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5 MB
- 2022-05-17 13:17:3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本人同意厦门大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规定保留和使用此学位论文,并向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学位论文(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进入厦门大学图书馆及其数据库被查阅、借阅。本人同意厦门大学将学位论文加入全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建单位数据库进行检索,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复制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经厦门大学保密委员会审查核定的保密学位论文,于年月日解密,解密后适用上述授权。(4)2.不保密,适用上述授权。(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或填上相应内容。保密学位论文应是已经厦门大学保密委员会审定过的学位论文,未经厦门大学保密委员会审定的学位论文均为公开学位论文。此声明栏不填写的,默认为公开学位论文,均适用上述授权。)声明人(签名):≮弛k|口年|{其f7日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校园中得到了不断的应用。为了提高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很多高校都在构建数字化校园,其中校园一卡通是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校园一卡通系统和相关子系统的建设,为学校各个组织的管理带来了便利。本文分析和设计了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下的考勤管理系统,是一卡通平台下的一个应用子系统。考勤管理子系统通过一卡通系统提供的第三方程序对接“接口’’就可以实现刷卡考勤。该系统可用于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如:各种会议、监考、巡更、课堂点名等场所,是一个应用广泛的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采用全中文界面平台,能灵活处理各种特殊情况,方便地修改各种基本信息,提供丰富的统计报表,具有查询方便、管理安全、操作简便易学等特点。本文对考勤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做了阐述并分析了学校的具体实际和应用需求。在学校一卡通总体规划下对考勤管理系统从总体上进行了设计,包括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的设计依据、系统的结构、系统的工作流程、功能模块的划分以及数据库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系统设计符合《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规范》标准,开发语言选择C#,开发平台采用MicrosoftVisualStudio.NET。系统结构采用B/S三层标准结构,采用清晰的层次划分和相对独立的模块化实现方式。应用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从而最大限度保护学校的利益。关键词:一卡通;考勤管理系统;.NET平台
原书空白页不缺内容
ABSTRACTAlongwiththeconstantdevelopmentofChinahighereducation,computertechnologyandnetworktechnologywereconstantlyappliedincampus.Manyuniversitiesconstructeddigitalcampusinordertoenhanceinformationmanagementlevel.Campuscardisanimportantpartofdigitalcampus.Theconstructionofcampuscardsystemandtherelatedsubsystembringconveniencetomanagementofuniversity.Thethesisanalysesanddesignsanattendancemanagementsubsystembasedoncampuscardplatform.Attendancerollmanagementsystemcanbeimplementedthroughthebuttjointofprogramsofthethirdparty.ThesystemCanbeusedbyuniversityforvariousactivitiessuchasvariousmeetings,proctoring,patrol,takingattendance,itisawidelyused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inpractical.ThesystemcanruninthewindowsenvironmentwithChineseinterfaceplatform,itcanhandlemanykindsofspecialcircumstancesandeasilymodifyavarietyofbasicinformation,itcanproviderichstatisticalreports,convenientquery,managementsafetyandoperatingeasilyetc.Thethesisstatesthesituationofdevelopmentofthepresentattendancerollmanagementsystemofdomesticandabroad,itanalysestheactualapplicationrequirementsofsch001.Itdesignstheattendancerollmanagementsubsystembasedonthewholedesignofcampuscardsystemincludingsystemdesignprinciple,systemstructure,systemworkflow,moduledivision,thedesignofdatabasestructureandsystemtesting.Thesystemmeetsthestandardsoftheinteroperabilityspecificationofeducation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itselects饼asprogramminglanguageandusestheMicrosoftVisualStudio.NETasdevelopmentplatform.Theapplicationsystemisbasedonthethree.tierB/Smode,itusesaclearhierarchicaldivisionandarelativelyindependentmodularimplementation.Thus,theapplicationsystemhasgoodexpandablity,itfacilitatestheextensionandupdateofthesystemandprotectstheinterestsofthesch001.Keywords:CampusCardSystem;AttendanceRollManagementSystem;.NETPlatformIII
原书空白页不缺内容
目录第一章绪论⋯⋯⋯⋯⋯⋯⋯⋯⋯⋯⋯⋯⋯⋯⋯⋯⋯⋯⋯⋯⋯⋯⋯⋯⋯⋯⋯⋯⋯⋯⋯⋯⋯⋯11.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11.2国内外考勤系统现状及本系统的特点⋯⋯⋯⋯⋯⋯⋯⋯⋯⋯⋯⋯⋯⋯⋯⋯⋯..21.3本文组织结构⋯⋯⋯⋯⋯⋯⋯⋯⋯⋯⋯⋯⋯⋯⋯⋯⋯⋯⋯⋯⋯⋯⋯⋯⋯⋯⋯。4第二章相关知识和技术简介⋯⋯⋯⋯⋯⋯⋯⋯⋯⋯⋯⋯⋯⋯⋯⋯⋯⋯⋯⋯⋯⋯⋯.72.1校园一卡通系统概述⋯⋯⋯⋯⋯⋯⋯⋯⋯⋯⋯⋯⋯⋯⋯⋯⋯⋯⋯⋯⋯⋯⋯⋯。72.1.1一卡通系统建设目标⋯⋯⋯⋯⋯⋯⋯⋯⋯⋯⋯⋯⋯⋯⋯⋯⋯⋯⋯⋯⋯..72.1.2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82.1.3建设内容和技术要求⋯⋯⋯⋯⋯⋯⋯⋯⋯⋯⋯⋯⋯⋯⋯⋯⋯⋯⋯⋯⋯..92.2考勤系统联网通讯模式⋯⋯⋯⋯⋯⋯⋯⋯⋯⋯⋯⋯⋯⋯⋯⋯⋯⋯⋯⋯⋯⋯⋯112.2.1RS485联网⋯⋯⋯⋯⋯⋯⋯⋯⋯⋯⋯⋯⋯⋯⋯⋯⋯⋯⋯⋯⋯⋯⋯⋯⋯112.2.2TCP/IP进行联网⋯⋯⋯⋯⋯⋯⋯⋯⋯⋯⋯⋯⋯⋯⋯⋯⋯⋯⋯⋯⋯⋯⋯112.2.3GPRS进行联网⋯⋯⋯⋯⋯⋯⋯⋯⋯⋯⋯⋯⋯⋯⋯⋯⋯⋯⋯⋯⋯⋯⋯.122.2.4通过电话线MODEN拨号联网⋯⋯⋯⋯⋯⋯⋯⋯⋯⋯⋯⋯⋯⋯⋯⋯⋯132.2.5通过固定IP进行通讯⋯⋯⋯⋯⋯⋯⋯⋯⋯⋯⋯⋯⋯⋯⋯⋯⋯⋯⋯⋯⋯132.3数据存储技术⋯⋯⋯⋯⋯⋯⋯⋯⋯⋯⋯⋯⋯⋯⋯⋯⋯⋯⋯⋯⋯⋯⋯⋯⋯⋯⋯.132.4系统架构⋯⋯⋯⋯⋯⋯⋯⋯⋯⋯⋯⋯⋯⋯⋯⋯⋯⋯⋯⋯⋯⋯⋯⋯⋯⋯⋯⋯⋯。142.5一卡通系统第三方接入⋯⋯⋯⋯⋯⋯⋯⋯⋯⋯⋯⋯⋯⋯⋯⋯⋯⋯⋯⋯⋯⋯⋯.152.6开发工具⋯⋯⋯⋯⋯⋯⋯⋯⋯⋯⋯⋯⋯⋯⋯⋯⋯⋯⋯⋯⋯⋯⋯⋯⋯⋯⋯⋯⋯⋯162.7本章小结⋯⋯⋯⋯⋯⋯⋯⋯⋯⋯⋯⋯⋯⋯⋯⋯⋯⋯⋯⋯⋯⋯⋯⋯⋯⋯⋯⋯⋯17第三章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183.1可行性分析⋯⋯⋯⋯⋯⋯⋯⋯⋯⋯⋯⋯⋯⋯⋯⋯⋯⋯⋯⋯⋯⋯⋯⋯⋯⋯⋯⋯183.2校园一卡通系统整体结构⋯⋯⋯⋯⋯⋯⋯⋯⋯⋯⋯⋯⋯⋯⋯⋯⋯⋯⋯⋯⋯⋯183.3考勤系统硬件组成⋯⋯⋯⋯⋯⋯⋯⋯⋯⋯⋯⋯⋯⋯⋯⋯⋯⋯⋯⋯⋯⋯⋯⋯⋯203.4考勤系统需求分析⋯⋯⋯⋯⋯⋯⋯⋯⋯⋯⋯⋯⋯⋯⋯⋯⋯⋯⋯⋯⋯⋯⋯⋯⋯223.4.1系统角色需求⋯⋯⋯⋯⋯⋯⋯⋯⋯⋯⋯⋯⋯⋯⋯⋯⋯⋯⋯⋯⋯⋯⋯⋯223.4.2功能需求⋯⋯⋯⋯⋯⋯⋯⋯⋯⋯⋯⋯⋯⋯⋯⋯⋯⋯⋯⋯⋯⋯⋯⋯⋯⋯253.4.3安全需求⋯⋯⋯⋯⋯⋯⋯⋯⋯⋯⋯⋯⋯⋯⋯⋯⋯⋯⋯⋯⋯⋯⋯⋯⋯⋯263.5本章小结⋯⋯⋯⋯⋯⋯⋯⋯⋯⋯⋯⋯⋯⋯⋯⋯⋯⋯⋯⋯⋯⋯⋯⋯⋯⋯⋯⋯⋯27V
目录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294.1系统的设计原则及依据⋯⋯⋯⋯⋯⋯⋯⋯⋯⋯⋯⋯⋯⋯⋯⋯⋯⋯⋯⋯⋯⋯⋯294.1.1系统设计原则⋯⋯⋯⋯⋯⋯⋯⋯⋯⋯⋯⋯⋯⋯⋯⋯⋯⋯⋯⋯⋯⋯⋯⋯294.1.2系统的设计依据⋯⋯⋯⋯⋯⋯⋯⋯⋯⋯⋯⋯⋯⋯⋯⋯⋯⋯⋯⋯⋯⋯⋯304.2系统硬件架构及工作流程⋯⋯⋯⋯⋯⋯⋯⋯⋯⋯⋯⋯⋯⋯⋯⋯⋯⋯⋯⋯⋯⋯304.3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324.3.1参数设置模块⋯⋯⋯⋯⋯⋯⋯⋯⋯⋯⋯⋯⋯⋯⋯⋯⋯⋯⋯⋯⋯⋯⋯⋯⋯334.3.2设备管理模块⋯⋯⋯⋯⋯⋯⋯⋯⋯⋯⋯⋯⋯⋯⋯⋯⋯⋯⋯⋯⋯⋯⋯⋯334.3.3人员管理模块⋯⋯⋯⋯⋯⋯⋯⋯⋯⋯⋯⋯⋯⋯⋯⋯⋯⋯⋯⋯⋯⋯⋯⋯⋯344.3。4日常操作模块⋯⋯⋯⋯⋯⋯⋯⋯⋯⋯⋯⋯⋯⋯⋯⋯⋯⋯⋯⋯⋯⋯⋯⋯344.3.5报表查询模块⋯⋯⋯⋯⋯⋯⋯⋯⋯⋯⋯⋯⋯⋯⋯⋯⋯⋯⋯⋯⋯⋯⋯⋯354.4数据库设计⋯⋯⋯⋯⋯⋯⋯⋯⋯⋯⋯⋯⋯⋯⋯⋯⋯⋯⋯⋯⋯⋯⋯⋯⋯⋯⋯⋯364.4.1数据库分析⋯⋯⋯⋯⋯⋯⋯⋯⋯⋯⋯⋯⋯⋯⋯⋯⋯⋯⋯⋯⋯⋯⋯⋯⋯。364.4.2概念结构设计⋯⋯⋯⋯⋯⋯⋯⋯⋯⋯⋯⋯⋯⋯⋯⋯⋯⋯⋯⋯⋯⋯⋯⋯384.4.3逻辑结构设计⋯⋯⋯⋯⋯⋯⋯⋯⋯⋯⋯⋯⋯⋯⋯⋯⋯⋯⋯⋯⋯⋯⋯⋯..414.5本章小结⋯⋯⋯⋯⋯⋯⋯⋯⋯⋯⋯⋯⋯⋯⋯⋯⋯⋯⋯⋯⋯⋯⋯⋯⋯⋯⋯⋯⋯44第五章系统的实现⋯⋯⋯⋯⋯⋯⋯⋯⋯⋯⋯⋯⋯⋯⋯⋯⋯⋯⋯⋯⋯⋯⋯⋯⋯⋯⋯⋯455.1系统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455.1.1技术路线⋯⋯⋯⋯⋯⋯⋯⋯⋯⋯⋯⋯⋯⋯⋯⋯⋯⋯⋯⋯⋯⋯⋯⋯⋯⋯455.1.2运行环境⋯⋯⋯⋯⋯⋯⋯⋯⋯⋯⋯⋯⋯⋯⋯⋯⋯⋯⋯⋯⋯⋯⋯⋯⋯⋯⋯455.1.3相关硬件配置⋯⋯⋯⋯⋯⋯⋯⋯⋯⋯⋯⋯⋯⋯⋯⋯⋯⋯⋯⋯⋯⋯⋯⋯455.2数据库的连接访问⋯⋯⋯⋯⋯⋯⋯⋯⋯⋯⋯⋯⋯⋯⋯⋯⋯⋯⋯⋯⋯⋯⋯⋯⋯。465.3系统各模块的实现⋯⋯⋯⋯⋯⋯⋯⋯⋯⋯⋯⋯⋯⋯⋯⋯⋯⋯⋯⋯⋯⋯⋯⋯⋯⋯475.3.1参数设置模块的实现⋯⋯⋯⋯⋯⋯⋯⋯⋯⋯⋯⋯⋯⋯⋯⋯⋯⋯⋯⋯⋯495.3.2设备管理模块的实现⋯⋯⋯⋯⋯⋯⋯⋯⋯⋯⋯⋯⋯⋯⋯⋯⋯⋯⋯⋯⋯⋯515.3.3人员管理模块的实现⋯⋯⋯⋯⋯⋯⋯⋯⋯⋯⋯⋯⋯⋯⋯⋯⋯⋯⋯⋯⋯525.3.4日常操作模块的实现⋯⋯⋯⋯⋯⋯⋯⋯⋯⋯⋯⋯⋯⋯⋯⋯⋯⋯⋯⋯⋯585.3.5报表查询模块的实现⋯⋯⋯⋯⋯⋯⋯⋯⋯⋯⋯⋯⋯⋯⋯⋯⋯⋯⋯⋯⋯605.4本章小结⋯⋯⋯⋯⋯⋯⋯⋯⋯⋯⋯⋯⋯⋯⋯⋯⋯⋯⋯⋯⋯⋯⋯⋯⋯⋯⋯⋯⋯⋯61第六章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636.1测试方案⋯⋯⋯⋯⋯⋯⋯⋯⋯⋯⋯⋯⋯⋯⋯⋯⋯⋯⋯⋯⋯⋯⋯⋯⋯⋯⋯⋯⋯636.2测试环境⋯⋯⋯⋯⋯⋯⋯⋯⋯⋯⋯⋯⋯⋯⋯⋯⋯⋯⋯⋯⋯⋯⋯⋯⋯⋯⋯⋯⋯636.2.1硬件环境⋯⋯⋯⋯⋯⋯⋯⋯⋯⋯⋯⋯⋯⋯⋯⋯⋯⋯⋯⋯⋯⋯⋯⋯⋯⋯63VI
目录6.2.2软件环境⋯⋯⋯⋯⋯⋯⋯⋯⋯⋯⋯⋯⋯⋯⋯⋯⋯⋯⋯⋯⋯⋯⋯⋯⋯⋯.646.2.3测试项目及测试指标⋯⋯⋯⋯⋯⋯⋯⋯⋯⋯⋯⋯⋯⋯⋯⋯⋯⋯⋯⋯⋯646.2.4测试用例设计⋯⋯⋯⋯⋯⋯⋯⋯⋯⋯⋯⋯⋯⋯⋯⋯⋯⋯⋯⋯⋯⋯⋯⋯.646.3测试结果及分析⋯⋯⋯⋯⋯⋯⋯⋯⋯⋯⋯⋯⋯⋯⋯⋯⋯⋯⋯⋯⋯⋯⋯⋯⋯⋯.666.4本章小结⋯⋯⋯⋯⋯⋯⋯⋯⋯⋯⋯⋯⋯⋯⋯⋯⋯⋯⋯⋯⋯⋯⋯⋯⋯⋯⋯⋯⋯⋯68第七章总结与展望⋯⋯⋯⋯⋯⋯⋯⋯⋯⋯⋯⋯⋯⋯⋯⋯⋯⋯⋯⋯⋯⋯⋯⋯⋯⋯⋯⋯⋯⋯.697.1总结⋯⋯⋯⋯⋯⋯⋯⋯⋯⋯⋯⋯⋯⋯⋯⋯⋯⋯⋯⋯⋯⋯⋯⋯⋯⋯⋯⋯⋯⋯⋯⋯⋯⋯⋯⋯⋯⋯⋯⋯⋯.697.2展望⋯⋯⋯⋯⋯⋯⋯⋯⋯⋯⋯⋯⋯⋯⋯⋯⋯⋯⋯⋯⋯⋯⋯⋯⋯⋯⋯⋯⋯⋯⋯⋯⋯⋯⋯⋯⋯⋯⋯⋯⋯.69参考文献⋯⋯⋯⋯⋯⋯⋯⋯⋯⋯⋯⋯⋯⋯⋯⋯⋯⋯⋯⋯⋯⋯⋯⋯⋯⋯⋯⋯⋯⋯⋯⋯⋯⋯.71致谢⋯⋯⋯⋯⋯⋯⋯⋯⋯⋯....。。..。......。..。......。..。.。.....................................73VlI
原书空白页不缺内容
ContentsChapterlIntroduction......................................................·········1.1The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ofTheSubject⋯⋯⋯⋯⋯⋯⋯⋯⋯⋯⋯⋯⋯⋯⋯⋯⋯⋯··11.2DomesticandForeignAttendanceRollSystem’SPresentSituationandTheCharacteristicsofTheSystem⋯⋯⋯⋯⋯⋯⋯⋯⋯⋯⋯⋯⋯⋯⋯⋯⋯⋯⋯⋯⋯⋯⋯⋯⋯⋯⋯⋯⋯⋯21.3StructureofThisThesis⋯⋯⋯⋯⋯⋯⋯⋯⋯⋯⋯⋯⋯⋯⋯⋯⋯⋯⋯⋯⋯⋯⋯⋯⋯⋯⋯⋯⋯⋯⋯⋯4Chapter2TheRelatedTheoryandTechnology.............................................··72.1CampusCardSystemOverview⋯⋯⋯⋯⋯⋯⋯⋯⋯⋯⋯⋯⋯⋯⋯⋯⋯⋯⋯⋯⋯⋯⋯⋯⋯⋯⋯..72.1.1BuildTargetofCampusCardSystem⋯⋯⋯⋯⋯⋯⋯⋯⋯⋯⋯⋯⋯⋯⋯⋯⋯⋯⋯⋯..72.1.2TheGuidingIdeologyandPrinciplesofProjectConstruction⋯⋯⋯⋯⋯⋯⋯⋯.82.1.3ContentandTechnicalRequirementofConstruction⋯⋯⋯⋯⋯⋯⋯⋯⋯⋯⋯⋯⋯92.2AttendanceRollSystemCommunicationMode⋯⋯⋯⋯⋯⋯⋯⋯⋯⋯⋯⋯⋯⋯⋯⋯⋯⋯⋯112.2.1RS485Networking⋯⋯⋯⋯⋯⋯⋯⋯⋯⋯⋯⋯⋯⋯⋯⋯⋯⋯⋯⋯⋯⋯⋯⋯⋯⋯⋯⋯⋯..112.2.2TCP/IPNetworking⋯⋯⋯⋯⋯⋯⋯⋯⋯⋯⋯⋯⋯⋯⋯⋯⋯⋯⋯⋯⋯⋯⋯⋯⋯⋯⋯⋯⋯.122.2.3GPRSNetworking⋯⋯⋯⋯⋯⋯⋯⋯⋯⋯⋯⋯⋯⋯⋯⋯⋯⋯⋯⋯⋯⋯⋯⋯⋯⋯⋯⋯⋯⋯132.2.4DialUpNetworking⋯⋯⋯⋯⋯⋯⋯⋯⋯⋯⋯⋯⋯⋯⋯⋯⋯⋯⋯⋯⋯⋯⋯⋯⋯⋯⋯⋯⋯132.2.5CommunicationByFixedIP⋯⋯⋯⋯⋯⋯⋯⋯⋯⋯⋯⋯⋯⋯⋯⋯⋯⋯⋯⋯⋯⋯⋯⋯..132.3DataStorageTechnology⋯⋯⋯⋯⋯⋯⋯⋯⋯⋯⋯⋯⋯⋯⋯⋯⋯⋯⋯⋯⋯⋯⋯⋯⋯⋯⋯⋯⋯⋯..132.4SystemArchitecture⋯⋯⋯⋯⋯⋯⋯⋯⋯⋯⋯⋯⋯⋯⋯⋯⋯⋯⋯⋯⋯⋯⋯⋯⋯⋯⋯⋯⋯⋯⋯⋯⋯.142.5Third-partyAccessofCampusCardSystem⋯⋯⋯⋯⋯⋯⋯⋯⋯⋯⋯⋯⋯⋯⋯⋯⋯⋯⋯⋯..152.6DevelopmentTools⋯⋯⋯⋯⋯⋯⋯⋯⋯⋯⋯⋯⋯⋯⋯⋯⋯⋯⋯⋯⋯⋯⋯⋯⋯⋯⋯⋯⋯⋯⋯⋯⋯..162.7ChapterSummary⋯⋯⋯⋯⋯⋯⋯⋯⋯⋯⋯⋯⋯⋯⋯⋯⋯⋯⋯⋯⋯⋯⋯⋯⋯⋯⋯⋯⋯⋯⋯⋯⋯⋯.17Chapter3AttendanceRollManagementSystemRequirementAnalysis....183.1FeasibilityAnalysis⋯⋯⋯⋯⋯⋯⋯⋯⋯⋯⋯⋯⋯⋯⋯⋯⋯⋯⋯⋯⋯⋯⋯⋯⋯⋯⋯⋯⋯⋯⋯⋯⋯..183.2OverallConfigurationofCampusCardSystem⋯⋯⋯⋯⋯⋯⋯⋯⋯⋯⋯⋯⋯⋯⋯⋯⋯⋯⋯183.3HardwareComponentsofAttendanceSystem⋯⋯⋯⋯⋯⋯⋯⋯⋯⋯⋯⋯⋯⋯⋯⋯⋯⋯⋯..203.4AttendanceRollSystemRequirementAnalysis⋯⋯⋯⋯⋯⋯⋯⋯⋯⋯⋯⋯⋯⋯⋯⋯⋯⋯⋯223.4.1TheSystemRoleRequirement⋯⋯⋯⋯⋯⋯⋯⋯⋯⋯⋯⋯⋯⋯⋯⋯⋯⋯⋯⋯⋯⋯⋯..223.4.2FunctionRequirement⋯⋯⋯⋯⋯⋯⋯⋯⋯⋯⋯⋯⋯⋯⋯⋯⋯⋯⋯⋯⋯⋯⋯⋯⋯⋯⋯⋯253.4.3SecurityRequirement⋯⋯⋯⋯⋯⋯⋯⋯⋯⋯⋯⋯⋯⋯⋯⋯⋯⋯⋯⋯⋯⋯⋯⋯⋯⋯⋯⋯.26IX
Contents3.5ChapterSummary⋯⋯⋯⋯⋯⋯⋯⋯⋯⋯⋯⋯⋯⋯⋯⋯⋯⋯⋯⋯⋯⋯⋯⋯⋯⋯⋯⋯⋯⋯⋯⋯⋯⋯.27Chapter4SystemDesign...................................................................................294.1PrinciplesandBasisofSystemDesign⋯⋯⋯⋯⋯⋯⋯⋯⋯⋯⋯⋯⋯⋯⋯⋯⋯⋯⋯⋯⋯⋯⋯.294.1.1SystemDesignPrinciple⋯⋯⋯⋯⋯⋯⋯⋯⋯⋯⋯⋯⋯⋯⋯⋯⋯⋯⋯⋯⋯⋯⋯⋯⋯⋯⋯294.1.2SystemDesignBasis⋯⋯⋯⋯⋯⋯⋯⋯⋯⋯⋯⋯⋯⋯⋯⋯⋯⋯⋯⋯⋯⋯⋯⋯⋯⋯⋯⋯..304.2SystemArchitectureandWorkflow⋯⋯⋯⋯⋯⋯⋯⋯⋯⋯⋯⋯⋯⋯⋯⋯⋯⋯⋯⋯⋯⋯⋯⋯⋯.304.3DesignofFunctionalModuleofSystem⋯⋯⋯⋯⋯⋯⋯⋯⋯⋯⋯⋯⋯⋯⋯⋯⋯⋯⋯⋯⋯⋯..324.3.1ParameterSettingModule⋯⋯⋯⋯⋯⋯⋯⋯⋯⋯⋯⋯⋯⋯⋯⋯⋯⋯⋯⋯⋯⋯⋯⋯⋯⋯334.3.2DeviceManagementModule⋯⋯⋯⋯⋯⋯⋯⋯⋯⋯⋯⋯⋯⋯⋯⋯⋯⋯⋯⋯⋯⋯⋯⋯.334.3.3PersonalManagementModule⋯⋯⋯⋯⋯⋯⋯⋯⋯⋯⋯⋯⋯⋯⋯⋯⋯⋯⋯⋯⋯⋯⋯..334.3.4DailyOperationModule⋯⋯⋯⋯⋯⋯⋯⋯⋯⋯⋯⋯⋯⋯⋯⋯⋯⋯⋯⋯⋯⋯⋯⋯⋯⋯⋯3zl4.3.5ReportQueryModule⋯⋯⋯⋯⋯⋯⋯⋯⋯⋯⋯⋯⋯⋯⋯⋯⋯⋯⋯⋯⋯⋯⋯⋯⋯⋯⋯⋯.354.4DatabaseDesign⋯⋯⋯⋯⋯⋯⋯⋯⋯⋯⋯⋯⋯⋯⋯⋯⋯⋯⋯⋯⋯⋯⋯⋯⋯⋯⋯⋯⋯⋯⋯⋯⋯⋯⋯36一●4.4.1DatabaseRequirementAnalysis⋯⋯⋯⋯⋯⋯⋯⋯⋯⋯⋯⋯⋯⋯⋯⋯⋯⋯⋯⋯⋯⋯⋯364.4.2DesignofConceptStructure⋯⋯⋯⋯⋯⋯⋯⋯⋯⋯⋯⋯⋯⋯⋯⋯⋯⋯⋯⋯⋯⋯⋯⋯⋯384.4.3DesignofLogicalSturcture⋯⋯⋯⋯⋯⋯⋯⋯⋯⋯⋯⋯⋯⋯⋯⋯⋯⋯⋯⋯⋯⋯⋯⋯⋯.414.5ChapterSummary⋯⋯⋯⋯⋯⋯⋯⋯⋯⋯⋯⋯⋯⋯⋯⋯⋯⋯⋯⋯⋯⋯⋯⋯⋯⋯⋯⋯⋯⋯⋯⋯⋯⋯.zL4Chapter5TheRealizationofTheSystem......................................................·455.1RunningandDevelopingEnviromentofSystem⋯⋯⋯⋯⋯⋯⋯⋯⋯⋯⋯⋯⋯⋯⋯⋯⋯⋯.455.1.1T—echnicalRoute⋯⋯⋯⋯⋯⋯⋯⋯⋯⋯⋯⋯⋯⋯⋯⋯⋯⋯,⋯⋯⋯⋯⋯⋯⋯⋯⋯⋯⋯⋯·455.1.2RunningEnvironment⋯⋯⋯⋯⋯⋯⋯⋯⋯⋯⋯⋯⋯⋯⋯⋯⋯⋯⋯⋯⋯⋯⋯⋯⋯⋯⋯⋯455.1.3HardwareConfiguration⋯⋯⋯⋯⋯⋯⋯⋯⋯⋯⋯⋯⋯⋯⋯⋯⋯⋯⋯⋯⋯⋯⋯⋯⋯⋯⋯455.2ConnectiontoDatabase⋯⋯⋯⋯⋯⋯⋯⋯⋯⋯⋯⋯⋯⋯⋯⋯⋯⋯⋯⋯⋯⋯⋯⋯⋯⋯⋯⋯⋯⋯⋯.465.3TheRealizationofSystemModule⋯⋯⋯⋯⋯⋯⋯⋯⋯⋯⋯⋯⋯⋯⋯⋯⋯⋯⋯⋯⋯⋯⋯⋯⋯.475.3.1TheRealizationofParameterSettingModule⋯⋯⋯⋯⋯⋯⋯⋯⋯⋯⋯⋯⋯⋯⋯..495.3.2TheRealizationofDeviceManagementModule⋯⋯⋯⋯⋯⋯⋯⋯⋯⋯⋯⋯⋯⋯.515.3.3TheRealizationofPersonalManagementModule⋯⋯⋯⋯⋯⋯⋯⋯⋯⋯⋯⋯⋯.525.3.4TheRealizationofDailyOperationModule⋯⋯⋯⋯⋯⋯⋯⋯⋯⋯⋯⋯⋯⋯⋯⋯..585.3.5TheRealizationofQueryReportModule⋯⋯⋯⋯⋯⋯⋯⋯⋯⋯⋯⋯⋯⋯⋯⋯⋯⋯605.4ChapterSummary⋯⋯⋯⋯⋯⋯⋯⋯⋯⋯⋯⋯⋯⋯⋯⋯⋯⋯⋯⋯⋯⋯⋯⋯⋯⋯⋯⋯⋯⋯⋯⋯⋯⋯.63Chapter6SystemTestandResultsAnalysis.....................⋯..........⋯..........⋯.636.1TestProgram⋯⋯⋯⋯⋯⋯⋯⋯⋯⋯⋯⋯⋯⋯⋯⋯⋯⋯⋯⋯⋯⋯⋯⋯⋯⋯⋯⋯⋯⋯⋯⋯⋯⋯⋯⋯⋯636.2TestEnvironment⋯⋯⋯⋯⋯⋯⋯⋯⋯⋯⋯⋯⋯⋯⋯⋯⋯⋯⋯⋯⋯⋯⋯⋯⋯⋯⋯⋯⋯⋯⋯⋯⋯⋯..63X
Contents6.2.1HardwareEnvironment⋯⋯⋯⋯⋯⋯⋯⋯⋯⋯⋯⋯⋯⋯⋯⋯⋯⋯⋯⋯⋯⋯⋯⋯⋯⋯⋯.636.2.2SoftwareEnvironment⋯⋯⋯⋯⋯⋯⋯⋯⋯⋯⋯⋯⋯⋯⋯⋯⋯⋯⋯⋯⋯⋯⋯⋯⋯⋯⋯⋯646.2.3TeStItemandQuota⋯⋯⋯⋯⋯⋯⋯⋯⋯⋯⋯⋯⋯⋯⋯⋯⋯⋯⋯⋯⋯⋯⋯⋯⋯⋯⋯⋯⋯.646.2.4TestExampleDesign⋯⋯⋯⋯⋯⋯⋯⋯⋯⋯⋯⋯⋯⋯⋯⋯⋯⋯⋯⋯⋯⋯⋯⋯⋯⋯⋯⋯..646.3ResultsandAnalysisofTest⋯⋯⋯⋯⋯⋯⋯⋯⋯⋯⋯⋯⋯⋯⋯⋯⋯⋯⋯⋯⋯⋯⋯⋯⋯⋯⋯⋯⋯666.4ChapterSummary⋯⋯⋯⋯⋯⋯⋯⋯⋯⋯⋯⋯⋯⋯⋯⋯⋯⋯⋯⋯⋯⋯⋯⋯⋯⋯⋯⋯⋯⋯⋯⋯⋯⋯.68Chapter"/SummaryandOutlook....................................................................697.1Summary⋯⋯⋯⋯⋯⋯⋯⋯⋯⋯⋯⋯⋯⋯⋯⋯⋯⋯⋯⋯⋯⋯⋯⋯⋯⋯⋯⋯⋯⋯⋯⋯⋯⋯⋯⋯⋯⋯⋯697.2Outlook⋯⋯⋯⋯⋯⋯⋯⋯⋯⋯⋯⋯⋯⋯⋯⋯⋯⋯⋯⋯⋯⋯⋯⋯⋯⋯⋯⋯⋯⋯⋯⋯⋯⋯⋯⋯⋯⋯⋯..69Referemnces..........................................................................................................7——1。●●●●●●●●●●●●●●●●●●●●●●●●●●●●●●●●●●●●●●●●●●●●●●●●●●●●●●●●●●●●●●●●●●●●●●●●●●●●●●●●●●●●●●●●●●●●●●●●●●●●●●●●●●Acknowledgements..............⋯............................⋯⋯⋯...................⋯................73
第一章绪论随着近几年IT技术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国内外高校都在利用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具体体现,其本质就是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对校园中分布的各种资源加以整合优化达到各种资源的统一高效利用。一卡通系统是数字化校园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校现有的校园网为载体,通过信息技术电子手段为校园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系统⋯。校园一卡通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校园一卡通建设作为数字化建设的切入点有利于学校逐步铺开并深入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逐步完成学校数字化的建设目标。本章简要介绍了“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下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课题提出的背景、国内外考勤管理系统研究现状,同时对本课题选题的意义、课题要完成的目标、论文的组织结构等做了阐述。由于学校对要求对系统的源代码进行保密,所以本文在系统的实现部分只给出了部分代码。1.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随着非接触IC卡技术在国内的逐步推广,非接触应用以其快捷方便的操作方式,同益深入人心。智能卡技术现在己被广泛的应用与校园一卡通、公交一卡通、城市一卡通等各个领域瞳1。较早出现的非接触IC卡多为逻辑加密卡,应用最广泛的就是Philips公司(现NXP)的Mifare系列(如$50、S70)卡片口3。由于非接触IC卡在成本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加之携带方便使用流程简单且安全性较好等方面的优势迅速被人们所接受并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应用。但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其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难以适应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及多应用的复杂系统。与非接触逻辑加密卡相比非接触CPU卡具有独立的处理器,因此在处理数据方面速度更快响应时间更短。CPU卡还具有独立的芯片操作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方便快捷的向芯片中的RAM进行数据的读写等操作。在安全性方面CPU卡可采用内、外部等多种认证的方式来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它能够满足国家建设部门所定义的电子钱包的交易流程,能够满足不同场合及不同业务流程对不同安全级别的要求H1。在密钥管理方面可采用多种的灵活方式来确保卡片中的数据安全。如在对电子钱包圈存方面可以使用圈存密钥,在消费方面又可以使用消费密钥,在资金的清算方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面又可以使用TAC密钥。还可以在卡片的个人化过程中通过设定卡片主控密钥、传输密钥以及主控密钥等多种方式来确保卡片中的数据安全从而真正实现一钥一用。处于保护原有投资者利益及系统平滑过渡的考虑,大多数的CPU生产厂家设计的CPU卡支持通过Mifare系列的卡操作系统对CPU卡的读写等操作在机具设计等方面同样也支持Mifare系统卡片口1。数字化校园建设目前成为众多学校建设的目标,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能快速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一卡通系统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扮演这重要的角色。一卡通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学校的各类系统及相关设施有机的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在该系统中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及其它工作人员只需要一张存储了各人身份信息的IC卡,就可以在图书馆、食堂、洗浴、停车场等场所进行出入及消费。本课题正是以这种背景为前提而提出的,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是统一的综合管理系统,应根据校园数字化校园及一卡通的需求建设。在技术与系统规划方面应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基于前瞻性的远期规划设计;在设备选型方面一定要根据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对未来的规划,进行合理的、长远的、避免浪费、利用原有投资、保证系统性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运行。在系统设计阶段要采用开放性和扩展性原则来设计,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软件工程原理,要注重综合软件和硬件的正常处理能力。在系统设计及实现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系统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的实时数据,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和存储,还要保证数据的安全和保密。并且,在系统的设计上还要坚持一个“尽量避免人工干遇"的设计原则,大量的工作都可以靠系统自动、自助的完成,减少人为因素对系统的影响,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易于操作和维护,用户应用更加方便。本课题设计的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下的考勤管理子系统是一卡通平台下的一个应用子系统,该系统最终的目标将使学校的考勤制度实现无人化管理,实现无人监督,完全由考勤系统来执行相关考勤记录,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该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控制考勤过程,防止作弊,保证考勤过程及数据的安全性,提高考勤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对提高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2国内外考勤系统现状及本系统的特点2
第一章绪论随着微电子系统设计技术的持续发展在上个世纪70年代产生了第一代插卡式考勤机。到今天,考勤系统大致经历了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考勤机、应用条形码技术制成的考勤机、应用磁卡技术制成的考勤机、利用智能卡技术制成的考勤机、利用生物技术制成的考勤机。从技术上考虑考勤管理系统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完成身份识别,而最安全的识别方法是采用生物技术来完成身份的识别。目前在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的考勤系统比较成功的技术指纹考勤系统、面部识别考勤系统∞1。在国外已经有个别公司开发了利用人体独有的生物特征的生物辨识系统可辨识瞳孔结构,这是目前身份识别系统识别技术的最高境界但由于开发成本较高这种身份识别技术目前只用于一些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场所使用曙1。美国在1990磁卡的数量就达到了2l万张并应用到各个领域,但由于考虑到保护已经使用的磁卡设备及投资者的利益,并没有急于大规模的采用智能卡技术来替代磁卡。但在军事领域及智能卡技术的研究方面仍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目前,在一般保密性要求不高的场所基本上都才采用智能卡技术对员工进行考勤管理。法国是最早使用智能卡技术的国家之一,其智能卡的发卡数量不仅领先于其它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体表现在交通、银行、保险、机场、医院、考勤管理等各个应用场所。日本于1984年首先将智能卡技术应用于资产管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后在1985年借鉴在智能卡技术在资产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将智能卡技术引用到医疗管理体系中去并把此项技术作为试点应用到信用卡领域,目前日本的各大企业已经将智能卡技术应用到考勤管理信息系统中去。智能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新加坡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90年代初政府通过邀请智能卡发明人(RolandMoreno)来新加坡就智能卡的理念、技术、应用场所等方面进行演讲,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引起大家的关注。新加坡为了拓展智能卡产品领域于法国Gemplus卡片国际公司开展密切的合作在亚洲成立了技术公司。以新加坡作为智能卡的生产基地研发和智能卡技术相关的产品。除了本国的智能卡使用已经全部达到了国产化以外其智能卡产品主要销售在亚洲,尤其在东南亚等国家其智能卡产品几乎已经造成了垄断的地步口1。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国外信息技术相对发达的国家,在考勤方面都采用了智能卡技术。考勤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时的考勤机主要以条码考勤3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机的形式存在相应的考勤管理软件为单机版考勤软件。在1995-2000年出现了磁卡、IC卡考勤机及相应的考勤管理软件为c/s架构考勤软件。在2000-2005年出现了感应卡考勤机与指纹考勤及相应的考勤管理软件为B/S架构考勤软件。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反展出现了面部识别的考勤管理系统与虹膜考勤管理系统。就学校而言目前广泛采用的考勤管理系统是基于智能卡技术,本系统是基于智能卡校园一卡通下的一个应用子系统。本系统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多文档界面:在该界面下多个数据表可以同时打开,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数据表之间的相互切换,通过数据表之间的相互对比和参考能极大的提高的工作效率。2.规范化设计:代码的编写遵循《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规范,因此系统的设计规范、兼容性强。3.多用户登陆:可通过系统管理员为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用户使用自己的密码登陆到系统所看到的界面及系统所提供的功能是不同的。4.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智能卡技术与该系统相结合,提供多种管理措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数据具有完整性和有效性检验功能,降低错误发生率。学校一卡通的建设模式采用农行、开发商、学校共同参与的开发模式。本人作为学校一卡通项目建设组的成员参与了学校一卡通的建设与规划,主要负责和一卡通相关应用系统的调研与相关技术文档的整理并参与到考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去。学校的一卡通系统主要有基础平台、应用系统、硬件平台组成,而本人设计的考勤管理系统就是一卡通平台下应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本课题设计的考勤管理系统为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还可以用于学校的安全保卫方面。1.3本文组织结构全文共分7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了课题的背景意义,对国内外一卡通的运用领域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关的技术解决办法。第二章校园一卡通系统及考勤管理系统的相关知识和技术简介,对系统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所运用的相关理论及开发工具做了详细的阐述。第三章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在通过对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概述的基础上确定了系4
第一章绪论统在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所要遵循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设计依据、建设内容确定了系统建设的目标、系统架构、系统的需求。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在对系统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对系统总体进行了具体设计与规划对系统的功能模块、模块数据流图、数据库的概念结构、逻辑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设计。第五章,系统的实现。对系统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数据库的连接访问、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系统使用流程介绍、部分代码的编写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第六章,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先对系统的测试方案做了阐述,对测试项目及测试指标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并对测试结果做了想尽的叙述。第七章,总结与展望。对自己的工作做了总结并对本系统的特点及作用、意义、不足做了总结并对以后系统可扩展的领域做了简要的阐述。
原书空白页不缺内容
第二章相关知识和技术简介考勤管理是学校智能化管理校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高效的管理好考勤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同时还可以降低管理成本。长期以来学校的考勤制度主要采用手工签到及点名的方式来完成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本课题的完成主要涉及的技术有网络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智能卡技术、接口技术等。下面就完成本课题所涉及的技术及相关知识做以下阐述。2.1校园一卡通系统概述考勤管理系统是学校一卡通平台下应用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是学校安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按照学校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建设原则,考勤管理系统被学校作为一卡通一期的建设内容。2.1.1一卡通系统建设目标一卡通系统和数据中心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一卡通系统和数据中心的建设,通过一卡通项目的实施可以为广大老师、学生及其它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更加快捷的信息服务随1。该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1.与学校的现有的各类系统有机整合。将学校现有的公共数据库、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及各类应用系统进行对接。2.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在身份识别方面代替目前所使用的学生证、工作证、借书证、听课证、就餐卡、上机证、医疗证等各种证件,起到以卡代证的作用。如:办公楼、图书馆、实验室、校门、机房、宿舍楼等。在金融服务方面要与财务、银行对接,实现自动结算、转账、校内代缴代扣、消费查询等金融服务功能∞1。在信息服务方面要通过数字化校园公共服务平台与教学、科研、学生、人事、财务等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的数据实现交换和共享。3.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在账户管理方面要对系统所有客户及其账户进行集中管理,建立客户档案,管理其账户信息及交易记录,实现客户和账户基本信息的全局共享。在资金结算方面要集中的资金结算和财务管理模式,实现每日结算。在校内设立结算中心,在各个消费点放置消费终端机,实现多处消费,统一结算。同时系统留有结算接口,校园其它的管理系统(如图书馆、医院、网费等)也可以通过结算接口利用校园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卡在结算中心进行结算。在管理模式方面要采用多级管理模式支持一卡通管理中心、分中心、网点等多层次的运营管理模式,根据学校的地理分布进行灵活部署。在数据分析方面要每日产生一卡通运营的统计报表和分析数据,使学校管理人员对一卡通的运营情况一目了然。在集中管理监控方面要建立集中管理监控体系,降低技术人员系统管理、维护和新业务扩张的难度和成本。通过建立图形化的系统监控台,使技术人员能方便地监控整个系统所有硬件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4.可为校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充分利用一卡通数据库中积累的大量历史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挖掘,形成图形化的分析结果,为学校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比如贫困生的依据分析、学生在校情况分析、食堂价格情况分析、学生饮食情况分析、学生缴纳学费情况分析、学生校内消费情况分析等。5.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和水电资源。根据校园卡金融消费和身份识别的功能特性,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操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对恶意欠费学生校园卡的使用设置障碍,有效地促进学费收取,改善学校的财务状态。有效加强面向校内师生小额收费的管理,避免和降低由此产生的资金管理风险。通过校园卡有偿使用水电,有效节约资源。2.1.2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一卡通系统是体现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设计上要服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规划理念。该系统除了具备消费系统功能还要具备身份识别功能及日常管理功能。通过建设统一的用户身份信息库为其它各类系统的平滑接入打下基础。在技术路线上要采用技术先进、安全性好、便于系统升级的主流智能卡技术。非接触式智能卡的技术选型既要符合国家在金融、公交、水电、学校等一卡通应用领域的发展要求,又要完全兼容学校现有的以及目前在校园一卡通应用非常普及的技术。系统建设必须遵循标准化的原则,按照相应的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特别是遵照教育部颁布的有关标准及规范进行设计和建设。系统结构按照通用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模块化设计,软硬件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能够将业界其他产品整合进来,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n训。在对接的系统中要求所对接的系统接口开放、并提供源代码。在校园卡设备选型方面要求所使用的设备满足不同厂家的机具、不同类型的机具都能接入到一卡通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最
第二章相关知识和技术简介大限度保护学校的利益。2.1.3建设内容和技术要求建立功能完善的一卡通中心平台系统、财务转账核算系统、综合信息服务和查询系统,铺设一卡通终端所需的网络线路和供电线路陋1。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数字校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遵循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建设时总的要求n¨。“校园一卡通”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分层结构、模块化设计,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中心数据平台n2J。“校园一卡通"的数据操作和业务逻辑计算主要由该平台系统进行处理,实现校园卡系统数据的统一集中存储和管理、身份识别管理、商务消费管理、银行转账等功能,并接入教务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第三方系统。“校园一卡通"平台应具备完备的可扩展能力,以后只需增加子系统就能扩充校园卡系统功能,而不需再对“校园一卡通”平台进行改造旧1。校园一卡通系统功能要求与性能指标如表2—1所示。表2-1系统功能要求与性能指标指标项目技术参数持卡人账户容量/>100万户,可根据发卡量的增加进行扩容n31持卡人部门级数≥10级持卡人身份种类≥100类商户账户容量≥1万户系统容量商户部门级数≥8级子系统接入数量≥1024个终端管理量>15000台(套)卡片内容至少保留最近12笔以上交易流水流水账保留天数自定义设置中心数据库ORACLEIOgRAC企业版数据库操作系统Unix/Linux应用程序服务器Unix/Linux/Windows2003Server系统平台管理终端操作系统WindowsXP通信协议TCP/IP,485协议圈存机联网方式以太网,TCP/IP协议平台干线通信距离不限系统工作效率系统工作特征365(天)×24小时实时系统9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OS持续运行时间7*24小时不断电运行实时交易处理能力≥6000笔/分多机并发处理能力联机≥128台/秒,脱机不限密钥生成控制体系金融标准,动态分配,由学校管理。密钥体系卡片密码体系安全、独立,由学校管理,支持CPU卡数据访问操作方式彻底杜绝除中心服务器之外的访问数据库的可能密钥控制体系金融标准,动态分配系统安全密钥保护国家密委Eoass软硬件二重保护加密签名算法金融DES、3DES、佃5、HASH第三方接入安全控制进行接入认证再分发动态密钥,通过硬、软件方式进银校对账方式自助、自动二种系统纠错能力系统纠错处理保证数据一致性。自动/手工数据稽核、自动/手工平主干网网络形式一卡通专网终端子网网络形式一卡通专网记账方式借贷记账法银行代收、代付自助、自动实时账务系统账务处理手工、自动清分清算卡片充值方式实时转账、现金充值补助领取限制不受时间限制对接银行支持中国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银行转账系统银行转账方式自助圈存充值软件体系结构标准模式三层结构数据访问操作方式c/s,B/S结构一卡通软件要求黑(白)名单存储量20万条/每台终端交易流水存储量1万笔/每台终端脱机流水存储≥10000笔第三方接入第三方接入方式紧耦合/松耦合/不耦合三种与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与公共数据库的数可在门户中查询一卡通信息。部门级数12级部门其他参数持卡人卡片类型CPU卡应用读写卡感应距离≤lOcm,根据天线的变化感应距离不同卡片要求采用目录式管理多功能区域的技术,并保障学校能自主定义卡片各区域的功能,相关要求如下:
第二章相关知识和技术简介1.卡片质量良好,应持久耐用。2.卡片正面印制持卡人的信息如彩色照片、学号、姓名、身份证号等。3.卡存储空间合理分配,能满足当前功能要求,同时为系统将来的功能扩充留下充足的空间。4.卡具有非线性特性,卡内数据安全可靠,不可复制。5.应具备各专项补助的专项使用功能,专项补助不得用于其他消费。例如:国家伙食补贴费等。6.卡片类型包括学生卡、教工卡、临时卡等。在软件开发方面要求所有软件必须遵从学校数字校园信息标准规范。2.2考勤系统联网通讯模式2.2.1R8485联网RS一485联网方式主要是通过校园内的局域网把与485总线上连接的终端计算机设备及相关的数据采集器相连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校园网络。在该网络中把凡是需要进行消费场所的POS机通过485网络通信接口进行连接。从485总线结构理论上来说485总线在传输的距离上可以达到1200m,但前提条件是要选用优质的通讯材料,实际上只有当485总线上只有一台485设备时才‘能使通讯距离达到1200m,随着设备的增加通讯距离也随之缩短,因此485总线有效的通讯距离往往小于1200mn引。此外影响通讯距离的因素还有通讯线材的阻抗、线材的直径、转换器的品质等其他方面的因素。一般485芯片负载能力从数量上大致可以分为:32台、128台和256台。如果在设备数量超过256台或者设备与采集器之间的距离超过1200m时,就必须采用增加上位机和采集器的方式来保证正常的通讯。基于以上原因大多数的RS485的数据采集器都采用连接70台以下的设备来保证设备之间的正常通讯。RS485网络结构图如图2—1所示。2.2.2TCP/IP进行联网通过TCP/IP网络协议进行通信是目前大多数考勤管理信息系统所采用的联网方式n引。本课题的网络主要采用的就是TCP/IP网络协议,而基于TCP/IP协议的星型网络结构将能将学校的各个角落都联结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校园网。不同的厂家生产各种型号的计算机或设备,它们运行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统,但TCP/IP协议组件允许它们互相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通信。它是一个真正的开放系统,它成为校园网络以及“因特网’’(Internet)的基础。正是因为TCP/IP的开放特性,具备TCP/IP通讯功能的一卡通设备也得以有条件直接接入校园网,省掉布线的大量工作。采用TCP/IP网络结构具有如下优点:簟簟鲁⋯簟RS485畦氆托fl·H[二[三二[]图2-1RS485网络结构图1.网络架构方便,特别适合大型网络的维护和调试;在连接终端方面没有数量的限制从而受到了大型用户的欢迎。2.控制简单,建网容易,移动某个工作站非常简单,就近找另外一个校园网络端口接入即可。3.TCP/IP协议在数据传输方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误码率低。4.单个设备的连接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转,更不会影响到其它网络通信,设备的故障容易发现且能很方便的把有故障的设备终端从系统中剔除。5.在通信方式上采用路由器、交换机直接与服务器通讯,通讯速度一般可达到100M以上。TCP/IP网络结构如图2—2所示。2.2.3GPR$进行联网通过GPRS联网的优点是施工简单无需再额外增加相关的通讯设备只要有无线信号的地点都可以联网。该模式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2
第二章相关知识和技术简介紫孵⋯繁Ⅲ●}懂■J*■N区域1黔紫⋯紫”≮睫”确《7’’’5铺孽。“-P■■j§t’J区域1图2-2TCP/IP网络结构1.无线通讯容易被干扰,一旦网络通讯被中断相关的信息将无法及时传到一卡通数据服务器上。2.如果发生大规模的信息并发事件,数据中心有可能处理不好这些并发数据从而造成数据的拥堵丢失数据。3.通讯接通速度慢,管理人员等待的时间较长从而造成工作效率降低数据信息获取流量小而有限n引。2.2.4通过电话线MODEN拨号联网这种联网方式主要是通过电信提供的链路通过电话线进行拨号上网。在TCP/IP还未普及时采用的一种通信方式,缺点是: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MODEM拨号方式也不稳定采用动态IP的方式连接网络,接入电信网络的时间较长从而造成操作人员等待时间较长,传输数据信息量也不大。目前,这种传统的通讯模式不利于产品以后的升级换代,已经被逐渐取代。2.2.5通过固定IP进行通讯该方式是采用固定的IP地址通过TCP/IP协议来进行通讯。缺点是固定IP地址数量有限,如果每个考勤管理系统的每个点都占用一个固定IP费用太高,目前这种方式只适合在小型场所使用。2.3数据存储技术13一藩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考勤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联机模式、脱机模式。联机模式是指考勤系统时刻与读卡器及与考勤系统连接的相关计算机设备连接实时把刷卡数据传入到计算机系统。脱机模式是指读卡器、考勤系统、相关计算机设备是分离的。相关刷卡数据存储在在读卡器的存储器中,在需要调取刷卡数据时在将考勤系统及相关计算机设备连接起来将刷卡数据读出。在存储结构设计过程中比较普遍采用的方式为SRAM+FLASH方式。这种方式有两个缺点:一是FLASH的寿命有一定限制;二是对卡的写入过程非常复杂且在断电的情况下据不能保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大多数的存储器采用的是FRAM+FLASH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FRAM具有如下的特点:1.非易失性:写入的数据能保存10年以上且掉电后数据部丢失2.擦写次数多:FRAM的擦写次数最高可达到i亿次以上3.速度快:采用串口总线FRAM时钟频率可达到20M方位速度可达到70NS4.功耗低:在静态的模式下工作电流低于IOUA即时在读写的工作状态下读写的电流也不高于150UA。2.4系统架构由于考勤系统涉及到给所有人进行考勤、在排班请假时必须向上级申请、不同管理人员权限不同。目前很多大的学校,教职工人数非常多,办公地点不统一,不同部门之间还存在流动办公现象,因此采用传统的客户/服务器(c/s)方式不在适合。只有采用B/S结构的考勤系统,才能满足现有需求,使用B/S结构的考勤系统无论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计算机上,只要计算机系统上装有IE浏览器,就可以访问考勤系统,极大的满足了用户的需要。不尽如此,采用B/S结构,用户机上不用安装任何其他客户端程序,不需要开发商对用户机系统进行维护,为用户和开发商都带来了很大的益处。c/s与B/S的结构比较如表2-2所示。B/S架构是目前广大用户广泛采用的结构,使用简便。客户端只要有IE浏览器就可以了,无需安装和维护,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操作接口。整个系统采用Browser/WebServer/DatabaseServer三层体系结构。B/S三层架构分别由户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组成n8。。这三层在逻辑结构上关联有具有相对的独立单元。B/S三
第二章相关知识和技术简介层体系结构如图2-3所示。表2-2c/s与B/S的结构比较c/s结构B/S结构基础只能运行于局域网。同时可以运行于局域网和广域网。系统安装各个终端都必须安装客户端程序只需安装WEB服务器系统维护的软硬件配置不同,出现的问题也可能不无需维护,客户端只需安装浏览器。无升级同,因此日常维护工作量大且烦琐。论系统的用户数还是分支机构的增加,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工作量,系统维护只需对各个服务器维护即可。成本由于每个工作站都必须安装配套的软件,因B/S相对c/s能够降低总体拥有成本。此增加了系统开销、增加了维护量同事也增加了企业负担。数据一致在C/S结构的软件中会出现用户不同步的不可熊出现数据的不一致性,因为数据性现象,这是由于异地经营的大型集团都采用是集中存放的。各地安装区域级服务器,然后再进行数据同步的模式。数据实时必须依赖于服务器问的同步处理。实现了完全的实时性,因为所有数据都性在一台WEB服务器上,。移动灵活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不在学校内的人无基于INTERNET,无论在哪个地方只要能性法使用上网,那就可以进行登陆系统,完成工作。图2-3基于B/S三层架构图2.5一卡通系统第三方接入能否非常方便地接入第三方系统是校园一卡通系统成熟与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n9。。目前学校存在多种管理系统如:图书系统、教务系统、医疗系统、网络计费系统、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n引。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投资节省一卡通项目建设的成本学校要求一卡通集成商提供开放的第三方接口以方便其它产品耦合接入一卡通系统。在系统的对接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原则:建立公用共享数据平台,可参照国标、部标的编码规则制订用户单位的统一编码规则。2.坚持科学先进的原则:采用的软硬件技术应属于技术领先水平,具体的对接方案科学、可靠、有效、适用。3.坚持安全性、稳定性原则:系统必须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信息在存取、传播过程中的安全性㈨。为了数据的安全,系统可以采用信息加密技术,以此保证数据不会被非法的获取、篡改和删除,保证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心¨。4.坚持可扩展性原则:接口的设计不但要满足学校已有的和正在开发的系统的对接的要求,而且能满足将来学校开发的应用系统的需求。在和第三方系统进行接口对接时,采用TCP/IP协议传输数据;集成商必须提供多种接口实现数据的对接如WebService接口层、应用程序层、卡片读写层。接口的多样化和标准化,为第三方系统接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方接入方案如图所2—4所示。2.6开发工具I面I”霭目霪Ii.¨|第三方应用图2-4第三方接入
第二章相关知识和技术简介本课题中使用的操作系统选择为WindowsXp,数据库选择Sqlserver2005企业版。系统设计符合《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规范》(EMIF)标准。开发语言选择C#,开发平台采用MicrosoftVisualStudio.NET语言环境采用语。数据访问操作方式采用c/s,B/S结构,系统结构采用三层标准结构,按照通用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模块化设计,应用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从而最大限度保护学校的利益。限于篇幅,本课题使用的开发工具的性能特点在开题报告中已做了详细的介绍在这就不在赘述了。2.7本章小结本章在第一节中对考勤管理系统的硬件组成作了概述,其中对数据库服务器、考勤机、智能卡、读卡器、通讯卡等的功能作了详细的介绍。第二节中重点对考勤系统的联网方式:RS485联网、TCP/Ip联网、GPRS联网、电话线MODEN拨号联网、固定IP进行联网联网模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三节中对数据存储技术在考勤机中的应用做了阐述,重点对数据存储技术在传统联机模式的刷卡器的工作模式与改进的刷卡器的工作模式作了详细的介绍与对比。第四节通过对比B/S架构与c/s各自的优缺点并最终确定了本系统所采用的系统架构模式。第五节介绍了考勤系统与一卡通系统的对接方式并介绍了在对接环节中所所使用的相关技术及对接方案。最后对完成本课题所使用的开发工具作了简单的介绍。17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三章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阶段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就考勤管理系统进行了相应的需求分析,根据用户的需要分析系统中的硬件组成、系统架构、可行性分析及功能需求。3.1可行性分析校园一卡通的顺利实施必须具备相应的软硬件条件。从技术层面的角度分析系统涉及到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智能卡技术、通讯技术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从某种角度来说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已经深深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乜4|。最近几年来随着智能卡技术及卡具制造技术的的迅猛发展使得基于智能卡技术的各种应用系统在各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为各个领域带来的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所以从技术角度考虑目前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已经具备了相当完善的条件。同时学校在近几年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校园网络已覆盖北校区、南校区,并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学校的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一卡通项目技术工作小组成员由学校各部门的技术骨干组成,定期召开各部门技术人员对一卡通系统建设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技术及管理问题方面进行讨论与沟通。银行的相关领导高度重视专门从银行账户里划拨出一批资金用于一卡通系统的建设。学校采取了学校、银行、开发商共同开发一卡通系统的模式并且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把一卡通项目工程分为了一期、二期、三期来完成。考勤管理系统的开发已经放在了一期建设当中,因此无论是从资金保障还是技术保障等方面来说这些条件都为构建全面的校园一卡通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一卡通项目的顺利实施铺平的道路。3.2校园一卡通系统整体结构校园“一卡通”是以校园网为基础,采用成熟、先进的非接触式IC卡实现数据采集而建成的校园个人数据管理应用平台。系统综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IC卡技术。目前常用的一卡通系统大多采用三级平台结构:数据中心作为一级平台,银行和校园卡管理中心作为二级平台,各应用系统为三级平台。常见的“一卡通”管理系统的硬件与软件整体结构如图3—1所示。
第三章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图3-1校园一卡通系统软硬件整体结构图从图3一l,可以看出,典型的一卡通系统网络分为三级平台结构:1.银行作为一级平台。2.校园卡管理中心作为二级平台。3.整个校区网络为三级平台。一级平台为银行网络系统,通过银行专线与校园卡务管理中心连接,在技术策略上可以用电话拨号联网的方式对线路进行备份从而保证用户实时圈存、消费、银行卡挂失、每日业务结算等功能。二级平台是“校园卡”中心系统专用局域网,是系统核心数据库、中心服务器和各种应用服务器所在地,通过防火墙同三级平台相联,提供各种业务处理。三级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的“校园卡’’系统的骨干网络通讯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校园卡可在学校的各个部门完成各种业务处理。在本课题中所使用的一卡通系统网络分平台结构采用的是参考文献[22]所使用的结构,该结构在其它学校的一卡通系统中已被广泛采用。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包括多个应用子系统,本课题完成的是其中的考勤管理子系19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统。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总体结构如图3—2所示。一卡通数银行专线银行据中心校园网卡门图考20学教Z;务栋书勤议生务不管答馆管签管理管理到理系理系统系统图3-2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总体结构图3.3考勤系统硬件组成在一卡通系统中,校园卡因数量较多,涉及资金也比较大,因此其管理问题也比较突出,如何更有效的管理校园卡是一卡通系统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校园卡购入时是具有一定成本的,虽然收取了一定的办卡费或押金,但是仍是学校的资产,因此学校把校园卡当作一个有效凭证来管理,从卡片购买、发放、作废、回收等实际应用环节上严格控制和管理。由于IC卡应用的地场所不同由此而引起的需求也不同,就目前而言在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多的是逻辑加密卡与CPU卡。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技术与安全方面,从技术上讲CPU卡具有独立的微处理器。其显著的特点是可行加密运算且存储容量大能够适应于不同的系统。逻辑加密卡的主要特点是内部有只读存储器,但相对于CPU卡来说存储容量小在使用用途方面不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在安全性方面逻辑加密卡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对20
第三章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要核对使用者在卡中设置的密码,只用核对成功后才能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此外并无其它安全保护措施。因此,容易造成密码的泄漏及伪造卡的产生给使用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n73。CPU卡中由于有微处理器和专属于自己的卡操作系统(COS),可通过卡操作系统进行加密和解密且算法和密码都不易破解。因此,在安全性能方面极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CPU卡密码被破译的事件发生。在本课题中根据相关要求,系统设计为基于CPU卡的设计方案,可根据需求兼容Mifare系列卡片为,为此,本系统的设计上是基于使用两种卡片的方案设计。但是,对新发卡采用CPU卡片。本课题选择的CPU卡的芯片型号为SLE系列。其卡芯片的主要特性参数如表3-1所示。根据用户的需求,本课题的考勤管理系统主要有数据库服务器、智能卡、读卡器、考勤机、通讯卡等部分组成。为了保证考勤系统通讯方式的灵活性目前高校的考勤系统的通讯方式要求系统的通讯方式既可以采用TCP/IP通讯方式,也可以采用485通讯方式,同时系统也支持CDMA、GPRS等通讯方式。其功能简要介绍如下:1.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是系统的数据管理、集中存储和运行中心乜引。数据库服务器必须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安全性和相容性,并为校园一卡通中的各个应用子系统提供高效的数据访问和处理。2.考勤机:考勤机相当于微型计算机具备存储功能,在脱机的时候能够把用户考勤刷卡记录存储在考勤机上。当管理中心需要考勤机中的考勤数据时,管理中心给考勤机发送接收数据的指令,这时考勤机就把存储的记录传给PC电脑。3.智能卡:主要用于存储人员信息的数据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永久的,外部能够通过智能卡读取内部的信息作为处理依据。其作用就是存储和处理用户个人信息,作为信息处理中的通信实体㈣。4.读卡器:发卡使用,可在卡内写入持卡人相应的身份信息、金融信息、权限信息等。5.通讯卡:用于电脑和考勤机之间的通讯。21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表3-1卡芯片主要特性参数芯片SLE44C20SSLE44CR42SSLE66C160SSLE66CXl60S产品描述保密控制器加密控制器保密控制器加密控制器时钟/蛐Z1~5l~5工作电压/V2.7~5.5编程电压内部最大供电电810510流/mA最大供电电100流/mACPU8B88B16B16B加密协处理540bit算法ii00bit算法器用户ROM区7KB14KB31.5KB31.5KBEEPR伽1KB4KB16KB16KB16KB256B256B+350B1280B1280B+700B写/擦除时间3.6/1.8/msEEPROM页式l~8Bl~32B1~64B1"64B编程基于芯片的固件(CMS)+硬件保密特性由软件实现PIN;的基于应用对称算法(例如DES非对称算法(例如程序的保密算法)算法);硬件支持的算法)RSA算法)特性非对称算法(例如RSA算法)写/擦除次数≥500000≥500000≥500000≥500000/次数据保持/年≥10开发工具Emulator;mulator;Emulator;CardEmulator;CardEmulator;CardEmulator;CardEmulator;SimulatorSimulator;Simulator:RoM—MonitorROM—Monitor典型应用GSM;付费电视;多功能卡;付费电视;银行卡/POS;多功能卡;银行卡;多功能卡;病历卡银行卡;GSM银行卡;专业卡保健卡;安全访问3.4考勤系统需求分析3.4.1系统角色需求系统使用的用户是学校所有的教职工,根据对学校教职工及部门分配情况的调查,
第三章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得出系统的使用者主要分为四类人员,情况如下:1.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是专门进行系统管理的人员,该人员具有最大的权限乜7l。系统管理员能够通过系统完成系统的基本设置、教职工设置、部门设置。实现教职工信息的增加/删除/修改、考勤规则的设置、部门基本信息的设置、用户的权限分配和考勤信息的管理,系统管理员功能层次图如图3—3所示。图3—3系统管理员功能层次图2.考勤人员考勤人员的工作就是打考勤,该类用户的权限由系统管理员进行分配。根据系统管理员的分配该类人员可以完成系统总体考勤信息查询、修改部分数据、手工考勤等操作,考勤人员功能层次图如图3-4所示。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图3-4考勤人员功能层次图3.学院负责人每个学院都有一个负责考勤的人员,该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查看本部门人员的考勤信息并审批学院教职工的请假事宜,院负责人功能层次图如图3—5所示。学院负责人本学院员工信ll本学院统计报表息查调lL1————一本学院员工考孰信息查询本学院员工申请查询本学院员工申请审批图3-5学院负责人功能层次图请一一出一一调一一加工一一工一一工一一工员一一贯一一员一一员|}芒觥一一鞴靴一一冁龇一一冁龇本侧一一本差一一本休一一本斑
第三章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4.普通用户普通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查询个人的考勤情况及考勤规则,普通用户功能层次图如图3-6所示。图3-6普通用户功能层次图3.4.2功能需求考勤管理系统,主要有数据库服务器、采集工作站、客户端、考勤机等部分组成,既可以采用TCP/IP通讯方式,也可以采用485通讯方式,同时系统也支持CDMA、GPRS等通讯方式。本地数据库、中心数据库、客户端、采集工作站是在逻辑上的分类,物理上可以为同一台计算机乜引。当采集使用“单机”时,本地库和中心库为同一个库。当系统需要使用多个采集时,每个采集都要有一个配套的本地库,采集和本地库可以放在同一台机器上乜6|。其功能需求如下:1.针对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人员,支持多种考勤规则,每个刷卡时段可以对应一套考勤规则;2.具有强大的排班功能,支持按循环周期排班、按工作日历排班、通过EXCEL导入排班、按部门批量排班等多种排班方式,调班灵活;3.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报表展示能力,能够提供及时掌握出勤情况的日报表,也能提供信息丰富的月报表,给工资结算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支持自定义报表;4.支持自动计算加班、手动排加班等多种加班方式;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支持请假、加班、假日自动审批和手工审批两种模式;6.灵活、全面的权限管理,对管理员进行角色划分,从软件功能、具有管理权限的部门两种角度对权限进行划分;7.具有较强的系统集成性和扩展性,能够和一卡通平台无缝对接并向第三方平台提供开放接口,实现组织管理、人事管理、考勤信息的同步;8.支持多种机具的数据:考勤机(可选配功能:卡+指纹验证、纯指纹验证、支持广域网)、门禁机、无障碍通道机、手持机、甚至营业机的记录都可以砟为考勤记录使用。3.4.3安全需求用户使用“校园一卡通”不仅仅能够打考勤,还可以使用一卡通购买商品,吃饭等。因此系统上大多是金融交易数据,这就要求必须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终端设备的选择上,都必须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现将学校在一卡通建设过程中的系统安全性要求及解决办法归纳如下:1.卡片的安全性要求“校园一卡通系统’’所使用的卡片是CPU卡兼容M1卡,该卡具有人身份标识能力,卡片中有学生及教职工的身份证号及相关信息,可以在校园中作为身份证件即以卡带证。卡片设置有有效日期并采用安全算法为卡片建立一套安全的卡片密钥管理机制。2.数据传输安全要求“校园一卡通”系统从传输平台方面,既要支持公网也支持专网。同时在系统设计时要科学合理地在物理或逻辑上隔离校园卡网络,给校园卡系统设计一个安全、可靠、畅通的传输交换平台。3.数据存储安全要求操作系统安全:要选用安全性、稳定性较好的操作系统,根据学校情况需选用Linux/UNIX。4.数据库方面:要选用安全性、稳定性较好数据库系统,并在访问控制上能够实现主机操作系统验证、网络验证、数据库验证瞳8|。根据我校情况中心数据库选用Oracle109。
第三章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在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备份与容灾方面,采用SAN架构,配置光纤交换机、磁盘阵列、磁带机。系统设置完善的容灾恢复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备份系统,确保事故发生时业务数据不丢失,系统能够快速恢复。5.系统纠错能力要求系统要支持脱机消费,并具有联机对帐功能;支持设备异常或其他原因数据没有回传情况下的系统自动对账、挂账机制功能,保障系统账务和数据的准确险引;当交易没能正常结束,即交易流水没能正常回转时,系统具备卡库对账机制;并且系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丢失的流水传回来即系统能够自动补充未完成的交易,在数据库中的卡余额中正确减去交易金额;系统能够支持POS机的异常,能够进行严格的查账功能。6.设备安全性要求每一台消费终端设备在在我校入网前都必须配置唯一的ID号,防止出现设备重复,另外,在消费终端投入使用的时候,必须经过商户卡进行POS机分组,定义相应的编号,并且连通系统后,获得相应的密钥才能够投入使用。7.数据库系统安全要求数据库的访问控制要求:为了保证数据库访问的安全性,用户登录系统必须先通过操作系统验证,再进行网络验证,最后还要进行数据库验证。支持用户对数据库对象的访问权限控制,数据库提供多种数据备份方式,尤其是在线数据备份可保证系统7*24小时的运行;当数据库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根据备份的数据副本和日志文件进行数据的恢复,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本系统是“校园一卡通"挂接的一个应用系统,因此在设计是按照一卡通平台结构统一进行规划设计,通过“校园一卡通"统一的中心平台连接该系统。因此该系统具有较高安全性。3.5本章小结本章在第一节中对考勤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建设内容、技术要求、系统架构、应用子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介绍。第二节中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介绍,重点从系统开发模式、技术保障、资金保障等方面阐述了系统开发的可行性。27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三节从系统的功能性分析、系统角色分析、安全需求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提出了在系统在安全性方面应考虑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系统总体设计主要根据系统设计原则和依据进行系统的概要设计,设计系统的工作流程、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以及数据库的设计,为后面的系统详细设计奠定基础。4.1系统的设计原则及依据4.1.1系统设计原则学校现在情况是行政楼各单位暂未实行签到制度,各学院主要采取纸质签名的方式,教师上课主要采取点名的方式,会议签到因人数众多无法施行。学校需要一个考勤系统能让学校考勤制度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了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根据第三章所提出的系统需求及在开发过程中所应遵循的相应原则同时结合使用该系统的部门的现实要求来规划本系统。系统要本着科学合理、经济实用、先进可靠、可操作性强、兼容扩充性强的原则进行的。具体项目设计原则为:1.可靠性和稳定性安全可靠是在开发系统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瞳9I。本课题从设备的选型、网络结构的设计、软件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综合考虑。在系统设计采用了容错设计和开发计算结构,在设备的选型方面考虑到了系统与硬件的兼容性以及可扩展性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2.先进性考虑靠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系统在设计的初期就要考虑到系统的设计方案要适度超前具有一定的先进特征。因此所采用的设备不经要性能优良而且还能代表该领域的先进技术水平。在系统的开发工具选择上要尽量选择功能强大的软件,在系统功能设计上除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外还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以便保证该系统顺利地换代升级以便使该系统的生存周期尽可能延长。3.合理性和经济性在保证安全、可靠、先进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系统的合理性以便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系统还要考虑对使用单位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系统在设计时要尽量利用当前流行的智能卡技术,以节省人力和各种资源为目标进行合理设计。4.标准化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在设计时要遵循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同时还要遵循学校制定的信息化建设标准,以便于一卡通管理信息系统顺利对接。5.易维护性可维护性一般是指在日常的管理操作过程中操作简单,如发生故障时容易查出并易排除。该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以上两点,在系统方案规划设计是将系统结构化和模块化极大的方便了系统维护。4.1.2系统的设计依据在系统设计和建设初期,首先研究与系统设计开发相关的各方面的标准与规范,并且根据各个规范和各项技术规定去完成好系统的标准化设计与管理工作。在本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参考并遵循了以下规范:1.在设计系统核心平台和应用子系统时,要求必须根据软件工程规范进行设计:2.必须符合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规范》(EMIF)提出的标准;3.底层通讯采用TCP/IP通讯协议;4.一卡通的卡片规划也要符合《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应用规范》:5.相关设备设计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并通过国家强制性认证(即3C认证);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7.《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8.《安防建筑设计标准》EBD-03—95;9.《中国教育集成电路(IC)卡规范》;10.SJ/T11230—2000识别卡测试规范(idtISO/IEC10373.1和10373.2)11.GB/T18293集成电路(IC)读写机通用规范;4.2系统硬件架构及工作流程本课题设计的考勤管理信息系统是由数据库服务器、采集工作站、客户端、考勤机等部分组成,在通讯方式上支持TCP/IP通讯方式,同时也支持485通讯方式、CDMA、GPRS等通讯方式。本地数据库、中心数据库、客户端、采集工作站是在逻辑上的分类,物理上可以为同一台计算机。当采集使用“单机”时,本地库和中心库为同一个库。当30
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系统需要使用多个采集时,每个采集都要有一个配套的本地库,采集和本地库可以放在同一台机器上。其考勤系统硬件结构如图4—1所示。图4-1考勤系统硬件结构图CPU卡的制作有厂家统一制作有学校的各个部门到学校的卡务中心统一领取,师生持自己的卡在学校设置的考勤点通过考勤机刷卡后系统自动将考勤机中的数据采集到计算机中并进行统计分析。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操作考勤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报表的统计并打印报表,系统自动生成的报表可直接上传到学校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学校的人事部门可登陆一卡通系统管理平台下的人事工资管理系统查询考勤状态。系统流程如图4—2所示。从图4.2可以看出考勤的刷卡过程为师生只要手持非接触式IC卡做成的校园卡在考勤机前一晃,考勤机就自动记录下刷卡的时间和卡号,本课题所使用的考勤机可记录3万条以上的考勤记录。因此,管理人员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通过操作考勤管理信息系统将考勤机中的数据收集起来。系统根据事先设定好的考勤规则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出结果后用打印机就可以直接打印出考勤报表。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图4—2系统流程示意图4.3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依据第三章提出的需求分析可得到整个门禁系统的功能需求,然后采用在第一章中提出的开发工具及相应的编程语言就能实现系统的功能。本系统采用模块化和结构化的方式来进行设计,依据学校的实际需求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各个功能模块在功能上相互独立在信息上可相互沟通。根据整个系统的功能需求本系统被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参数设置、设备管理、人员管理、日常操作、报表查询。其功能模块如图4.3所示。图4-3系统功能模块图32
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4.3.1参数设置模块参数设置模块主要完成系统基础参数设置和考勤员权限设置。基础参数设置可以完成系统全局参数的设置如考勤月的开始日期、自动审批请假/加班/公共假日、记录类型和加班参数等系统基本设置。考勤员权限设置可以查看所有考勤人员的权限,也可以增加、修改和删除某个考勤员的权限,其功能模块如图4—4所示。图4—4参数设置模块图4.3.2设备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对设备组和终端组的管理。对设备组的管理包括新建设备组、修改设备组和删除设备组,还可以为设备组绑定多个终端用来考勤并为设备组增加/修改/删除工作人员。终端分组功能是将某终端与某设备组进行绑定,可以查看、修改终端分组信息,请功能模块如图4—5所示。图4-5设备管理模块图33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3.3人员管理模块人员管理模块式系统中最大的功能模块,主要可以完成考勤注册、考勤注销、人员分组、人员调组、部门管理和考勤终端授权管理功能。只有考勤注册人员才能参与考勤,否则将不能参加考勤。系统要能够将需要考勤的人员增加到系统中,或者当学校增有新的员工时,能够将员工增加到考勤中。当学校某些员工由于调离或是进修等原因离开学校时,应该将该种员工停止考勤,因此对此类人员进行考勤注销将不再参加考勤。由于学校的教职工是分部门和学院的,为了便于使用系统对其进行管理,因此对所有人员进行分组。人员分组功能即时为每个教职工进行分组,当学校教职工在内部发生调动即调换部门则系统能够进行人员调组即由原来的组调整到新的组。部门管理主要是完成对部门信息的查看、增加、修改和删除。考勤终端授权管理主要完成对考勤工作人员的一个授权,使得不同的考勤工作人员只能对自己应打考勤的教职工进行考勤工作,其功能模块如图4—6所示。”图4-6人员管理模块图4.3.4日常操作模块日常操作模块是考勤系统的另一大功能模块,本模块主要完成上下班、请假、加班、假日管理、手工考勤的设置。考勤是根据教职工的刷卡时间来判断是否迟到或早退,系统可以设置刷卡时段,考勤规则即上下班时间以及什么样的情况为迟到和早退。教职工
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由于某种原因可能会请假,本模块可完成请假的审批工作。当学校停电或是系统发生故障时系统将变的不可用,教职工不能通过刷卡进行考勤,这时可以进行手工考勤,其功能模块如图4—7所示。图4—7日常操作模块图4.3.5报表查询模块报表查询模块主要是根据数据库中的考勤、人员、部门等信息对考勤情况进行查询并产生报表。可以按部门、按个人、按日期等多种形式进行考勤信息的查询,其功能模块如图4—8所示。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图4-8报表查询模块图4.4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软件系统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数据库设计步骤通常包括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库逻辑设计和数据库物理设计啪1。4.4.1数据库分析数据库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分析系统对数据的要求,数据库设计人员通过对原系统的了解或是对用户工作过程的了解,分析系统中需要的数据。调查过程中的重点是“数据"和“处理"。通过对未来使用系统地用户对数据和处理需求的调查,最终获得系统的数据字典,这是数据库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口0。。通过对用户使用考勤管理系统的要求,设计本系统的数据字典如下:1.数据项员工编号:学校每个教职工的工号;字符类型,宽度根据学校的教职工人数至少5位;该数据项取值要唯一,每个教职工的员工编号不同。学院编号:学校由多个学院组成,每个学院设置一个编号加以区分;字符类型,宽度至少3;该数据项取值要唯一,每个学院的编号不同。卡号:每个教职工都拥有一个IC卡,上班和下班时要通过刷卡考勤;字符型,宽度至少12;该数据项取值唯一,每张IC卡都有一个不同的卡号。终端编号:考勤人员通过终端刷卡打考勤,学校布置多个终端机,每个终端机都有
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一个唯一的编号;字符类型,宽度至少3。考勤编号:每个教职工在工作日都必须考勤,每条考勤信息通过考勤编号来区别;字符类型,宽度至少20。员工姓名:每个教职工的姓名;字符类型,宽度至少20。系统中的数据项非常多,在这里简单介绍其中主要数据项构成,其它的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2.数据结构人员:存放员工的基本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卡号等。学院:存放学院基本信息,包括学院编号、名称,办公地点等。出勤:存放打考勤的结果,包括考勤编号,员工编号,日期等。权限:存放系统中存在的权限信息,包括权限编号,功能等。终端机:存放打考勤的终端机信息,包括终端编号,机型,序列号等。请假:存放请假的信息,包括员工编号,请假开始日期,请假结束日期。加班:存放加班的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加班开始时间,加班结束时间。系统主要由以上数据结构组成。3.数据流考勤人员注册:注册需要考勤的人员信息。考勤记录:根据教职工刷卡或人工考勤记录教职工出勤情况。请假:由教职工提交请假申请,学院负责人进行审批。人员分组:根据学校人事上的分配,将人员进行分到指定的组里。权限分配: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分配权限。部门信息更新:根据部门变化情况修改部门信息。系统主要由以上数据流组成。4.数据存储员工基本信息:该文件存储学校所有教职工的基本信息。部门基本信息:该文件存储学校下属各个部门及学院基本信息。考勤明细:该文件存储每个教职工的考勤信息。考勤规则:该文件存储各种考勤的规则如什么情况视为迟到。37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主要由以上数据存储组成。5.处理过程人员信息的增/删/改/查:处理系统人员信息的过程,员信息、修改人员信息和查询人员信息。部门信息的增/删/改/查:处理系统部门信息的过程,门信息、修改部门信息和查询部门信息。可以增加人员信息、删除人可以增加部门信息、删除部考勤规则的删/改/查:处理系统考勤规则设置过程,可以删除原有考勤规则、修改考勤规则和查询考勤规则。考勤信息的增/删/改/查:处理系统考勤信息的过程,可以增加考勤信息、删除考勤信息、修改考勤信息和查询考勤信息。终端机信息的增/删/改/查:处理系统终端设备信息的过程,可以增加终端信息、删除终端信息、修改终端信息和查询终端信息。报表查询:处理系统产生各种报表的过程。可以产生考勤明细报表、部门考勤报表、月考勤报表、汇总报表等。4.4.2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是按照用户的观点为系统建立模型,使用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可以方便的与用户沟通并修改。概念设计常用的方法是设计系统中存在的实体、实体的属性以及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通常采用E-R图来实现bol。根据上一阶段即需求分析阶段的结果分析,系统中主要存在的实体由人员、部门、设备组、终端、出勤、请假、加班、权限,它们的实体属性图如图4—9’4—16所示。图4-9人员实体属性图
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图4-10部门实体属性图图4-11设备组实体属性图图4-12终端实体属性图图4—13出勤实体属性图图4-14请假实体属性图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图4_15加班实体属性图图4-16权限实体属性图实体与实体之间具有联系,联系的种类可以是l:1、1:n和m:n。系统中各实体中存在的联系是:一个部门有多个人员,每个人员只能隶属于一个部门;每个人员参与考勤会产生多条出勤记录、请假记录和加班记录;每个人员都具有一个权限,每个权限对应多名人员;人员通过终端刷卡考勤,每个终端为多名人员服务刷卡,每个人员可以在多个终端上刷卡;每个设备组有多个终端,某一终端只能隶属于一个设备组。根据实体之间的联系情况,本系统的实体联系如图4—17所示。图4-17实体联系图
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4.4.3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将上一阶段即概念设计阶段的结果转换成系统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本系统实现时采用的是SQLSERVER2005,该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关系数据库,根据概念结构设计结果以及系统功能需求,设计本系统主要由以下数据表组成。1.employee表,人员信息表,该表存放所有人员的基本信息。表结构如表4-1所示。表4-1employee表结构字段名类型宽度是否主、外键是否能取空说明EnoVarchar10主键否人员编号EnameVarchar50否是姓名Dnovarchar5外键是部门号Rnovarchar3外键是权限编号Passwordvarchar20否是密码SexVarchar2否是性别BirthDatetime8否是出生日期NationVarchar20否是民族CardNoVarchar20否是卡号2.department表,部门表,该表存放部门的基本信息,表结构如表4—2所示。表4-2department表结构字段名类型宽度是否主、外键是否能取空说明DnoVarchar5主键否部门编号DnameVarchar50否部门名称LocationVarchar50否是地点NumberInt4否是人数Pchargevarchar10外键是负责人编号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devicegroup表,设备组表,该表存放设置组的基本信息,表结构如表4—3所示。表4-3devicegroup表结构字段名类型宽度是否主、外键是否能取空说明DGnovarchar3主键否设备组编号DGnamevarchar50否是设备组名称4.terminaldevice表,终端设备表,该表存放考勤终端机的基本信息,表结构如表4—4所示。表4-4terminaldevice表结构字段名类型宽度是否主、外键是否能取空说明TDnoVarchar5主键否终端机编号DGnovarchar3外键是设备组编号TDsnumbervarchar20否是终端机序列TDmodelvarchar50否是终端机机型不o5.attendance表,出勤表,该表存放人员刷卡考勤结果信息,表结构如表4—5所表4-5attendance表结构字段名类型宽度是否主、外键是否能取空说明Anovarchar100主键否出勤编号Enovarchar10外键否人员编号dateDatetime8否是日期CometimesmaliDatetime8否是上班刷卡时Gotimesmalldatetime8否是下班刷卡时6.attendancerule表,考勤规则表,该表记录了考勤的规则信息,表结构如表4—6所示。
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表4-6attendancerule表字段名类型宽度是否主、外键是否能取空说明上午上班时Smalldateti8否上午上班时上午下班时smalldateti8否上午下班时下午上班时smalldateti8否下午上班时下午下班时smalldateti8否下午下班时7.overtimework表,加班表,该表存放加班信息,表结构如表4—7所示。表4-7overtimework表结构字段名类型宽度是否主、外键是否能取空说明Onovarchar50主键否编号Enovarchar10外键是人员编号StimeDatetime8否是开始时间Etimedatetime8否是结束时间8.askforleave表,请假表,该表存放请假信息,表结构如表4—8所示。表4-8askforleave表结构字段名类型宽度是否主、外键是否取空说明NOvarchar50主键否编号Enovarchar10外键是人员编号StimeDatetime8否是开始时间EtimeDaterime8否是结束时间Typeint4否是类型9.role表,权限表,该表存放权限信息,表结构如表4—9所示。43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表4_9askforleave表结构字段名类型宽度是否主、外是否取空说明Rnovarchar3主键否权限编号Rnamevarchar10外键是名称Operationvarchar100否是操作4.5本章小结本章在第一节中对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依据及在本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参考并遵循的规范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第二节中对考勤管理系统的组成、通讯方式,物理上和逻辑上的分类做了详细的阐述,最后对师生的刷卡流程做了清晰的描述。第三节对系统的功能模块的设计从参数设置、设备管理、人员管理、日常操作、报表查询等模块的功能做了详细的说明并分别画出了相应功能模块的模块图。第四节以数据库的需求为出发点重点对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做了详细的说明。
第五章系统的实现系统的建立和运行在在SQLServe数据库的基础之上的通过相应的编程工具来实现系统的功能。由于学校要求要对系统的源代码进行保密及篇幅限制在本章中只给出了开发系统过程中所编写的界面和少部分代码。5.1系统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5.1.1技术路线本系统开发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如下:1.数据访问方式为B/S2.编程语言采用C#3.开发工具是MicrosoftVisumStudio.NETNetFramework4.04.操作系统为WindowsXp5.数据库管理系统为Sqlserver2005企业版6.采用规范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规范》5.1.2运行环境硬件环境要求是:1.CPU主频至少在2GHZ以上2.内存在2GB以上3.硬盘500GB以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展4.网卡至少是100M网卡软件环境要求是:1.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Xp2.数据库管理系统为Sqlserver2005企业版3.WEB服务器为IIS74.技术平台采用MicrosoftVisualStudio.NETNetFramework4.05.1.3相关硬件配置1.读卡器,型号WGl026KH,读卡器读卡器和感应卡品牌必须对应使用。45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感应卡,型号WGl011,感应卡读卡器和感应卡品牌必须对应使用。3.控制器,型号WG2004,双门双向门禁控制器采用TCP/IP通讯方式。4.电锁,型号ML300SL,配合双开玻璃门使用。5.2数据库的连接访问ADO(ActiveDataObject)和ODBC是目前许多可视化变成工具中常用到的数据连接方式,本系统采用ADO方式。ADO控件通过使用Activex对象来建立数据绑定即将建立数据连接并可快速建立数据集供系统访问。可以通过数据绑定设置控件的数据源属性。ADO是OLEDB的COM接口,是Microsoft的最新的对通用数据的全功能多机种接口[31]oADO的对象模型如图5-1所示。图5-1ADO的对象模型图与数据库的连接首先必须在开发的计算机上安装SOLServer2000客户端,检漏仪一个指向“考勤管理”数据库的数据源。在VisualStudio中通过选择“工程”菜单的“部件”命令后,在弹出的“部件’’对话框,选中MicrosoftADODataControl6.0(OLE)选项,然后单击确定按钮,ADO数据控件就出现在工具箱中口¨。在后面的系统实现中就是采用ADO控件来连接数据库并对其访问。此外用同样的方法通过“部件”将一卡通系统提供的第三方程序对接接口的OCX控件GDSC工XContr01.OCX和摄像头驱动中提供的)X控件ezVidC60.OCX添加到工具栏。数据库连接代码如下:privatevoidmenuItemlOC1ick(objectsender,System.EventArgse)
第五章系统的实现__一—————————————————————————————————————————————————一{try{stringstrCon=”InitialCatalog=’考勤数据库’;Server=’202.201.210.10,1433’;UserID=’sa;Password=’123456’curityInfo=True”:SqlConnectionmyConn=newSqlConnection(strCon):rCom=”SELECT术FROM数据表名称”:myDataSet=newDataSet():myConn.Open():SqlDataAdaptermyCommand=newSqlDataAdapter(strCom,myConn):myCommand.Fill(myDataSet,”employee”):myConn.Close():statusBarl.Text=”远程SQL数据库连接成功”:)catch(Exceptionex2){statusBarl.Text=”连接远程SQL数据库失败”:MessageBox.Show(”连接远程SQL数据库发生错误:”+ex2.ToString(),”错误!”):)l5.3系统各模块的实现系统能对行政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考勤情况通过设置考勤管理系统参数(如:班次,排班规则等),然后进行考勤管理系统管理,给予不同的部门或者人员一定的考勤管理系统规则,最后根据人员实际刷卡操作记录自动处理考勤结果并进行自动汇总打印出报表。在这过程中,支持班次新建、修改与删除操作,支持排班规则编辑修改,支持考勤管理系统规则的编辑修改。支持假日管理、请假管理、加班管理、补签等人工干预处理机制从而解决大量繁琐、重复的工作。用户进入系统首先输入员工编号和密码,输入正确后进入考勤管理系统主界面,考勤管理系统实现主界面如图5—2所示。47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一翅捌糟曩●■tt基砧参敷设置考赫蚤投粮设置^量髓考—进瞳考勤注铺人曼努蛆授权首毫部n曹曩叠囊蠢由蠹蠢盎毫曩拈记录壹滑日常纛作查诲考朔掂量蠢诲嚣菇转砖露1瓷鲁t曩戮t薹l⋯11设备缱营瑶缚端分组日iII"tF1攀蕾i捧斑谴原加斑赣目首理审撤手工考勤图5—2考勤管理系统实现主界面系统主界面的主要部分代码如下:namespace/WRecordpublicpartialclassMainForm:FormpublicMainForm()InitializeComponent0:privatestringcheckInTime=~:privatestringcheckOutTime=~:privatevoidMainForm_Load(objectsender,EventArgse)thiS.skinEnginel.SkinAllForm=true:this.skinEnginel.SkinFile=”MSN.ssk”:check工nTime=System.Configuration.ConfigurationManager.AppSettings[”ChecklnTime”]:
第五章系统的实现一_—————————————————————————————————————————————————————一checkOutTimeSystem.Configuration.ConfigurationManager.AppSettings[”CheckOutTime”]:lblInfo.Text=string.Format(”上午{0}上班,下午{1}下班”,checkInTime,checkOutTime):StringBuildertime=newStringBuilder():DateTimenow=DateTime.Now:time.Append(now.ToLongDateString0).Append(””).Append(now.ToShortTimeString()):lblTime.Text=time.ToString0:}5.3。1参数设置模块的实现本模块主要完成基础参数设置和考勤员权限设置。1.基础参数设置基础参数设置主要用于设置系统的全局参数,参数包括:(1)考勤月开始日期:设置月考勤的开始日期,如果我们选择5日则排班日期就会从当月5日开始排班,处理数据开始时间也是从5日开始。(2)是否需要考勤授权:选择,则需要在“人员管理”中的“授权管理"进行考勤人员与终端绑定操作,使考勤人员在固定的终端进行考勤;不选择,则不需要进行考勤人员与终端绑定操作,任何终端都可以刷卡考勤。(3)自动审批请假、加班、公共假日:选择,管理员录入的考勤人员的请假、加班信息和公共假曰信息,自动进行审批操作;不选择,则需要在“日常操作一>审批"中进行手动选择是否审批。(4)保存设置或所做的修改,并即时生效设置或修改的设置。基础参数设置主晃面如图5-3所示。2.考勤员权限设置考勤员权限设置主要用于设置考勤员对应的权限部门。其主要功能如下所示:(1)为考勤员设置权限:选择系统管理员,选择要设置的权限部门,点击“保存”49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l按钮即可设置该管理员的权限部门。翅剽罐耍>刳良龌>訇睁囊i旺图5-3基础参数设置主界面(2)查看考勤员权限:进入主界面,选择管理员,如果该人员设置过其权限部门,则右侧其有权限的部门显示被选中;如果没有权限部门,则右侧部门树无变化。(3)修改考勤员权限:在查看权限页面,选择要修改为的部门,点击“保存"按钮,即可修改该管理员权限部门。考勤员权限设置主界面如图5—4所示。圣i碗鲁面二辐≤釜,锄被豫{远""嘲搬{誊一累i稽理员}-p.rry}-testOlL—t。。t02}一test{13I—test04l一"en05}一test06}一参数{∞1卜出蚋1}一蠢渤卡L“;jl二体癸!|_结算人j5L虚拟班t舞l朱藕0飞争矽潞掘{争·舻。8汉语言i卜¨≯l班}ll~}73班I争舻英语l{k妒2班;卜矿∞D908缎oli}一黟如潞级02卜矽200908级03}L一·舻20。909镪04}一黟07级每扩06缓}硼舻06语彀1r舻06语敬2i⋯舻06中文图5-4考勤员权限设置主界面50五~三圣亘一;一
第五章系统的实现5.3.2设备管理模块的实现在该模块下可完成设备组管理和终端分组功能。1.设备组管理设备组管理用于建立设备组信息,用来多个不同终端组成设备组,用来管理考勤设备。其主要功能如下所示:(1)添加设备组:不选择目录,点击“添加”按钮,则新建设备组直接添加到主目录下;选择要添加的目录,目录名称显示在“设备组名称”处,点击“添加”按钮,转到添加页面,输入修改的设备组名称,点击“确定"按钮,则新建设备组添加到选择的目录下。点击“取消”,则取消新建设置。(2)修改设备组名称:在主界面,点击要修改的设备组名称,名称则会显示在主界面“设备组名称"处,输入修改的设备组名称,不能与已存在的名称相同,点击“修改”按钮,即可修改设备组名称。(3)删除设备组名称:在主界面,点击要删除的设备组名称,名称则会显示在主界面“设备组名称”处,点击“删除”按钮,即可删除此设备组。设备组管理主界面如图5-5所示。鼙董撬t页)设备管曩)"《tttllrlt)>选量谴鲁越,设鲁蛆}一警托蛆设备蛆名称:}一“=每门L;Eti一——‘~⋯⋯⋯⋯⋯,图5-5设备组管理主界面2.终端分组管理终端分组管理用于将一组的终端分到同一设备组。其实现功能如下: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i)终端分组:选择一个设备组,选择要分到此设备组的终端,可选择多个,点击“保存”按钮即可保存分组设置。(2)查看分组:进入主界面后,选择设备组,则右侧设备组中终端显示被选择。(3)修改分组:如果终端要调组,重新选择设备组,点击“保存”按钮即可。终端分组主界面如图5-6所示。留幕辑t页>谴嘲>粥1分蕾)>t鼻t●■暑箍鲁韬)t量i鲁厂lT卸,]捕卜r52卜厂i:卜广科卜广甄卜r鞋卜广耵卜t-辅卜广皲0厂稻卜广醴卜广曲卜广54卜t-晒卜广57卜厂∞图5-6终端分组主界面5.3.3人员管理模块的实现人员管理模块实现考勤注册、考勤注销、人员分组、授权管理、部门管理。可进行人员考勤注册,人员考勤注销,人员组管理,人员分组,人员调组,考勤终端授权管理等操作。1.考勤注册考勤注册主要用于对人员进行考勤注册,注册的考勤人员可进行排班,加班,请假等操作,其完成主要功能如下:(1)生效日期:设置考勤注册的生效日期。如果目前日期为“2013—3—26”,设置生效日期为“2013—3—31”,则考勤注册在5天后生效。(2)是否自动计算加班:只有当“参数设置一>基础参数设置”中启用了“自动计算加班”设置,此选项才可以选择,否则此选项被隐藏掉。选择,则为注册考勤的人员自动计算加班,视为加班的时间范围为“参数设置一>基础参数设置”中启用“自动计算加52
第五章系统的实现班’’后“加班参数”设置的时间。(3)查询人员:按部门查询人员信息,查询显示该部门所有考勤注册人员信息;按工号、姓名查询,输入正确存在的工号或姓名或同时输入存在且对应的工号和姓名,如果该人员未进行考勤注册,则在“未注册人员”区域中显示该人员信息,如果该人员已注册则在“未注册人员”区域中无任何信息。(4)考勤注册人员:在“未注册人员"区域中选择要进行考勤注册的人员,点击“i立一;”按钮部分移动或不选择任何人员,点击“:=:蒸■"按钮,全部移动到“要注册人员”区域。点击“注册”此按钮即可注册“要注册人员"区域中所有人员为考勤注册人员。考勤注册界面如图5-7所示。铂墓境董页>-二j垮癌)考囊注册生靛日啊:碧01l-叽一lBr墨香目动汁篁加斑’’矗n,慷工号:i_一蛙名“_i}熏.塑;杀一开蕾公司基境醑试坼艨杀谨雎^员:O^要注册人员:o人圭一17嚆户巷门"r4挂名工号;170I门下血t专用暑口t备门(170"暑.邛}£黉批扶鄢门r——,图5—7考勤注册主界面2.考勤注销考勤注销主要用于对已经进行考勤注册的人员注销考勤。其主要功能如下所示:(1)查询人员:按部门查询,则该部门中已注册人员显示在“已注册人员”区域。如果部门中无人员或所有人员没有进行注册,则不显示任何人员信息。按工号、姓名查询,输入正确存在的工号或姓名或同时输入存在且对应的工号和姓名,如果该人员已进行考勤注册,则在“己注册人员”区域显示该人员信息,如果该人员未进行考勤注册,53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则在“已注册人员"区域中无任何信息。(2)注销考勤注册人员:在“已注册人员”区域选择要进行考勤注销的人员,点击‘《薹::3"按钮部分移动或不选择要进行考勤注销的人员,点击“≥羁"全部移动到“要注销人员”中。点击注销按钮,即可注销已注册的人员信息。考勤注销主界面如图5-8所示。露嬲礴厦>人禺蕾理>割№=II|I>)0n麓t暑开薯登司蓉兢漕试町蘑已连Il¨点:D人蠡11喀尸翟n嘉”嘻I仃下钿庸用茹:4曩九(1%"’茹J,●姣批汝审门工号:fIII二Ij挂名:£::::二:::::j:j{。曼曼{蔓注_¨五:o人摊毫工号}兰l圈:|l;gl图5-8考勤注销主界面对教职工的合法性检查代码如下:privatevoidbtnCheckIn_C1ick(objectsender,EventArgse){//进行数据合法性验证if(txtEID.Text.Trim()==~){MessageBox.Show(”请输入员工卡号!”,”系统提示”):txtEID.Focus0:return:)//N断是否迟到intlate=0:stringrecordTime=DateTime.Now.ToLongTimeString0:
第五章系统的实现string[]recordT=recordTime.Split(’string[]checkT=checkInTime.Split(’:’):if((Convert.ToInt32(recordT[0])>Convert.ToInt32(checkT[03))(Convert.ToInt32(recordT[1])>Convert.ToInt32(checkT[1])&&(Convert.ToInt32(recordT[O])一Convert.ToInt32(checkT[0]))))教职工签到代码如下:{late=1:)SqlCommandcmd=null:try//定义数据适配器对象SqlDataAdaptersda=newSqlDataAdapter(commandText,conn)://定义数据集对象DataSetds=newDataSet0://获取查询结果填充到数据集中sda.Fill(ds):stringempName=~:if(ds.Tables[0].Rows.Count>0)empName=ds.Tables[0].Rows[0][0].ToString0://根据用户是否存在执行不同的操作if(empName==--)MessageBox.Show(”对不起,该员工号不存在!请重新输入!”,”系统提示”):lJelse//如果用户存在,查看今天有没有签到记录commandText=string.Format(”selectcount(:Ic)from55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_RecordwhereEID=’{01’andtype=landyear(RecordTime)=year(getdate0)andmonth(ReeordTime)=month(getdate())andday(RecordTime)=day(getdate0)”,txtEID.Text):cmd=newSqlCommand(commandText,conn):conn.Open0:intret=Convert.ToInt32(cmd.ExecuteScalar0):conn.Close():if(ret>0){MessageBox.Show(”对不起,”+empName+”,您已经签到!”,”系统提示”):lelse//如果没有签到,在系统中记录用户的签到信息commandText=string.Format(”insertintoT_Record(EID,Type,IsLate)values(’{0)’,{1),{2)2)”,txtEID.Text,1,late):cmd=newSqlCommand(com]nandText,conn):conn.Open0:cmd.ExecuteNonQuery0://conn.Close0:if(1ate==0)MessageBox.Show(”欢迎:”+empName+”,您很准时!”,”系统提示”):)else{MessageBox.Show(”对不起:”+empName+”,您迟到了!”,”系统提示”):56
第五章系统的实现)txtEID.Text=~:txtEID.Focus0:}catch(Exceptionex){MessageBox.Show(ex.Message):)finally{conn.Close0:)3.授权管理授权管理可以完成考勤人员绑定终端与管理,主要实现考勤授权与考勤查看。考勤授权主要可以为各个部门负责考勤的人员设置权限并与相应终端绑定,如果部门或人员组中无人员或人员都没考勤人员绑定终端与管理。考勤查看考勤主要完成查看考勤授权信息功能。考勤授权主界面如图5-9所示,查看考勤主界面如图5-10所示。57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豳张颤>蛐髑)撒雠>铺撒开拍生敲日期:r⋯⋯⋯⋯⋯;_⋯⋯⋯”h分勰门f按人受蛆r工号>>蠢门旁表转坍昔公司蓉麓涝试叮舨髓累浆曹夏>^矗苗穗)授投管衰>查看授权>)造舞设鲁麓名|r按终麓岔按设备擅攀.设备组■公共疆}u团c部门.L茸蚀图5-9考勤授权主界面开始日期:王I一:I二二二:二j截止日期:!.....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工号:!姓名:t名考翁辅r量考勤餐薯图5—10考勤权限查看主界面本模块实现功能较多,由于篇幅的原因就不一一介绍了。5.3.4日常操作模块的实现日常操作包括排班、请假、加班、假同、审批、手工考勤、修改考勤状态等操作。其实现功能如下:1.设置刷卡时段的参数,根据企业考勤制度,建立不同的考勤规范,设置上下班时间、上下班开始考勤时间、迟到记缺勤时间、早退记缺勤时间、允许迟到时间、允许58用]门蔷|l零下●撼户仃门无魄碡I|}喊;≤:军。害:毒
第五章系统的实现早退时间、上下班存取记录原则。2.根据学校的考勤制度,设置员工一天的考勤时间和考勤方式。3.根据学校的考勤制度,为一定周期设置班次。4.为部门或人员组设置在一定时间内有效的班循环周期。5.为部门下考勤人员按绑定的班循环周期排班。6.查询考勤人员排班信息,删除不使用的排班信息,导出excl文件查看排班详细信息。7.可按部门或者按个人查询出一个月的排班信息,生成排班日历,在日历每个日期中单击右键,在右键菜单中显示为所有的班次信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班次即可完成当日的排班操作,排班全部完成后还可导出排班信息到Excel中,方便查看。8.把需要排班的人员信息通过excel导入到系统中,在导入过程中可预览正确的人员信息,也可下载错误的人员进行查看。通过选择班次,在相应的日期单元格内单击即可完成排班。9.添加、修改、删除请假记录10.为部门、人员组和全体人员设置公共假日。11.为加班手工录入方式设置加班规则。12.录入考勤人员加班信息。13.对请假、假日、加班等信息进行手工审批。14.员工由于特殊原因某天无考勤记录,可以手工添加考勤记录。日常操作主面如图5-11所示。!——{搏寰鼍ii:。、。i设置嗣卡时盆、班次、班循环周期r一、艟一-j加斑规曼障『垭班信息的设置r⋯{审盘科请胝加班、瑕日等信息进行审批f一一!诗翻魏赫一!诸壤信皇设置、修改和■劈£r~一;豫日管理薰设置公共假日信息囊⋯‘{手工考羹藩趣、静改、删际手工考勤记录图5—11日常操作界面59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3.5报表查询模块的实现主要完成处理数据,产生考勤结果记录;原始记录查询,查询一定时间内部门或单个考勤人员的考勤刷卡记录;加班、请假等日常操作信息查询;处理数据后的考勤结果查询;查询部门或单个考勤人员的排班信息;考勤数据管理等。其主要功能下所示:1.对考勤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查看考勤结果。2.查询日期范围内部门或人员的考勤刷卡记录。3.查询处理过的各种考勤结果报表。4.查询日期范围内部门或人员的考勤明细。5.查询日期范围内部门或人员的考勤汇总信息。6.查询加班、请假、假日等日常操作信息7.查询日常请假信息、日常加班信息、日常假日信息。8.对考勤数据进行备份。日常操作查询界面图5—12下所示,请假报表如图5-13所示,加班报表如图5—14所示,假日报表如图5.15所示。魈莱兢首页,撮表查调,日常操作查询匿一≥请假振裘。1;。i查询日常请假信息r——、&鼽≤最日报表蟛:。-一-《壹调日常僚日信息趣斑报表查诲日常加斑信息图5-12日常操作查询界面请假信息记录查询2010-7-1至2010-7-31工号姓名性别奢门请髅垂请最并精时同诸最结柬时同143腑男仞电系嗍电币内出爱2012-7-2510:25:33201H一2510:27:33l叼博埒另历吧彖嘲甩露睁2012—7—269:12:呷加10_T一跖9:16:00髑单位:物电接作员:周小打聊|闷:2012一T-拍9:IT:23图5-13请假报表
第五章系统的实现加班记录查询工导叠名t一0仃计捆■●悯宴‘■啊一计爿倒一宴曩下■柏■■娄羹■啊长艟夭■2010睡芷啪l曼聃舞中文夏∞l套-e—5lT:∞:002Dl备耕IT:璐:00日蕈臁20I脚暖∞∞曩试站∞舅中文果2012十T13:30:∞∞12—e_TI"∞’∞日簟溉鲰0∞2呲摄囊杰舅中文重2012十T13.∞:002012-6-7lT一∞:∞日—m魄却l珊瞳呲囊懿舅中文量2012—H8‘∞:00ZOl2。8-T12:00:00日幕加斑湖硼隧∞m曼髓男中文基2012-¨8:∞:∞瓤2-帕12:00:00日l勰∞ldBaO∞I晏髓舅中文幕2012"9-313:∞:00201绷—317.30:00日薯艄埘墩l赫鼻中文I£蕊2012-争呷20:IO嚣2012-0-7ZO:10:35日簟施∞锄唧∞舅中文莱∞2012-e.T”:30:00铷q2_母-TIT:30:00日覃加斑叠甚t叠囊:●图5-14加班报表假日报寰。2。’0。’1。。2。。-。。T。。-。。。l。至。。。。2。。0。。。1。。21’-。。T’’-。—3—1打印时目:2012-8-612:,1.∞第1嚣.菸I炙眚仃薯^贵羞名蠢鬣日羹互并菇对目绚t嗣爱日曩因串文系技帮门2012-7。为l:38:∞2012叶-2811:乱:∞hello臣囊杰人员组人员题20]2"-7。2815:lO002012--T一2915:10:0Dhello人员姐2012-7—3010:54:00201"’-7—3110:58:∞hdf●hdfsIf.fdu伽单位:中文量信量:局小打啊恫:2012-8-2g:51:03图5-15假日报表5.4本章小结本章在第一节从系统采用的技术路线、运行环境、相关硬件配置等方面做了介绍。第二节中对系统的数据库的连接访问及开发工具在建立数据库连接的方式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中对ADO的对象模型重点加以介绍。第三节对系统的各模块的主要功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详细,重点对参数设置模块、考勤员权限设置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人员管理模块、日常操作模块、报表查询模61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块等模块的功能做了描述。下一章将对系统设计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详细的测试。
第六章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考勤管理系统的硬件设施安装完成后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进行软件的安装与测试,测试是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软件测试能够发现系统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目前比较常用的测试方法有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白盒测试侧重于对系统的逻辑进行测试而黑盒测试则侧重于对对系统的功镱及性能进行测试。6.1测试方案本文主要采用的测试方法为黑盒测试的方法对系统的各功能模块迸行了测试,通过对各个功能模块展开了逐一的测试以便检验个功能模块在实际的运行当中是否达到了设计系统时要完成的目标口2l。由于采用的是黑盒测试方法因此在在测试过程当中重点关注的是系统设计的功能是否正确实现系统而不去考虑系统的结构。根据学校的实际结合使用该系统的各个部门的实际需求本测试方案本着以下原则:1.系统的开发人员与相关使用该系统的管理人员共同参与。2.按照系统的操作手册进行系统的安装与操作。3.对在测试过程中的实例包括输入的数据及预期的输出结果进行对比。4.在测试的过程中尽量让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意见并进行记录。5.不仅要测试各功能模块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还要检查是否设计了多余的功能尽量要从系统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于多余的功能要从新迸行设计。6.修改过的功能模块必须从新进行测试。本文从系统开发者的立场出发采用黑盒测试的方法对系统的功能与性能进行了测试。6.2测试环境6.2.1硬件环境该系统的相关主要硬件要求如下:1.考勤机:(1)支持的卡片类型为支持Mifare系列感应IC卡和非接触式CPU卡。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读卡距离:Ocm-lOcm。(3)存储容量:24000条考勤记录。(4)发卡数量:不限。(5)通讯方式:TCPIP通讯\485通讯。(6)通讯速率:38400bps\19200bps。(7)显示方式:LCM汉字显示。(8)供电方式:De12V/220mh。(9)工作环境温\湿度:0—40。C20—90%。(10)掉电数据保存:10年。2.计算机的相关主要配置如下:(1)奔腾2GHZ或以上处理器。(2)2G或以上内存。(3)320G以上硬盘。6.2.2软件环境1.操作系统为Windows2000XP、Windows2003或者其它的版本2.开发工具数据库:SQLServer2005。编程环境:VisualStudio.NET2005、.NETFramwork2.0概述。3.相关工具MicrosoftOffice2003、Photoshop、Flash等。6.2.3测试项目及测试指标遵循本系统的测试方案本系统拟测试的功能模块及相关技术指标及说明如表6一l所示。6.2.4测试用例设计为了检测本系统在功能和性能方面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本系统在学校的网络中心机房及门禁的安装场所进行了测试。进行测试的人员为网络中心的教师和技术人
第六章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员共计9人,同时还有机房正在上机的部分学生,共计120余人。参加测试的人员情况如表6—2所示。表6-1测试技术指标序号测试功能模子模块组成测试主要指标及说明块l参数设置模基础参数设置该模块主要用于设置系统的全局参数。能对块考勤员权限考勤的日期进行设定,是否需要考勤进行授权,自动审批请假、加班、公共假日,即时生效设置或修改的设置。2设备管理设备组管理可以新建设备组,对设备组进行管理;可以终端分组管理进行终端绑定设备组,方便考勤授权。可建立设备组信息,用来多个不同终端组成设备组,用来管理考勤设备。可以分为一组的终端分到同一设备组。3人员管理考勤注册可进行人员考勤注册,人员考勤注销,人员考勤注销组管理,人员分组,人员调组,考勤终端授人员分组权管理等操作。对人员进行考勤注册,注册授权管理的考勤人员可进行排班,加班,请假等操作。部门管理对已经进行考勤注册的人员注销考勤。可以新建人员组,并对其进行管理;将具有相同特征的考勤人员分为一组;需要调整时,可以进行人员调组。对考勤人员进行分组管理,人员分组后,进行人员调组,删除操作。将勤人员绑定终端与管理后可查看考勤授权信息。可对部门及人员所属部门的管理和维护新建、维护部门基本信息调整人员所属部门信息、导入的Excel文件,批量调整文件中的人员部门信息。4日常操作排班可进行人工干预的考勤结果处理,主要包括:请假排班、请假、加班、假日、审批、手工考勤、加班修改考勤状态等操作排班、请假、加班、假假日日、审批、手工考勤、修改考勤状态等操作。审批手工考勤修改考勤5报表查询考勤记录查询可以完成处理数据,产生考勤结果记录;原考勤结果始记录查询,查询一定时间内部门或单个考勤人员的考勤刷卡记录:加班、请假等日常日常操作查询操作信息查询;处理数据后的考勤结果查询;数据转储查询部门或单个考勤人员的排班信息;考勤数据管理等测试内容为按照系统使用说明书对相应的功能模块进行测试并做了具体的分工。以排班设置为例,其测试用例设计如下: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管理员的身份进入到日常操作管理界面后点击排班。默认班次不能满足需要的时候,可以使用排班来为每个员工每个月的每一天指定一个特定的班次。表6—2试用对象基本情况表/试用地点v,网络中心及门禁安装场地/试用对象/网络中心部分教师及技术人员及2个机/测试模块/系统所涉及的主要模块/试验时间/2012年5月20Et/访问方式/校园网点击刷卡时段后进入如图6—1所示,点击刷卡时段进入如图6—2所示界面。曩卡对景设置囊卡时段信息■薯珲朋设置乜台的斑次信息萎豫环闫聪寰逸对班循环罔期生成基体奇9捧班信息接工作日历捶班以日历的,l}式对哿f碱看量体人员进行捧班图6-1排班界面此界面下可设置刷卡时段的参数,根据企业考勤制度,建立不同的考勤规范,设置上下班时间、上下班开始考勤时间、迟到记缺勤时间、早退记缺勤时间、允许迟到时间、允许早退时间、上下班记录原则。6.3测试结果及分析通过网络中心的教师和系统使用人员及上机同学的协助完成了对本系统的使用功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6—3所示。次篙三一
第六章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一,铤系蟾首页,日神I作,捧班,蕾硎’段赶IrrY-名蒜代码最早t斑考勤时阔上斑时阉:迟到记缺勤时问上斑墨否嗣卡早退记缺狲5下午班i"ll14:00否2上午班埔7:308:309:00】毫ll:00r蔷i一}图6-2刷卡时段设置表6-3测试结果序号测试功能或项目名称预期结果测试情况1输入验证可输入数字、字符、以及必填实现设计目标选项的填写2链接测试可跳转到指定界面实现设计目标3普通用户、考勤人员、管理员权限可以完成应有操作实现设计目标测试4参数设置模块模块测试可用于设置系统的全局参数实现设计目标5设备管理模块测试可以新建设备组,对设备组进行实现设计目标管理6人员管理模块测试可进行人员考勤注册,人员考勤注销,人员组管理,人员分组,实现设计目标人员调组,考勤终端授权管理等操作7日常操作模块测试可进行人工干预的考勤结果处理实现设计目标8报表查询模块测试可在该模块中进行相应的查询实现设计目标操作通过网络中心教师与系统的使用人员及机房上机的学生对本系统的测试,其结果基本与系统预期要达到的效果一致,系统的各项功能设计合理并实现较完善且功能正常实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现。6.4本章小结本章在第一节对系统所要采取的测试方案做了介绍,在这节中介绍了目前比较常用的测试方法为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并对二者的使用场合进行了分析对比。第二节从系统测试环境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测试项目、测试指标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最后以实例的方式对系统的日常操作管理模块下的排班设置子模块的功能做了详细的测试。第三节对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功能测试结果以表的形式进行了汇总并进行了数据分析。第四节对通过对考勤管理系统功能测试,得出本系统设计的结论并总结了在测试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7.1总结本课题的来源于新疆某高校的一卡通建设项目。是学校一卡通下的应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学校要求“校园一卡通”挂接的各个应用系统,必须按照平台结构统一进行规划设计,通过“校园一卡通”统一的中心平台连接各个子系统。学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实际需求,能够有选择地连接相应的子系统。应用子系统的接入必须得到校园卡服务中心的授权,同时由“校园一卡通”中心平台负责与各个应用子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实现数据共享。本人参与了该校的一卡通的需求分析设计阶段的工作并参与到考勤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建设的工作当中去。在完成论文的撰写及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本人主要开展了以下的工作:1.查阅了大量的有关一卡通和考勤管理系统方面的资料后,总结了国内高校在一卡通建设方面常用的一卡通的设计原则与建设方案。2.通过参与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和论文的编写,加深了对软件工程这门课程的学习,并从中体验了在实际中如何讲其与实际开发相结合。3.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来设计系统的各功能模块确保了系统的功能结构能满足学校各部门的要求。4.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测试。7.2展望目前各高校都在大力加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智能化管理校园已经走进了广大师生的日常生活。数字化校园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具体体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质就是学校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校园一卡通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以一卡通建设为切入点能逐步铺开并深入开展数字化校园建设,最终实现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不足之处,系统使用的数据库暂时为SQLSERVER,没有使用大型的数据库Oracle,由于校区正在进行规划并不是所有有需求的场所都安装了考勤机,由于受投资预算限制本系统并未实现实时监控功能。随着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稳定推进此功能在后续的系统升级过程中有望进行完善。69
基于校园一卡通平台的考勤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考勤管理系统的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用户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因此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应考虑到将来可扩展的实际需要,可灵活增减或更新各个子系统,满足不同时期的需要,保持长时间领先地位。系统设计时,需要对实现的功能进行合理配置,并且这种配置是可以改变的,甚至在工程完成后,这种配置的改变也是可能的和方便的。同时该技术还可以扩展为考勤系统、会议签到系统、巡逻管理系统,就餐管理系统等一卡通工程。
参考文献f1】何凌.以校园网络为基础构建“校园一卡通”系统【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8):7-9.【2】刘波。智能卡在市政一卡通中的应用【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2,(1):36-42.【3】吴彬.关于非接触式lC卡安全性的探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1,(6):26-28.【4】张一锋.如何成功实施非接触CPU卡项目【J】.交通世界,2010,(5):141—143.【5】佟秋利.CPU卡或成主流【J】.中国教育网络,2009,(6):121-124.【61余莉琪.基于CS和BS的指纹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福建: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库,2006.f7】FloydMarineseu.EjbDesignPattem,AdvaneedPattems,Proeessesanddioms[M],JohnWiley&Sons,2002.【8】戴莹.基于数字化校园平台的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38-40.【9】9http://www.hnucc.corn/2011/nic/ShowArticle.jsp?id=7.1101MikeHendry,SmartcardSecurityApplications[J】.InductionMachienLeanring,1992,(8):75-85.【11】卢冠明。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问题浅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132-135.【12】张敬涛.“一卡通”——方便、快捷、安全——山东师范大学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系统【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7,(3):87-91.【13】http://zcc.chzu.edu.cn/picture/article/24/81/54/1a.【14】吴晨.RS.232与RS-485接1:3的技术探讨RS--232andRS一485InterfaceTechnology[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8,(10):192.196.【15】李镭.基于TCPIP协议的分衣式网络测控系统的研究【D】,江西: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库,2007.【161http://www.anjida.com/NewsView.asp?bid=16&id=304.【17】龙东升.广东省道路运输IC卡电子证照系统研究【D】.广东:9151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库,2008.【18】刘朝亚.基于WindowsDNA的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ID】.陕西: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库,2005.【19】熊频.论数字校园中的一卡通服务体系建设【J】.软件导刊,2011,(7)123--124.【20】刘嵩.专用信息系统安全体系评估【J】.计算机安全,2006,(9):123--124.【21】孙美青.PKI技术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7):136--138.【22】苏文胜,马千军.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校园一卡通构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27(1):99—101.71
参考文献【23】李兵.非接触智能卡中TDES算法的电路实现【D】.上海: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库,2004.【241靳君.论网络时代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p】.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57-62.【25】陈波,.远程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中的分布式数据库设计【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2,(12):88·92.【26]D.Husemann.Thesmartcard:don’tleavehomewithouttiP].IEEEConcurrency,1999,仰:24—27.[271卢亚辉.基于域的综合访问控制模型【J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12):78—82.【28】吴泽明.高校”一卡通”管理系统规划与应用研究【D】.四川: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库,2008.【29】瑞杰.校园一卡通整体解决方案fJ】.中国教育网络,2007,(12):121--124.【30】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1l章志勇.基于校园一卡通的考勤与门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山东: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库,2010.【32】启明工作室编著.MIS系统开发与应用(VisualC++SOLServer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