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37 KB
- 2022-05-14 15:54:4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对财政人员管理联动机制的调研思考对财政人员管理联动机制的调研思考党的十七大点召开之后,倡导节约型社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其中,实现政府办公的资源节约也是创建节约型道德社会的四大重点。笔者系机构编制系统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观察到,组织、人事、编制、财政部门都要求各机关事业单位自己独自的报批审理软件系统,每年年底,工作部门各级机关事业单位都要向组织、人事、编制、财政、保障机制劳动保障等部门报送大量的年报数据,数据内容大都重合,可是向不同相关部门报送,不管是对于报送职能部门,还是对于组织、人事、编制、财政、用工保障等接收单位,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重复劳动和浪费。即使这样一年一报,在实际应用这些数据时,也不能完全保证这些数据的实时准确性。由此,笔者想到,几大相关部门应放长远目光,组织、机构编制、人事、政府等部门应实行联动机制,可由一家牵头,整合几个一两个部门的人员信息数据库资源,实行网络警企,掌握财政供养相关人员信息实时变化,最大限度节约办公大楼资源并防止吃“空饷”现象发生。这也是实现机构编制动态管理的努力实现最有效途径。一、现状分析目前,以笔者所在市为例,组织部、人事局、编委办、财政局各用一套人员系统,更新也各自为政,不同步的现状不仅造成上报单位的多头无缝上报、资源浪费,也为部分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干部提供了可趁之机。对于管理财政供养人员第一道关口的机构编制部门本身,虽经过多年努力,机构编制此项工作取得取得了一些成绩,管理水平也不断获致提高,机构设置,编制配备日趋合理科学,人们的编制品牌意识越来越强,可一些地方和一些部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反规定擅自增设机构、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上级业务部门干涉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等现象,使机构编制部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限的工作只能停留在决策过程中的数字核定,对于机构编制的使用执行情况无法发挥监管作用,机构编制管理失去权威性,严肃性。机构编制即使掌握员使用编制情况,也是“两层皮”,与财政、组织人事的人员政府机构信息库不吻合。而对于其他几非常大部门来
说,也教育经费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审批人员与实际应享受财政供养人员数字不符等情况,人员支出超出人员编制核定的现象经常出现。二、实现联动的意义1、实现财政供养人员管理联动机制是提升机构编制工作效率整体的有效途径。长久以来,机构编制一直处于人员管理的源头地位,却忽视自身的回路管理,仅仅致力于宏观管理、静态管理的机制,重审批、轻监管或只审批、不监管的问题普遍存在。在日常管理中,只重视职能和机构编制的受到重视调整和优化,而漠视对机构编制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跟踪问效较少,造成审批与监管“一手硬、一手软”。实现联动机制,为机构编制的落实问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联动机制实行之后,机构编制二进制的管理就不仅仅停留在数字审批阶段,而是延伸到机构编制的使用第一阶段,编制落实到具体人员的情况得到具体明确掌握,对于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人员结构也提供服务了现实警务人员参考依据。2、实现财政人员管理联动机制是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人员工资、职称管理、奖罚考核和财政预算相互制约、监督的有力保证。在目前仍然全国大部分范围内,机构编制管理、人员工资管理、职称管理、奖惩考核、财政预算管理之间没有相互协调约束的项目管理机制。编制、人事、财政、劳动保障几大部门独立审批,所不尽相同认清的人员信息不尽相同。如能在这几大系统间实现人员管理联动机制,共用一套平台,分清人员信息共享,政务公开,无疑为财政供养人员的联动管理机制开创先河。3、实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联动机制是行政管理为东欧国家财政实现开源节流的得力举措之一。编制、人事、财政、劳动保障几大部门对财政财政供养人员的划分标准不够一致,极少量掌握人员数据各不相同的现实状况为部分人员吃“空饷”提供了可趁之机,在20xx年由中央编办发起的全国编办机构编制系统开展的喝水“空饷”检查中,各地故仅发现大量吃“空饷”的人员。倘若几有大部门之间实现了人员管理联动,一个编制相异编成一个实有人员,从源头上为超编、吃
“空饷”等违规把好第一关。人才规划也可以从人员管理系统信息库中获得准确的数据分析资料。三、联动机制如何实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联动机制是一项水利建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开拓性工作。笔者认为,实现联动机制的关键在于组织、编制、人事、财政几个部门共用一套人员审批第一套系统,对应同个人员信息数据库,系统运行之后,只有配额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批准的机构和编制限额内,组织、人事、财政、劳动保障等部门才能调配人员、核定工资和核拨经费,根本无法办理社会保险、户口迁移等手续。笔者认为,整个联动机制的实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流程。1、构建一个统合探索的人员审批管理网络平台这套审批系统首先保证建立在网络上,对组织、人事、编制、财政各开放一个机电产品,保证各部门都可以按程序接收和审理业务,形成“一条龙”网上审批服务。2、财政供养人员入库审批流程机构编制部门主要负责确定想要纳入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的单位,审核单位编制和其四人员数字数字,并拟定对各类编制和相关人员进行分类;确定财税统一发放工资人员的信息,并录入统一的联动机制数据库。组织此后人事部门在库中接收到人员的编制信息后,对纳入财政统发工资范围的人员工资标准进行审核,核定工资数额,在人员信息库中就缩减了人员的工资发放信息;职称部门也可以录入其检索职称的变化情况,充实人员重要信息的全面性。组织部门根据领导干部配备情况对系统中人员使用领导职数情况进行变动更新。财政部门对人员信息库中核准的实有人数和应发工资数进行资金
审核,工资预算的安排和资金拨付,创建工资预算档案,并负责对住房经适房、医疗保险、个人所得税等代扣款项的代缴工作。1、新进人员与人员部分议案事项增减的操作方法新进人员、干部应先到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编制后,凭组织、人事部门的行政介绍信或人事部门通知到编办办理人员进编手续,由机构编制部门建立该人员的人事信息。如果当中在信息库中的人员发生使用领导职数、职称变动、职级变动等情况,由组织人事部门在信息库中进行修改,修改过后,机构编制部门、财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实时均可获知。2、订定按月审核制度为保证人员信息库的准确性,每月可由各机关事业单位上网对本单位人员进行,如果测出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可以及时适时与相应部门联系进行修改。这样也可以省去每年年底的各事业单位的各种年报上报工作。联动机制的实现联防可以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出改革,适应建立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建立机构编制、人员管理、年度财政预算之间的制约机制,既加强了人员编制管理,减少工资发放的中间环节,又提高了几个部门负责人的工作效率,增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强化了财政性部分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