戈洛,一谢克尔等于100雅戈洛。她的春卷小摊每天只能赚到十来个谢克尔……  1993年,她接回了三个孩子,大儿子14岁,二儿子13岁,小女儿11岁。开始她一直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依旧做着合格的中国式妈妈。把孩子送去学校读书,她卖春卷,孩子放学,她就停止营业,在小炉子上面给他们做馄饨或者面条。这一幕被邻居看到了,就来训斥大儿子:“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转过头训斥母亲:“不要把那种落后的中国式教育带到以色列来……”  大儿子和她都很难受,但他们都在慢慢地改变,大儿子不但学会了做春卷,还把春卷带到学校卖,每天,三个小孩子能赚到10个谢克尔,回家交给母亲。母亲觉得很心酸,让他们小小年纪就担起生活的担子,但犹太人不这么认为,在犹太家庭里,孩子们没有免费的食物和照顾,任何东西都是有价格的,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赚钱,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  于是妈妈不再提供免费的餐食和服务,同时也给他们赚钱的机会,以每个春卷30雅戈洛的价钱批发给他们,带到学校后,可自行加价出售,利润部分自由支配。13   三个孩子卖春卷的方式竟然截然不同。小女儿最老实,按老价钱50雅戈洛一个零售;二儿子则以40雅戈洛的价钱批发给学校餐厅,每天让他送100个春卷;大儿子则举办了一个“带你走进中国”的讲座,讲座的噱头就在于可以免费品尝美味的中国春卷,但需要买入场券,每人10雅戈洛,结果收入1500雅戈洛。  随后他们琢磨出了更多更新颖的赚钱方法,他们很努力地去学习和思考,学业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同样作为父母,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每天一睁开眼睛就为了孩子忙活,做饭、洗衣服、接送、辅导作业,然后才是做自己的事情,每天忙的团团转,累得筋疲力尽。一发牢骚,孩子还会心生厌烦,根本不理解我的付出。再回头看看,每一位中国母亲不都是这样吗?这样我们就很伟大吗?我们付出了很多,却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小皇帝”、“小公主”……  我们希望孩子成才,却又过度的保护他们,使得孩子变得无能无法自立;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让孩子多了很多无奈;过多的指责,让孩子变得不知所措,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想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无忧无虑,快乐成长的天空,但却发现自己完完全全的占据了创造者的位置,其实,这个位置也要有一部分让孩子承担。现在的照顾,也许会暂时保护着他们,但是他们总有一天会长大,会在长大后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那个时候,我们是如何也帮不了他们的……也许,让孩子过早的面对金钱面对名利面对社会,会有不舍和心疼,但他们总有一天要面对,总有一天要承担。  我们为何不像那位犹太母亲那样,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开辟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呢?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